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劉伯欽是什麼人,他為何送唐僧到兩界山?

2021-01-07 小馬談今古

《西遊記》中劉伯欽是什麼人,他為何送唐僧到兩界山?

《西遊記》中,劉伯欽為何送唐僧到兩界山就不能再送了?

劉伯欽是《西遊記》中唐僧在大唐邊界遇到的一個獵戶,綽號鎮山太保。他家住在雙叉嶺和兩界山的交界處,家中有妻子和母親,劉伯欽在山中長大,練就一身好武藝和生存技能,常在山中以打獵為生,山裡的豺狼虎豹見了他都會四散奔逃,恐懼不已。

話說觀音大唐顯聖,唐僧領了太宗的旨意,在佛前許願,不遠萬裡,至真至誠的上靈山求取大乘真經,以超度亡魂,度化眾生。

西天之路,多磨多難,妖魔鬼怪層出不窮,唐僧還未離開大唐國界,就遇上了妖魔鬼怪,吃了唐僧的隨從,把唐僧嚇得半死,幸虧西方太白金星相救,並指給他明路,讓他堅心向前。

這不剛出妖洞,又入虎穴,唐僧行到雙叉嶺上,遇到的是前有老虎、後有毒蛇,正在他聽天由命,閉目等死之際,也是他合該成就正果,正好遇上了鎮山太保劉伯欽,他憨鬥猛虎,救下唐僧,並把他帶回家中休息。

趕得早不如趕得巧,正好趕上次日為劉伯欽父親的忌日,劉伯欽的母親求唐僧給超度一下,唐僧正愁無法報答,於是欣然應允她的請求。唐僧念經超度完成,夜晚劉伯欽的父親夜晚託夢給家人,說經高僧超度,已消了罪業,閻王差人上中華富地長者人家託生去了,讓家人好生待稱高僧。

劉家因此也對唐僧感激不盡,更是佩服不已,在唐僧臨走時硬要送上紋銀酬謝,可唐僧卻堅決不受,只是要求劉伯欽能再送他一程。

劉伯欽準備妥當,領著聖僧來到兩界山,正好遇到災消難滿,受觀音菩薩點化,等待取經人的孫悟空。劉伯欽一看孫悟空的身手,又見唐僧收得高徒,於是才算放下心來。

這樣一來一,劉伯欽就算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直把唐僧送至兩界山孫悟空手中,方才分手。

劉伯欽算是唐僧最早的守護者,他之所以送到這裡才和唐僧師徒分手,也是做到了他能做的極限。兩界山本就是大唐的邊界,如果跨過此山,就到了別國境內,這對於生活在大唐邊界的國民來說,無疑是很危險的事情,極有可能挑起兩國的摩擦,在本國也是大罪一宗。

劉伯欽本可跟隨唐僧西行更遠,奈何他家中還有妻子老母,等待他前去奉養,他又怎能了無牽掛地走了呢?如果離家太遠,家中老母和妻子必然心急如焚。他作為家裡的主要勞力,長期在外,家中的吃喝用度必然不能維持。

他本來不放心唐僧一人西去,但正好遇到神通廣大,無所不能的孫悟空,也就放心的和唐僧在兩界山告別了。

這就是劉伯欽最終送唐僧到兩界山的主要原因,這樣一個精明好客,豪爽幹練的漢子做到這些,也算盡了全力了。唐僧最終取得真經,也有劉伯欽一份功德。

相關焦點

  • 你看他身邊的狗就懂了
    1986版本的《西遊記》是我國影視劇中的經典作品,後來也有不少版本的《西遊記》。比如說1996年張衛健版本,1998年香港TVB版本。甚至還有1978年夏目雅子的日本版本,2017年的澳大利亞版本,可見《西遊記》的熱度之高。大家不論是看影視劇《西遊記》還是去讀原著,大家會對孫悟空被壓在五指山下500年那段時期感到好奇。
  • 《西遊記》裡的唐僧,根本沒有去西天取經
    說什麼「這一去,定要到西天,見佛求經」,也不過是一句響亮的口號罷了。其實,他根本沒有做好準備。 3我當年看小說的時候,就一直覺得,《西遊記》不像是電視裡演的那樣,講一個西天取經的故事。我不是什麼「人工智慧」,不可能什麼問題都能提供一個最正確的回答。但我卻可以確定,問這樣問題的人,也已到了人生的「兩界山」前。你遇到的問題越大,也意味著你在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遠了。
  • 黃袍怪為何要把唐僧變成老虎?這背後隱藏著一個西遊記殘酷秘密!
    用不了多久,奎木狼就忘記了這個讓他心寒的女人,也忘記了他們曾經的孩子,也忘記了豬八戒、沙和尚的殺子之仇,還會在以後小雷音寺和收服犀牛精的時候屁顛屁顛的來幫他們!這才是這個男人最讓人寒心的地方……本期楊角風談西遊:黃袍怪為何要把唐僧變成老虎?這背後隱藏著一個西遊記殘酷秘密!1、西遊記中何為妖怪何為神仙?
  • 孫悟空與唐僧第一次翻臉究竟為了啥?東海龍王一番說教打動悟空的原因是什麼?
    《西遊記》第十四回,在鎮山太歲劉伯欽的陪同下,唐僧來到兩界山下,找到了被壓其中的孫悟空。
  • 觀音菩薩用緊箍咒變花帽,唐僧說了啥,讓孫悟空心甘情願戴上了?
    觀音菩薩用緊箍咒變花帽,唐僧說了啥,讓孫悟空心甘情願戴上了?再好的夫妻,都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磨合期;再好的朋友,也需要長時間的考驗!這不,雙叉嶺上的樵夫,鎮山太保——劉伯欽,將唐僧平安護送到了兩界山,往前就成了韃靼境域,他再無法繼續相送。
  • 被壓500年,唯一給孫悟空送桃子的孩童是誰?違抗如來佛祖法旨
    天下哪有一直處於順境或逆境的人!當真正的危險來臨時,孫悟空卻並未預感到。  孫悟空從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中跳出後,殺進了通明殿,又在靈霄寶殿前大戰佑聖真君的佐使王靈官,隨後天庭又調來了36位雷將,但這些都讓孫悟空毫無懼色。  玉皇大帝請來了如來佛祖,孫悟空對如來佛祖說,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他的目標是請玉帝讓出天宮寶座,由他繼任天庭的宮主。
  • 西遊記中第一壽星家族,全家都長壽的原因卻跟孫悟空有關!
    再往後就是小白龍出現了,本來小白龍已經被觀音菩薩救下來了,並且選定為取經人腳力,所以等眾神告到菩薩那裡,菩薩也驚訝,小白龍這是為何呢?難道跟孫悟空一樣也是沒有安全感的表現?還有孫悟空這次見到觀音菩薩可是一點都不怕她了,甚至直接罵她,而菩薩竟然沒有出手教訓孫悟空,這又是為何呢?
  • 孫悟空從五行山下出來,不全是唐僧的功勞,你看最大的功臣是誰?
    悟空受制於人,委屈地點點頭,沒過多久,他聽到了周圍有交談的人聲,為了讓他們注意到他這個可憐的小猴子,悟空出聲大喊,正在囑咐老唐路上的劉伯欽聽著這一聲聲的呼喊,道別都省了,轉而為唐僧介紹起這個聲音的來歷。
  • 欣賞《西遊記》,請不要拘泥於邏輯推理
    本篇為漫讀《西遊記》系列十二。常聽朋友們說,西遊記前後矛盾,不合情理。看大鬧天宮時的齊天大聖多厲害,到了西方路上就不那麼突出,一個坐騎,一個童僕,一件寶物,一個法術,都可以讓猴子手足無措。還有,書中說唐僧老爸中狀元是貞觀十三年,唐僧出發去西天取經也是貞觀十三年,年頭不對頭。
  • 《西遊記》讀後感(一)
    了不起的玉皇大帝           寒亭一中初中部  王麗萍《西遊記》中的玉皇大帝,是個神秘的存在。不僅天兵天將受他調遣,連觀音菩薩和釋迦牟尼佛祖,也被他召之即來,受他指派。他到底是一個什麼角色呢?奇怪的是所有的人都對玉帝唯唯諾諾,孫悟空提出「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號,立刻遭到所有人的追殺,為了維護玉帝的權威,眾神佛使出渾身解數,對孫悟空圍追堵截,只欲除之而後快。難道玉皇大帝有什麼了不起的本事?可是翻遍了《西遊記》,沒看見玉帝有任何具體的作為,出主意的是別人,衝鋒陷陣的是別人,哪怕舉行蟠桃會這樣的小事情,都是別人在做。他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
  • 《西遊記》與武當山的非常事3:取經就是大圈套,細節極恐怖!
    很多人看不懂《西遊記》,就是因為這五回沒有讀懂;很多人把《西遊記》當成小孩子看的故事書,看不起它,也是因為這五回沒有讀懂。吳承恩作為一代小說大家,用了十幾年時間思考、謀劃《西遊記》的結構和故事情節,小說的任何一個情節都有其用意,都服務於寫作目的。行者老魏讀懂了這五回,並深感細節太「恐怖」!
  • 西遊記中最"諷刺"現實的情節 為何要取經?
    西遊記裡說,唐僧西天取經的目的是要在東土大唐傳道說法、普渡眾生。說得簡單些,就是教人學好、勸人向善。可西遊記整本書看完,發現大部分的妖魔鬼怪都是在西牛駕州的地盤上,也就是說在如來佛的地盤上。。。這讓佛祖情何以堪?
  • 為什麼《西遊記》裡面有哪吒,但《封神榜》裡面卻沒有孫悟空?
    《西遊記》第十四回中,唐僧跟他剛剛認識的一個獵戶劉伯欽路過五指山,孫悟空就喊他師傅。唐僧就很懵圈,心想你誰啊,不會是想碰瓷吧。唐僧就問劉伯欽這猴子是誰,劉伯欽說:「這山舊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徵西定國,改名兩界山。先年間曾聞得老人家說,王莽篡漢之時,天降此山,下壓著一個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飲食,自有土神監押,教他飢餐鐵丸,渴飲銅汁。自昔到今,凍餓不死。這叫必定是他。
  • 小雷音寺敗壞如來名聲,如來為何不管?他想讓唐僧明白一件事!
    上一期,蟲子天下給大家說的是,在荊棘嶺這個地方,十八公等妖怪也算是幫助了唐僧,為何最後還要被殺死的事情!這一期,咱們繼續來聊聊小說《西遊記》的故事!在《西遊記》這部小說當中,有一個地方的出現,一直都受到大家的熱議,那就是咱們今天要說的小雷音寺的事情。大家之所以會對小雷音寺進行熱議,一方面是在小雷音寺這個地方,出現了孫悟空自己難以降服的妖怪,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小雷音寺的名字!
  • 《西遊記》中,唐僧的徒弟都會騰雲駕霧,為何不讓徒弟帶著他飛?
    《西遊記》講述的是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故事。當然雖然說的是唐僧師徒取經,但真正指定的取經人卻是唐僧。至於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則是負責保護唐僧安全而已。換而言之,若沒有唐僧,就算他的三個徒弟去到雷音寺也是拿不到真經的。唐僧西天取經,一路上跋山涉水、翻山越嶺辛苦趕路不說,重要的是唐僧一路上還是妖魔鬼怪所要得到的對象。
  • 《西遊記》:唐僧取經為何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
    唐僧取經,為何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少一難都不行呢?在西遊記第九十九回:九九數完魔剗盡,三三行滿道歸根中,菩薩細數唐僧師徒所受的磨難,發現還差一難,菩薩說,「佛門中九九歸真,聖僧受過八十難,還少一難,不得完成此數。"於是菩薩即令揭諦,飛雲一駕向東來,一晝夜趕上八大金剛,附耳低言,讓他們師徒再受一難。
  • 如來寧願得罪真武大帝,也要讓唐僧西天取經,為何?
    《西遊記》博大精深,裡面有很多細節值得回味,咱們知道如來佛坐鎮西牛賀洲,是佛教的領頭人,按理說他只管西牛賀洲一州之事,可是他卻不滿足,非要唐僧去西天取經,而南瞻部洲有真武大帝坐鎮,勢必與如來發生衝突,真武大帝可不是等閒之人,他背後就是玉帝和元始天尊,後臺非常強硬,那麼為什麼如來非要讓南瞻部洲的眾生改變信仰呢
  • 《西遊記》中,為什麼唐僧取經時,如來佛祖給他的是空白的經書?
    《西遊記》中,為什麼唐僧取經時,如來佛祖給他的是空白的經書?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西方佛教的來歷和如來佛祖為什麼要給東土大唐傳揚西方教的三藏真經兩個問題。如來佛祖為什麼要鼓動大唐皇帝去靈山求取三藏真經?
  • 西遊記中唐僧只能算是一個沒情義的師傅
    其實看完西遊記以後突然心裡有一個想法,如果按照師傅的標準,唐僧算不算的一個合格的師傅?其實以小編來看,唐僧只能算是一個沒情義的師傅。我這麼說肯定有很多小夥伴問,為何這麼說,西遊記電視劇中演的唐僧人家是唐朝大法師,唐王殿下親封的御弟,取經一路上,可算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處處善心,不殺生,而且還時時刻刻勸諫自己的三個徒兒。你為何說唐僧是個沒情義的師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