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前,首次執導的張藝謀,發現了首次出境的鞏俐,並請來了姜文,一起拍了一部叫做《紅高粱》的電影。
《紅高粱》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該片不僅在國內獲得了包括金雞獎、百花獎等多個獎項,而且還成為首部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的亞洲電影。
在拍攝《紅高粱》之前,張藝謀已經收穫了多個最佳攝影獎和三座影帝的獎盃,並且還是中國第一位國際A類電影節影帝。如果說在影片拍攝與鏡頭運用,以及在人物塑造和演技等方面,他都非常有發言權,但說起導演,並沒有太多經驗。
而當時的姜文除了話劇舞臺上的演出之外,僅在《末代皇帝》和《芙蓉鎮》中有過成功的角色塑造,但他頭頂上並沒有任何獎項的光環。
該劇的女主角鞏俐,當時還是中戲二年級的學生,對演技也只是課堂所學的那些東西。
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對電影了解並不太多的組合,卻折騰出一個轟動世界影壇的大作,更成為中國電影發展史上的一座裡程碑。
這部影片的成功,離不開劇組團隊與張藝謀、姜文組合的專注與認真,更離不開他們對劇中角色的「斤斤計較」。
當時的張藝謀雖然頭頂三座影帝獎盃,但一向認真的姜文一點也沒把他的「影帝」身份放在眼裡,而是為了劇中角色的塑造經常吵到劍拔弩張的地步。
按事後的評論來說,當時張藝謀和姜文為了劇中角色塑造的塑造,從開拍就開始吵,一直吵到影片殺青才算結束。
而且在拍攝時,姜文不僅是在拍自己戲份的時候時常「撂挑子」重新拍,而且其他角色在拍攝時,他也經常插嘴喊「咔」叫停,接著就和張藝謀上演「吵架」大戲。
正是因為他們對電影藝術追求完美的態度,為了呈現更真實的劇中角色形象,在兩個人「摩擦」與「爭吵」中,成就了《紅高粱》的經典之作。
再反觀今天的影視劇市場,雖不缺大手筆、大製作的影視劇,但演員的高片酬與摳圖等現象,也限制了影視劇的成色,從而出現「神劇」滿天飛的現象也在所難免。
你對今天的影視劇行業又有什麼看法呢?歡迎關注、點讚、轉發與評論。
作者原創文章,如轉載請聯繫,擅自轉載者必究!
圖片來源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