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港普的姜文湊在張藝謀耳邊忿忿不平地說:他們竟然叫我缸門

2020-12-24 大嘴鳥娛樂

姜文覺得張藝謀對於人物的理解過於簡單,對張藝謀說:「什麼粗野,不是野獸,要有情,感情懂嗎?」

1987年夏天,姜文進入《紅高粱》劇組,而這還是張藝謀第一部導演的電影,當時的張藝謀跟已經名聲大噪的姜文還不可同日而語。

在拍攝過程中,對於姜文塑造的劇中人物餘佔鰲,張藝謀總是覺得姜文不能按自己的思路表演,每次姜文一有什麼新想法時,不管導演張藝謀自己就直接喊「咔」,這讓初次執導的張藝謀心裡不是很爽,拍戲時也總是斷斷續續的,兩人爭吵不斷。

後來在拍到姜文跟鞏俐飾演的「九兒」一場野盒戲時,兩人爭執不下,張藝謀對姜文的幾次表演都不滿意,對姜文提出建議:「你要顯示出自己的粗野,再多粗野一些」。

而姜文覺得張藝謀對人物的理解過於簡單,對張藝謀說:「什麼他M的粗野,不是野獸,要有情,感情懂嗎?」

後來在看到的電影成片上,鞏俐飾演的「九兒」閉上眼睛,心甘情願地躺在高粱地上,身體呈「大」字型舒展開來,在等待著眼前的這個男人,此時姜文飾演的「餘佔鰲」,則一把跪在九兒的兩腿間……鏡頭一轉,音樂響起,畫面中只剩下一大片高粱地,在烈日下此起彼伏,畫面全靠觀眾腦補,而這種粗野而含蓄的唯美鏡頭,也是兩人爭吵出來的結果。

因為在人物表達問題上,兩人都堅持自己對人物的理解和觀點,可以說是一直從開機吵到電影殺青,兩人也從互相看著不順眼到最後被彼此的才華所吸引。

後來兩人第一次到香港宣傳電影《紅高粱》時,不懂港普的姜文湊在張藝謀耳邊,忿忿不平的說:「他M的,他們竟然叫我缸門」。

張藝謀聽姜文說完,兩人相視一笑「泯恩仇」,正式和解了。

1988年,《紅高粱》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這也是首部獲得金熊獎的亞洲電影,張藝謀一炮而紅,而姜文也迎來事業上的巔峰時刻。

對此你怎麼呢?

相關焦點

  • 彭于晏的臀和許晴的騷,也壓不住姜文的倔強
    只是,小時候的姜文翻牆、用土豆砸人、幫弟弟姜武打架……和名字裡的「文」一點不搭調,是個典型的熊孩子。姜文二話沒說,扛起煤氣罐一邊唱著「妹妹你大膽地向前走」,一邊大搖大擺地回家了。姜文的名聲從此在胡同裡傳開了,大家都說:這才是真爺們兒。2從小頑童到老頑童「姜文不文」,圈子裡都知道。
  • 姜文用7年拍的電影,觀眾:看不懂,隨手一拍的,反而成功了?
    這一獎項在國內也是很有含金量的,這不單單是張藝謀一人的功勞,還有劇組、演員們的配合,創造出了這麼一個大作。久石讓都曾經抱怨過,但兩人還是坐下來認真地談了好久,還對久石讓說:「我相信你是可以的,肯定能製作出不一樣的莫扎特。」這才有了後來的靈魂配樂,當然這部電影,是姜文用了7年的時間準備出來的,每一個細節他都會扣,而且非常認真。就連衣服上紐扣的形狀或衣領是圓是方,都要扣得很細,但這部作品出來觀眾都表示:看不懂。
  • 姜文用7年拍的電影,觀眾:看不懂,隨手一拍的,反而成功了?
    《紅高粱》是張藝謀第一次導演的影片,他因這部劇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這一獎項在國內也是很有含金量的,這不單單是張藝謀一人的功勞,還有劇組、演員們的配合,創造出了這麼一個大作。
  •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1987年的一天,《紅高粱》拍攝間隙,莫言招呼張藝謀、姜文、鞏俐等人去他家吃餅。在莫言的院子裡,幾個人留下了這張珍貴的合影。照片中最「老」的是張藝謀,那年他38歲,莫言33歲,姜文25歲,而鞏俐只有23歲。那天,姜文不小心把莫言家裡唯一的暖水壺給踢爆了。莫言情商很高,打趣道:「這電影肯定會爆。」
  • 姜文:在我的電影國度裡,我是肆意的、唯一的王
    這句話既是褒獎又是良言,事實上這也是姜文可能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一個問題。我們不去單純地評價對與錯,只是透過姜文的電影看到了一個熱衷於表達並「極度自我」的導演而已。就像我開篇說的,在姜文的電影國度裡,他就是肆意的、唯一的王。
  • 姜文:張藝謀讓他三分,寧靜劉曉慶搞不定他,為何周韻讓他跪了?
    姜文小時候特別頑皮,到上大學都沒個正形,捉弄人是他的看家本事。1980年,姜文考上中戲,班上有了他,就一個鬧騰,還常常擾民。居民將情況反映給街道,被姜文知道了,他竟然化妝成街道幹部去走訪,一本正經地要人把事實經過寫成材料籤字畫押,臨了還不忘問一聲:「相不相信組織?相信就別鬧了,我們會逐個落實這件事。」
  • 李克勤和古巨基到底誰的港普最猴聽?
    還記得《我是歌手》舞臺上古巨基和李克勤萌倒眾生的港普啵?兩人雖然在不同季度撩到了一大波圍觀群眾,遺憾的是一直沒有機會同臺!
  • 你風平浪靜,我忿忿不平.
    昨天看到一篇公眾號,說11月最該去看的兩部電影之一,章宇主演的《風平浪靜》。昨天看了一下豆瓣評分,6.7,今天一看,8.1分,激動地馬上買了票,放棄了吃晚飯衝進電影院。後來明白,這是一個不太美麗的誤會,我看成是淘票票的評分了,豆瓣的評分還在穩定地下降,現在是6.5。
  • 如果不是姜文,我差點錯過張藝謀的這部馮小剛式喜劇
    此處是張藝謀本尊「罕見」出場。他飾演一個撿破爛的,蹬著三輪車,用陝西方言大喊一聲:安紅,額(我)愛你。就在他們端起紅酒,氣氛絕好之時,老張敲門。不打不相識的兩人,從此成了「忘年交」。他也是張藝謀高口碑之作《活著》的攝影,技術一流。傾斜構圖,大量貼臉的特寫鏡頭,誇張地突出了「人」的主題。
  • 打開 為拍電影《紅高粱》,張藝謀花了4萬,種了一片真正的高粱地
    1987年,張藝謀拍電影《紅高粱》,他揣著湊齊的4萬塊到了山東高密,他跟村民說:只要種出高粱,這4萬就給你們了,糧食我也不要了。
  • 陳寶國賣掉房、姜文自薦、張藝謀跑龍套,《大宅門》就是這麼牛
    張軍釗任導演,張藝謀、肖風任攝影,何群任美工師,郭寶昌為「不掛名」的藝術指導。在電影學院臨近畢業,老師曾經和他們說過,可千萬別覺得自己了不起,畢業進了廠子,不熬上十幾二十年誰也別想掌機。而他們大學畢業不滿一年,就全部獨立拍片,這在中國電影界確實是「史無前例」的。幾個人高興的不得了,剃了光頭來向廠長表決心要拍好電影。
  • 姜文在賠了2個億後, 活活逼走製片人,「分手」是他們的最終宿命?
    之後的一天下午,姜文找到了書的原作者。當時王朔也苦悶於沒有導演可以把這部小說翻拍成電影,於是,在劉曉慶家裡,他和姜文一拍即合。由姜文自編自導,他本人出任顧問。後來,他們又找來一位資金充足的金主。不多久,於是乎,這部小說正式翻拍。
  • 陳凱歌、張藝謀、姜文一起跑龍套,史上僅此一部戲,以後也不會有
    其實,從第一季開始,我就有在關注這個節目。雖然這一季請來了香港導演爾冬陞,但陳凱歌毋庸置疑還是全場「最大」的導演。《霸王別姬》、《荊軻刺秦王》、《梅蘭芳》、《趙氏孤兒》每一個拿出來,都是非常有分量的。國際上的坎城、柏林、奧斯卡,哪裡都有他的身影。他身上自帶的沉穩氣場,是在場其他三位導演所不能比的。
  • 姜文:愛兄弟,勝過愛老婆
    姜文說,「我媽沒發現自己打孩子,但那會兒我幾乎天天挨打」。左起:姜文、姜歡(妹妹)、姜武在家裡,母親管姜文叫「大牲口」,管姜武叫「二牲口」。姜武小姜文近5歲,從小就是哥哥的「跟屁蟲」,小時候,姜文和英達在胡同裡扮革命者和土匪,姜武也拿著小樹枝跟在後面瘋跑。 天黑後,兩人髒兮兮的回家,母親盤問起來,姜文直愣愣地說:「我們玩去了。」
  • 姜文:翻譯翻譯,什麼叫叛逆?
    如果說閱歷的積累可能還跟經歷有關係,可姜文長得顯老這事可是真真兒的!我記得呂麗萍,就那個編輯部的故事裡演戈玲的,她說當時她和姜文倆人上街模仿老頭老太太動作,找找演戲的感覺。他們老師從正面喊他們倆,愣是直接開口叫的大爺大媽。你品,你細品,這要是長得不顯老可能嗎?
  • 33年前的電影《紅高粱》:他是張藝謀和姜文之間爭吵的經典之作
    前,第一位導演張藝謀,發現了第一個出境的鞏俐,邀請了姜文,並拍了一部名為《紅高粱》的電影。
  • 32年前,張藝謀聯手鞏俐、姜文,拍出了驚豔西方的文化大片
    國師,是觀眾對張藝謀的讚譽。如今的張藝謀大膽地嘗試著各種類型的商業片題材,給觀眾帶來不同觀感的作品。張藝謀再也回不到從前,很多觀眾懷念曾經的張藝謀式中國風電影,那才擔得起國師的稱呼。上個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是張藝謀的高光時期。其中拉開整個輝煌時期序幕的《紅高粱》,是回味國師作品繞不過去的一部片子。
  • 姜文能當導演,王朔、劉曉慶、張藝謀一個都不能少
    有一天,王朔發現姜文正在爭蘇童小說《紅粉》的影視改編權,就上去勸,說算了,你爭他幹嗎呀,你看看這個。說完,遞過來一本《收穫》,上邊發了一個他新寫的小說,叫《動物兇猛》。姜文帶著雜誌回了家,半夜兩三點,臨睡前翻出來,開始看《動物兇猛》。他一看,立刻覺得這就是一部電影,畫面感、流動感十足,激動地沒了睡意。他閱讀速度有點慢,一直看到天亮。
  • 《原神》璃月港懂古玩的人在哪 璃月港懂古玩的人位置分享
    導 讀 原神璃月港懂古玩的人是遊戲當中的一個任務,這個的話是屬於特殊的npc,只有在特定的位置才能夠找到的,具體在哪裡呢?下面來看看! 原神璃月港懂古玩的人在哪? 我看琳琅在樓梯和一個老頭對話,和她聊天不...
  • 楊紫、馬思純、張藝謀、陳凱歌、姜文:大宅門裡的那些「驚喜們」
    張藝謀:大太監李蓮英這恐怕是史上最「硬漢版」的李蓮英了吧。從換上服裝的那一刻起,張藝謀就進入了角色,跟導演說話也像請示慈禧太后一樣。喜歡他說臺詞的節奏語調,自成一格,不緊不慢。後來據說有一段拍得不滿意,他還特意從外地打飛的回來重拍,還拉上了郭寶昌剃了個頭過把戲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