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蜂蜇傷、蜈蚣咬傷、蜱蟲叮咬……如何化解現實版「蟲蟲危機」?

2020-11-17 澎湃新聞

公園樹上落下的毛毛蟲、

躲在鞋子裡的蜈蚣、

藏在曬過太陽的被子裡的馬蜂……

如今,各種蟲咬傷害並不罕見,

如果不小心惹到了「蟲蟲特工隊」,

應該怎麼辦?

(圖片來源於網絡)

蟲咬攻略強推收藏,

有備無患哦!

蜂蟄傷攻略

衝洗傷口、擠出毒液、塗小蘇打!

居家生活,收取陽臺上晾曬的衣物被子時,要小心夾帶蜜蜂或馬蜂。在野外儘量穿長袖、戴帽子,避免使用香味濃烈的化妝品,如香水等,可以噴一些防蚊藥水。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慎被蜜蜂或馬蜂攻擊,怎麼辦?

1.被蜂群攻擊後,不要過分反擊,找安全地方蹲下,用衣物遮蔽重要部位,避免激惹蜂群。

2.馬蜂蜇人後,不會把刺留在人身上,但蜜蜂會留刺。因此,被蜇傷後要首先檢查傷口處是否有毒刺殘留。如果有毒刺殘留,應該用鑷子拿出來。

3.附近如有乾淨水源,馬上用清水反覆衝洗傷口,並用手擠壓傷口附近,擠出毒液,注意要擠壓傷口直至流出鮮紅的血液為止,再用小蘇打水塗抹傷處,減輕中毒後的紅腫。不要用髒水清洗,更不要用泥糊在創面上,這樣容易感染傷口。

4.如果出現發熱、頭暈頭痛、胸悶、呼吸困難、噁心嘔吐等全身症狀,應及時就醫。出現神志不清、心跳呼吸驟停的情況,應立即進行現場心肺復甦,並撥打120。馬蜂蜇傷易出現休克前兆或休克,需要及時搶救。

隱翅蟲皮炎攻略

千萬別直接用手拍!

隱翅蟲白天喜歡棲居在潮溼的草地等處,夜晚有很強的趨光性。它雖然不咬人,但體內有一種強酸性的毒汁,被拍死在皮膚上會迅速釋放出毒液,引起過敏性皮炎,出現條索狀或斑片狀的水腫性紅斑、水皰或膿皰,又癢又灼痛。皮炎的嚴重程度與皮膚接觸到的毒液多少有關。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何防治隱翅蟲皮炎?

對付隱翅蟲千萬別直接用手把它拍死,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用手指將其彈走、吹掉或將它抖落在地。

1.接觸了蟲體毒液後首先應該立即用肥皂水或流水衝洗,然後可以外用爐甘石洗劑,薄荷腦膏或者糖皮質激素軟膏。嚴重的還可以加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或選擇糖皮質激素全身用藥。

2.同時要避免細菌感染,出現發熱、頭疼、噁心、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毛蟲皮炎攻略

用透明膠帶粘除毒毛!

桑毛蟲皮炎是指由桑毛蟲毒毛接觸人體後,引起的皮膚炎症反應。桑毛蟲是桑毒蛾的幼蟲,蟲體有無數毒毛,毒毛中心為空心管道,中有毒液,毒毛脫離後隨風飄揚,接觸人體後即可發病。

刺毛蟲皮炎是刺毛蟲的毒毛刺傷皮膚引起的炎症反應。我國常見的是黃、綠刺毛蟲。皮損多發生於面、頸、手、前臂等暴露部位,皮膚被毒刺刺傷後一般先有刺痛、灼熱感覺,隨即在刺傷部位出現紅腫或大片腫脹,一般全身症狀較輕,重者可能引起死亡。

(圖片來源於網絡)

被毛毛蟲蜇到了,怎麼辦?

1.要儘可能用膠布或透明膠帶反覆多次粘去皮疹處毒毛,及時用肥皂水或鹼性水溶液衝洗局部,以中和毒素。

2.局部可外搽爐甘石洗劑、氧化鋅洗劑或1%薄荷溶液,也可用馬齒莧搗爛敷於患處,消炎止癢。

3.如果症狀較重,要及時就醫。

蜈蚣咬傷攻略

不要試圖擠出毒液,勿用碘酒、消毒水!

蜈蚣毒液呈酸性,蜈蚣咬人的傷口是一對小孔。蜈蚣咬傷的主要表現為局部的急性炎症:紅、腫、痛癢,嚴重者可發生局部皮膚壞死等;更嚴重者可見渾身麻木、頭痛、眩暈、發熱、噁心、嘔吐等全身症狀,甚至危及生命。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何防治蜈蚣咬傷?

老舊小區的居民應儘量避免光腳穿拖鞋到長有青苔的地方,不要輕易搬動磚塊,否則很可能會搬出一窩蜈蚣。蜈蚣喜潮,因此要做好室內防潮工作,保持清潔乾燥,避免堆積物品。

1.一旦被蜈蚣蜇傷,不要試圖將毒液擠出,用力擠壓會使血液循環加快,從而導致毒液擴散,引起傷口腫脹蔓延。

2.蜈蚣的毒液呈酸性,如被蜈蚣咬傷,應該在傷肢上端2-3釐米處,用布帶紮緊,每15分鐘放鬆1-2分鐘,傷口周圍可用冰敷,腫脹明顯者可用抽吸器或拔火罐吸出毒液,立即用鹼性溶液(肥皂水等)反覆多次衝洗傷口,以中和酸性的毒液。

3.蜈蚣咬傷的痕跡是一對小孔,毒液就是順著小孔流入的,所以一定要用鹼性溶液反覆衝洗,忌用碘酊或酸性藥物衝洗或塗擦傷口。

蜱蟲叮咬攻略

不要拍打、不要硬拔、不要捏爆!

近年來,在上海被蜱蟲叮咬的患者逐漸增多。在野外工作、旅遊時,一定要做好防護,穿長袖長褲、噴灑驅蚊液等,同時注意檢查身上有無不明原因傷口。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何防治蜱蟲咬傷?

外出踏青可塗抹驅蚊水,避免在草地上坐臥或長時間接觸木材、落葉堆。野外散步時,穿長袖和長褲,把褲子塞進襪中。結束戶外活動回到室內後,及時衝澡,仔細檢查手臂、耳後、腿、膝蓋和頭髮。特別要注意檢查寵物和幼童。

1.蜱蟲前端長有倒刺,發現身上有蜱蟲,千萬不要用拍打、硬拔、捏爆等生拉硬拽的方式刺激它,要及時去醫院處理。

2.如不便就醫,可用酒精塗在蜱蟲身上,使蜱蟲頭部放鬆或死亡,再用尖頭鑷子取下蜱蟲,注意要垂直向上拔出,不要左右搖動。也可用菸頭、香頭輕輕燙蜱蟲露在體外的部分,使其頭部自行慢慢退出,再用酒精或者肥皂水清潔傷口和手,進行消毒。

3.被蜱蟲叮咬後出現發熱、乏力、噁心、嘔吐等症狀,尤其體溫高於38℃的,要立即到醫院就診,並主動告知醫生蜱蟲叮咬患處及處理情況。需要警惕的是,蜱蟲有一定概率引起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或感染其攜帶的病毒,嚴重時可致命。因此,被蜱蟲咬傷後需密切觀察,一旦出現高燒等症狀立即就醫。

END

科普來源:

@上海新華醫院

原標題:《馬蜂蜇傷、蜈蚣咬傷、蜱蟲叮咬……如何化解現實版「蟲蟲危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毛毛蟲刺傷、馬蜂蜇傷、蜱蟲鑽肉裡 | 「蟲蟲特工隊」來襲
    原創 上海新華醫院 上海新華醫院數天前,上海一家科技公司組織員工到寧波奉化一處景點團建,沒想到和一群馬蜂「狹路相逢」,導致23人被蜇傷,送醫院急救。被馬蜂蟄傷、被毛毛蟲刺傷、被蜈蚣咬傷、硬蜱蟲鑽到肉肉裡……其實,在各大醫院急診,各種蟲咬傷害並不罕見。圖片來源於網絡據新華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閆明介紹,在新華醫院皮膚科急診中,每天都會接診數例因各種蟲咬而引發的急症。如毛蟲皮炎、隱翅蟲皮炎、馬蜂蜇傷休克等。特別是近幾年,蜱蟲咬傷和蜈蚣咬傷,在上海也逐漸增多起來。
  • 被毒蟲叮咬應如何處置?
    秋高氣爽,溫度適宜,蚊蟲活動更為頻繁,馬蜂、紅火蟻、蜱蟲、恙蟲、隱翅蟲等,神出鬼沒。一些人被叮咬後會起皮疹,出現紅腫、皮炎等過敏症狀。如果被毒蟲咬傷,該怎麼辦?記者採訪了相關醫生。
  • 被蟲叮咬後該怎麼處理 都有哪些治療方法
    在生活中我們還是得多注意的,尤其是小孩子,監護人一定得保證孩子的身體健康,不要被蟲咬了,因為,有的蟲是有毒的,所以,不管怎麼樣,我們都是需要多注意一下的,那麼,如果被毒蟲叮咬怎麼辦,如何預防毒蟲叮咬,預防蚊子叮咬的妙招有哪些,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天涼馬蜂出沒 一天多人被蜇傷
    ,記者從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急診科了解到,近一個月來有數十名市民被馬蜂叮咬到醫院就診。」劉先生感到奇怪便將棉拖鞋口朝下甩了幾下,很快掉出來一隻半個小拇指大的馬蜂。劉先生脫下襪子一看,腳趾前端已經有一塊紅腫。今天上午9點多,醫院急診室來了一位17歲的女學生。「醫生,你給我看看,腫了這麼大!」
  • 秋遊需警惕蟲蟲危機
    傾巢而出的黃蜂非常危險,人被蜇5次~10次以上就有致命可能。  萬一遭到黃蜂的追擊,儘量用衣服遮住皮膚,儘快躲避到就近的房屋內。  隱翅蟲  隱翅蟲夏秋季活躍,多夜間活動,有趨光性。隱翅蟲的強酸性體液接觸人體皮膚會引起強烈刺激性反應。
  • 被蟲子叮咬不只是癢,還有可能致命!夏天最應該注意這四種蟲
    面對蟲子的叮咬,很多人都不以為意。實際上,一些蟲子的叮咬後果很嚴重。上個月,有媒體就報導過這樣一則消息:夜晚,一位浙江姑娘在沉睡之中突然被一陣刺痛驚醒,她打開手機電筒,赫然發現床上有一條蜈蚣,而她的腳,已經顏色青紫,高度腫脹了……為了讓大家清晰的認識蟲咬傷,我們先來了解被蟲咬後的症狀。
  • 小區馬蜂「發怒」 六位居民被蜇傷
    記者今日從長沙市第四醫院獲悉,醫院近期接診多例被馬蜂蜇傷的病人,其中,10月19日長沙某小區就發生了一起馬蜂蜇人事件,6人受傷,最小的才1歲。所幸救治及時,未有人員出現傷亡情況。19日上午9點50分,長沙市第四醫院院前急救中心接到電話,谷山路某小區有居民被馬蜂蜇傷。救護車隨後趕到現場。
  • 蟲蟲,大危機!
    這個小蟲子就是蜱蟲,萬一被它叮咬了,你該怎麼辦呢?正確答案請在本文找~草長鶯飛,憋悶了很久的你,是不是也隨著春暖花開的人間五月天而蠢蠢欲動了呢?朋友圈裡已經有很多小夥伴們歡天喜地奔向大自然的身影。不過,新鮮的空氣,深深淺淺的綠意,明豔的花朵,陽光的影子裡,這美麗的景色下,暗伏著殺機。
  • 多人被馬蜂蜇傷送ICU,醫生提醒:蜂毒可致命,應及時就醫
    半個月前,葛阿姨在戶外勞作時,不小心驚動了草叢裡的馬蜂窩,登時一群馬蜂朝她撲了過來,雖然拼命奔跑,但還是被馬蜂團團圍住,頭部、脖子和手臂一陣劇痛。在路人的幫助下,她終於擺脫了蜂群圍攻,隨後被送到當地醫院救治。由於病情持續惡化,次日一早,葛阿姨被緊急送往江蘇省中醫院。
  • 被馬蜂蜇傷後搶救18天,醫生說:不容小覷!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殺人蜂」其實是馬蜂(也叫胡蜂、黃蜂),馬蜂的毒性強,尤其是被大型馬蜂蜇後可能有生命危險。古諺語「10隻馬蜂蜇死一頭牛」,可見其危險性之大。想必看到這裡,大家心裡會有些許疑惑,馬蜂蟄傷真的那麼危害嗎?以至於危及生命?
  • 被蜱蟲咬傷喪命 致命蜱蟲長什麼樣子
    夏天到了,戶外活動的人喜歡去樹木、草叢較多的陰涼處躲避太陽,但在外遊玩或者進行農耕時要警惕一種可以致病甚至危及生命的蜱蟲。專家提醒,夏天潮溼悶熱,各類蛇蟲出沒,市民萬一被咬傷,應謹慎對待,出現不舒服時要及時就醫。
  • 四川達州一村民在山上「撿柴」被馬蜂蜇傷身亡
    這段時間,達州市通川區雙龍鎮重石村一村民在撿柴過程中被馬蜂蜇傷,不幸身亡。記者來到通川區雙龍鎮重石村五組的時候,被馬蜂蜇傷身亡的村民已經進行了安葬,五組組長楊強向記者介紹了一些情況。據楊強介紹,當天這位村民出去撿柴時驚動了馬蜂窩,她回家後就跟老公說她被馬蜂蜇了。因為她兒子在城裡面上班,每天晚上都是9點鐘才回家,當天晚上老公就告訴兒子,說「你媽媽被馬蜂蜇了」,兒子隨後就問媽媽情況,媽媽說她只是有些痛,就沒在意,也就沒有管了。到了第二天早上起來的時候,家人看到她人不對勁,隨後就撥打了120急救,救護車將她拉到醫院後,醫生說「遲」了一點點。
  • 蟲蟲危機!(專業圖片全程高能,慎入!)
    在這樣春暖花開的日子,有沒有帶狗狗外出遊玩呢?可以在公園跑跑跳跳,對狗狗來說真是種愉快的享受。但是,您知道嗎?這個季節同時也是很多寄生蟲孵化、成長的季節。所以,當您帶您的寶貝狗狗外出健身時,可千萬要小心蟲蟲危機。下面我們會依據分布在狗狗身上的位置,簡單告訴各位各種蟲蟲的特徵。
  • 襪子裡竟藏了只馬蜂,湖州8歲娃被蜇傷
    ,和聰明了,居然躲在日常人類的保溫裝備裡面了,這不,襪子裡面居然躲了一隻,還蜇傷了一個娃娃!  早上起床穿襪子,萬萬沒想到襪子裡竟藏了只馬蜂,湖州8歲小女孩周周(化名)就不慎被它蜇傷。昨天,湖州市中醫院皮膚科負責人、副主任中醫師、市青年名中醫張明峰告訴我們說最近該院已接診多例被馬蜂蜇傷的患者。這年頭,馬蜂都不怕冷,不過冬了麼?  就是因為天冷,馬蜂也要過冬,進入南方溼冷的冬季,我們很多人都會趁著最近的好太陽,將被褥、衣物等拿到室外晾曬。
  • 夏天來了我們如何分辨蟲咬以及該如何處理
    第三,蜱蟲身體對蜱蟲的叮咬作出反應,並在咬傷處出現紅點。蜱蟲可以長時間附著在皮膚上,吸血病變大。如果附近有未清除的雜草,你便可能在森林中或木頭上公園散步的時候,甚至自家後院感染蜱蟲,他們還會附著在動物身上,尤其是犬類,並乘著他們在家中散步。
  • 林妙可被毒蟲咬傷 網友:畫面不敢看好心疼! 毒蟲咬傷了怎麼辦?
    蜱蟲咬人時常發生,醫生表示每年4到10月都是蜱蟲的活躍期,在樹林中晨練、戶外遊玩時都要加以注意。蜱蟲身上攜帶的病原容易引起疾病。它會將自己的頭埋在人體的皮膚內吸血,同時分泌有害物質。若不及時取出,輕者引發皮膚疾病,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 有種馬蜂男人都怕,農村到處都有,如果被它蜇傷了怎麼辦?
    被馬蜂蜇傷了怎麼辦?人們對馬蜂的記憶可能都不陌生,尤其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沒有不被馬蜂蜇傷過的,簡直是恐怖的記憶,女人見了馬蜂趕緊跑,男人見了馬蜂也要心怵膽怯,到現在提起馬蜂還要摸一下曾經腫過的眼睛。為什麼農村馬蜂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