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與武當山的非常事3:取經就是大圈套,細節極恐怖!

2021-01-18 行者老魏Go

「水陸大會」(第八至十二回)是《西遊記》的"文眼"

整部《西遊記》小說大體可分為三部分。前七回講的是石猴出世與大鬧天宮的故事,第十二回以後講的是西行取經故事。獨獨這第八至第十二回有些特殊,說的是唐太宗在陰曹地府走了一遭後辦「水陸大會」的事,似乎偏離了主題,因此很多人基本不讀,直接跳過。

實際這五回十分重要。從小說結構上看,它前接大鬧天宮,後引出取經故事,承前啟後。從內容上看,它用五回內容講了一個主題:"為什麼要去西天取經?",是整部小說的"文眼",信息十分豐富。

很多人看不懂《西遊記》,就是因為這五回沒有讀懂;很多人把《西遊記》當成小孩子看的故事書,看不起它,也是因為這五回沒有讀懂。

吳承恩作為一代小說大家,用了十幾年時間思考、謀劃《西遊記》的結構和故事情節,小說的任何一個情節都有其用意,都服務於寫作目的。

行者老魏讀懂了這五回,並深感細節太「恐怖」!

取經就是局中局、套中套

取經四人組"跋山涉水、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歷時十數年,就為到西方我佛如來處求取真經。那究竟為什麼要去取經?

根據小說中所說,唐太宗從陰曹地府還陽後,辦「水陸大會」超度亡靈時,觀音菩薩突然現身,告訴唐太宗:【「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而大唐卻無人會講大乘佛法,於是唐太宗決定派人去西天求取真經。

真相是這樣嗎?

回頭來看,在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之後,如來佛祖在靈山"盂蘭盆會"上,評價了天下四大部洲的民風。在如來眼中,西牛賀洲人【不貪不殺,養氣潛靈】,最好;東勝神洲人【敬天禮地,心爽氣平】,次之;北巨蘆洲人【只因餬口,性拙情疏,無多作踐】,可以不用管他們;只有那南贍部洲人,【貪淫樂禍,多殺多,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最需要教化。

怎麼教化呢?【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我待要送上東土,叵耐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不識我法門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麼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歷千山,遠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化眾生。】(見第八回《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這段話明白無誤地揭示了唐僧取經的目的——如來佛祖要傳經!

你可要看明白了,這"經"不是東土大唐"主動要取",而是如來佛祖"決意要傳"。這就奠定了取經故事的起始邏輯——因為我要傳經,所以你必須來取經。 於是,傳經執行人觀世音菩薩的整個"取經策劃"就圍繞著"如來佛祖要傳經--大唐必須派人來取經"這個主旨一一展開。

讓我們來倒推一下小說中取經的邏輯「鏈條」:

因為如來佛祖要向東土大唐傳經,所以東土大唐必須有人來取經;因為東土大唐必須來取經,所以皇帝必須支持;因為要皇帝支持取經,所以必須辦一次水路大會;因為要辦一次水路大會,所以皇帝皇帝必須下陰曹地府"受一次教育";因為皇帝要下陰曹地府"受一次教育",所以涇河龍王必須死……具體邏輯分析見下圖:

這個邏輯關係與小說中的故事敘述順序不同。小說中,孫悟空加入取經團隊是從石猴出世說起,唐僧去取經是從他父母被害的故事說起,水陸大會從涇河龍王和袁守誠打賭說起,按時間脈絡一一展開,故事演繹有一個前後發生的時間順序。

但取經的邏輯卻不是如此。「如來佛要傳經」是因,為實現這個「因」,衍生出好幾個「果」,石猴出世、劉洪殘害玄奘父親霸佔他母親、涇河龍王與袁守誠打賭、唐太宗被索命去陰朝地府等都是西遊策劃大"局"的"果"(儘管故事敘述中它們在前)。也就是說,為實現「如來佛要傳經」這個「因」,以上這些「果」相繼發生。說直白一點:因為「如來佛要傳經」,所以石猴要出世-學藝-大鬧天空、所以劉洪要殘害玄奘的父母、所以涇河龍王要和袁守誠打賭而被砍頭……恐怖吧?!

這應該顛覆了你對西遊故事的基本認識!

十分可惜的是,86版電視劇竟將第八至十二回這五回內容絕大幅度刪除,僅保留了觀音菩薩售賣錦襴袈裟的故事(不足三分之一集),精彩內容和思想內涵頓失,自甘墮落為「兒童神話故事」,誤導幾億觀眾幾十年。浙版電視劇和86版電視劇差不多。張紀中版電視劇比86版稍好一點,在觀音菩薩去往東土大唐的路上,借木吒的口提了兩句【這南贍部洲的大唐皇帝往陰曹地府走了一遭,知道了因果的厲害,又蒙菩薩搭救,不敢再毀謗佛法,請了高僧陳玄奘在化生寺講法】,好歹保留了一點點由來。

綜上所述,所謂西天取經,不過是如來佛祖為了將佛教勢力擴展至南贍部洲而設的一個巨大的"局",這個局,局中套局;或者說是觀音菩薩為實現"傳經"目的而布下的一個巨大的圈套,這個套,套中有套。

讀懂了這些,這些疑問就迎刃而解:

為什麼西行路上妖怪總是來自天庭和西天?為什麼西行路上的妖怪們都聽說唐僧肉吃了可以長生不老而抓住唐僧後總是磨磨嘰嘰不吃?為什麼大鬧天空時那麼多天神天將無人敢擋而取經路上的妖怪孫悟空多數打不贏?讀懂了這些你就會明白,在西天取經的這個大棋中,對弈的人只有如來佛祖、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等少數幾個大天尊,其他角色都是這盤大棋的"棋子",如天界的天王天將、六丁六甲等一眾神仙、西天佛界的各菩薩羅漢、地界的山神土地龍王妖怪,以及人間的皇帝軍民人等。

因此,神、鬼、人、貴、賤,只能服務於取經大局,神如涇河龍王、人如玄奘之父、鬼如白骨夫人、貴如太宗皇帝、賤如均州劉全,只要是為取經大計,隨時驅使,甚至可以隨時取去性命(如涇河龍王、劉全夫婦)。這就是這盤取經大棋的"恐怖"之處。

這在一個皇權之上、皇帝有生殺予奪大權的封建社會裡,似乎一切都那么正常!但對社會最底層人來說呢?

在長安不能超度亡靈的小乘佛法,在大唐西界雙叉嶺卻十分管用!

如果以上分析這不足以讓你建立起「取經是個大圈套」的認識,那我們來看一個反證。

玄奘一行出長安行至大唐山河邊界河州衛,遭遇老虎精「寅將軍」,折了御賜隨從。在雙叉嶺又遭猛獸,為山中的獵戶劉伯欽所救,住在劉伯欽家中。劉伯欽母親提出【明日你父親周忌,就挽長老做些好事,念卷經文,到後日送他去罷。】這劉伯欽就留住三藏為他父親超度亡靈(見第十三回《陷虎穴金星解厄 雙叉嶺伯欽留僧》)。

【次早,那合家老小都起來,就整素齋,管待長老,請開啟念經。這長老淨了手,同太保家堂前拈了香,拜了家堂,三藏方敲響木魚,先念了淨口業的真言,又念了淨身心的神咒,然後開《度亡經》一卷。誦畢,伯欽又請寫薦亡疏一道,再開念《金剛經》、《觀音經》。一一朗音高誦。誦畢,吃了午齋。又念《法華經》、《彌陀經》。各誦幾卷,又念一卷《孔雀經》。早又天晚。獻過了種種香火,化了眾神紙馬,燒了薦亡文疏,佛事已畢,又各安寢。】

神奇的事發生在當天夜裡——【卻說那伯欽的父親之靈,超薦得脫沉淪,鬼魂兒早來到東家宅內,託一夢與合宅長幼道:「我在陰司裡苦難難脫,日久不得超生。今幸得聖僧,念了經卷,消了我的罪業,閻王差人送我上中華富地,長者人家託生去了。】

於是在長安【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的小乘佛法,在雙叉嶺突然大顯神威,不但消了劉伯欽亡父的罪業,超薦得脫沉淪,還託生到中華富地去了。

不是說好小乘佛法不能超度亡靈的嗎?

孫悟空神通廣大,也不過是如來佛祖的一枚棋子

想那孫悟空,擁有七十二般變化、天不怕地不怕的雄心,自封「齊天大聖」,敢與玉皇大帝公開叫板:【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將天宮讓與我,便罷了;若還不讓,定要攪攘,永不清平!】十八架天羅地網裡幾進幾出、十萬天兵中橫衝直撞,打得天宮裡無人敢擋。可經歷五行山下五百年磨礪,一旦納入「體制中」,牛氣減半、桀驁全無。手無縛雞之力唐三藏的幾句「緊箍咒」語,他就得乖乖就範。除去偶爾在玉帝、如來面前半真半假耍個賴,即便是屢受迂腐三藏的窩囊氣,擦乾眼淚還得保他西去。天不怕地不怕的齊天大聖,只能屈居如來佛祖「屋簷」之下,甘受體制束縛。這是虎落平陽?還是英雄末路?——一切只因為——英雄求正果,有欲則無剛!

佛經教導大眾「四大皆空」、「無欲無求」。可同是人間苦欲,為何孫悟空能立地成佛,而其他人就得墜入地獄?佛法修為講究破除妄想、分別與執著。可沒有孫悟空排除萬難、一心向西的「執念」,又怎能取得真經、佛光加身。矛盾!矛盾!

至於取經團隊其他成員,更是任人擺布的"牽線木偶"。唐三藏尚未出生即喪父,豬八戒、沙和尚被貶下凡等等,不過是觀音菩薩"腳本"早已編排好的的內容。唐僧師徒只能按照觀音菩薩設定路線亦步亦趨、完成規定動作,沒有自選動作可選。也就是說,這西行路上的"八十難"都是如來、觀音事先設計的結果。

當然小說中也有明眼人。

三藏、孫悟空、豬八戒三人路遇烏巢禪師,三藏搶抓機遇問"西去的路程端的",那烏巢禪師的回答幾乎將觀音的布局和盤託出:【"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處。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來摩耳巖,側著腳蹤步。仔細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靈滿國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蒼狼為主簿。獅象盡稱王,虎豹皆作御。野豬挑擔子,水怪前頭遇。多年老石猴,那裡懷嗔怒。你問那相識,他知西去路。"】(第十九回《雲棧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經》)——你可聽出:"多年老石猴"早已知道"西去路"!看來觀音菩薩早已給孫悟空交了底細,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西行路上孫悟空似乎未卜先知,一直胸有成竹、遇事不慌的原因。

回頭看那"盂蘭盆會"上,觀音菩薩領命去尋取經人時,如來佛祖交代【"這一去,要踏看路道……目過山水,謹記程途遠近之數。"】如來言語隱晦,今日讀來方覺用意深刻!

後記:

這個系列文章的誕生,純屬偶然。2019年7月我們全家上武當山看日出,在登山的路上,小女妞妞纏著要我講故事,我就講了兩個有關孫悟空與真武大帝、武當山的故事。當時突發奇想,覺得可以寫成頭條文章。@小宇兒 甚至幫我選了兩個「吸引眼球」的文章名:"孫悟空與武當山不得不說的故事"、"孫悟空與武當山二三事"。後來講《西遊記》成了我們「飯桌故事會」的固定節目,為了講故事我只好不斷地翻看原著,利用跑步時間收聽有關《西遊記》的節目,持續了小半年,有了些積累和思考。但由於慵懶,我遲遲沒動筆。直到春節防疫封城,才決定完成心願。沒想到一動起筆來,居然剎不住,越寫越多,整成了一個系列。如今抗疫已取得勝利,這些文章就權作2020年這個特殊春天的紀念,送給我的家人!尤其是要送給促成我寫作此文的倆寶貝女兒:妞妞和@小宇兒!

相關焦點

  • 西遊記:魏徵夢斬涇河龍王,背後是一個圈套!冤大頭就是李世民!
    第2天,涇河龍王去算命先生袁守誠欲掀攤子,沒想到人家一聲冷笑說:「掀我攤子事小,恐怕有人要在剮龍臺挨刀」。到了這個時候,涇河龍王才明白過來中人家圈套了,為了活命他也顧不得臉面了,馬上跪下磕頭如搗蒜,求先生救命。袁守城不救,只告訴他一條路,你可以去求唐王李世民,他的丞相魏徵要斬你。
  • 《西遊記》裡3個細思極恐的細節!六耳獼猴是如來佛祖瞎編的!
    西遊記《西遊記》是一本奇書,裡面有很多細節非常值得一探究竟。今天我們要看的是《西遊記》裡3個細思極恐的細節,六耳獼猴是如來佛祖瞎編的!靈感大王古時候老百姓惹了大官,被收拾得很慘,這時候欽差到了知道了這件事,於是讓大官給他個面子,收斂一點,賠老百姓點錢,這件事就算過了。如果老百姓還不依不饒,要去上訪,那就真的是找死了,畢竟歸根結底,他們才是一個階級的。
  • 西遊記中一共有十大恐怖之處,孫悟空不敢踏足一步
    西遊記中一共有十大恐怖之處,孫悟空不敢踏足一步,如下:  第一,五行山底  西遊記中,孫悟空曾經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對於活潑好動的猴哥來說,呆著五行山下一動不動五百年,找個嘮嗑的人都沒有,這種時光實在是太難熬了,孫悟空無論如何,是不敢再嘗試被壓五行山下的痛苦滋味。其實五行山並不厲害,厲害之處在於五行山頂的六字真言。
  • 鮑鵬山丨《西遊記》為什麼不叫「取經記」?
    《西遊記》之怪異還不僅在此。其最大的另類之處在於它實在是遊戲筆墨。這與傳統文學之重道德教訓相比,面目頗獨特。所以,讀《西遊記》,也要換一副眼光、換一副心腸才能看出其價值,看出其韻味。胡適說:「幾百年來,讀《西遊記》的人都太聰明了,都不肯領略那極淺極明白的滑稽意味和玩世精神,都要妄想透過紙背去尋那『微言大義』。」
  • 真實的《西遊記》有多黑暗恐怖?這6個細節一個比一個嚇人
    周星馳說他的暗黑版本西遊記才是最接近原著的,確實也是如此,但周星馳的西遊記也遠遠達不到原著的暗黑恐怖,給大家看6個方面就知道了:
  • 胡勝:重估「南系」《西遊記》:以泉州傀儡戲《三藏取經》為切入點
    中國學者一方面認為此說極具啟發意義,但同時又認為就此下定論為時尚早,因為「這些猴的故事零星散亂,談不上體系,在形態上與取經故事無法相比。」[2]唐王李世民封三藏為大法真經大禪師。之所以不厭其煩地陳述情節,是因為此《三藏取經》與我們習見的《西遊記》有太多不同。
  • 取經路上唯一敢降血雨的妖怪是誰?此怪兩個孫悟空都不是對手!
    西遊記中有著很多我們不知道的人物,也有著非常多咱們不知道的事情,光是憑著電視劇,那只是冰山一角,要是完全了解西遊記故事情節和人物,那還得拿起原著。
  • 《西遊記》原著中有哪些細節讓你感到細思極恐?
    因此這些作品在改編成為電視劇的時候,就必須在一定程度上被刪減,事實上,《西遊記》裡面很多的細節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而遭到了刪改的。圖片:《西遊記》劇照二、《西遊記》有哪些細思極恐《西遊記》裡面很多的情節,在讀完以後會讓人感到十分恐懼,甚至這些細節讀完以後,會感到原先對《西遊記》的理解出現了顛覆性的情況,典型的細節就是沙和尚的遭遇和行為。
  • 西遊記;雖是本神話小說,卻包含李世民讓唐玄奘取經的歷史真相
    哈嘍大家好我是搞笑黃風怪,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西遊記;雖是本神話小說,卻包含李世民讓唐玄奘取經的歷史真相,大家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西遊記這本小說相信大家都看過,小說講述的就是唐僧西行取經的故事。而這段長十萬八千裡的路途上,無數的妖魔鬼怪想要吃掉唐僧,甚至還有想要嫁給唐僧的。
  • 西遊記原著中細思極恐的細節:唐僧師徒都曾犯過殺戒
    西遊記電視劇看起來極其有趣,而西遊記原著讀起來,卻是另一番風味,甚至有點細思極恐,西遊記電視劇中,師徒四人一片和睦,而原著中,取經隊伍之間,用勾心鬥角四個字來形容不為過。西遊記原著中,有很多大家忽視的細節,例如:牽著馬的是沙僧,挑著擔的是八戒。牛魔王娶玉面狐狸精除了貪色,還貪財。豬八戒也曾大鬧過天宮。毗藍婆菩薩認出孫悟空,是通過孫悟空大鬧天宮時的畫像。
  • 《西遊記》:唐僧取經為何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
    一、小說以「九九八十一難」為內核,描繪了一個「取經的精彩故事」《西遊記》之所以成書,就是因為有這九九八十一難的串聯。唐僧取經的主線如同一根冰糖葫蘆,用一根竹籤串起了一個個故事,讓人們在吃這串「冰糖葫蘆」時,頓生酸甜可口之感。
  • 西遊記故事幾則
    -     西遊記   - 圖片來源網絡《西遊記》是中國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是中國四大名著,然而,由於影視作品的影響,大眾對於《西遊記》的了解局限了內容,重讀此書,會發現,影視劇可憎,不按照原作者的內容表達,大量地改編。
  • 忠心不二,一心取經——讀《西遊記》有感
    讀完《西遊記》,仔細回味,我不禁感嘆:「好一個忠心不二的孫悟空!」
  • 這個《圈套》,與一般韓劇大不相同,它在挑戰人性的底線1
    這些在我看來都沒有什麼問題的,都是總結的一針見血,我甚至這些就是韓劇的一切了,知道我最近看了一部叫做《圈套》的韓劇。說實在的我到現在還是不太理解,這部電視劇到底說了一個什麼故事,感覺沒有結尾有些地方沒有弄明白。
  • 盤點《西遊記》中孫悟空遇到的5大恐怖對手,有4位能秒掉孫悟空
    在小說《西遊記》中,雖然孫悟空看似實力極為強大,屢次打敗天庭的鎮壓,而且還自封為「齊天大聖」,並「大鬧天宮」,一路打到通明殿,無神可擋。但孫悟空真的有這麼強大嗎?看看孫悟空踏上取經之途就知道了,基本上但凡有點來頭的妖王都能讓孫悟空吃癟。而這裡就來盤點下《西遊記》中,孫悟空遇到的五個恐怖級的對手,來看看都有誰吧。
  • 西遊記裡你不知道的十大細節
    《西遊記》的原著母題,有非常大的挖掘空間,據統計,中韓日美及東南亞各國根據《西遊記》故事改編拍攝的影視劇不下百部。但是在這部被稱為「史上最強IP」的《西遊記》裡,有一些有趣的細節耐人尋味,卻永遠不會被影視劇所呈現。 1.美猴王孫悟空身高多少?
  • 《後西遊記》中的西遊人物:取經結束,生活繼續
    作為《西遊記》三大續書之一,《後西遊記》的水平雖不比《西遊記》,但也不失為值得一看的作品。《後西遊記》講述的是取經結束後,花果山復產石猴孫履真再次踏上西行路的故事,其中很多《西遊記》的人物再次出現。孫悟空:成為鬥戰勝佛,實力直追如來取經成功後,孫悟空成為鬥戰勝佛。孫悟空境界大增,高登極樂世界,無形無影地逍遙自在,也不貪戀出生之地花果山。
  • 《西遊記》《大唐玄奘》講述的西天取經!誰是第一個西天取經人?
    當年《西遊記》播出以後,火遍大江南北,直至今日,依然是國產電視劇的經典之作。孫悟空是所有小朋友的偶像,豬八戒的好吃懶做成了反面教材,沙悟淨的任勞任怨,白龍馬的英俊瀟灑,還有唐僧的多災多難和慈悲為懷。2016年由黃曉明、徐崢、蒲巴甲、羅晉等人主演的電影《大唐玄奘》上映。
  • 《西遊記》最後一集軼事,昆明取經,都江堰落水,北京曬經書
    飾演這位撐船人的是《西遊記》劇組的製片副主任和劇務副主任李鴻昌,他演這個角色也非常有道理,正是他拉來了中鐵十一局的300萬投資才讓《西遊記》得以拍完25集,他不僅接引了唐僧,也接引了《西遊記》劇組。《取經歸來》的作詞是該編劇戴英祿,作曲還是許鏡清,演唱蔣大為。這首歌的意境非常好,通過取經之路的閃現,配上「一年年含辛茹苦經冬夏,幾萬裡風霜雨雪處處家」「鬢添白髮,減損韶華」的歌詞,讓觀眾感受到取經的不易,更感動於劇組六年拍攝的不易。
  • 《西遊記》中最陰森恐怖的國度:女兒國,男人進入必死無疑
    《西遊記》中,唐僧從長安出發,一路西行至天竺取經,途中經歷無數小國家,其中最恐怖、危險的就是女兒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女兒國其實是男人的地獄。根據原著的描述,女兒國的女人們,對「陰陽結合」之事非常感興趣,她們看見男人都會一擁而上,甚至還會割了男人的肉掛在身上當香囊,聞著男人的體香,簡直稀罕到了變態的程度。這個國家的女人也不是從來沒見過男人,如意真仙守著落胎泉,他不就是個男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