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中華陽太后和太后趙姬婆媳倆可太有意思了,仔細一琢磨會發現這兩個女人代表了兩個極端。華陽太后聰慧擅長政治鬥爭,但是運氣不好;太后趙姬美貌愚蠢無知,卻運氣上佳。兩人反差極大,毫不意外也迎來了截然不同的結局,今天我們來聊聊華陽太后。
華陽太后作為秦國太子安國君的寵妃時沒能誕下子嗣,無奈之下在呂不韋和弟弟陽泉君的牽線搭橋之下認了嬴異人為嫡子。華陽太后在秦國是楚系羋氏的代言人,為了宗族和自身利益,認子是一步妙棋。她親自給嬴異人賜名子楚,這個名字琢磨一下也是心機滿滿,拉近了兩人的關係也不忘時刻提醒嬴異人他的一切來自於誰。
認子的同時她還加上了附加條件,嬴子楚必須娶自己指派的韓國王室之女韓霓為妻,這樣不僅能保證嬴子楚這一代楚系的利益,還間接地在下一代中也能培植自己的勢力,同時韓霓還能為自己報告嬴子楚的動向,如果說這是下棋,華陽太后才是真正的走一步看三步的高手。
嬴子楚為了成為嫡子娶了韓霓,成為大秦王位繼承人。嬴子楚請求華陽太后在趙姬嬴政母子回鹹陽後準許二人入宮,華陽應允但是要讓子楚立韓霓為正妻。子楚內心本來對趙姬母子有愧遲遲不願答覆,華陽太后索性讓陽泉君將二人阻擋在鹹陽城外。最後秦王下詔讓趙姬母子入城,秦王非常喜歡嬴政一見面就賞賜了鹿盧劍,叮囑華陽太后好好待嬴政,華陽這才作罷。
無奈華陽太后運氣實在不好,安國君即位秦王三天就死了,她只當了短短三天王后。子楚即位堅持要立呂不韋為丞相,朝堂上華陽太后和秦王為拜相一事很不愉快。華陽太后放言誰認同就去朝賀好了,第二天呂不韋府中無人前去拜相。
陽泉君因為相位被呂不韋搶走一事對秦王也頗有微詞,華陽太后立刻打了弟弟耳光命令他不能與王作對。所有人的一切都是來自於最高掌權者,華陽太后可謂人間清醒,可以試圖對王施加影響和控制,但絕不是與王為敵。
呂不韋拜訪華陽太后告知陽泉君刺殺一事,不予追究賣了華陽太后一個人情,同時也表明自己作為商人重利絕不允許在收穫成果時有人阻攔的決心,雙管齊下華陽太后很快就和呂不韋達成共識,這是屬於精明者之間的默契。她訓斥陽泉君做事不顧後果,勸誡一定要忍耐到成蟜扶立的那一日。審時度勢,能屈能伸。
為了讓成蟜成王,她先是找人準備毒殺嬴政,卻沒有成功,反倒加速了秦王立嬴政為太子的步伐。秦王身體每況愈下,眼看命不久矣。華陽太后暗中讓人排練諷刺趙姬的優伶戲,料定少年嬴政必定有所動作。宗室家宴上她打斷了秦王準備宣布立太子,請出伶人們表演。嬴政怒殺伶人礙於秦法秦王只能將嬴政拿下,把王后趙姬關入雪宮,秦王吐血病重。
華陽太后趁機完全掌握宮禁,不讓任何人出宮,讓人四處散播嬴政是趙姬和呂不韋的兒子的謠言,並特地告知了嬴姓宗親首領嬴傒。為了給楚系羋氏留好後路,她特意又讓侄子羋啟和羋顛投靠呂不韋,左右互搏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安排好一切她請秦王改立成蟜,病重的秦王堅持不肯改立。呂不韋帶領大臣們和嬴姓宗親闖宮,她命令陽泉君抵抗3個時辰自己務必拿到立成蟜的詔書。在大勢已去時她準備讓人殺死秦王,最終失敗。華陽宮變失敗以後她被幽禁,陽泉君家產被抄沒遷居外地。
她的計策和謀劃本是一次教科書級別宮變,可惜運氣站在了呂不韋和嬴政一邊。
得益於讓羋啟和羋顛投靠呂不韋的謀劃,楚系羋氏尚有餘地翻身。雖然幽居深宮,她提點侄子羋啟設法讓女兒羋華成為大秦王后。在秦王和蒙氏兄弟驪山賽馬時羋啟故意將女兒羋華推倒在馬前,秦王嬴政果然對羋華動情,然而也猜到了是祖母華陽的計劃。
趙姬沉不住氣從雍城趕回來,華陽太后很開心,趙姬成了計劃中的變數,一切又有了希望。她讓羋啟在趙姬回鹹陽時送羋華回楚國,年少氣盛的嬴政原本打算去城門迎接母親,最後改變主意追上羋華的馬車,把她帶回了鹹陽。最終嬴政還是娶了羋華,楚系羋氏的勢力得以再次復甦。
要說算計人心和洞察世事,還是華陽太后老辣,趙姬在她眼中就是個弟弟。
在呂不韋設法利用成蟜謀反阻止秦王親政一事上,趙姬被呂不韋玩弄於股掌之中哄騙得乖乖讓嬴政延遲兩年加冠親政,華陽太后早已洞悉一切卻無力挽救成蟜。秦王前來祖孫二人為成蟜之死痛心疾首,兩人達成了統一戰線。華陽太后看到了孫子的不凡氣度和聰明膽識,在隨後和陽泉君、羋啟羋顛一起用膳時告誡楚系眾人必須忠心於大王,已經預感到呂不韋的好日子將要結束,而楚系徹底翻身的時候快要到了。
秦王前往雍城加冠前,邀請祖母華陽太后佔卜和前去觀禮,華陽告知吉並一同前去。秦王在暗中平嫪毐叛亂的布局也已經全部就緒,楚系和嬴姓宗親都有助力。大網已下,只等收網。
在雍城得知嫪毐謀反,趙姬臉上一下子失了血色,更讓她惶恐的是秦王和眾人早已成竹在胸已有對策。華陽太后饒有趣味地看著秦王故意以還未加冠親政為由逼迫趙姬說出嫪毐當誅,秦王隨後親自下令讓蒙武帶五萬軍隊平叛,封羋啟昌平君羋顛昌文君攜帶詔命回鹹陽平叛。嫪毐之亂中,趙姬失去了一切,包括這個當秦王的兒子,而華陽太后帶領的楚系羋氏真正做到和秦王一條心,也在平叛過後獲取了很大的好處。
在嬴姓宗室和呂不韋為首的外客臣子為封賞不公鬧事時巴掌打到了楚系頭上,時任丞相的羋啟向華陽太后訴委屈,華陽太后並沒有安慰侄子,反倒訓斥他只會抱怨經受不了磨難,誇獎政敵呂不韋總是氣定神閒不驕不躁。
恰逢秦王來到向華陽訴說無可用之人的委屈和憂心,華陽太后叫出羋啟讓他聽到了秦王的心聲和委屈,羋啟羞愧異常願意去楚國破合縱為大秦分憂。可見華陽太后雖是一介女流,要為楚系和自身利益著想,但她心中始終有秦國的基業和江山,也有非凡的胸襟和氣度。
認子,賜名,賜婚,審時度勢和政敵握手言和,抓住時機發起宮變,宮變中也不忘留好後手,推羋姓女子上位保全楚系勢力,看人穩準狠提點楚系眾人站到正確的隊伍中,在叛亂中與王同心平亂後楚系一飛沖天,教育後輩磨鍊自身要有氣度。
這樣的華陽太后縱然運氣不好,最終依然一生在驚濤駭浪中有驚無險平安富貴度過,反觀趙姬美貌運氣好,卻因為愚蠢無知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
運氣雖然很重要,但腦子確實是個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