襪子裡竟藏了只馬蜂,湖州8歲娃被蜇傷

2021-01-18 網易

2021-01-11 19:13:15 來源: 南太湖號

舉報

  

這年頭,馬蜂都進化得不怕冷,和聰明了,居然躲在日常人類的保溫裝備裡面了,這不,襪子裡面居然躲了一隻,還蜇傷了一個娃娃!

  早上起床穿襪子,萬萬沒想到襪子裡竟藏了只馬蜂,湖州8歲小女孩周周(化名)就不慎被它蜇傷。昨天,湖州市中醫院皮膚科負責人、副主任中醫師、市青年名中醫張明峰告訴我們說最近該院已接診多例被馬蜂蜇傷的患者。這年頭,馬蜂都不怕冷,不過冬了麼?

  就是因為天冷,馬蜂也要過冬,進入南方溼冷的冬季,我們很多人都會趁著最近的好太陽,將被褥、衣物等拿到室外晾曬。但是,這些裝備也成了越冬馬蜂喜歡藏匿的地方,這個關注點大家要注意提防。

  「啊,好痛!」前天早上7時左右,周周準備起床去上學。誰知在穿襪子時,腳剛伸進去就傳來一陣劇痛,讓她痛呼出聲。

  

  聽到叫聲,周周的媽媽趕緊跑了過去。一看,她嚇壞了!女兒的大拇腳趾上已經腫起了一個大包,而此時的襪子裡竟然還藏著一隻馬蜂。「襪子是前一天剛曬好的。」周周的媽媽施女士回憶到,當時收下來後放進了衣櫃裡,誰知竟會遇到這樣的事。

  無獨有偶,同樣是在前幾天,湖州的一市民張先生也是後怕不已。那天早上,他拿了老婆準備的褲子正要給6歲的兒子穿,突然聽到一陣「嗡嗡嗡」的聲音。兩人覺得奇怪,找了一圈,發現這聲音正是從兒子的褲子裡傳出來的。於是趕緊拿去外面一看,竟然是一隻挺大的馬蜂。張先生回憶到,之前一直沒聽到什麼動靜,估計是褲子拿起來時驚到了馬蜂,它飛起來了,所以才發出了聲音。「還好還好!要是沒發現,那兒子可要『吃苦頭』了。」

  馬蜂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不會主動攻擊人,只有當個體或蜂巢安全受到威脅的時候,馬蜂才會攻擊人類。不過有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馬蜂一般喜歡把蜂巢修建在人類建築周圍,比如房梁上面、木質的門框上面。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展,人和蜂發生衝突的事件越來越多。

  據張明峰迴憶道,從10月以來到現在,他們已經接診了100多例蜂蜇傷患者,包括最近幾周也是每周都有。其中,有不少患者就是被馬蜂蜇傷的。

  

  「冬天,馬蜂喜歡到相對溫暖和避風的地方越冬,所以,晾曬在草叢、樹木等附近的被子、衣物、鞋子等,就容易成為它們越冬的目標棲所。」因此,他建議大家在收理曬在外面的衣服被褥時,應裡外仔細檢查。

  「馬蜂傷人病情的嚴重程度和蜂的種類、被蜇傷的部位多少及患者的體質有很大的關係。一般情況下,一隻馬蜂的毒素是不會致命的,但是疼痛感會比較明顯;只有少部分對蜂毒過敏的患者會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甚至誘發過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張醫生提醒,被蜂蜇傷後,我們往往可以先做一些應急措施,如用一些肥皂水清洗傷口,給傷口消毒。如果除了疼痛和局部紅腫外,沒有其他症狀,在家休養即可。但如果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全身風團,紅斑,腹痛腹瀉、意識模糊等情況,就要及時就醫。尤其是過敏性體質人群,更是要當心。

  他稱,上月中旬,他們就接診過一個過敏性體質的10歲患兒,就診時已經被蜂咬了一周了。「咬的時候臉上就是一個小包,一星期後來就診時已經半張臉都腫起來了,而且全身出現了風團,掛了三天鹽水才好起來。」他介紹到。

  

所以冬天陽光是非常溫暖的,對我們和對動物都是一樣,特別是今年這樣寒冷的冬天,前有小貓小狗會躲入汽車發動機或者輪胎附近溫暖的地方,也有更小的,諸如馬蜂這類,躲入我們日常的生活裝備中的,所以日後回收的時候,都適當做些注意和檢查。

  內容來源南太湖號,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天涼馬蜂出沒 一天多人被蜇傷
    ,記者從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急診科了解到,近一個月來有數十名市民被馬蜂叮咬到醫院就診。」劉先生感到奇怪便將棉拖鞋口朝下甩了幾下,很快掉出來一隻半個小拇指大的馬蜂。劉先生脫下襪子一看,腳趾前端已經有一塊紅腫。今天上午9點多,醫院急診室來了一位17歲的女學生。「醫生,你給我看看,腫了這麼大!」
  • 冬季馬蜂喜藏晾曬衣物中,已有50多人被蜇傷
    剛套上襪子,腳趾像被針扎一樣疼;穿上褲子,大腿一陣刺疼;準備套被套,竟抖出一隻馬蜂……本月以來,福建省人民醫院接診了50餘名被馬蜂蜇傷的市民。「腳剛伸進襪子裡,就跟針扎一樣痛,再伸出來腳趾就腫了,一著地疼得厲害。」近日,福州市民柯女士被一隻藏匿在襪子裡的馬蜂蜇傷,一時無法行走。
  • 小區馬蜂「發怒」 六位居民被蜇傷
    記者今日從長沙市第四醫院獲悉,醫院近期接診多例被馬蜂蜇傷的病人,其中,10月19日長沙某小區就發生了一起馬蜂蜇人事件,6人受傷,最小的才1歲。所幸救治及時,未有人員出現傷亡情況。19日上午9點50分,長沙市第四醫院院前急救中心接到電話,谷山路某小區有居民被馬蜂蜇傷。救護車隨後趕到現場。
  • 毛毛蟲刺傷、馬蜂蜇傷、蜱蟲鑽肉裡 | 「蟲蟲特工隊」來襲
    原創 上海新華醫院 上海新華醫院數天前,上海一家科技公司組織員工到寧波奉化一處景點團建,沒想到和一群馬蜂「狹路相逢」,導致23人被蜇傷,送醫院急救。被馬蜂蟄傷、被毛毛蟲刺傷、被蜈蚣咬傷、硬蜱蟲鑽到肉肉裡……其實,在各大醫院急診,各種蟲咬傷害並不罕見。圖片來源於網絡據新華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閆明介紹,在新華醫院皮膚科急診中,每天都會接診數例因各種蟲咬而引發的急症。如毛蟲皮炎、隱翅蟲皮炎、馬蜂蜇傷休克等。特別是近幾年,蜱蟲咬傷和蜈蚣咬傷,在上海也逐漸增多起來。
  • 被馬蜂蜇傷後搶救18天,醫生說:不容小覷!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殺人蜂」其實是馬蜂(也叫胡蜂、黃蜂),馬蜂的毒性強,尤其是被大型馬蜂蜇後可能有生命危險。古諺語「10隻馬蜂蜇死一頭牛」,可見其危險性之大。想必看到這裡,大家心裡會有些許疑惑,馬蜂蟄傷真的那麼危害嗎?以至於危及生命?
  • 四川達州一村民在山上「撿柴」被馬蜂蜇傷身亡
    這段時間,達州市通川區雙龍鎮重石村一村民在撿柴過程中被馬蜂蜇傷,不幸身亡。記者來到通川區雙龍鎮重石村五組的時候,被馬蜂蜇傷身亡的村民已經進行了安葬,五組組長楊強向記者介紹了一些情況。據楊強介紹,當天這位村民出去撿柴時驚動了馬蜂窩,她回家後就跟老公說她被馬蜂蜇了。因為她兒子在城裡面上班,每天晚上都是9點鐘才回家,當天晚上老公就告訴兒子,說「你媽媽被馬蜂蜇了」,兒子隨後就問媽媽情況,媽媽說她只是有些痛,就沒在意,也就沒有管了。到了第二天早上起來的時候,家人看到她人不對勁,隨後就撥打了120急救,救護車將她拉到醫院後,醫生說「遲」了一點點。
  • 他被馬蜂蜇50多下,ICU裡搶救18天
    他在採摘茶籽時不慎被馬蜂蜇傷,致使他多臟器衰竭,直接送進了ICU,一躺就是18天。李先生今年50歲,家住蘆淞區。20天前,他在鄉下採摘茶籽時不慎被蜇傷。事後,他出現頭暈等症狀。家屬趕緊將他送到附近一家醫院。因病情嚴重,他又被轉入省直中醫醫院。
  • 有種馬蜂男人都怕,農村到處都有,如果被它蜇傷了怎麼辦?
    被馬蜂蜇傷了怎麼辦?人們對馬蜂的記憶可能都不陌生,尤其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沒有不被馬蜂蜇傷過的,簡直是恐怖的記憶,女人見了馬蜂趕緊跑,男人見了馬蜂也要心怵膽怯,到現在提起馬蜂還要摸一下曾經腫過的眼睛。為什麼農村馬蜂多?
  • 市民被馬蜂「偷襲」醫生:可用醋等酸性溶液塗抹
    福州新聞網12月10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剛套上褲子,大腿感到一陣刺痛,褲子內竟抖落一隻馬蜂;套上上衣準備跑步,手臂傳來一陣「電流」,以為是靜電,上衣竟飛出一隻馬蜂,手臂多了兩個「針眼」……最近天氣冷了,躲在人們衣物中避寒的馬蜂越來越多,
  • 他摘茶籽時不慎被馬蜂蜇了50多下,ICU裡搶救18天
    他在採摘茶籽時不慎被馬蜂蜇傷,致使他多臟器衰竭,直接送進了ICU,一躺就是18天。李先生今年50歲,家住蘆淞區。20天前,他在鄉下採摘茶籽時不慎被蜇傷。事後,他出現頭暈等症狀。家屬趕緊將他送到附近一家醫院。因病情嚴重,他又被轉入省直中醫醫院。
  • 馬蜂蜇傷、蜈蚣咬傷、蜱蟲叮咬……如何化解現實版「蟲蟲危機」?
    >公園樹上落下的毛毛蟲、躲在鞋子裡的蜈蚣、藏在曬過太陽的被子裡的馬蜂……如今,各種蟲咬傷害並不罕見2.馬蜂蜇人後,不會把刺留在人身上,但蜜蜂會留刺。因此,被蜇傷後要首先檢查傷口處是否有毒刺殘留。如果有毒刺殘留,應該用鑷子拿出來。3.附近如有乾淨水源,馬上用清水反覆衝洗傷口,並用手擠壓傷口附近,擠出毒液,注意要擠壓傷口直至流出鮮紅的血液為止,再用小蘇打水塗抹傷處,減輕中毒後的紅腫。不要用髒水清洗,更不要用泥糊在創面上,這樣容易感染傷口。
  • 4男子鄉下摘蜂巢賣錢,不料驚擾馬蜂致一村民被蜇傷後身亡
    當時,正在外勞作的龍某接到鄰居肖某電話,稱其母親被馬蜂蜇傷。隨後,龍某趕緊返回家中,發現母親廖某已意識模糊,處於昏迷狀態。見此情形,龍某庚即駕車將母親送往醫院治療。但經醫生全力搶救,廖某仍於當日不幸身亡。事後,龍某向馬鞍派出所報警求助。    蜇傷母親的馬蜂從何而來?據悉,事發前後皆是陰雨天氣,氣溫急劇下降,馬蜂的活性並不強,為什麼會突然對人發起攻擊?
  • 多人被馬蜂蜇傷送ICU,醫生提醒:蜂毒可致命,應及時就醫
    半個月前,葛阿姨在戶外勞作時,不小心驚動了草叢裡的馬蜂窩,登時一群馬蜂朝她撲了過來,雖然拼命奔跑,但還是被馬蜂團團圍住,頭部、脖子和手臂一陣劇痛。在路人的幫助下,她終於擺脫了蜂群圍攻,隨後被送到當地醫院救治。由於病情持續惡化,次日一早,葛阿姨被緊急送往江蘇省中醫院。
  • 23人被馬蜂蜇,遇見馬蜂怎麼辦?重要的四點要牢記,保命用
    70多人團建,23人被馬蜂蜇近日,上海的一家公司組織團建,70多人一起來到了寧波奉化山區,原本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豈料在山區的一條小山路上遇到了馬蜂群,這個蜂群團直徑差不多有1米,裡邊馬蜂數量多不可數,於是一場人蜂大戰就上演了,最終70多人中有23人被蜇,經過醫院緊急救治,受傷者各項指標都趨於正常,沒有性命之憂,陸續出院
  • 雲南4男子去四川摘蜂窩賣錢,驚擾馬蜂致當地一村民被蜇傷後身亡
    當時,正在外勞作的龍某接到鄰居肖某電話,稱其母親被馬蜂蜇傷。隨後,龍某趕緊返回家中,發現母親廖某已意識模糊,處於昏迷狀態。見此情形,龍某庚即駕車將母親送往醫院治療。但經醫生全力搶救,廖某仍於當日不幸身亡。事後,龍某向馬鞍派出所報警求助。蜇傷母親的馬蜂從何而來?據悉,事發前後皆是陰雨天氣,氣溫急劇下降,馬蜂的活性並不強,為什麼會突然對人發起攻擊?
  • 馬蜂傾巢而出,福州6旬阿姨緊緊護住自己的孩子,被群蜂狂蜇50多下……
    「那個馬蜂窩是埋在土裡的,可能是她們三個人走過時震動到了蜂窩,馬蜂一下子全飛了出來。」陳先生說,起先他的母親還能自己拔身上的蜂刺,無奈馬蜂數量太多,李某前後被蟄了50多口,漸漸失去力氣。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中醫外科主治醫生張美吉告訴記者:「最常見的是被一兩隻馬蜂或者蜜蜂蜇傷隨後出現瘙癢麻木,簡單治療後就會有效緩解,如若碰到群蜂攻擊,嚴重時會導致過敏性休克,這樣的情況一定要及時送醫。」秋季是馬蜂回巢的季節,因此在8月、9月、10月馬蜂窩增多就不足為奇。
  • 4人取走馬蜂窩後,一過路人被馬蜂怒蜇身亡
    2019年10月6日,四川宜賓筠連縣村民王方書被發狂的野蜂蜇傷死亡。在王方書遭遇野蜂圍攻前一晚,四名當地村民趁黑取走了馬蜂窩。慘劇發生後,受害人家屬將四名取馬蜂窩的村民起訴至法院,要求賠償。王方書生前在醫院搶救法院通過審理查明,2019年10月5日下午5時許,被告黃某波分別打電話給黃某華、韓某某及朱某某,提議摘取蜂巢,取蜂巢裡的馬蜂蛹吃,被告黃某華、韓某某、朱某某表示同意。
  • 85歲老太太被毒馬峰蜇傷,卻因禍得福,蜇好了十幾年的高血壓!
    眾所周知,馬蜂又被稱之為「胡蜂」或者是「黃蜂」,其體內含有大量的毒物,且馬蜂的攻擊性很強,一旦遇到不友善的行為或是被幹擾時,就會群起而攻之,沾染毒性嚴重者可能導致死亡。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就知道,即便是在山裡的牛羊,雖然有一層厚厚的皮毛包裹著身體,但也不敢隨意招惹馬蜂,因為惹怒了馬蜂,牛羊們就沒有好日子過。而最近在陝西晉南的農村裡,一位85歲的老太太卻不幸被馬蜂蜇傷30多處,但不僅沒有危及生命,同時還因禍得福,老太太10幾年以來一直居高不下的高血壓卻恢復了正常,當地醫生對此也沒有辦法解釋。
  • 「冬天被子裡的殺手」!被它「蜇」上一口,輕則腫痛,重則致命
    進入冬季,天氣寒冷,草木凋零,蜇蟲伏藏。 在天氣晴好的日子裡,室外曬曬被褥、衣物,成了很多市民的必選項。可是,家住城西的王阿姨(化名)怎麼也想不到,在這本該是蛇蟲鼠蟻最不活躍的季節,自己竟然被一隻馬蜂給蜇傷了!
  • 馬蜂蜇人不奇怪,奇怪的是蜇人的馬蜂居然有主人……
    養殖蜜蜂很常見但養殖馬蜂卻鮮有聽聞8月4日早晨,洲泉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長山河某村有馬蜂蜇傷了附近居民。洲泉派出所值班民警迅速出動趕赴現場。報警人向某,租住於洲泉。3日晚上,向某在自己租房內被一隻碩大的馬蜂蜇傷後疼痛難忍,不得不前往醫院治療。「這馬蜂不是野生的,是有人養的。」向某告訴民警,蜇傷自己的馬蜂是同住附近的另一名新居民楊某養的,「很危險,我們都很害怕,讓他處理掉他又不肯」。無奈之下,向某隻能報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