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販賣焦慮,女性群像劇還有出路嗎?|專訪《他你》

2020-09-10 數娛來啦


丈夫出軌、小三插足、閨蜜反目、職場歧視、原生家庭壓榨……這幾個元素幾乎是女性群像劇的標配情節。


為什么女性群像劇總是一地雞毛?


從觀眾層面來說,觀看劇中的強碰撞情節可以轉嫁現實生活中的不安和焦慮,觀眾的焦慮越強烈,這類情節越有市場。近幾年類似劇集的持續走紅讓這種&34;的敘事模式被頻頻驗證。從創作層面來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自然值得稱道,但後來重複者難免有走捷徑和販賣焦慮的嫌疑。


女性群像劇應該有更大的想像空間。

最近,愛奇藝原創都市微創治癒劇《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下文簡稱《他愛》)雖然主打30+女性的群像,講述了以電視臺製片人孫藝荷為代表的四位女性的生活,但該劇消解了經濟基礎帶來的焦慮、摒棄了大多數女性劇裡的傳統視角,以一種溫和但深刻的方式探討了當代女性的感情觀、生活狀態。


該劇製片人李蒞櫻和編劇之一許思窈告訴數娛,這是項目之初主創們達成的共識——主動遠離極致的生活,做到真實的接地氣,做一部都市微創治癒劇。《他愛》的獨特氣質無疑為女性群像劇提供了一種新視角。根據云合數據,《他愛》上線後正片有效播放市佔率不斷走高,最高攀升至網絡劇霸屏榜第三名。


一部女性團隊創作的治癒系女性群像劇

從一名專業的製片人層面來說,李蒞櫻這些年經手的爆款作品以男性題材為主,如《河神》系列、《老九門》、《黃金瞳》,均是大男主、荷爾蒙爆棚的項目,是時候挑戰一下新賽道。而個人經歷使得李蒞櫻對成熟女性的生活經歷更感同身受。


大約2016年,該劇的另一位編劇秦雯恰好跟李蒞櫻提到一個關於四個女孩兒的故事。彼時劇集市場的女性題材剛剛開始走紅,但大都圍繞在&34;、&34;等一系列較負面的情節表達上,而《他愛》反其道而行,講述的是四個女孩互幫互助、彼此幫扶的故事。這個項目的立意打動了李蒞櫻。&34;李蒞櫻認為應該有作品為女性真正的友情、生活狀態發聲。


圍繞著人發生的故事無外乎感情和工作,女性也不例外,但主創並不想把整個作品的基調往沉重上拉,&34;這是李蒞櫻的要求。


&34;《他愛》編劇之一的許思窈同樣不想把販賣焦慮作為構思的基底。三個女性創作者就此達成共識。


因此在劇本構思之初,許思窈和秦雯已經確立了整個故事風格,&34;

但不接觸柴米油鹽不代表沒有話題。在李蒞櫻看來,這四個女性基本代表了現在一線都市裡生活的所有女性,&34;這四個女性幾乎提取了一線城市女性的最大公約數。


然後《他愛》用一種偏理想化的敘述方式展開敘述:在某種程度上主動消解了經濟壓力帶來的問題,一定程度上摒棄了職場內容,專心探討四位30+事業有成的女性生活中的&34;。

有網友認為,職場部分的缺失似乎有些遺憾,但在李蒞櫻看來,一旦大量著墨職場戲,便模糊了這部劇的焦點。而《他愛》是一部決意從細節處生發愛情、友情、親情思考的項目。從最初定下這個劇名便決定了整部劇的方向和基調。


關於愛情、友情、親情,沒有雞飛狗跳卻能直指人心

《他愛》是名副其實的群像劇,劇情主要圍繞四位女性角色和八位男性角色展開。12個角色幾乎囊括了生活中出現的所有形象。


宋茜扮演的電視臺製片人孫藝荷幾乎是所有社畜的代表,對上要對領導負責、對下要對嘉賓俯首貼耳,但永遠充滿活力。許思窈告訴數娛,這個角色其實是自己身邊幾個好朋友的綜合體,&34;

在孫藝荷的周圍也聚集了另外三個截然不同的女性:擁有海外背景的單親媽媽、健身房教練Karen,小地方走出來的職場女強人任染和經營一家練習生訓練公司的富二代丁丁。


孫藝荷咋咋呼呼,李純扮演的任染便帶著穩重和內斂,相輔相成。許思窈認為,這兩人在心理年齡上都不算大,因此需要一個人來充當小團體中的精神導師,便有了盧靖姍扮演的Karen。三個人物建立起後,許思窈覺得大家的生活中往往都有一個單純的朋友,於是安排了張佳寧飾演的丁丁。這樣四個性格不同的人總是聚在一起,彼此影響著各自對愛情、友情、親情的看法。

感情是《他愛》的核心議題,劇中四位女性幾乎分別有兩條感情線,因此劇中相應地有八位男性角色。其實自女性群像劇走紅開始,男性角色的設定就備受爭議,是否故意矮化男性成為主要爭議點。但《他愛》並沒有一味迎合女性劇中男性角色多瑕疵的套路,反而塑造了八位優質的男性角色,把男女主放在平等位置上進行探討。


如鄭愷扮演的於天既是孫藝荷的優質男閨蜜,又是積極追求愛情的陽光宅男;楊祐寧飾演的財經自媒體大V陳南外表冷酷,但專業過硬、內心自有一片柔軟;王耀慶飾演的商場老油條陸浩對即便在事業、婚姻和愛情中搖擺,卻從未突破底線;王櫟鑫飾演的楊思銳表面玩世不恭,實際對待感情專一。還有不羈的搖滾歌手王馬可、暖男李又庭、IT精英Sam……《他愛》為觀眾呈現了不同職業、不同性格,且積極正向的男性形象,跳出了以往的人設窠臼,也突破了對抗的兩性關係。

沒有背叛、沒有出軌,只是通過不同模式深入探討了不同人生階段、不同性格的兩性對愛情的認知和選擇。


久經商場的陸浩對婚姻厭倦,想重新擁有愛情,但當感情和事業起衝突時,他是選擇犧牲掉愛情的人。而任染是為愛情不顧一切的人。嚴格意義上來說,兩人都沒有錯,只是對感情的分量定義不同。這種錯位的唏噓遠比歇斯底裡的糾纏更能戳中觀眾的痛點。當陽光宅男愛上離異帶娃的姐姐又該如何消解兩人之間的鴻溝?


&34;這是許思窈在《他愛》中最想闡述的。我們也在劇中看到了這樣的美好。在感情中沒有自信的孫藝荷從陳南那裡學會愛自己、承認自己,於天成為Karen堅強外表下的情感出口,任染轉身也可以看到身邊一直默默給予溫暖的李又庭。&34;這樣關於愛情相互治癒的溫暖情節在《他愛》中有很多。《他愛》對兩性關係、愛情模式的解讀和展示是獨特且到位的。

而在許思窈看來,感情,包括愛情、親情、友情都是《他愛》想要傳達的。因此《他愛》同時兼顧了對女性情誼和親情兩方面的表達。健身房小分隊的四位女性從始至終維持純粹的友誼,分享各自對感情、生活的看法,稀有地沒有因為男人開撕,甚至會經常為自己的閨蜜出頭。應該說《他愛》的友誼線為&34;二字正名了。


親情方面,丁丁與父親亦父亦友的狀態展現了新式父女關係,Karen與母親、與兒子的相處模式、思想觀念都是以往國產劇中不曾表達過的。兒子不僅是Karen的朋友,更鼓勵她找男朋友。母親生病時,她教導Karen要堅強,不能因為她的病情影響自己的情緒……&34;


或許以往的劇集中同樣有這些情感的展示,但大都以輔料的形式出現,《他愛》大膽地用大量篇幅、細膩的情感緩緩輸出對感情的看法,對美好的追求。正應了劇中一句經典臺詞,&34;。

男頻之外,愛奇藝的劇集拓寬之路

今年是女性群像劇爆發的一年,但《他愛》無疑是視角最新鮮、表達最新奇的一部。這似乎很符合其出品方之一愛奇藝平臺的創新特性。


在李蒞櫻看來,之前愛奇藝平臺的爆款自製劇多以男性題材為主,如《河神》、《破冰行動》等,但在女性題材方面也在積極進行戰略布局和內容探索。&34;


《他愛》,或者說愛奇藝選擇不循規蹈矩、選擇用別樣的視角來講故事,是其一貫準則。重複只能步後塵,唯有創新才可能引領新方向。長久以來,愛奇藝一直試圖用新題材、新表達方式來引領劇集市場、引領用戶的觀看體驗和思考,這也是愛奇藝劇集能一再出爆款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他愛》的出現也符合愛奇藝整體平臺的用戶調性。李蒞櫻告訴我們,目前愛奇藝的用戶主要集中在25-35歲之間,尤其是少女和熟女這樣一個綜合區間,《他愛》這個題材在愛奇藝內部過會時就是按照這樣的用戶年齡段來創作的。


2019年愛奇藝iJOY悅享會上,愛奇藝提出包括&34;在內的五大賽道,而在《他愛》之前,愛奇藝今年已經連續播出了《危險的她》、《怪你過分美麗》、《二十不惑》和《他愛》等多部女性話題劇,題材涉及校園、職場、家庭和女性情感,瞄準的用戶人群也各式各樣。如《二十不惑》的觀看主力為20歲左右的觀眾、《他愛》和《怪你過分美麗》則偏向熟女。無論哪個年齡段的觀眾,都可以在愛奇藝的女性劇集片單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作品。這幾部劇集的成功播出也進一步完善了愛奇藝的劇集戰略。


李蒞櫻透露,&34;賽道將是愛奇藝持續深耕的領域,並且《他愛》這個題材將會做成系列,未來他們將會做《TA愛》,&39;她其實沒有那麼愛你&39;它其實沒有那麼愛你&34;


在李蒞櫻看來,女性賽道仍然有非常多議題等待發掘,尤其疫情的出現讓大眾的情緒出現轉變,期間可以深挖的議題非常多。但她還是希望能探討一些不那麼痛苦、不那麼沉重的東西,&34;


而從此前已公布的片單裡可以看到,愛奇藝接下來將有馮小剛執導的《北轍南轅》、孫儷主演的《理想之城》,《女醫生》、《女人萬歲》等大量差異化女性題材劇作為儲備,&34;將為觀眾呈現一個更豐富、更深刻的女性世界。

相關焦點

  • 從二十不惑到三十而已,女性群像劇為什麼成了最大贏家?
    從《二十不惑》到《三十而已》,女性群像劇遍地開花,包括之前的《怪你過分美麗》、《北京女子圖鑑》等等,加上暑假一直風頭很旺的由芒果超媒打造的《乘風破浪的姐姐》,這些電視劇或者綜藝節目都包含著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是以女性為主角,而且是一大群。
  • 國產女性勵志劇,別再跟風販賣焦慮了
    《三十而已》裡,三位30歲+的女主人公妝容精緻、臉上沒有一絲皺紋,日常也要為戀愛、婚姻焦頭爛額;《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裡,同樣30歲+的四位女主人公過著普通人豔羨的中產小資生活,卻也免不了為「他愛你」「他不愛你」這樣的感情問題糾結上整整36集。
  • 《三十而已》直面都市女性各種困境,疑販賣焦慮你中招了嗎?
    直面都市女性多元選擇的困境,體現30+的壓力!這是在販賣焦慮嗎?《三十而已》中講述了3個不同的都市女性,其中江疏影飾演的(王漫妮)是大家眼中的標準都市女性,她獨立,清醒,同時也是典型的「經典窮「,「月光族」!她深信自己永遠值得最好的。
  • 女性群像劇劇情引爭議,女性群像劇破局之路該怎麼走?
    2020年,大家已經看了太多的女性群像劇——《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白色月光》《親愛的自己》,這還只是已經播過的和正在播出,拍了沒播的和正在拍攝中的只會更多,女性群像劇扎堆上映,大受歡迎同時劇情也引發爭議,女性群像劇破局之路該怎麼走?
  • 販賣女性焦慮,觸口可得少女肌讓你變美的酸奶你會買嗎?
    如果有一款酸奶喝了就能變美你會買嗎?「牛毛黑黑」就推出了一款No OneTM膠原蛋白酸奶,這款產品的宣傳圖片文案就寫著「一瓶讓你變美的酸奶」、「No OneTM三大準則,觸口可得少女肌」等等,總之如果單看這些文案「牛毛黑黑」的No OneTM膠原蛋白酸奶確實非常吸引人去購買特別是吸引女性消費者購買。「牛毛黑黑」是何方「神聖」?
  • 專訪《無法戀愛的理智派》總製片人:「關注30+女性,我們從不販賣...
    華聲在線10月23日訊(記者 李典蔓)最近年齡30歲以上女性的話題很熱,大批綜藝和影視劇,叫好又叫座,鋪天蓋地的文章和討論湧來, 「30+女性」成了話題中心。近日,由秦嵐,王鶴棣,李宗翰,包文婧主演的《無法戀愛的理智派》正式開機拍攝,焦點仍然對準了「30+女性」問題。「我們不販賣焦慮。」
  • 《親愛的自己》發布預告,又是女性群像劇,你審美疲勞了嗎?
    顯而易見,這又是一部女性群像劇。2020年可謂是女性群像劇的井噴年,從上半年播出的《誰說我結不了婚》,到大熱的《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再到正在熱播的《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加上即將播出的這部《親愛的自己》。如此多的女性群像劇的出現說明了什麼,是盲目跟風,還是市場的趨勢,觀眾會產生審美疲勞嗎?
  • 《三十而已》:「渣男」合集,販賣焦慮,咪蒙附體?
    而上一個如此販賣焦慮的人,叫咪蒙!,他還妄想著王漫妮能夠與他的正牌女友一南一北互不幹涉。而還有的男性網友則是在跟妻子聊天的時候開玩笑說:「哪一天就把你扔化糞池去」。在女性恐婚這個話題上也是同樣的道理,有時候很多的焦慮都是我們自己或旁人施加給自己的。
  • 女性群像劇的男性困境
    《二十不惑》裡梁爽有一個富二代男友陳卓,他被發現除了梁爽還有一個未婚妻;《三十而已》裡的王漫妮和海王剛確定關係,梁正賢的「七年女友」就閃現出來了。陳卓和梁正賢,最惺惺相惜的地方在於危機公關能力。陳卓對梁爽說,和未婚妻不是認真的,梁爽離開他一定會後悔;梁正賢對王漫妮說,和女友的關係已經名存實亡,你們完全可以南北分治,還嘲王漫妮對自己的經濟依賴。
  • 馮小剛邀鄭爽拍女性群像劇《北轍南轅》燃爆屏幕
    馮小剛邀鄭爽拍女性群像劇《北轍南轅》是真的嗎?鄭爽繼《三十而已》這部劇後的新群像劇會在大火一把嗎?,作品除了素材好之外,她的演技是一直被公認詬病。25年後他又重新拍攝電視劇了,難道是看到現在電影行業的發展並不樂觀嗎?
  • 女性群像劇中的「姐妹情誼」:含情脈脈背後的階層破綻
    這段時間,《二十不惑》《三十而已》這兩部女性群像劇,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其實女性群像劇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2003年劉若英、陳好、張延、薛佳凝等人主演的《粉紅女郎》,改編自朱德庸漫畫《澀女郎》,講述了「結婚狂」、「男人婆」、「萬人迷」、「哈妹」四個單身女性的故事。有趣的人設、有趣的故事,讓這部劇成為當年的爆款。
  • 女性群像劇中的「姐妹情誼」:含情脈脈背後的階層破綻
    曾於裡這段時間,《二十不惑》《三十而已》這兩部女性群像劇,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其實女性群像劇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2003年劉若英、陳好、張延、薛佳凝等人主演的《粉紅女郎》,改編自朱德庸漫畫《澀女郎》,講述了「結婚狂」、「男人婆」、「萬人迷」、「哈妹」四個單身女性的故事。有趣的人設、有趣的故事,讓這部劇成為當年的爆款。
  • 從女性「群像劇」扎堆來襲,看國產劇女性角色的崛起
    其中,劇裡展現了多個女性角色,有端莊賢淑的曹皇后、囂張跋扈的張貴妃,還有溫婉善良的苗昭儀。然而,這些人物卻讓觀眾對劇中女性角色是否都是堆砌而成的、毫無靈魂的工具人,產生爭議。隨之而來的,則是網絡上更多關於女性角色在國產劇中應如何呈現的討論。
  • 《三十而已》"咪蒙化"的範式,又給女人貼上販賣焦慮的標籤?
    &34;下的女性標籤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女性題材作品開始撕開了現實主義的口子,不再是只談戀愛、甜味滿溢的言情作品,更聚焦於女性的&34;問題。也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在&34;時代,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34;?爆款女性作品有何方法?
  • 女性群像劇下半場:「真實」而已
    「總有人正年輕」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兩部女性群像劇熱播,劇中主要七位女性角色「串場」同框,在社交媒體引發熱議,驚訝於「官方串戲」會玩的同時,劇中人在各自境遇中觀望彼此,尤為令觀眾共鳴。《二十不惑》豆瓣開分7.5,《三十而已》豆瓣開分8.1,對不同年齡層女性的細緻描摹,對社會話題的精準捕捉,以真實為底色的女性群像劇,也得到了觀眾真誠的回饋。 女性觀眾群體撐起國產劇受眾的半壁江山,近年來女性題材劇數量穩中有升,然而能夠真正洞察女性所思所想、所困所憂,寫進女性觀眾心坎兒裡的作品的仍是少數。
  • 女性群像劇下半場:「真實」而已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兩部女性群像劇熱播,劇中主要七位女性角色「串場」同框,在社交媒體引發熱議,驚訝於「官方串戲」會玩的同時,劇中人在各自境遇中觀望彼此,尤為令觀眾共鳴。《二十不惑》豆瓣開分7.5,《三十而已》豆瓣開分8.1,對不同年齡層女性的細緻描摹,對社會話題的精準捕捉,以真實為底色的女性群像劇,也得到了觀眾真誠的回饋。
  • 被套路支配的恐懼,是女性群像劇無法規避的宿命
    文丨蘇蘇 來源丨Vlinkage(ID:vlinkage) 女性群像劇,是今年劇集市場的最大黑馬,從「二十」「三十」系列,到《親愛的自己》,以女性情感和職業表現為表達主體的女性群像劇,不僅成為今年的收視率擔當、流量擔當,還精準地用「焦慮」發酵出全民探討的話題,成為妥妥的話題擔當。
  • 不強化對立、不宣洩情緒,愛奇藝這部女性群像劇做到了「中理客」
    ,變成宣洩情緒、販賣焦慮的出口。《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以下簡稱《他愛》)聚焦四位都市女性面對兩性關係和自我獨立之間出現的思想轉變,刻畫出具代表性的都市新女性形象,三十歲左右女性面對的婚姻家庭、父母子女、職場進階問題一個不落全部覆蓋,話題仍舊犀利,但氣氛卻不再劍拔弩張。
  • 不強化對立、不宣洩情緒,愛奇藝的這部女性群像劇做到了「中理客」
    一口氣刷完12集,對於這部塑造女性群像的都市微創治癒劇《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新劇觀察(ID:xinjuguancha)記者的希冀是以上四個字。;為追求話題熱度、戲劇效果而將女性生活中面對的困境、矛盾無限放大,原生家庭、不幸婚姻、職場不公等橋段反覆出現,不僅容易造成觀眾的審美疲勞,且易適得其反,將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創作初衷片面化,變成宣洩情緒、販賣焦慮的出口。
  • 販賣年齡焦慮的國產劇,被嫌棄是必然
    編劇想呈現給觀眾的,無疑是女人三十歲也可以重新出發的觀念,但從劇中女主角的表現和臺詞裡,也有人解讀除了對年齡焦慮的販賣。販賣年齡焦慮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自媒體興起之後,不少公眾號都有販賣焦慮之嫌,而這也恰恰能刺激到不少&34;男青年女青年的痛點,認為自己到這個年紀還未曾擁有什麼,就是一種失敗。這股風現如今也慢慢刮向了電視劇。在國產的都市劇中,這種年齡販賣顯得更為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