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叔敖38歲去世,死前告訴兒子:若要家族不衰,只能選貧瘠的土地

2020-12-20 博史通今

西漢時期,太史公司馬遷花了18年時間寫下《史記》,在這個鴻篇巨著中,司馬遷特地寫了一篇《循吏列傳》,所謂「循吏」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清官、廉吏、愛護百姓的官員。在司馬遷心中,春秋名臣孫叔敖是第一「循吏」,因此,他把孫叔敖放在了《循吏列傳》的第一位。

歷史上的孫叔敖,是楚國名相、擅長治水,而且充滿智慧。

孫叔敖,羋姓,蒍氏,名敖、字孫叔,楚國郢都人。按照現在的習慣,他應該叫羋敖,只是後人習慣稱之為孫叔敖。

孫叔敖是楚國貴族出身,因為父親曾獲罪,他舉薦遷到河南淮濱縣境內,孟子在《生於安樂,死於憂患》(即《告子·下》)一文中記載「孫叔敖舉於海」,實際上指的是孫叔敖曾隱居在淮濱附近。孫叔敖年幼時,曾在山上看見過一條兩頭蛇。按照當時的習俗,看到此蛇的人,必有災難。孫叔敖心想:我不幸看到此蛇,不能讓別人也看到它,於是斬殺了這條蛇,埋在山丘之間。後人為了紀念孫叔敖斬蛇,便把此處改名為「埋蛇嶺」,至今仍存。

孫叔敖擅長治水,他率領當地百姓興修水利,灌溉農田。因為有水利工程,周圍的百姓紛紛遷到此地耕種。孫叔敖興修的水利工程名叫雩婁灌區(河南境內)和芍坡(安徽境內,今稱之為安豐塘),在世界水利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因為孫叔敖一心為民,深受當地百姓擁戴。後來,楚莊王下令在全國舉薦賢才,孫叔敖被人舉薦,擔任令尹(相國)。在此期間,孫叔敖改革法律,修築城池,發展經濟,楚國逐漸成為中原霸主。

需要一提的是,孫叔敖從不把改革的負擔加在百姓身上。例如,楚莊王認為楚國的車子太小,建議通過法律的形式讓全國百姓都造大車,被孫叔敖勸阻,因為他覺得這樣會增加百姓負擔。楚莊王認為楚國的貨幣太小,應該改鑄大幣,強令百姓使用。孫叔敖認為錢幣的體積大小沒有太大意義,只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廢除了「大幣」。

除此之外,孫叔敖還是一位軍事家,當年晉、楚大戰,孫叔敖僅用30天的時間便火速打敗了晉軍,讓楚國士氣大振。

孫叔敖功勞很大,但他非常謙遜,楚莊王多次賞賜孫叔敖封地、金錢,他都不要。孫叔敖官居相國,家徒四壁,平時吃粗茶淡飯。因為沒有錢買糧食,他甚至要求兒子到山上挖野菜吃。孫叔敖38歲那年積勞成疾,病死在任上,去世的時候,連棺材都買不起。孫叔敖作為春秋名士、名臣、名相,他的品格,讓後世官宦望塵莫及。

孫叔敖在臨終前,留下了一則「孫叔敖誡子」的故事,彰顯了孫叔敖的智慧。

《智囊全集》記載曰:

孫叔敖疾將死,戒其子曰:「王亟封我矣,吾不受也。為我死,王則封汝。汝必無受利地!楚、越之間有寢丘,若地不利而名甚惡,楚人鬼而越人禨,可長有者唯此也。」

意思是:孫叔敖知道自己將要去世後,告誡他的兒子說:我生前,楚王多次封賞我,我都沒要。我死後,楚王肯定會封賞你。若賜你金銀財寶,你都不要,只要一塊地就行。楚國有一塊地名叫寢丘,偏僻貧瘠,楚人把他當成鬼蟲出沒的地方,越人也認為這個地方不詳。若想讓咱們的子孫後代長久,你只能選這塊地。

後來,孫叔敖去世,楚莊王果然要賞賜他的兒子,他的兒子不要其他東西,也不要其他的封地,堅持要寢丘之地。楚莊王無奈,只好把孫叔敖的子孫封到寢丘。

事實證明,孫叔敖的眼光果然非常長遠,春秋戰國,群雄徵伐,那些擁有肥沃土地的人們紛紛罹難,因為他們的土地早就成了霸主們優先爭搶的資源。而孫叔敖的子孫蟄居寢丘,多年來竟然無人過問。從春秋到戰國,從戰國到秦末,孫叔敖的後人安然無恙。《智囊全集》云:

孫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子辭而不受,請寢丘。與之,至漢不失。

孫叔敖所選中的寢丘之地,一直被保留到漢朝時期,此時,離孫叔敖去世後已經有400年。孫叔敖以其獨特的眼光和智慧,保家族400年的繁盛不衰。孫叔敖的子孫繁衍眾多,一部分改為「孫」姓,一部分改為「叔」姓。

孫叔敖選一塊貧瘠土地,保家族安全的故事,對後人有很大影響。無獨有偶,西晉時期,有另一位大人物也採取同樣的方法,這個人就是許狂。

許狂是金武帝司馬炎的潛邸舊臣,跟隨司馬炎南徵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在攻打東吳的時候,許狂身負重傷,差點命赴黃泉。司馬炎稱帝後,曾提出將京西大片肥沃的土地封賞給許狂,許狂堅決不要,反而要了一塊西部涼州附近一片荒涼的土地。許狂的兒子們非常不理解,甚至抱怨父親。後來八王之亂爆發,中原肥沃的土地紛紛被爭搶,許多功臣之後被戰火屠殺,許狂的後人卻在西涼安然無恙,因為沒有人看得上他們的封地。

馮夢龍在《智囊全集》中說:

《左傳》雲「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有時候,因為擁有好的東西,反而成了災難。無論任何時候,大多數人都挑選上等的東西佔為己有,然而,卻沒有預見未來的發展。只有眼光長遠的人,才能稱之為真正的智慧。

本文分享了孫叔敖的故事,您讀完是否深有啟發呢?

相關焦點

  • 孫叔敖38歲去世,臨終前向楚莊王索要一塊地,家族400年不衰
    孫叔敖38歲那年積勞成疾,病死在任上,去世的時候,連棺材都買不起。孫叔敖作為春秋名士、名臣、名相,他的品格,讓後世官宦望塵莫及。  楚、越之間有寢丘,若地不利而名甚惡,楚人鬼而越人禨,可長有者唯此也。」  意思是:孫叔敖知道自己將要去世後,告誡他的兒子說:我生前,楚王多次封賞我,我都沒要。我死後,楚王肯定會封賞你。若賜你金銀財寶,你都不要,只要一塊地就行。楚國有一塊地名叫寢丘,偏僻貧瘠,楚人把他當成鬼蟲出沒的地方,越人也認為這個地方不詳。若想讓咱們的子孫後代長久,你只能選這塊地。
  • 荊州又要火了!這次因為孫叔敖!
    第一季裡面只有12個人物,孫叔敖是其中之一。選擇他主要是因為他是一個特別清廉的官,因為第一批選的12個人物都是非常的秉公執法,然後非常清廉的官。比如:包拯,文天祥等。孫叔敖就是第一季12個人物裡面最清廉的一個。記:《第一循吏孫叔敖》和其他幾集相比,會側重表現孫叔敖哪些方面的特點?
  • 「清廉之相」孫叔敖
    所以,凡讀過中學的人,對孫叔敖這個名字並不陌生。然而,知道他是《史記》中「第一位清官」的人卻並不多。    孫叔敖(約前630年—前593年),春秋時期楚國人。孫叔敖並不姓孫,他姓羋,名敖,字孫叔,今淮濱縣人。他原本出於楚國王室,但家道敗落,父親早亡,由寡母含辛茹苦養大。    孫叔敖的母親是一位善良的智慧女性。西漢名流賈誼、劉向的書中,都記載有其母教子的故事。
  • 孫叔敖身世與源流初探
    有位布衣老者姍姍來遲,卻神情嚴肅地告誡他說:人的地位越高越要體恤下情;官職越大越要懂得謙虛謹慎;俸祿越厚越不能有貪心。若能謹守這三條,就足以把國家治理好。孫叔敖把老者的話牢牢地記在心裡,並當它作為座右銘時刻警醒自己,立志做一個老百姓擁戴的好令尹。孫叔敖執政後,積極主張止戈寬刑,休養生息,革新朝政,除弊興利。
  • 孫叔敖的現代
    孫叔敖是春秋五霸之一楚莊王的令尹,一代名相。霸主莊王即位時年齡不足20歲,國內矛盾重重。他一面佯裝沉溺聲色犬馬,一面在暗中觀察。審視實際控權的令尹鬥越椒等人。楚莊王九年(公元前605年),鬥越椒趁莊王北伐,作亂殺死孫叔敖的父親——楚國司馬蒍(wěi)賈。孫叔敖的母親帶著兒子避禍到雲夢大澤隱居起來,就是現在的湖北省荊州一帶。隨後,鬥越椒的反叛又被楚莊王一舉粉碎。
  • 鄭成功39歲突然去世,死前為何要下令殺兒子鄭經?原因難以啟齒
    為什麼臨去世時想要殺死自己的兒子呢?這個原因確實有點讓人不好啟齒。 康熙元年,39歲的鄭成功去世。死前稱自己無面見地下先帝,這是為什麼呢?和他的兒子鄭經有莫大的關係,這也是死前要殺子的原因。
  • 「布衣宰相」孫叔敖憑什麼被楚王破格提拔?
    「布衣宰相」孫叔敖憑什麼被楚王破格提拔?孫叔敖,出身楚國的沒落貴族之家,年少時父親遭人陷害被殺,舉家搬到期思(今河南淮濱縣期思鎮)居住,「期思之鄙人也」。  他長的很怪,年紀輕輕的就謝了頂,頭禿髮少,左手比右手長,身高不及車前的橫木,大概比馬背還矮。公元前601年,在海子湖邊被楚莊王舉用,出任楚國令尹。孟子稱「孫叔敖舉於海」。
  • 孫叔敖固始縣為官時的故事
    《海南日報》發文幾年孫叔敖固始縣為官時使「山漵之湍波」成為「沃壤之美澤」的故事。
  • 孫叔敖殺死雙頭蛇,回家就哭,媽媽和他說了一句話
    他活著,安祿山不敢反;他死了,楊國忠當了宰相,他才反了。03名宰相的窮兒子到了宰相這個級別,品德比能力更重要。孫叔敖的品德,堪稱完美。別人當了大官,就算不貪不腐,多少也能留點家產,他倒好,自己一命歸西,兒子窮得差點沒去要飯。迫不得已,兒子想起老爹一句話:「如果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就去找楚國人民的老朋友——優孟吧。」
  •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去世時卻連棺材都沒有…
    才改名為孫叔敖據史書記載孫叔敖長相奇醜他頭髮稀少幾乎禿頂兩個胳膊還不一樣長個子又矮身高不及車前的橫木(是不是樣貌奇特的人都智商奇高啊!)>回到家中他哭著和母親說:「我聽說見到兩頭蛇的人一定會死現在我見到了恐怕我要拋下母親先死了。」
  • 楚國名相孫叔敖
  • 持廉至死——一代令尹孫叔敖 | 荊博蒙惠微課堂
    孫叔敖不僅嚴格要求自己,對家人也是如此。由於當政期間,從不利用職權蓄積私產,楚莊王多次厚禮封賞堅辭不受,「持廉至死」,所以,儘管孫叔敖為官多年,家中卻沒有任何積蓄,以至於臨終時,連棺槨也沒有。      孫叔敖對兒子的教育更是嚴厲,連他隨身佩帶多年的玉佩,臨終前,也吩咐人將它捶碎,不留給子孫。孔子曰:「不可,太儉極下」,連孔子都覺得孫叔敖平時太過於節儉。
  • 三星掌門人去世,家族難道要「三代而終」?
    三星會長李建熙去世10月25日,韓國三星董事長李建熙去世,享年78歲。在此之前,李建熙因心臟病已住院治療6年多。「董事長李是一位真正的夢想家。由於朝鮮人的權利繼承傳統是「長久不衰」,因此李建熙一開始並不是李炳哲心目中最理想的繼承人。李炳哲在李建熙接任前20年已通過長子李孟熙。放學回家後,李建熙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電視臺擔任播音員,向觀眾介紹三星產品。直到34歲,他才擔任三星科技的副董事長。他工作了10年。1966年,三星發生了「糖精走私門」事件,李炳哲辭去三星董事長職務,其次子李長熙被捕入獄。
  • 雲南東川這片貧瘠的土地,卻有罕見的「調色板」景觀不需要門票
    雲南省是典型的高原山地地形,山地佔全省面積的88%以上,雲南省省會昆明東川區化石頭村附近有一塊紅色的土地,被專家認為是國內最美的紅色土地,享有「上帝打翻的調色板」的美稱。這裡高溫多雨,受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山地土壤的鐵經過氧化慢慢沉積,大雨過後,陽光照射下,日積月累,形成了這種絢麗的紅色土地。東川紅色土地是指以花溝村和華石頭村為中心的20多平方公裡的紅色土地,海拔約1800米至2600米左右,主要景點分為七色坡、錦繡局、瀘下溝、嶽寶凹陷等風景名勝區。這塊紅色的土地大部分含有鐵和鋁元素,有機物稀薄,酸性很強,粘度不平衡。
  • 億萬富翁死前留給兒子的忠告:世界上有兩種人或不會富有,謹記!
    億萬富翁死前留給兒子的忠告:世界上有兩種人永遠不會富有,謹記洛克菲勒家族的持續繁榮來源於洛克菲勒的教導有方。因為洛克菲勒知道,能帶給孩子一生幸福的不是金錢,而是完整的人格、強大的內心和良好的生活習性。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中,不僅真實記錄了他創造財富神話的種種業績,看到了他優良的品德、卓越的經商才能,還給後代們留下了如何獲取巨額財富的謀略。當然,更值一提的是,他不僅深知如何變得富有的秘密,還能感悟出什麼樣的人永遠不會富有的心得。
  • 富傳六代:洛克菲勒家族百年不衰的傳承秘籍,這6大家訓讓人敬佩
    但這句話卻被一個家族給徹底顛覆了,這個家族誕生於19世紀的美國,一個極具神秘色彩的家族,現在這個家族已經富到了第六代。這便是美國的洛克菲勒家族。約翰.D.洛克菲勒有兩個夢想,第一個夢想便是能夠賺到一億美金,第二個夢想則是活到100歲。他實現了第一個夢想,並且所擁有的財富遠超這個數額。
  • 漢文帝最寵愛的小兒子,若不是墜馬而死,或許繼位的就不是漢景帝
    在古代的皇家母憑子貴,因此劉恆最初的際遇算不上好,後來被封到了貧瘠的代地為王。劉恆的髮妻是代王王后,由於劉恆起初不被重視,代國又是個貧瘠的諸侯國。因此這位代王王后的姓名,以及生卒年都已經不可考。 歷史記載,這位代王王后曾為劉恆育有四個兒子,可惜的是這四個兒子都早早的夭折了,而代王王后也在劉恆被大臣擁立為帝前死亡。
  • 洛克菲勒家族6代子孫都富可敵國的秘訣之一:堅持這種貴族精神
    43歲那年,他完成了人生的一大大跨越,從一無所有的窮小子變成了美國首富,創立了美國歷史上第一個託拉斯。他,就是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要問人類歷史上最富有的家族是誰,福布斯就曾經給出過答案:洛克菲勒!
  • 秦腔演員要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 ——由《優孟衣冠》說開去
    病且死,屬其子曰:「我死,汝必貧困。若往見優孟,言 『我孫叔敖之子也』。」居數年,其子窮困負薪,逢優孟,與言曰:「我,孫叔敖之子也。父且死時,屬我貧困往見優盂。」優孟曰:「若無遠有所之。」即為孫叔敖衣冠,抵掌談語。歲餘,像孫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別也。莊王置酒,優孟前為壽。莊王大驚,以為孫叔敖復生也。欲以為相。優孟曰:「請歸與婦計之,三日而為相。」莊王許之。三日後,優孟復來。王曰:「婦言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