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用緊箍咒變花帽,唐僧說了啥,讓孫悟空心甘情願戴上了?

2020-12-25 源易緣

觀音菩薩用緊箍咒變花帽,唐僧說了啥,讓孫悟空心甘情願戴上了?

再好的夫妻,都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磨合期;再好的朋友,也需要長時間的考驗!

這不,雙叉嶺上的樵夫,鎮山太保——劉伯欽,將唐僧平安護送到了兩界山,往前就成了韃靼境域,他再無法繼續相送。

唐僧苦於單槍匹馬獨行,沒有安全保障時,突然聽到了有人在喊他「師父」!

劉伯欽給唐僧講了一個他聽到的故事:漢末王莽篡漢時,天降五行山,壓了一個神猴,已有500多年,期間,有山神土地監押,只給他些銅汁和鐵丸填肚子,至今凍餓不死。

兩界山師徒相遇

西遊神話中,喊唐僧師父的正是500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未見唐僧其人,便遙遠地稱唐僧為師父,是因為此前,孫悟空受到了觀音菩薩的指點,東土大唐前往西天靈山的取經人,可以救他出難,讓他在五行山下留意唐僧的到來。

遠遠地聽到保鎮山太保和唐僧的談話,孫悟空激動加興奮地大喊:我師父來了!我師父來了!

唐僧登上五行山頂峰,成功揭下了如來佛祖鎮壓孫悟空的六字真言貼,悟空便從五行山下騰空而出,重新獲得了自由。

真正地拜唐僧為師後,時間稍稍一長,孫悟空的心情便不輕鬆了。由於性格和習慣原因,孫悟空唐僧兩人的關係發生了微妙變化。孫悟空因路見不平打死了幾個搶劫的賊寇,遭到師父的不停埋怨,一氣之下,兩人便準備分道揚鑣。

東海老龍王的勸言

期間,孫悟空還到東海龍王的水晶龍宮找昔日的老朋友,討茶喝!喝茶期間,他看到龍宮牆壁上的張良石橋向黃石公「三進履」的故事,打動了悟空的內心。

「大聖啊,你若不保唐僧,不盡勤來,不受教誨,到底是個妖仙,休想修得正果。且不可圖自在,誤了前程。」

東海老龍王的幾句肺腑之言,說動了孫大聖。悟空掉轉回花果山的行路,一個筋鬥雲,又回到了唐僧面前。

再次見到師父,唐僧的手中多了一頂嵌金的花帽。孫悟空或是感到很好奇,沒做多少思考便戴到了頭上。

觀音菩薩的馭人術

四大名著《西遊記》第14回,「心猿歸正,六賊無蹤」中談到,唐僧並未學過編織手藝活,也沒有變化神通,這頂花帽的原創作者,是觀音菩薩。

與孫悟空短暫地相識相聚,因為兩個人的情緒衝動,師徒二人一個向西,一個向東。

孫悟空走後,唐僧的心情美麗不起來,也無心再騎白龍馬。於是他一手牽著馬,一手拄著九環錫杖,孤獨而又悽涼地向西天一步一步走去。

崎嶇的山路間,前進不久,唐僧遠遠地看到一位年邁的老婦人,捧著一件錦衣和一頂花帽,要送給唐僧。

「這位長老,這兩件衣物,原本是讓我兒子用的,可他只做了3日和尚,便不幸命短身亡。本想將衣帽留作個回憶,你既有徒弟,就送你了!」

這位老母,乃觀音菩薩所化,衣服是普通衣服,但那頂金色花帽,卻大有文章,是菩薩用如來佛祖送他的三個箍咒所化成的。

觀音菩薩離開前,還傳授了唐僧一篇「定心真言」咒,就是我們常說的「緊箍兒咒」,讓唐僧熟記於心,別再告訴任何人,誰不服使喚,就默念此咒。

西遊神話中,孫悟空是天地靈石所生的石猴,海外學過藝,天庭做過官,神通廣大,聰明伶俐,又有火眼金睛。那麼,唐僧又是怎麼做的,讓孫悟空甘心情願地戴上了那頂花帽呢?

結合《西遊記》原著和中國神話故事傳說,今天,「源易緣」就來談談這個話題。

一、欲擒故縱,讓悟空自己翻到了帽子

西遊神話裡,唐僧常會安排三個徒弟去化緣,理由莫過於:為師肚子餓了!

從東海龍宮再回到唐僧身邊,孫悟空熱情地向師父獻殷勤:師父如果餓了,我就去化些齋飯吃吧!

唐僧拒絕,答道:不用化緣,那個包袱裡,還有鎮山太保送我的素食乾糧,可拿缽盂找些純淨水喝。

悟空解開包袱,看到了幾個粗糧燒餅,也意外地翻到了兩件衣帽!

二、迎合愛好,美猴王天生愛美

中國的漢字成語裡,有「沐猴而冠」的詞語。也有句歇後語:猴子戴帽子——裝人樣!

意思是說,猴子戴帽子,外表雖裝扮得很像人樣,但其本質卻掩蓋不了猴相,反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從傳統文化中也不難看出,猴子天生的三大愛好,一是愛吃水果;二是愛爬山爬樹;三是愛吃帽子。

觀音菩薩結合猴子的性格,同時迎合猴子的愛好,專門設計了一頂好看的帽子,果然成功讓孫悟空上了當。

三、假話真說,唐僧的口才不錯

如果說唐僧有城府,且較為淡定,讓孫悟空自己從包袱裡,翻到了猴子喜歡的衣帽。應該只是計劃實施的第一步。

孫悟空好奇地問師父:這些衣帽是你從東土大唐帶來的麼?有何用處?

唐僧撒了個謊,順口說:是我小時候穿的。這個帽子作用可神奇了。戴上帽子,不用教經,就會念經;這衣服穿了,不用演禮,就會行禮。

孫悟空動心地對師父說:好師父,你讓給我穿戴了吧!

唐僧卻有推讓:徒弟啊,不是師父小氣不給你,只怕咱倆身材不一、你穿著不合身。要不試試看,如果合身能穿,就穿戴上吧。

這一試,衣帽猶如給孫悟空量身定做好的,尤其是帽子,悟空自戴那一刻起,就合適地再也摘不下來了!

唐僧看到孫悟空戴上了金頂花帽,馬上試念了下緊箍咒,唐僧疼得滿地打滾,再三求饒。

古人說,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唐僧這一招假話真說,雖然犯了出家人不打誑言,可挺奏效。有了緊箍咒束縛,孫悟空再也不敢在唐僧面前不聽話了!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付費文章更精彩),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參考資料:《西遊記》、《封神演義》、《中國神話民間傳說》等;

相關焦點

  • 緊箍咒威力如何?戴上金箍的孫悟空,為什麼依舊不懼怕觀音菩薩
    話說如來想要擴張佛法,派觀音菩薩去組建取經隊伍,菩薩也是不辱使命,千方百計尋得取經人唐僧,中間用了什麼計謀前面文章我們都分析過,就不在這一一贅述。但是單憑唐僧一人,萬萬是到不了靈山的,唐僧雖說是金蟬子轉世,但法力盡失,沒有一點自保能力,這就要給他尋得一位得力保鏢,恰巧如來早就布局好了,壓在山下五百年的孫悟空正是合適的人選。
  • 孫悟空的緊箍咒究竟有什麼用?
    在我看來,孫悟空和緊箍咒的關係就是:孫悟空最開始是被迫帶上了緊箍咒,但最終卻逐漸開始享受緊箍咒。孫悟空討厭緊箍咒嗎?我說孫悟空享受戴緊箍咒的感覺,可能很多人會不同意。緊箍咒明明是他人加在孫悟空頭上的一個枷鎖,讓孫悟空從此失去了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的自由,特別是不能隨意打殺妖怪,甚至限制了他懲奸除惡。這樣一個枷鎖他怎麼可能享受呢?
  • 連觀音菩薩和唐僧,都解不開的緊箍咒,究竟誰才能解開
    知道孫悟空最討厭什麼東西嗎?沒錯就是他張口閉口一直再提的金箍,同時緊箍咒也是他一輩子不想聽見的聲音,可以說在取經路上,這件法寶成了他留下的理由,那麼問題來了,孫悟空日盼夜盼的松箍咒,西遊世界中到底有沒有人會呢?其實,你要仔細發掘,那一定有,但是絕不是唐僧和觀音菩薩,為什麼呢?
  • 唐僧念的緊箍咒, 僅六個字, 翻譯成中文孫悟空都愣住了
    大家都知道齊天大聖孫悟空在鬧過天宮之後,被西天如來出面收服,用五指山壓住了那潑猴。當時孫悟空可不服氣,極力掙扎,差點就把這五行山搞翻跑出來了。觀世音菩薩了解到情況後,就將佛祖給她的一個法寶傳給了唐僧,就是我們說的緊箍,並且傳給了唐僧緊箍咒。這個緊箍咒就是後來搞得孫悟空疼的上天入地滿地打滾的存在了。那猴子回來見到師父,看到這麼漂亮的帽子,歡喜的就戴上了,誰知一戴上就生了根,再也脫不下來了。
  • 唐僧念得的緊箍咒,六字真言是什麼意思?翻譯過來孫悟空恍然大悟
    觀音給唐僧的咒語中有六個詞,這幾個字到底想表述什麼意思?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讀這本叫做「西遊記」的書,這本書被改編成許多電影和電視劇,特別是這幾年來更是在螢屏上大火。西遊記裡孫悟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唐僧念緊箍咒,唐僧只要一念緊箍咒,孫悟空立馬跪地求饒,說來也是滑稽。
  • 觀音給緊箍咒時說了什麼咒語?難怪唐僧記得那麼快,是悟空的噩夢
    觀音給緊箍咒時說了什麼咒語?難怪唐僧記得那麼快,是悟空的噩夢大家應該都知道唐僧的三個徒弟,其中最厲害的就是大師兄孫悟空,唐僧只要控制住孫悟空,另外兩個徒弟也是手到擒來,而唐僧控制孫悟空的方法就是觀音菩薩給他的緊箍咒,只要孫悟空不聽他的話或者想殺了他時,唐僧就會念緊箍咒制服孫悟空,驟時孫悟空頭痛欲裂,別說殺人了,自己都顧不上了,所以孫悟空在嘗試了一兩次之後,也乖乖的跟著唐僧西天取經。
  • 孫悟空帶緊箍咒的寓義?
    請大家應注意: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後,他的野性少了很多,但他被唐僧解救出五行山之初,仍然十分頑皮,經常不聽管教,並沒有完全「定心猿」雖說從心裡感激師傅,但他還是經常犯脾氣,不高興就一個斤鬥雲一走了之,唐僧對他沒有一點辦法。這時,觀音菩薩化作老婦人,告訴唐僧:把化作小花帽的緊箍咒給孫悟空戴上後,緊箍咒就可以控制孫悟空了。
  • [西遊連載31]孫悟空緊箍咒究竟是什麼?
    唐僧是什麼樣的反應呢?三藏急抬頭,早已不見,只聞得呼的一聲,回東而去。撇得那長老孤孤零零,點頭自嘆,悲怨不已,道:「這廝,這等不受教誨!我但說他幾句,他怎麼就無形無影的,徑回去了?罷,罷,罷!也是我命裡不該招徒弟!如今欲尋他無處尋,欲叫他叫不應,去來,去來!」正是捨身拚[pàn]命歸西去,莫倚旁人自主張。
  • 沒有緊箍咒,孫悟空就是個潑猴
    回復【早安】 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文 | 遺君明珠 · 主播 | 上官琪楓
  • 唐僧「緊箍咒」念的到底是什麼?別說孫悟空聽了頭疼,你聽了一樣會...
    因為唐僧會念「緊箍咒」。你們也都知道,電視劇裡的設定是:孫悟空頭上戴了一個金箍圈,只要唐僧一念緊箍咒,這個金箍圈就會縮小,這樣一來,就會勒得猴子頭疼。事實上真是這樣嗎?
  • 唐僧給孫悟空戴的金箍來頭極大,曾制住過大羅金仙,非聖人不能破
    孫悟空神通廣大,刀槍不入,卻偏偏被這小小的一個頭箍給制住了,那麼這金箍到底是什麼法寶,源自何處呢?《西遊記》中對此於觀音菩薩賜給唐僧的三個金箍來歷並無詳細描述,因此很多人認為這金箍就是如來賜給觀音菩薩的法器,但看過《封神演義》的人,對此卻另有說法。
  • 唐僧到底念了什麼咒語讓孫悟空痛不欲生?緊箍咒真的存在嗎?
    如果孫悟空沒有戴上緊箍咒,西天取經是否還能圓滿?如果沒有咒語,唐僧是不是真的就犧牲在了孫悟空的金箍棒下?也許沒有緊箍咒,唐僧估計在《西遊記》中都活不到第二集。可是,一路保障唐僧人身安全的緊箍咒語到底是什麼呢?念了這麼久,孫悟空這麼聰明,難道不知道真正咒語是什麼嗎?圖片:孫悟空準備戴上緊箍咒劇照一、為何要有緊箍咒?
  • 孫悟空與緊箍咒
    古時的枷鎖,今天的手銬也是「箍」的派生品,是由「箍」演化來的。 「箍」從實用品,到裝飾點綴物,再演化為束縛工具,可謂用途甚廣。看到箍,提及箍,就會使人想起《西遊記》中那位叱吒風雲的人物孫大聖頭上戴的那個箍來。
  • 唐僧對孫悟空念緊箍咒,總共念了10次,咒語僅6個字,卻威力無窮
    了解其成書情況的讀者,應該知道孫悟空在書中是有兩個的。難道是六耳獼猴?不是,是兩個不同階段的孫悟空。一個是花果山上自由自在的孫悟空,想去哪兒就去哪兒,無拘無束,愣頭青一個,敢和玉帝爭位子;一個是取經路上的孫悟空,謹小慎微,需要處理好和各路神仙的關係,看似能量好像變弱了。之所以造成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孫悟空,是因為孫悟空在遇到唐僧之後,唐某給了孫某某一件東西——緊箍咒。
  • 六耳獼猴死後,唐僧為什麼再也不念緊箍咒了?
    要說這些妖精中,哪一個鬧得動靜大,除了牛魔王,就要數六耳獼猴。為了降服六耳獼猴,上到天庭、如來佛,下到人間和地府,很多神佛都有參與,連八戒、唐僧都幫忙了。最後,還是如來識破六耳獼猴,還了孫悟空一個清白,師徒再次化解了嫌隙,又開始踏上取經之路了。
  • 唐僧緊箍咒念的是什麼?這六個字連起來之後,確定不是在逗我玩嗎
    壓貼上有什麼--如來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嘧、吽」,就像保險柜上的密碼鎖,只要一旦設定並鎖緊,找不到密碼就永遠別想打開。也有人問,這緊箍咒到底念的啥?從金字壓貼到緊箍咒,其無邊法力完全由我佛如來所賦予,如來當初給他定什麼樣的功能就能夠產生什麼樣的功效,完全不受自然規律的限制。即便他念你是小乖乖,我的好寶貝,我要逗你玩,你被我忽悠了等等等等,功效是不會受到影響的。
  • 唐僧的緊箍咒「唵嘛呢叭咪吽」,翻譯成中文,終於明白什麼意思了
    唐僧的緊箍咒「唵嘛呢叭咪吽」,翻譯成中文,終於明白什麼意思了hello大家好。《西遊記》應該是我們9080的童年經典回憶吧。現在的電視劇和電影雖然非常的多,但是真正入到戲裡去演的已經很少了。想必大家都知道,當孫悟空調皮的時候,唐僧就會用念緊箍咒的方法來治他。那麼在西遊記中,唐僧一共念了幾次緊箍咒呢?想必大家也很好奇吧。第一次是唐僧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咒,孫悟空不願意,於是唐僧念了一次。第二次,就是在孫悟空打死強盜,唐僧覺得他殺害無辜性命,便念了一次。第三次到第五次都是在唐僧三打白骨精的時候,當時的唐宋氣急敗壞怎麼勸說孫悟空都不聽,於是就一直念緊箍咒。
  • 《西遊記》裡唐僧和悟空都被封為佛,為何觀音菩薩卻沒有獎賞?
    《西遊記》裡唐僧和悟空都被封為佛,為何觀音菩薩卻沒有獎賞? 西遊記的主角毫無疑問是唐僧師徒四人。師徒四人加上白龍馬,歷經千辛萬苦到達西天靈山取得了大乘真經。師徒四人和白龍馬分別被封為,旃檀功德佛,鬥戰勝佛,淨壇使者,金身羅漢,八部天龍菩薩,修成了正果。
  • 觀音菩薩為何擔心孫悟空會拐騙她的散財龍女,你看孫悟空都幹過啥
    孫悟空被老牛家的熊孩子用三昧真火打的大敗,只好去南海向觀音菩薩求救,觀音菩薩用寶珠淨瓶裝了一海之水,讓孫悟空拿上來去滅火。不想孫悟空根本拿不動,原來他還沒有架海之力,這時候觀音菩薩犯愁了:「待要與你拿了去,你卻拿不動;待要著善財龍女與你同去,你卻又不是好心,專一隻會騙人。你見我這龍女貌美,淨瓶又是個寶物,你假若騙了去,卻哪有工夫又來尋你?」
  • 西遊記中的緊箍咒,翻譯成白話文是什麼意思
    如此頑劣的性格,加上又武藝高強,如果不是因為自大,中了如來佛祖的計策,真不知道還有誰能夠管束他,後來孫悟空被壓在了五指山下五百年,為了能夠自由,終於向觀音菩薩妥協,自願跟隨唐僧去西天取經,修的正果,不過一個條件就是必須帶上緊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