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宋茜就被上了熱搜。因為雪莉的離世,作為朋友的宋茜沒有發微博「表示難過」就被無數的留言淹沒。這讓我想起了喬任梁離世時,他的好友陳喬恩也是因為沒有「第一時間」發微博而被網絡暴力。
我記得前段時間喬恩去看喬任梁的父母上了熱搜,你看就是這樣,那個被罵薄情的姑娘,還在探望好友的父母,而那些罵人的人或許表示過「關心」,可是這份關心太淺薄,早已被時間磨滅。
針對網絡暴力的人或許主要有這樣三種:
一、他們的心智尚未成熟
這群人裡有一些尚未成熟,或許是巨嬰,或許真的還未成年。網絡的逐漸發達,和網上衝浪的人群低齡化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這些人裡有些或許在上中學,有些甚至在上小學,他們以為自己看著書,化著妝,看著周圍的「幼稚人群」,他們就比別人成熟,他們懂得的已經很多了。
這些人以為自己已經了解了世界,了解了成年人的世界,但是現實生活中因為年紀不夠大, 話語權缺失,所以在網絡這個虛擬世界了,盡情表達自己的內心。
他們沒有經歷過生活,沒有在奔波中體會過生活的不容易,沒有經歷過朋友因為時間的走散,親人的離去,他們的一切來得太容易了,他們還只是孩子,卻又急於表現自己的成長。
他們知道嗎?如果是自己的親友離去,有多少人會第一時間發社交網絡的呢~
我想告訴你們:那個你說著不發消息的人,已經在角落裡哭的不成樣子,請記住藝人也是人。
二、有一些人習慣活在黑暗裡
有一群人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不如意,只好躲在網絡這個虛擬世界裡,他們急於證明大多數的人都像他們一樣,他們需要靶子,他們需要發洩,他們把這個當做「正義」,他們覺得黑暗是「理所應當的」,他們覺得這個世界跟自己都是一樣的,跟他們的困局都是一樣的。
我想告訴你們:請認真生活,請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三、營銷號帶節奏
有一群人最可惡,說好的也是他們,說壞的也是他們。對於他們來說,這是「商機」是「話題」是「流量」是「金錢」
他們放棄了最基本的道德觀,以利益觀看待一件事,他們甚至只是「單純」的蹭熱度。而在其中對人的傷害,他們預料到了,但是有些選擇性忽視,有些告訴自己「藝人就是這樣的」用以麻痺自己,放棄最起碼的良心,美其名曰:我是為了生活,這是我的工作。
他們把這個具體的人虛化成「藝人」,不考慮對這個人的傷害,掩耳盜鈴的說著,藝人群體怎麼樣怎麼樣。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他們在網絡上「大放厥詞」,甚至因為有很多人跟他們說一樣的話而不斷的肯定自己的行為,你看我沒有惡意,你看別人也這麼覺得。。。。。。。
我想告訴這些人,請善良一些。
還有不管出於什麼樣的原因,也請你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