科創板IPO審計項目接連暴雷 中介「一哥」天健會計師所四個月五收...

2020-12-23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徐超 杭州報導

被寄予厚望的科創板,浙江兩家上市公司容百科技(688005)和杭可科技(688006)同日「暴雷」。兩家公司4月12日同日發布公告稱,因為在申請科創板IPO過程中,公司招股書涉及比克動力的信息披露存在問題,於4月10日收到證監會的監管措施決定書,被處以「1年內不接受發行人公開發行證券相關文件」的監管措施。

與此同時,對這兩家上市公司IPO項目審計的天健會計師事務所(下稱「天健」),也因為在審計中沒有充分披露存在的問題和風險,此次也一併被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華夏時報》記者查閱證監會信息統計發現,從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因為執業中對上市公司存在的審計問題,天健4個月中已經5次被警示。

天健在其公號中披露,截至2020年3月19日,天健共有10家IPO客戶過會,在所有中介機構中排名第一。對於《華夏時報》記者的採訪,天健方面表示會在匯報後回復,但至截稿時未有任何回應。

科創板公司信披暴雷牽出天健

2019年11月7日,容百科技公告稱,對比克動力的2.06億應收款項逾期。杭可科技隨後也披露對比克動力的應收帳款餘額合計約1.06億元,並提示回款風險。

比克動力是一家汽車產業鏈上的電池生產商。

從兩家科創板上市公司4月12日披露的收到證監會的監管措施決定書內容看,容百科技存在未充分披露比克動力信用風險大幅增加的情況,未披露比克動力「回款」的實質為以自身開具商業承兌匯票償還逾期應收帳款兩個問題。

杭可科技存在未披露比克動力暫停執行合同情況及可能由此導致的存貨跌價準備的風險、相關預付款披露有誤,未披露比克動力應收票據(涉及7232.7萬元)到期無法承兌的情況。

這兩家浙江的科創板上市公司收到的行政監管措施都一樣——1年內不接受發行人公開發行證券相關文件。

容百科技和杭可科技均是天健執業的IPO審計項目。2020年3月19日,浙江證監局和寧波證監局均對天健及註冊會計師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浙江證監局的監管措施提到,天健在對杭可科技的IPO審計中存在兩個問題:未披露杭可科技暫停執行比克動力第四期項目合同情況,且披露的收款進度與實際不符,向上交所提交的問詢函回覆中披露與實際不符的信息;未充分披露應收票據到期無法承兌的風險,且未採取進一步的審計程序。天健明知杭可科技無法承兌的商業承兌匯票一事以及金額,但未充分評估相關風險,未執行進一步的審計程序,未在上交所的問詢函回覆中披露。

寧波證監局的監管措施提到,天健在對容百科技的IPO審計中也存在兩個問題:出具的文件中未準確說明比克動力主要回款實質為自身開具的商業承兌匯票的情況。

容百科技在2019年6月24日、7月2日、7月16日公告的招股說明書中均未準確披露比克動力主要回款的實質為其自身開具的商業承兌匯票,該事項與天健出具的《有關財務事項的說明》有關,天健未能關注到招股書中相關內容不準確的情況。

四個月五收警示函

天健總部位於杭州,成立於1983年12月。根據天健網站的簡介,其綜合實力位列內資所前三,全球排名前二十位。近三年通過審核的IPO企業在所有中介機構中名列前茅。

天健在其3月20日的公號中提到,截至2020年3月19日,天健共10家IPO客戶順利過會,其中主板3家、中小板3家、創業板3家、科創板1家,在所有中介機構中排名第一。在2020年1季度會計師事務所業績排名中,天健以16單排名第一,第二的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只有7單。

但從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份,包括此次杭可科技和容百科技兩家信披暴雷在內,天健已經5次被證監會出具警示函。

2019年12月6日,天健及其註冊會計師陳志維、李瓊嬌因在執業海越能源(600387)2017年年報審計項目中存在3宗違規而被浙江證監局出具警示函;12月20日,天健及其註冊會計師禤文欣、陳建成在執業西隴科學(002584)2018年度審計工作過程中存在3宗違規,被廣東證監局出具警示函;2020年3月4日,天健及其註冊會計師張雲鶴、李雯宇在執業中鈺科技(已退市)2014年度年報審計項目過程中存在3宗違規,被廣東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華夏時報》記者向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總部表明身份進行採訪,對方接待人員表示需要匯報後回復,並記錄記者的聯繫方式,此後一直未有回應。

「監管部門出具的是監管措施決定,不是處罰決定。」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宋一欣律師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證監會對科創板兩公司杭可科技、容百科技出具「監管措施決定書」,這是證監會對科創板企業監管方式的創新,明確對公司一年內不收新材料,這是否意味著證監會不再出立案調查通知,尚有待觀察,因為一旦作出行政處罰,依新《證券法》,可能會直接導致公司退市,並直接啟動訴訟代表人制度而致巨額索賠,同時對中介機構出警示函。

上海公義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於炯認為,即使按照老的證券法中介機構失職的話,證監會也同樣可以予以處罰。如果處罰的內容當中認定中介機構對虛假陳述承擔法律責任的話 ,股民也可以依照證監會的處罰決定書,向法院提起索賠訴訟。比如在保千裡的案子中,就有投資者連帶起訴中介機構。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秦嶺

相關焦點

  • 天健會計師所半年收5張警示函 審計杭可科技IPO違規
    來源:中國經濟網原標題:天健會計師所半年收5張警示函 審計杭可科技IPO違規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3日訊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浙江監管局網站近日公布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顯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有關規定,浙江證監局對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以下簡稱「天健會計師所」)
  • 剛審計完九陽股份、長盈精密2019年報 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即遭證監會...
    剛給九陽股份(002242,股吧)、長盈精密(300115,股吧)審計完2019年度報告,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簡稱天健)接連「踩雷」兩家科創板企業。天健接連踩雷兩家科創板企業4月10日,證監會向天健發出兩個警示函即《關於對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及註冊會計師倪國君、何林飛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關於對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及註冊會計師趙麗、金東偉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
  • 天健會計師所收警示函 審計華儀電氣財報2宗違規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0日訊 證監會浙江監管局網站昨日公布的關於對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及註冊會計師呂瑛群、皇甫瀅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顯示,經查,浙江證監局發現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簡稱「天健會計師所」)及呂瑛群、皇甫瀅在執行華儀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儀電氣」,600290.SH)2018年財務報表審計項目(報告文書:天健審〔2019
  • 天健會計師所遭監管關注 審計海越能源年報3宗違規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7日訊 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昨日公布的監管關注函(上證公監函〔2020〕0057號)顯示,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以下簡稱「天健會計師所」)及註冊會計師陳志維、李瓊嬌作為海越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越能源」,600387.SH)2017年年度報告的審計機構及年審會計師,在職責履行方面,存在未充分識別和評估風險、審計程序執行不到位的違規行為
  • 天健會計師所遭監管談話 執業*ST金貴年報審計違規
    來源:中國經濟網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4日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湖南監管局網站近日公布的《關於對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及會計師劉鋼躍、周毅採取監管談話措施的決定》顯示,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劉鋼躍、周毅在執業郴州市金貴銀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貴銀業」,股票名稱「*ST金貴」,002716.SZ)2018年、2019年年報審計過程中,存在工作底稿中未記錄銀行流水核查的抽查標準等問題
  • 天健會計所連續兩月吃警示函 執業杭可科技存在違規
    原標題:天健會計所連續兩個月吃警示函 執業杭可科技項目存兩大違規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4月13日訊 浙江證監局近日發布關於對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以下簡稱天健會計所)及註冊會計師趙麗、金東偉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
  • 最新科創板中介機構排行榜(保薦、律所、審計)
    (原標題:最新科創板中介機構排行榜(保薦、律所、審計))科創板規模逐步壯大,累計受理企業中,哪些中介機構佔得「先機」?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截至12月22日,科創板累計受理508家公司的上市申請。
  • 永高股份有限公司與天健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續籤審計業務約定書...
    一、審計業務約定書籤署情況根據永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公司"或"永高股份")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公司續聘天健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下稱"天健所")為公司外部審計機構,雙方於2012年2月20日正式續籤了《審計業務約定書》。
  • 藍思科技:天健會計師事務所項目團隊與公司相關部門加班加點推動...
    負責本公司2019年度審計工作的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團隊主要來自於湖南以外地區,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審計團隊一季度進駐公司現場審計工作晚於原計劃,影響了公司年報審計及報告編制工作按預定時間進行。為確保定期報告的準確性與完整性,天健會計師事務所項目團隊與公司相關部門加班加點推動審計進度,同時基於審慎原則,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以及審核批准下,深交所同意公司延遲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及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
  • 杭可科技|科創板上市新兵首暴雷,國信證券及天健被敲警鐘
    作者 | 格隆匯 大G獸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2020年4月8日,證監會對去年7月份剛上市的科創板新兵「杭可科技」下達了一份監管函,並對其採取1年內不接受公開發行證券相關文件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簡而言之,就是這哥們一年之內就別想募資了。同時對杭可科技的保薦機構「國信證券」和審計師事務所「天健」的保代和註冊會計師進行喝茶約談。
  • 達志科技:擬聘任會計師事務所
    現將具體情況公告如下: 一、擬聘任會計師事務所事項的情況說明 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為國內綜合實力排名靠前的全國性大型專業會計審計中介服務機構,具有上市公司審計工作的豐富經驗和職業素養。無 無 無 行政監管措施 2次 3次 5次 自律監管措施 1次 無 無 2、項目合伙人、項目質量控制負責人、擬籤字註冊會計師具備相應專業勝任能力,其相關信息如下: 項目組成員 姓名
  • 最新:2020年IPO中介機構項目量排行榜!(券商、會所、律所)
    隨著科創板的推出,以及新證券法實施,A股市場將全面註冊制改革的趨勢下,證監會對擬上市企業的審核也有所放寬。從今年過會情況來看,通過38家,被否1家,通過率高達97.44%。據統計,2020年上會的39家企業IPO中介機構包括27家券商、15家會計師事務所和22家律師事務所,目前榜單上的中介機構在2020年IPO市場競爭中取得領先,大象君會繼續關注之後的IPO上會情況,每月更新榜單。
  • 涉及天健、瑞華等4家會計師事務所
    近日,浙江證監局針對會計事務所連開4張罰單,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上會會計師事務所和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及8位註冊會計師被出具警示函,涉及的問題包括函證、審計程序執行不到位,未對資金異常保持合理懷疑等。
  • 國信證券去年「新聘」審計又踩監管紅線:天健會計事務所執業存三大...
    國信證券去年新聘的審計即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及其兩名相關註冊會計師因執業存在三大問題,違反相關規定,近日被廣東證監局警示。其三,「你們通過審計抽樣對中鈺科技銷售收入執行細節測試程序時,沒有對抽樣總體、樣本規模、選取測試項目方法等進行確定和說明,也沒有評價抽取的樣本規模足以將抽樣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風險的相關記錄和證據。上述行為不符合《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314號――審計抽樣》第十五條、第十六條和第十七條的規定。」
  • 瑞華雪崩,審計行業一聲雷!曾是最大內資審計機構,今迎至暗時刻
    但這還不是瑞華僅有的雷,根據中注協2019年公布的信息,瑞華在2016年至2018年間共被處罰了五次,相應的註冊會計師被處罰次數為15次,其中12次為警告、罰款處罰,3次為5年證券市場禁入處罰。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在瓜分瑞華業務時,也被一家名為容誠的會計師事務所搶走了客戶。 容誠會計師事務所,系由原先的華普天健改名而來,2018年以6.99億元的收入位列百強榜第17名(2019年6月公布數據)。 2019年致同華東四所的許多團隊併入了容誠,給容誠帶來了大量的人員和業務。
  • 關於對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及註冊會計師陳志維、李瓊嬌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
    關於對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及註冊會計師陳志維、李瓊嬌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
  • 財報審計項目存在多項問題 大華會計師所收警示函
    上述情形不符合《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311號——對存貨、訴訟和索賠、分部信息等特定項目獲取審計證據的具體考慮》第四條的相關規定。四、收入成本審計程序2018年,恆信東方確認了17家山西大同客戶收入7646萬元,上述客戶註冊時間較短、部分客戶已工商註銷,與上述客戶之間的交易金額高於註冊資本。
  • 宏潤建設:續聘2020年度會計師事務所
    二、擬聘會計師事務所基本情況 1、機構信息 事務所名稱: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 機構性質:特殊普通合夥企業 是否曾從事證券服務業務:是 歷史沿革:天健會計師事務所成立於 1983年12月,前身為浙江會計師事務所;1992年首批獲得證券相關業務審計資格;1998年脫鉤改制成為浙江天健
  • 億聯網絡上市三年已變更審計機構,IPO兩位經辦籤字注會全部換完
    圖片來源:億聯網絡2017年年報具體來看,2017年~2020年(擬),億聯網絡的籤字注會分別為:資料來源:億聯網絡公告據億聯網絡公告:鍾心怡為中國註冊會計師,2011年起從事審計工作,從事證券業務年限4年,先後為多家上市公司提供年報審計等證券相關服務業務,具備證券從業能力;項目合伙人及擬籤字註冊會計師
  • 立信會計師所遭罰沒150萬 審計風華高科年報多宗違法
    立信所將應收帳款和包含理財產品的其他流動資產項目均評為具有重大錯報風險,指出需關註上期期後事項涉及的債權轉讓事項,關注期後是否有重大情況變動並考慮補充審計程序。但在執行具體審計程序時,立信所未能對上述項目的相關認定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1。直接信賴以前審計中實施實質性程序獲取的審計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