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唐僧的死是註定的,如來佛祖都講過讓他歷經十世磨難,他最後一次在靈山的死亡,就是過去罪孽的終結,也是新生的蛻變,唯有脫去肉體凡胎,才能得就大道。
01、唐僧的死,是劫難
許多人看《西遊記》,都覺得唐僧這個人福大命大,各種厲害的妖魔鬼怪都沒有動他,就算是吃人不吐骨頭的魔王,也不敢真的動唐僧一根指頭。
然而,西遊路上一直安然無恙的唐僧,其實是死在靈山的凌雲渡了,這是唐僧81難之中的倒數第二難,叫做「凌雲渡脫胎八十難」,這次劫難的參與者就是孫悟空和接引佛祖。
在唐僧一行人通過金頂大仙的盤查之後,他們來到了凌雲渡,只看到了一座單人獨木橋架在懸崖之間,除了孫悟空以外,其餘無人敢過,唐僧更是嚇得心驚膽戰,當場就喊著要繞路。就在唐僧打退堂鼓的時候,接引佛祖扮成船夫,劃著一條無底的渡船過來了,唐僧心情由驚喜轉害怕再轉傷心又轉驚嚇,不由得大聲質問:「你這種沒有底的破船,咋可能渡人呢?你當貧僧傻呢?」
接引佛祖還沒來得及解釋原委,一旁的孫悟空就猴急地給唐僧叉上船了,這一叉,讓唐僧上了渡船,也讓唐僧死亡。原文如下:
行者叉著膊子,往上一推。那師父踏不住腳,轂轆的跌在水裡,早被撐船人一把扯起,站在船上。師父還抖衣服,垛鞋腳,抱怨行者。行者卻引沙僧八戒,牽馬挑擔,也上了船,都立在舟旱舟唐之上。那佛祖輕輕用力撐開,只見上溜頭泱下一個死屍。長老見了大驚,行者笑道:「師父莫怕,那個原來是你。」
02、唐僧的死,也是重生
孫悟空幫助唐僧走向死亡,其實也是幫他重獲新生,畢竟他的十世磨難已經完畢,過去的肉體凡胎已經失去作用,那在凌雲渡灘頭的死屍,代表的是唐僧的過去和軀殼。真正的唐僧,也就是金蟬子,已經修行圓滿,蛻去凡人之軀,才能成為正法身,這是唐僧的大造化。
因此,接引佛祖和唐僧的徒弟們,才一起對唐僧進行賀喜,原著裡面也特意寫了一首詩,來揭示唐僧的修行圓滿,大功告成。
「 脫卻胎胞骨肉身,相親相愛是元神。今朝行滿方成佛,洗淨當年六六塵。」
得了正法身的唐僧,已經是真正的脫胎換骨,正兒八經的得道高僧,入水不會沉底,走路輕盈有力,雷電不能轟擊,大霧不能迷,就算再遇妖邪,也基本不需要別人的保護了。
03、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唐僧
唐僧在《西遊記》之中是取經主角,而深入分析這部小說,其實它也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我們可以看看唐僧重生的這個章節標題《猿熟馬馴方脫殼,功成行滿見真如》,意思就是:
唐僧馴服了意馬,讓心猿成熟,他自己也脫殼重生,功德圓滿成了大道覺著,可以看清這個宇宙萬物的本來面目。
更深層次的理解就是:唐僧是我們的元神,是我們的意識思維主體,而孫悟空就是我們的心,意馬就是心思意識產生的各種念頭。正是由我們自己的心神化出了意馬,而這意馬反過來牽動我們向前行去,當然意馬需要束縛和引導,才能走向正途。而最適合引導意馬的就是心猿,如果心不淨,則需要沙僧(悟淨)來牽馬。
最終,唐僧西行路上馴服了意馬,讓心猿磨礪成熟,也就是我們在人生道路上控制了自己的念頭,戒去各種貪慾,讓心智磨礪成熟,才能宛如脫胎換骨,走向成熟圓滿的人生。
智曉文史,用心幫你還原真實的西遊記,看清光明與黑暗交織的世界,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見,歡迎在評論區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