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組織盲人免費看電影《唐山大地震》

2021-01-09 正北方網

8月13日,天津市盲人協會組織盲人到和平文化宮免費「觀看」電影《唐山大地震》。圖/遊思行

 

紅網長沙8月17日訊(瀟湘晨報滾動新聞記者 耿紅仁 通訊員 謝湘佑)日前,一則「天津組織盲人『觀看』唐山大地震,盲人眼含熱淚」的消息在網上熱傳,並引起了部分網友的不解,稱「想不通,盲人怎麼看電影?」

16日下午,經瀟湘晨報滾動新聞記者核實,「盲人看電影」實為誤傳,組織方及當事攝影記者解釋稱其實是組織盲人用「心」聽電影,播放電影的同時有志願者在講解畫面。

緣起當地報紙上的一篇圖片新聞報導

網絡爭議是如何形成的?16日下午,瀟湘晨報記者按圖索驥找到了14日發表在天津《渤海早報》第19版邊欄上的一篇圖片報導,標題為《用「心」看》,作者系該報記者遊思行。

這張圖片下方的文字報導稱,昨日(13日),(天津)市盲人協會組織盲人到和平文化宮免費「觀看」電影《唐山大地震》,對圖片的介紹是「放映過程中盲人們眼含熱淚」。

就是這樣一條消息,在接下來的兩天裡在網上瘋傳,標題也不再是原先的《用「心」看》,而是不斷異化並發酵成《天津組織盲人觀看唐山大地震,盲人眼含熱淚》。

網友辯:離譜的作秀,還是確有其事?

「這是在拿盲人開涮,領導作秀做得有點離譜了!」類似的質疑聲時不時出現在新聞跟評或網絡帖文中。

對於這些,也有自稱知情者反駁說,「盲人看電影說起來好像很悖論,實際上並非不可能,關鍵是一個解說人物,他會描述場景環境和畫面,這是我看到的一個紀實節目中了解到的!」網友「回家賣紅薯」如是說。

這一點得到許多網友認可,網友「SPARK2013」就說,「國外早就有盲聾影院,天津的這家影院幾年前建成的,是公益機構,好多網友需要被科普了,這是對盲人的人文關懷的表現,我們理應理解和支持,而不是非議。」

網友「年紀大的婆婆」還跟帖講了個人親身經歷說,「70年代我有個鄰居,不幸眼睛失明,她就很喜歡聽收音機,後來也很喜歡『看』電視,盲人的聽覺相對發達,而如果有人講解,那定是對盲人很大的心靈慰藉。」

在百度貼吧上,還有網友貼出了當地一廣播電臺的同題報導文字版,稱「雖然不能夠看到影片的場景,演員的樣子,但講解員細緻的描述和講解彌補了信息缺失的遺憾,現場的盲人朋友感受到了影片所要傳達的情感,紛紛潸然淚下。」

「挺感動的,我們也是從那個年代經歷過的,那時我20歲,我在工作,這是過去30年的一個回憶,講得很精彩,過去我也看得見,很入畫,感謝對我們的關心,深切感受到32年前地震的景象,流過淚,特別感人。」一位「觀影」後的盲人深有感觸地說。

調查:盲人「看電影」實為聽電影

16日下午,瀟湘晨報滾動新聞記者聯繫了當事記者遊思行,他對部分網友的非議很是憤怒,並解釋說實際上是有志願者在作旁白解說畫面的。

遊記者說那天的活動是天津盲人協會和和平文化宮一起組織的,其實和平文化宮長期給盲人放電影的,那天剛好放這個熱門電影。由於天津離唐山也近,有些人甚至他們的親戚也經歷過唐山大地震,也會產生一些共鳴。

「我就在現場,有個盲人低著頭,突然眼淚就已經下來了!」遊記者動情地說,「你可以閉上眼睛感受著個電影,當時那種環境下,感觸特別深。」

對於這一點,作為活動組織方的天津市盲人協會與和平文化宮和也分別予以了證實,並介紹了活動的背景以及活動當天的現場情況。

其中,天津市盲人協會常務副主席許躍介紹說,「8月是天津市殘聯的文化周,我們與天津市和平文化宮合作,給盲人講電影。」

對於網上非議,許非常氣憤地說,那都是誤傳惹的禍,實際上原新聞中的「看」電影中的看是加了引號的,盲人有淚腺自然是可以流淚,說不能流淚的是沒常識的表現。

和平文化宮副館長鄭偉也介紹說,他們2007年9月就辦了一個名為「心目影院」的盲人影院,是一個免費的純公益影院,每月都組織一次盲人「看」電影。

「我們這裡的『看』,實際上是『講』!」鄭副館長耐心地解釋說,給盲人講電影,通過給盲人講對白以外的事情,環境形體,肢體語言等,把整個電影畫面給描繪出來,就像電臺講廣播劇。和平文化宮的講解人員都是招募的志願者,有大學生、白領、老師等,各行各業的都有,都是經過一定培訓的,目前已經有二三十人。

鄭偉說13號當天上午,天津市盲人協會組織來了100多視力有障礙的朋友到和平文化宮「看」電影《唐山大地震》,因為盲人朋友大多是40-55歲這個年齡段,而且天津距離唐山也不遠,引起了很多老人的共鳴,確實有人流淚。

對於網上的非議,鄭說應該是信息的不對稱造成了網友的誤解,實際上這項工作是非常有人文關懷的,精神上的慰藉對盲人不可或缺,得到了殘聯和社會的大力支持。

最後,鄭還稱希望通過瀟湘晨報的報導引起公眾對盲人朋友的理解與關心,希望大家能對盲人朋友的生活多一些了解,而不是非議。

[責任編輯:王進波]

相關焦點

  • 陳道明願意零片酬出演《唐山大地震》
    馮小剛籌拍《唐山大地震》時預算2個億,可最終只籌到1.2億,於是馮導決定壓縮演員的片酬,把錢花在製作上,可在找演員時,他四處碰壁。當他找到陳道明時,對方竟欣然應允,跟他說:「你要是拍唐山大地震,我免費演!」因為對於陳道明來說,比起演員,他更是唐山大地震的親歷者。
  • 唐山大地震紀念日:聊聊電影《唐山大地震》
    明天就是7.28了,是震驚中外的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筆者特地重溫了由馮小剛導演在2010年拍攝,陳道明、徐帆主演的災難片《唐山大地震》。電影《唐山大地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影片用長達136分鐘的時間講述了一個前後跨度32年。
  • 唐山大地震,以電影視角,看真實世界。催人淚下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是由馮小剛導演拍得一部歷史、災難性的一部電影。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張國強和陳瑾等聯合出演。其中徐帆飾演李元妮,是一名紡織廠女工。張靜初飾演成年的方登,她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王登,因為她劫後被王德清所救。
  • 電影《大地震》原型根據唐山大地震真實事件改編
    電影《大地震》原型根據唐山大地震真實事件改編  由曹衛宇、張晞臨、石文中、馬浩博領銜主演的電影《大地震》正式要上線了,這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一起來看看電影大地震上映時間吧!  電影大地震什麼時候上映  電影《大地震》根據43年前唐山大地震中的真實事件改編,還原了一個萬人生還的奇蹟故事。
  • 當年,我在天津感受到了唐山大地震的驚魂一刻!
    文|張居明(當年唐山大地震被扭曲的鐵路鋼軌)一九七六年,在中國歷史上絕對是非同尋常的一年。而更加刻骨銘心的當屬唐山大地震。那時,我正在天津市大港電廠,親身經歷了那場史無前例的大災難,現在回想起來仍心有餘悸,不堪回首。一九七六年初,寧津縣與天津大港電廠籤訂了勞務輸出合同,由寧津縣選派五百青壯年北上天津幫助建設大港電廠。那時我剛輟學不久,就隨這批建設大軍來到這個不毛荒蕪之地。
  • 求哥們別勸我看《唐山大地震》了
    電影《唐山大地震》炒到今天這個程度,怕是已接近尾聲了,必須趕緊湊個熱鬧,說幾句心裡話。    已經有人預測,《唐山大地震》票房過5億沒有問題,真的應該向馮小剛導演道一聲:「恭喜發財!」不過,我也必須向馮導老實交代:這5億裡可沒有我的一個子兒。我不會掏錢看這部電影的,今天不會,將來不會,永遠不會!
  • 為什麼唐山大地震清東陵沒有損壞?
    60後、70後對唐山大地震都有模糊的記憶,清東陵位於唐山遵化,沒有去過的人很少,為什麼唐山大地震清東陵沒有損壞,一方面是因為遵化距震中遠了一些,另一方面不得不說皇家建築肯定比普通的建築要抗震一些,另外地質構造好也是一方面原因。
  • 黃海波生於唐山大地震,天津長大演過兒童片,演藝事業止於巔峰期
    黃海波黃海波1976年出生在剛剛發生大地震的唐山,在天津薊縣(今薊州區)的部隊大院長大。黃海波的父親是軍醫,1976年被派往新疆,臨走前,他把懷孕的妻子送回唐山娘家。唐山大地震發生在那一年的7月,11月時黃海波出生,呱呱墜地後第一眼看到的是軍綠色的帳篷頂,帳篷外面一片廢墟。到他半歲時,父親才第一次見到他——當然,這都是來自於黃海波母親的轉述。2010年,馮小剛導演的電影《唐山大地震》公映,黃海波包場請爸媽和親戚朋友一起看電影。媽媽坐在電影院裡一直流淚。
  • 還記得災難片《唐山大地震》嗎?除了悽慘我還看到了希望!
    作為90後的我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時候還沒有出生,最初接觸到唐山大地震是在電影院觀看2010年馮小剛導演主導,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張國強和陳瑾等聯袂出演的電影《唐山大地震》,災難在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突然來臨,毫無預兆,在電影中都能感受到現場那種悽慘的氛圍,可想而知當初身處災難中的人類是怎麼熬過來的
  • 《餘震》比《唐山大地震》殘酷
    特約記者 趙妍 發自上海  不少人說她因馮小剛電影《唐山大地震》一夜走紅。「這讓我聽起來像個暴發戶。」  就像她自己回應這種說法那樣,作為一個獨立、具有個人特色的小說家,張翎早已在電影界出現。
  • 唐山大地震電影影評,被深情寄語「中國人自己的電影」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作為社會的集體傷痛,一直被悄悄地掩埋和隱藏在無數人內心最深的角落中。貌似被遺忘,實際上它卻一直在隱隱作痛。《唐山大地震》這種直接觸及民族集體傷痛回憶的電影,其表達的歷史觀,以及它對當下社會現實的觸及程度,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2010年的中國和中國人正處於什麼樣的狀態。
  • 唐山1976年大地震後為何地震起伏活動不斷?專家解讀
    新京報快訊(記者 應悅)今天(7月12日)6時38分,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專家分析認為,此次地震發生在1976年唐山7.8級地震的老震區內,是唐山地震老震區繼1995年10月6日唐山古冶5.0級地震後的又一次正常起伏活動。
  • 電影《唐山大地震》8分鐘地震場面揭秘
    《唐山大地震》讓主創者感到最艱難的部分並不是情感的把握,而是短短8分鐘地震場面的營造。新華網北京7月18日電(白瀛、廖方舟)馮小剛新作《唐山大地震》將於22日起在全國上映。電影《唐山大地震》海報 拍攝中,電腦特效和實拍的配合過程複雜得難以想像。
  • 《唐山大地震》獲全面盛讚 華語電影新高度
    「落淚」是感動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南都娛樂周刊》執行主編謝曉被本片深深打動:「看電影感動落淚到不能自已,上次是二十年前的《媽媽再愛我一次》,這一次是《唐山大地震》。」同是女性的《精品購物指南》娛樂時尚編輯部主編趙躍紅表示:「 《唐山大地震》這麼拍,哭疼了五臟六腑,沒想到!也久違了!馮導真會講故事,也難怪票房常紅!」
  • 唐山地震發生在哪一年 唐山地震發生的時間
    地震作為一種自然災害,給人類帶來的無疑是難以磨滅的傷害。建築轟然倒塌,不少人直接因此而喪生。只是提起地震,大多數人都會想起唐山大地震,畢竟這是比較大型,且傷亡巨大的一場地震。數以萬計的人喪命於此。那麼,唐山地震發生在哪一年呢?
  • 提前通知唐山5.1級地震——記唐山大地震44周年
    今日6時38分,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0千米。河北、北京、天津有震感。這是繼唐山大地震後44周年以來,一次影響較大的地震。回顧下44年前的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中國河北省
  • 為何44年後唐山大地震仍有餘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舉行的地震情況通報會介紹,古冶5.1級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且唐山大地震的餘震可能會持續上百年。為何唐山大地震已過去44年,還會有餘震?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據悉,古冶區位於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級地震的破裂帶上,此次古冶5.1級地震也發生在唐山大地震的餘震區內。
  • 獨家專訪李晨:看《唐山大地震》激動痛哭流涕
    獨家專訪李晨:看《唐山大地震》激動痛哭流涕 記得第一次從熒幕中認識李晨,是看他主演的《十七歲不哭》和電影《花季雨季》,那個帥氣的優等生簡寧、活潑熱心的王笑天,當年可是無數女學生們的夢中情人。十幾年後,這個花季少男先後主演了《士兵突擊》、《集結號》,蛻變成型男硬漢。          不過硬漢也有柔情的一面,當看著自己主演的馮小剛新作《唐山大地震》的預告片,李晨意外當場痛哭流涕,雙眼紅腫,讓人有些驚訝,心中也不免一陣心疼。
  • 尋找《唐山大地震》的「唐山原型」(組圖)
    尋找《唐山大地震》的「唐山原型」(組圖)    《唐山大地震》正在全球熱映,一路飆升的票房令人瞠目。在唐山人心目中,《唐山大地震》已經遠遠超出一部電影的承載力,它所引起的情感共鳴超乎想像。在中國電影史上,一座城市和一部影片如此「貼心貼肺」,實屬罕見。
  • 經典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導語:經典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後感中國人喜歡聽評書,評書裡既有「長坂坡」,也有「走麥城」。鄉下人辦紅白喜事少不了嗩吶,嗩吶曲裡既有「一枝花」,也有「哭皇天」。在文藝作品中感受大喜大悲,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傳統。23秒的天變帶來了32年的分離之痛,《唐山大地震》是一部蹂躪人心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