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版人物版終極海
《大魚海棠》上映一周,種種爭議漸趨平息,關於12年的等待是否值得,不同的觀眾已經有了各自的答案,不過雖然故事飽受詬病,但影片的配樂卻無爭議地獲得好評。由日本音樂人吉田潔所做的配樂與唯美畫面相得益彰,成為了影片的加分項之一。也許有人不知的是,在12年前的Flash動畫《大魚》裡所用的那段令人印象深刻的音樂,其實源自吉田潔為日本NHK一部紀錄片所做的配樂,而實際上,不光是《大魚》,中國影視也經過了對日本音樂的「借用」到合作的過程,我們記憶中的不少影視配樂經典,原來都出自國外音樂人之手。
找這些New Age音樂家總不會錯
在12年前《大魚海棠》最初的flash版本裡,使用的是吉田潔為《日本人的遙遠旅途》的配樂《旅途的終結》。原曲創作於2001年,是吉田潔為NHK的這部紀錄片所創作的原聲配樂。吉田潔當時所在的「和平之月」是一支著名New Age廠牌,他們以融合民族和世界、東方樂器和西方配樂的音樂風格而聞名,《日本人的遙遠旅途》也不例外,音樂中使用二胡、三味線、箏、篠笛等東方樂器配以電子合成器,既有空靈縹緲的韻律,也不乏訴說歷史滄桑的大氣磅礴。有趣的是,在這張評分高達9.3的唱片的豆瓣頁面上,就有不少網友表示正是當初看了《大魚海棠》的Flash專門找到這裡,還有人是因為看到電視上的某則四川旅遊廣告而被背景音樂吸引,才意外發現了這張經典的New Age原聲。
所以,多年後在重啟《大魚海棠》製作時,導演梁旋經過思考,還是決定找回吉田潔配樂。吉田潔在2006年曾為細田守執導的動畫片《穿越時空的少女》做過原聲,不過《大魚海棠》想要的顯然還是接近於早期「和平之月」的風格。《GQ》雜誌的採訪中則透露,導演梁旋和張春一開始並未給出配樂的清晰方向,因此吉田潔只能根據樣片揣摩創作,也多次返工,不過最終,他還是努力找回了當初的感覺。
的確,憑藉對傳統東方風格的重新演繹,日本New Age音樂家在影視配樂上的經典之作數不勝數。早年NHK到中國拍攝紀錄片《故宮的至寶》,請到New Age樂團S.E.N.S.(神思者)創作原聲,蒼涼大氣的開場堪稱驚為天人,後來被大量國內影視和廣告「借用」。而侯孝賢的《悲情城市》配樂也是出自S.E.N.S.之手。
喜多郎也是繞不開的經典,他為張曼玉、楊紫瓊、鄔君梅等合演的《宋家王朝》所做的配樂獲得很高評價,他以西洋管弦樂與中國絲竹樂器結合,營造出氣勢恢弘又百轉千回的音樂意境,獲得了金像獎和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
久石讓最受中國導演追捧
提到近年來日本音樂家與中國電影人的合作,就不得不提因為宮崎駿、北野武等的電影配樂而享有盛譽的久石讓。久石讓在中國有多受歡迎?從每年以各種名義在各地展開的「久石讓作品音樂會」就可見一斑。而姜文的《讓子彈飛》、《太陽照常升起》等片都是與久石讓合作,當中也有過不少趣事。
據說在合作《太陽照常升起》時,姜文提出的要求也是模稜兩可。他在樣片中自己先配上了莫扎特《安魂曲》第二樂章等片段,還在電子郵件中闡釋:「我想要跟這些音樂差不多意思的新作品,麻煩您配合情節和鏡頭認真體會。」讓大師哭笑不得。而由於一稿沒能讓姜文滿意,又把大師請到北京面對面交流創作,久石讓在錄音棚當場崩潰。不過,配樂出來之後,姜文的評價是「覺得真的是比莫扎特好一點」。
為《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配樂則是截然不同的經歷,製片二勇託人將許鞍華和李檣的履歷及劇本拿給久石讓,經過面試以及現場探班之後,他才同意配樂。片子初剪版長達三個半小時,久石讓要求將其全部配上日文字幕,才開始構思創作,依主題分階段進行配樂,條理井然,久石讓的配樂還對後來許鞍華對該片的後期剪輯取捨產生了影響。
此外,《海洋天堂》、《情癲大聖》等配樂也出自久石讓之手。吳宇森則對音樂家巖代太郎親睞有加,兩人已合作過《赤壁》和《太平輪》,接下來還在《追捕》中繼續合作。川井憲次則多次和港產片合作,包括《七劍》、《狄仁傑之神都龍王》、《葉問》系列等都出自他之手。
為什麼這麼多華語片鍾情找國外音樂家?除了大師名氣外,從久石讓的配樂經歷,不難看出其在配樂上的專業高度。有業內人士曾表示,「中國不乏好的音樂人,但大多數國內音樂人更多喜歡閉門造車,商業化程度不夠。電影音樂是一個非常講究溝通的東西。配樂其核心不在音樂本身,而是音樂對於項目的幫助、加分和貢獻。很多國內音樂人不明白這一點,也就導致了能夠以電影配樂作為職業的人才稀缺」。
文藝片導演喜歡「冷門合作」
除了常見的日本音樂家,文藝片影迷們則在婁燁跟李玉等人的電影裡發現了另一個名字——裴曼·雅茨達尼安(Peyman Yazdanian)。
這位來自伊朗的鋼琴家和作曲家,在西方以對波斯傳統音樂和東方情調的重新詮釋而聞名,他早期與伊朗電影大師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合作過《風帶著我來》等片。婁燁則是與其合作的第一個中國導演,《春風沉醉的夜晚》、《花》、《浮城謎事》都採用了雅茨達尼安的配樂。婁燁表示,自己跟裴曼很投緣,相互理解很深,只要他一進入狀態,音樂就會自然出來了。而細心的觀眾發現,在《浮城謎事》中就插入了典型的波斯器樂。
李玉在執導《蘋果》和《觀音山》(影評)時,也找來裴曼配樂,不少人對《觀音山》中三人在火車上時配樂印象深刻。而翻看李玉的合作對象,除裴曼外,《二次曝光》跟U2樂隊的音樂製作人Howie B.合作,《萬物生長》則是跟日本樂隊Mr.Children的監製與編曲小林武史合作,音樂口味可謂相當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