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舉辦900場觀影活動 讓盲人觀眾也能「看」電影

2020-12-28 青瞳視角

「我印象最深的『畫面』是端午死後,山東兵拿起了皮影演起了趙子龍,哽咽地唱著『漢室中興待後生』」。9月5日,一位盲人朋友在「看」了電影《八佰》後,這樣談起觀後感,而幫他們「看見」電影,記住一個個畫面的,則是「心目影院」的創始人王偉力。當天,是「心目影院」為盲人朋友現場講解的第900場電影,也是王偉力夫婦堅守了16年的善意之舉。

讓盲人觀眾「看見」電影,而不是在聽電影

9月5日早上9點,保利影院天安門店內迎來了195位盲人觀眾。他們從北京各個地方趕來,在50位志願者協助下入座,興奮地等待著電影《八佰》開場。與平日電影放映時,影廳內一片黑暗不同,這場電影為了方便盲人朋友們進出,影廳內的燈光適度且始終不曾熄滅。而王偉力則在影廳靠邊的位置,支起檯燈,打開自己的筆記本,拿著麥克風時刻為盲人們講述著銀幕上的情節和重要細節。為了突出講解的話語,電影的音量整體調低,而這也是防止影片某些戰鬥情節突發的聲響,驚擾到盲人觀眾。

電影《八佰》講解起來難度非常大,它採用群像式的人物塑造方式,節奏快、方言多、口音難辨,王偉力為了講解這部電影準備了五天時間,一直到9月5日的凌晨2點還在琢磨著結束語怎樣能夠概括導演的創作中心,怎樣點出影片的意義。

在《八佰》放映的2個多小時的時間內,王偉力不曾有絲毫停歇,如同同聲傳譯一樣反應迅捷,不放過任何的要點,而盲人觀眾們也沉浸在電影中,認真地觀看。電影結束後問王偉力是否感到疲憊,他笑說:「還可以,咽炎有時候會有點難受,但我已經習慣這種狀態了,加上業餘會練練美聲,對吐字發音都有幫助。」而王偉力的腦子並沒有休息,還在反省自己在講解時的遺憾,「老算盤出場時,我本來想說的是『銀幕上出現了一隻手的特寫,手指翻滾著一支銅錢,他啪地一翻,接住了,這是老算盤在玩他的硬幣』,但是,真正解說時,裡面的時間線和人物對白穿插太快,這些話實在是來不及說。」

當天的活動現場,記者和20名視力正常的影迷用絲巾蒙住雙眼,和視障觀眾一同感受「聽」電影,最大的感觸是盲人朋友觀賞電影很不易,而講述者也面臨高難度挑戰,平日直觀的、顯而易見的信息都不復存在,必須藉助王偉力貼切的語言一一描述出來,和電影臺詞、畫面無縫銜接。

王偉力表示,心目影院這些年來反覆推敲,目的就是讓盲人觀眾「看」電影,而不是在聽電影,「我們把講解電影稱為『視覺講述藝術』,需要有很強的專業性和語言凝練能力,對於講述人的要求非常高,很多著名的主持人和電影人也自願來幫盲人講電影,但是,他們對著畫面講的時候,發現跟平時完全不同,就算做好了充足前期的準備,甚至在寫好講解的腳本,都可能在面對電影時亂了頭緒。」

講解時,照顧盲人的感受是最重要,就像與盲人朋友見面時,介紹自己,不能只說:「你好,我叫某某某」,而是要介紹自己身高多少,體重多少,穿什麼樣的衣服和鞋,臉型是什麼樣,眼睛什麼樣,就像是王偉力老師所說:「完全換了一個角度去認知這個世界。」

王偉力每次講解電影還會在結尾「附贈」上一些內容,他稱這是自己替導演說出一些創作意圖,而不是局限在自己的觀後感上,盲人朋友則每次觀影稱最喜歡王偉力老師的「結束語」,「一下就把影片升華了。」

通過觀影喚醒盲人的心理視覺

王偉力為盲人講解電影緣於一次偶然,而如今已經變成了不離不棄的陪伴。多年前的一天,王偉力的家中來了一位盲人朋友,當時正在看電影的王偉力也就為盲人朋友講解了這部影片,那位盲人朋友激動得手心都是汗。他告訴王偉力,這是自己第一次「看」一部電影,王偉力的講述把聲音和自己的視覺感知連在一起了。

王偉力由此受到了啟發,知道幫助盲人看電影是可行的,只要建立視聽一體的訊息方式,及時獲取判斷的依據,盲人同樣能夠感覺並享受到生動的「畫面感」。於是,王偉力放棄了自己的生意,與妻子鄭曉潔共同開辦了「紅丹丹視障文化服務中心」,為視障人、聽障人提供媒體製作技能培訓和無障礙信息傳播服務,「心目影院」是中心的公益活動之一。從2004年開始,心目影院就開始為視障人士講述電影,補充視障觀眾的視覺信息。截止2020年9月5日,心目影院共講述電影900場次,參與志願者9502人次,受益視障觀眾31588人次。16年的助盲活動中,心目影院還將電影講述的模式推廣到了全國20多個城市。

王偉力表示,盲人朋友需要特別的關愛,他們全身都能動,但卻一步也不敢動,「這些年來,我的心裡越來越放不下他們,其實,我們都是一盞燈,一支蠟燭,都能或多或少地幫助他們照亮一點點世界。」

儘管「紅丹丹視障文化服務中心」的志願者們付出了很多,但外界還是有很多人認為「盲人看電影」是炒作。對此,王偉力和鄭曉潔表示,越是有這樣的聲音越說明,幫助盲人群體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還有很多灰暗的角落需要驅散,「人與人是一體的,不應該是孤島,幫助盲人是最難做的,如果把盲人的問題解決好,明眼人的世界也會更加美好。 他們用一生的盲態,為明眼人的生活提供借鑑,誰會去想一想他們的需求?」

王偉力說:「盲人當然能看電影,他們自己也會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他們摸過的東西都會在自己意識裡形成視覺符號,而他沒有碰觸過的東西,就需要講解來扶助他們去感知,比如『直升機是什麼?』我會說:『直升機是一個長把的倒扣湯勺,勺背上有一個旋轉的電風扇的扇葉』,這樣一個感受電影的過程,能夠激發盲人觀眾形成視聽一體的訊息,喚醒心理視覺。」

線上觀影將「連結」更多盲人觀眾

疫情之前,心目影院有一周一次固定的包場觀影活動,培養了很多資深影迷。而在疫情期間,盲人影迷們都覺得「憋壞」了。為了緩解盲人朋友的焦慮情緒,心目基金會秘書長鄭曉潔不僅建立了「紅丹丹家園」微信互助群,為視障人群提供信息交流、心理諮詢等服務還通過線上方式滿足大家看電影的呼聲。

心目影院工作人員發現,由於企業微信和微信的「互通」能力,電影講述者只需要把直播連結分享到微信群中,視障觀眾可以在微信群裡點擊連結直接聆聽,不需要額外操作,也不需要下載額外的app,這非常適合盲人朋友操作。於是,5月起,心目影院開始通過企業微信直播講述電影,截至8月29日,已經為視障觀眾講述了18場電影。

而此次「聽見電影」心目影院觀影會的舉辦,也宣告著心目影院線下觀影活動的重啟。王偉力表示,心目影院的線下講電影將繼續,為視障人群提供欣賞電影、社交、融入社會的機會。此外,心目影院還將開啟線上觀影計劃,由專業的電影講述志願者選擇優質電影,並依託企業微信的線上直播技術和無障礙適配能力。據悉,現在的講述志願者有100人左右,但達到較高水準的人並不是很多。

王偉力表示,心目影院也在培養自己的觀影活動主持人,以及影評人,通過電影喚醒盲人群體,為他們打開面對世界的窗口,了解社會的常態,甚至是回歸「人」的價值。可喜的是,心目影院的公益活動也吸引了很多企業的關注和支持,騰訊影業今後協同合作夥伴為「心目影院」提供的影片支持,以及騰訊QQ的無障礙功能及社群資源,擴大直播講述電影的觀眾群體,讓全國各地的視覺障礙者都能線上「看見」電影。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肖揚編輯/弓立芳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相關焦點

  • 為盲人講電影16年的心目影院線下觀影回歸,百位視障觀眾現場「聽見...
    當天上午,心目影院還在北京保利國際影院天安門店舉辦了「聽見電影」觀影會,這也是疫情發生後心目影院線下觀影的首次回歸。  電影中的畫面被講述者通過貼切的語言一一描述出來,和電影臺詞無縫銜接,幫助視障觀眾真真切切地「看到」了電影畫面。現場觀影的一名影迷表示,「難以想像盲人欣賞電影的艱辛,講述的老師太難得了。」  據了解,心目影院是北京市紅丹丹視障文化服務中心的服務項目,從2004年開始,心目影院就開始為視障人士講述電影,補充視障觀眾的視覺信息。
  • 為盲人講電影16年的心目影院線下觀影回歸啦!
    當天上午,心目影院還在北京保利國際影院天安門店舉辦了「聽見電影」觀影會,這也是疫情發生後心目影院線下觀影的首次回歸。圖為觀眾現場「聽」電影電影中的畫面被講述者通過貼切的語言一一描述出來,和電影臺詞無縫銜接,幫助視障觀眾真真切切地「看到」了電影畫面。現場觀影的一名影迷表示,「難以想像盲人欣賞電影的艱辛,講述的老師太難得了。」
  • 盲人也能「看」電影?是的,因為有「愛的旁白」~
    盲人也可以看電影,   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請您接著往下看~   其實,這項「盲人看電影」志願服務項目起源於2009年盲人節期間,當年江幹區盲人協會主席錢俊用上海製作好的《集結號》《畫皮》《走出西柏坡》《鄧小平1928》等無障礙電影光碟在江幹區各鄉鎮街道開展盲人電影周的活動,突破了盲人無法看電影的屏障。   2010年起,愛心主持人雷鳴等人便開始為視障人士觀影做志願服務。
  • 「盲人看電影」,不能只是簡單把盲人請到電影院
    大銀幕上正在播放國慶檔熱門影片《我和我的家鄉》,場下20位觀眾全部是盲人。他們每個人佩戴著一個耳麥,正是通過這一設備中的「解說詞」,他們用「耳朵」即可完成觀影。這也是我市盲人觀眾第一次觀看正在熱映的影片。(10月21日《寧波晚報》)寧波的江阿姨今年73歲,雙目失明已經60多年的她是第一次走進電影院。
  • 16年,他為盲人講了近千場電影
    「人類80%的信息獲取來自於視覺,盲人看不到就沒辦法融入社會。」已步入花甲之年的他毫無退意,每周講一次電影,正式開講前反覆觀影、做筆記,就像一位上課前認真備課的老師。新世界2004年的某天晚上,王偉力第一次講述電影——美國大片《生化危機》。觀眾只有一個人,他的盲人朋友。
  • 盲人也有地方「看」電影了
    近日,西安市雁塔區殘聯舉辦盲人影屋視障閱覽室啟動儀式暨國際殘疾人日觀影活動。通過現場講述等方式,讓盲人「看」電影,並鼓勵他們打破障礙走出狹小的生活空間,參與社會、融入社會。盲人電影是針對盲人身體殘疾狀況,以及聽力障礙殘疾人實際情況,將現有電影資源重新編輯,對每一個影視畫面進行畫外音解說,並配手語講解,滿足視障、聽障殘疾人的觀影需求。雁塔區殘聯歷時三個月,在全市率先建設完成了雁塔區盲人影屋和視障閱覽室,為轄區殘疾人打造了新型的學習活動陣地。
  • 15年,他給盲人講了900部電影
    可在這世界上永遠有一種人,想看而看不了電影。 盲人。 疫情期間,他們更成了身心都被隔絕的孤島。 好電影有撫慰人心的作用,給盲人提供的電影也是如此,同時,它需要電影講述者用語言補全對白外缺失的畫面,給眼睛看不見的觀眾補足視覺信息。 講述人王偉力在片尾製作了特意製作了一個小結——「謹以此片獻給全世界因疫情離世的親人們」。
  • 東湖評論:盲人「看」電影呼喚更多「心靈的聲音」
    大銀幕上正在播放國慶檔熱門影片《我和我的家鄉》,場下20位觀眾全部是盲人。他們每個人佩戴著一個耳麥,正是通過這一設備中的「解說詞」,他們用「耳朵」即可完成觀影。這也是寧波市盲人觀眾第一次觀看正在熱映的影片。寧波的江阿姨今年73歲,雙目失明已經60多年的她是第一次走進電影院。「以前對看電影這件事,想都不敢想的,也不知道看電影到底是什麼感覺。
  • 口述影像助香港盲人「看」電影,普及還需業界支持
    60歲的徐恩樂,因遺傳病視網膜色素病變,2006年視力開始減退,至今只剩一成視力,2011年,她得悉香港盲人輔導會有提供口述影像服務,即在電影沒對白時,透過口述影像員即場描述角色動作、表情、服飾、場景擺設等,把影像化為聽覺訊息,但過往只限落畫電影,待推出影碟後由義工口述。倘欣賞首輪電影,必須由機構包場,再聘請專業的口述影像員即場旁述,一年只有三至四次機會。
  • 【盲人電影】盲人也能看電影,就在8890光明電影院!
    對普通人而言,看電影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但對盲人來說簡直不敢想像。看一場電影也許只是一種夢想,這個夢有一天真的能夠實現嗎?前天下午,「8890光明電影院」首映開播,來自市區的50多位盲人代表,就「觀看」了一場特殊的電影——盲劇,切身體驗了一把電影的魅力。
  • 盲人電影院:聽電影能給視障群體帶來什麼
    聽他直播講電影的對象,是一群不能「看」電影的視障群體。「第二頁共三頁」「第三頁共三頁」「一起看按鈕」……隨著滑動、雙擊、三指等指尖在手機上的飛快動作,對應的按鈕及文案都被內置語音讀出,參加直播活動的視障用戶遵循著這些提示,跟著講述人王偉力,開啟了一次特別的「觀影」之旅。
  • 17場《一條狗的使命2》,讓盲人「看見」感動
    6月26日、27日,上海市殘聯、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和阿里影業聯合在上海先後舉辦17場《一條狗的使命2》「無障礙電影」專場活動,邀請近2000名視障人士到場欣賞影片。「無障礙電影」公益活動最早在2012年推出,由上海市殘聯為視力殘疾人購買包場電影票,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派出播音員、主持人,為視力殘疾人提供現場的義務旁白解說。2019年5月,無障礙電影公益解說團隊榮獲「全國助殘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 郭富城新片《麥路人》舉辦觀影活動 觀眾哭溼口罩
    9月13日,電影《麥路人》在京舉辦超前觀影活動,全場觀眾映後淚光閃閃,表示口罩都已被浸溼。影片中獲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提名的主演劉雅瑟映後現身現場與觀眾進行了深度交流。《麥路人》在京舉辦超前觀影活動她更坦言道自己獲得金像獎提名是非常意外的事情
  • 天津組織盲人免費看電影《唐山大地震》
    16日下午,經瀟湘晨報滾動新聞記者核實,「盲人看電影」實為誤傳,組織方及當事攝影記者解釋稱其實是組織盲人用「心」聽電影,播放電影的同時有志願者在講解畫面。緣起當地報紙上的一篇圖片新聞報導網絡爭議是如何形成的?16日下午,瀟湘晨報記者按圖索驥找到了14日發表在天津《渤海早報》第19版邊欄上的一篇圖片報導,標題為《用「心」看》,作者系該報記者遊思行。
  • 盲人如何看電影?企業微信發起的心目影院線上觀影計劃給你答案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在很多人看來,盲人或許不能和常人一樣見證光影世界的每一個精彩片段。但是,盲人依然渴望光影,渴望看到每天早上的第一縷陽光、微笑著的親友、趴在大樹下的一隻小泰迪、新上映的一部電影……但是盲人如何看電影呢?王偉力創辦了中國第一家盲人電影院——心月影院,影院提出「視覺講述」的理念,在電影播放過程中,由講述人對畫面的描述來傳遞視覺信息和導演的創作意圖。
  • 國際盲人節|百餘名盲人「聽」無障礙電影,感受文化幸福
    新湖南客戶端10月16日訊(記者 沙兆華 通訊員 郭洋)2020年10月15日是第37屆國際盲人節,當日晚7時,湖南省特教中等專業學校報告廳座無虛席。在省盲協、中國傳媒大學 「光明影院」項目團隊的組織下,我省149名盲人朋友共同「聆聽」了無障礙電影《等風來》。省盲協主席黃程與盲人朋友們一起「聽」影,並向大家致以節日的問候。
  • 口述影像,讓盲人也可以「看」電影
    現 場 2萬字口述稿 3名志願者接力講解 23歲的視障女孩蘭婷很愛看電影,她對前陣子在朋友圈刷屏的《流浪地球》期待已久,這次專門約了閨蜜和男友一起前來觀影。長達2個多小時的《流浪地球》,當天由三位志願者以接力的方式講解,每人手裡都攥著一份厚厚的口述稿。
  • 貓眼電影舉辦公益觀影活動,為小朋友開啟電影之旅
    2016年8月12日至14日,由北京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鄭州市中原區殘疾人聯合會、海南殘疾人基金會聯合貓眼電影主辦了一次別開生面的三地包場觀影的公益活動。此次活動觀看的影片是近期迪士尼熱映影片《我們誕生在中國》。因為影片是一部適合成年人又適合小朋友觀看的合家歡影片,所以本次包場活動貓眼電影分別邀請了北京、鄭州、海口的小朋友以及家長一同進行觀看 。
  • 調查與研究 | 盲人電影
    她清楚地記得1996年一個晚上,她正看著書,「一下子就看不見了」。變盲後的生活以聲音為主,無論時隔多久,只要曾遇見過,她都能準確地通過聲音認出對方。盤發的女士情況稍好些,視殘4級。視殘3級、4級屬於低視力,戴上眼鏡能稍微看見些東西。一聲巨大的「嗚——」響起,是飛機飛行時的轟鳴聲。觀眾席的燈關閉,電影開始了。
  • 電影《雄獅》舉辦觀影場 以情動人真實故事頻獲好評
    6月15日,片方特意在西安萬達影城解放路店舉辦觀影場,並邀請眾多媒體共賞佳片,《雄獅》強大而有張力的敘事,豐富多層的情感內涵,俘獲了在場所有觀眾的心。真實事件成催淚炸彈  社會意義引人深思      本次片方舉辦超前觀影場,旨在邀請觀眾提前感受這部情感巨製所帶來的震撼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