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樂|吉田潔

2021-02-08 播音藝考稿件


吃掉音樂  吃掉聲音



       吉田潔,日本作曲家,出生於1964年,在他少年時期主要的愛好就是藝術,十多歲時開始接觸鋼琴,直到後來在朋友的邀請下組成了一個樂隊,開始了音樂家的生涯。

 

       1985年,為了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世界中去,他留學美國,進入了伯克利音樂學院,主修音樂編排和電影配樂。1987年他回到日本,成為一名電子合成器演奏者。他的音樂作品涉及了多種音樂門類,包括流行音樂、商業音樂、電視劇配樂、電腦遊戲配樂等,此外,他還為多位藝術家創作演奏曲目並為其編排。

      此外,吉田潔還曾為《穿越時空的少女》、《機動戰艦Nadesico》等動畫和影視進行過配樂與作曲。


       大家非常熟悉的動畫電影《大魚海棠》中的所有的配樂均來自吉田潔之手,今年齊越節一等獎獲獎作品《老人與海》中的配樂就出自其中幾首。


     轉發朋友圈私信小編獲取完整《老人與海》朗誦配樂。



《一件未織完的毛衣》|  20屆齊越節名家朗誦

《青藏鐵路是兩行長詩》|  20屆齊越節名家朗誦

《時間的入口》|20屆齊越節

《和志虹》|  20屆齊越節二等獎

《七本駕照的見證》|  20屆齊越節三等獎

齊越節|散文|自備稿件|詩歌|有聲語言

文藝作品演播|寓言故事|創作表達

有聲來稿 | 播音藝考稿件;公眾微信|boyin525

相關焦點

  • 《大魚海棠》原聲作者吉田潔:做配樂就像用經線緯線紡織一樣
    》選段作了配樂。獲得資金能將短片拍成長片後,他們初衷不改,赴日本找到吉田潔,請他創作電影的原聲。要求是「接近《日本人的遙遠旅途》」。吸引梁旋和張春的是吉田潔作品中一以貫之的夢幻氣息、簡潔線條和東方神韻。1980年代曾在伯克利音樂學院主修電影配樂和音樂編排的吉田潔,始終保有強烈的日本身份意識。
  • 除了《大魚海棠》 這些華語片配樂也是「洋貨」
    由日本音樂人吉田潔所做的配樂與唯美畫面相得益彰,成為了影片的加分項之一。也許有人不知的是,在12年前的Flash動畫《大魚》裡所用的那段令人印象深刻的音樂,其實源自吉田潔為日本NHK一部紀錄片所做的配樂,而實際上,不光是《大魚》,中國影視也經過了對日本音樂的「借用」到合作的過程,我們記憶中的不少影視配樂經典,原來都出自國外音樂人之手。
  • 國風音樂人貳嬸「三十而遇」巡演:與吉田潔合作我也嚇壞了
    國風音樂人貳嬸「三十而遇」巡演:與吉田潔合作我也嚇壞了 澎湃新聞記者 夏奕寧 2019-09-27 14:23 來源:澎湃新聞
  • 為什麼國產電影喜歡請日本配樂家?
    前陣子大熱的國產動畫電影《大魚海棠》,不僅以唯美的畫面成為大家交口稱讚的主角,其中由日本音樂家吉田潔製作的配樂,也讓不少觀眾深深感動。至此,又一位日本配樂大師成為了國產電影配樂擔當。)進行配樂。果然,2010年姜文最重要的作品《讓子彈飛》,又是請到久石讓來配樂。《讓子彈飛》片尾曲(久石讓)不同的配樂家對於不同類型的電影各有擅長,例如本土著名的配樂家趙季平、譚盾,對於中國傳統元素的運用爐火純青,但並不是所有題材都可以駕馭。在這點上,日本配樂界由於專業化程度高、風格多元,幾乎每一種類型電影都能找到最擅長的配樂師加以表現。
  • 《惡漢甜夢》配樂
    除了從《惡漢甜夢》中的黑色成分和莎劇改編的觀影體驗中得到樂趣,還能從電影中的配樂中感到驚喜。在黑澤明的電影之中配樂一直是一個值得重視的一點,也是難以忽視的一點,萬萬沒有想到在《惡漢甜夢》之中,兩個半小時的電影的配樂竟然有52首之多,而在劇情的發展之中你卻很難意識到。黑澤明對音效極為敏感,但在看見《惡漢甜夢》之後的電影原音樂的特別收錄之後還是被深深的震驚了一回。
  • 評抗日劇現日漫配樂:折射中國配樂尷尬
    評抗日劇現日漫配樂:折射中國配樂尷尬   抗日劇「驚現」日漫配樂,不管怎麼說,都讓人覺得有點「不靠譜」。  據網友查證,這段「神似插曲」,除了《空蟬》時長為2分55秒與其稍有出入外,「基本上可以確定是同一段音樂。」顯然不能看作「改編」。事實上,影視劇使用現成音樂作品,甚至其他影視作品音樂,原本並不奇怪。值得思考的是,富有東方韻味的日本音樂,在國產影視劇到電視節目中的使用可謂非常盛行。
  • 細數漫威配樂——幕後大神級的配樂師們
    這種角色眾多、格局龐大的電影系列,大多會有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音樂伴隨,讓我們來回顧一下MCU系列到目前為止的電影配樂吧。1、Ramin Djawadi – 鋼鐵俠: ★★★★ 提到《鋼鐵俠》的音樂,首先想起的可能是AC/DC的那些經典歌曲。
  • 神鵰俠侶配樂《追憶》| 獻給辭世配樂大師——橫山菁兒
    那麼,劇中那些優美的原聲配樂想必大家一定很熟悉,簡直就是電視劇的又一生命之源。但你是否知道那些氣勢磅礴或是哀怨悠揚的樂韻,其實是出自於幾位日本配樂大師之手,他們包辦了80,90年代TVB武俠劇、瓊瑤式愛情劇以及港臺古裝劇的所有配樂。
  • 他給黑澤明《亂》配樂丨武滿徹電影配樂自選集
    武滿徹電影配樂的正式出道作,是1956年中平康導演的《瘋狂的果實》,不過實際上他在1952年就開始了配樂,當時是為"實驗工房"的同志、詩人瀧口修造的美術片——《北齋》所做。從《北齋》至1995年為篠田正浩的《寫樂》譜曲,他所作電影配樂共有105部之多,其中大多都是具有深遠影響力的日本電影名作。
  • 配樂丨電影配樂中的現代音樂
    被用作電影配樂的古典音樂作品不計其數,也有前人整理過。相比之下,20世紀至今的現代音樂作品卻鮮有導演問津,無視同時代標新立異的音響萬花筒,可以說是電影藝術的一大遺憾。也有慧眼識珠的導演,就地取材新音樂融入到電影裡,鑄就經典片段。接下來小編要介紹十部電影,其中用到的現代音樂作品都是經典,但具體運用的數量和質量參差不齊,這裡將從質和量這兩方面綜合評定Top10。
  • 電影配樂神級大師莫裡康內逝世,留下了多少經典配樂
    在每一個觀眾的心中,都有幾首耳熟能詳的電影配樂,當這些經典的旋律響起,影片中難忘的畫面就會浮現在眼前。優秀的電影配樂不僅為可以為影片畫龍點睛,甚至可以超越影片本身,以獨立的氣質和感染力,被人永遠銘記。在電影配樂史上,有一個不可磨滅的名字,他被稱為「電影音樂靈魂詩人」和「歐洲電影音樂領航者」,他的音樂創作風格多樣,古典、爵士、流行、搖滾、電子,甚至先鋒樂派和義大利民族音樂都有所涉獵。
  • 配樂大師詹姆斯·霍納逝世
    在好萊塢眾多音樂人中,他是標準的學院派作曲家。剛拿到學位的霍納本來一心想從事嚴肅的音樂創作,在音樂學院中當個老師。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為AFI (美國電影學院) 學生的電影作品寫了一些電影配樂,忽然發現為電影譜曲正是自己最嚮往的創作模式:它不僅可以滿足自己的音樂創作欲,而且當完成一個作品後,你馬上就可以站在交響樂團前,知道自己的作品演奏起來是什麼樣子——霍納熱情急切的性格可見一斑。
  • 電影《信條》的成功多虧了他的配樂,獲獎無數,此前為黑豹配樂
    來認識一下為電影《信條》創作原聲的年輕作曲家路德維希·戈蘭松,他此前為《黑豹》創作的非洲味兒樂已經讓人印象深刻, 路德維希·戈蘭松為諾蘭電影帶來了新鮮的聲音, 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新片《信條》正在震撼上映,專輯配樂由奧斯卡配樂新貴路德維希·戈蘭松操刀,曾參與《弗魯特維爾車站》、《奎迪》、《毒液》、《黑豹》等電影作品的配樂
  • 電影《信條》的成功多虧了他的配樂,獲獎無數,此前為黑豹配樂
    來認識一下為電影《信條》創作原聲的年輕作曲家路德維希·戈蘭松,他此前為《黑豹》創作的非洲味兒樂已經讓人印象深刻, 路德維希·戈蘭松為諾蘭電影帶來了新鮮的聲音, 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新片《信條》正在震撼上映,專輯配樂由奧斯卡配樂新貴路德維希·戈蘭松操刀,曾參與《弗魯特維爾車站》、《奎迪
  • 電影配樂神級大師莫裡康內逝世,留下了多少經典配樂
    在每一個觀眾的心中,都有幾首耳熟能詳的電影配樂,當這些經典的旋律響起,影片中難忘的畫面就會浮現在眼前。優秀的電影配樂不僅為可以為影片畫龍點睛,甚至可以超越影片本身,以獨立的氣質和感染力,被人永遠銘記。他還是一位多產的電影配樂大師,在長達5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參與配音的影視作品多達500以上。許多作品都是教科書級,其中包括《海上鋼琴師》《天堂電影院》《美國往事》《洛麗塔》《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等。他就是義大利著名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Ennio Morricone)。
  • 好萊塢頭號配樂大師
    當時史匹柏想圖省事兒,用羅伯特·奧特曼的現成配樂,但約翰卻另有想法,他僅用3到4個音符便將氛圍引入緊張,當配樂在史匹柏耳邊響起時,他形容說「我以為有人在扯我的腿。」整代美國人的童年陰影,約翰•威廉士要負上一半的責任。
  • 遊戲配樂到底是個什麼
    今天說說另外一件事兒,遊戲配樂。 遊戲配樂和電影或者影視配樂的意義不太一樣。電影配樂的意義以烘託氣氛和增強情感傳遞為主,畢竟電影主體推進是完全獨立的,觀眾只要看就行了。無論觀眾在電影院或者屏幕前做任何事情,都無法影響到影視作品的表達本身,當然一邊看龍珠一邊練元氣彈是不是能增強實際觀影體驗這裡打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