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第33集結尾,秦王嬴政來到華陽太后的宮裡哭訴,成蛟被人害死,他和祖母太后一樣傷心。
他告訴祖母,自己明明是大秦的王,卻因為沒有親政而明知道成蛟是被人陷害的,卻無力救下他。
還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他從小最羨慕的就是成蛟能夠在祖母身邊玩耍、撒嬌,自己卻不能。他內心裡很渴望祖母能夠給予他和成蛟一樣的愛。
鏡頭轉過來,華陽太后和剛從流放之地回來的陽泉君以及楚系眾人在後宮舉行家宴。她特意交代她的子侄們,以後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無條件信任大王、擁戴大王。
和當初發動宮變的華陽判若兩人。
而這正是秦王希望看到的,也是他去華陽宮裡哭訴的目的。
外有六國環伺,內有呂不韋專權,秦王必須找到新的支持者
成蛟沒死之前,嬴政還在幻想著早日親政,他的母親趙姬也答應了他明年歲首舉行加冠之禮。
然而,這一切並沒有如願到來,因為呂不韋從中動了手腳,他不願意把權力交還給嬴政,就找了個由頭說嬴政還是個孩子,還沒有能力獨立處理政事。
而呂不韋找來的理由那麼可笑——就因為成蛟在獵場上馴服了嬴政沒有馴服的野馬,他就告訴趙姬說成蛟想取嬴政而代之。
趙姬竟然相信了,當趙姬愚蠢的行為阻撓了呂不韋之後,呂又巧言令色讓趙姬相信自己是一心為大王好,還說什麼成蛟要造反,甚至還說宗室裡人有人支持成蛟。
當上太后、特別是嫪毐入宮之後,趙姬只知道享樂,那經歷過這些?
她一聽說有人要對她的兒子不利,立馬就慌了神,放眼整個大秦朝野,她能信的也就只有呂不韋。
所以呂不韋說把這件事交給他的時候,趙姬同意了;呂不韋說大王不能親政的時候,趙姬也同意了。
這下輪到嬴政傻眼了。
他還要統一六國呢,卻20歲了都不能親政,多耽誤事?
問題是,本來親口答應他要在明年年初行加冠之禮的母后,卻在朝堂上說現在加冠為時過早,還是緩兩年再說吧。
嬴政再一次傻眼了,同時也失去了對母親的最後一點兒信任。
母親的出爾反爾加上呂不韋為了阻止他而殺了自己的親弟弟。
讓嬴政突然明白,呂不韋已經不是當初那個仲父了,他現在眼裡只有權力而沒有政兒了。
嬴政更明白,想親政,等待是最愚蠢的辦法,他必須主動出擊。
放眼整個秦國的權貴、以及各個派系,他能拉攏的、有能力幫他的也就只有楚系了,而楚系的代言人是曾經發動宮變要奪他太子之位的華陽太后。
嬴政拉攏華陽太后
嬴政睡不著的時候,想得最多的是朝堂上的事,他知道他的文武百官絕大多數在呂不韋的掌控之下;他的贏姓宗室大多沒有實權,不足以支撐他拿下呂不韋。
思來想去,只有華陽太后了。
從宣太后羋月開始,羋姓在大秦經營近百年,有自己一定的勢力。
特別是華陽太后,在贏政太爺爺秦昭襄王還活著的時候,華陽夫人就以太子妃的身份幫助太子處理政事,她睿智、有眼光,深得大臣們的擁戴。
她還有一個特殊的技能——佔卜。
把羋華送給嬴政,就是華陽太后對嬴政為王的認可,因為她佔卜過,嬴政必是大秦最有作為的君主。
畢竟是一代霸主,嬴政從小就比別人想得遠、看得真。趙姬得知華陽夫人把羋華安插在兒子身邊的時候是憤怒,嬴政卻是開心。
他意識到,他的嫡祖母太后妥協了。
所以,當被朝局所困、當親政遙遙無期的時候,嬴政想到了華陽太后,想到了她身後的楚系勢力。
成蛟死後,嬴政覺得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斃的時候。他先想到的是華陽太后,只要華陽太后公開支持自己,再加上宗室宗親,呂不韋就是再大權獨攬,他也不得不考慮考慮。
在華陽太后宮裡痛哭一場,嬴政和自己的這個祖母太后的關係一下子就拉近了,而這也是他反抗呂不韋的開始。
得到華陽太后的認可之後,秦王心裡開始有了底氣。他讓李斯去搜集呂不韋的證據、去找呂的軟肋。
他相信,即便是對手再狡猾,他總歸是個有血有肉的人,還是一個貪戀權力的人,這種人總會在無意中留下一點兒蛛絲馬跡。
只要掌握了呂不韋的軟肋,自己就不會再事事被動、事事被牽制。
所以說,秦王去華陽太后宮裡哭成蛟,親情只佔一小部分,最大的目的是向祖母表明態度——他敬仰祖母,渴望得到祖母的愛和關注。
對於華陽這樣一輩子深居內宮、自己偏偏沒有生兒育女的老太婆來說,晚年之後還有兒孫對她如此孝順,是最開心的一件事了。
而她一開心,嬴政的目的也就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