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災難片《唐山大地震》嗎?除了悽慘我還看到了希望!

2020-11-17 騰訊網

  作為90後的我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時候還沒有出生,最初接觸到唐山大地震是在電影院觀看2010年馮小剛導演主導,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張國強和陳瑾等聯袂出演的電影《唐山大地震》,災難在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突然來臨,毫無預兆,在電影中都能感受到現場那種悽慘的氛圍,可想而知當初身處災難中的人類是怎麼熬過來的。

  可這是自然災害,我們的科技發展到現在對於地震的預測都沒有達到完美的地步,更何況當時還在1976年,災難降臨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不管你能不能承受得起,當時看完電影的時候一度有一些悲觀的想法,覺得在地震中喪生的人要比活著的人更加幸運,因為活著,帶著痛苦活者是最艱難的,但是後來轉念一想電影想要傳達的思想並不是這樣的,還是想要讓人們看到生的希望和活著的意義,雖然災難無情,但是人有情啊,我們的政府有擔當,社會各界人士也很關注,我們一起度過了最困難的時刻,要忘記災難對於經歷悲傷的人是很難做到的,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讓其看到希望,讓他知道這個世界還有人在關心他,他並不是一個人。

  你再看看現在的唐山,在國家扶持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幫助下已經是另一番新天地了,你很難想像這麼美麗的城市曾經發生過那麼悲慘的事情,可是我們不能忘記悲痛,我們設立了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讓世世代代、祖祖輩輩的人都知道我們是怎麼從悲痛中一步一步的熬過來的,這並不是恥辱,而是我們堅強的象徵,要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美好時光。

  就在前不久,2020年7月12日6時38分,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又發生5.1級地震,系近5年來周邊最大地震,北京、天津等地有震感。但是此次地震並無人員傷亡的報告,人們的日常生活並沒有被打斷,我們的小學課程中也加入了關於地震自我救援的相關課程,在方方面面都做了比較好的宣傳,我們平時就要養成危機意識,氣源、電源、火源不用的時候就要及時關掉,定期的組織人員進行地震自救培訓,只有掌握了這些技能,我們才能面對未來的不期而遇的災難。

相關焦點

  • 《唐山大地震》:1976年的震蕩與希望
    ,不知不覺演變成了歲月的禮物,一部影片,讓我回到那個充滿震蕩與希望的1976。》,被地震時的慘烈所震動,無論是遙遠的1976年的唐山,還是2008年的汶川,一樣的慘不忍睹,一樣的情感糾葛,心似刀割。看到年輕的母親在雙胞胎兒女間作出的選擇,看到為了避免累及救助人員的傷亡,汶川地震中的那位母親選擇給女兒鋸腿,那是何等的痛苦抉擇!地震,讓家園瞬間摧毀,而人的生存狀況和精神所向的探尋,成為該影片著力渲染的重點。關注普通百姓的生活變遷,凝神聚力與百姓的心靈動蕩與演變,既是現實題材追求的目標,也是《唐山大地震》傳達給觀眾的表達意圖。
  • 還記得8年前《唐山大地震》的小「方登」嗎?如今17歲,顏值超高
    【還記得8年前《唐山大地震》的小「方登」嗎?如今17歲,顏值超高】 2010年《唐山大地震》上映,影片中的小「方登」模樣可愛,一個學生頭簡直不要太適合她的娃娃臉,而她就是演員張子楓。扎兩個小馬尾也是非常的可愛了,儘管臉上都是灰,但是也絲毫掩蓋不了她清秀的模樣。
  • 經典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導語:經典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後感中國人喜歡聽評書,評書裡既有「長坂坡」,也有「走麥城」。鄉下人辦紅白喜事少不了嗩吶,嗩吶曲裡既有「一枝花」,也有「哭皇天」。在文藝作品中感受大喜大悲,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傳統。23秒的天變帶來了32年的分離之痛,《唐山大地震》是一部蹂躪人心的電影。
  • 還記得《唐山大地震》的「大小方登」?多年後兩人再度同框回憶殺
    隨著四川宜賓發生地震,地震這個話題再次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不得不說我國發生最嚴重的災難就是地震了,不管是「唐山大地震」還是「汶川大地震」,都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回憶。尤其「唐山大地震 」,作為國內第一起最嚴重的地震被大家重點關注,而且當時那個年代的科技發展水平不高,建築的防震質量也不好,所以才會引起那麼嚴重的災難 。為了能夠讓大家關注這起地震,還特意拍成了一部電影。由於劇情真實、感人,《唐山大地震》已經成為國內最經典的電影之一。
  • 唐山大地震44周年,唐山人,對於地震已經麻木了嗎?
    2020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雖已過44年,在聽老一輩的唐山人講述大地震的親身經歷時,依然感到毛骨悚然。唐山地處郯城-廬江地震帶、燕山地震帶以及海河(河北)平原地震帶的交匯處,與此同時,又是大陸斷裂地震帶的邊緣,導致唐山地質活動頻繁,地震次數較多,震級較高。在唐山大地震發生後的44年裡餘震至今未絕。因為地質活動頻繁唐山人對於地震早已麻木,坊間流傳著一句話,大震不用跑,小震跑不了。
  • 一個「23秒、32年」的故事——災難片《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是由馮小剛執導的一部以唐山大地震為背景的電影。電影由華誼兄弟公司出品,由馮小剛執導,再由徐帆、張靜初、陳道明、李晨、陸毅、張國強、王子文等知名演員參與演出。電影改編自女作家張翎的小說《餘震》,講述一個「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發生的地震,將唐山市在23秒之內變成一片廢墟。一位年輕的母親在面對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絕境下,無奈選擇犧牲姐姐而救弟弟。這個決定改變整個家庭的命運,也讓倖存者陷入一個難以彌合的情感困境,但一家人終究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時重逢且釋懷。
  • 今日,唐山大地震40周年…..
    看起來跟我毫不相關的事,為什麼要特別悼念?可能是我對地震這天災,特別的敏感和感受。因為,我有我關於地震的故事。 從我有記憶以來,地震,跟我從小的經驗就似乎是離不開的。我小時候住在花蓮,去過臺灣的朋友應該知道,花蓮在臺灣東部,颱風從太平洋過來,百分之陸十以上從花蓮登陸。不幸的是花蓮也是地震高髮帶,所以自小我就搖得很習慣了。
  • 重溫傳世經典《唐山大地震》觀後感:一個母親的選擇
    不錯晚到了一會,沒看到開頭。作為一個沒經歷過大地震的唐山人,徐帆的模仿的唐山口音讓我不停地想笑,徐阿姨,如果口音咱學不像,可以用普通話的,我們能理解。故事倒是不錯,可是我沒看出這個和唐山大地震有啥關係。我是個男的,這個母親的選擇我覺得是可以理解的。中國是一直的傳統社會。何況在70年代。
  • 還記得《唐山大地震》裡的小方登嗎?她要第二次扮演黃磊的女兒了
    電影《唐山大地震》播出至今已過去了9年的時間,這部以唐山地震為真實背景的電影,當年一經播出就感動了無數觀眾。9年前的方達飾演者李晨還沒有像今天這樣火,飾演方達老婆的王子文還是一個跑龍套的小配角。她叫張子楓,2001年出生於河南三門峽市,憑藉在《唐山大地震》,張子楓獲得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新人獎,從此正式進入演藝圈。多年之後小姑娘慢慢長大,憑藉自己過硬的演技,名氣也漸漸大起來。張子楓再次走入觀眾的視野是2016年的電視劇《小別離》,她在劇中飾演黃磊和的女兒方朵朵,《小別離》圍繞中學生出國讀書展開,講述了三個家庭面對孩子升學、留學、青春期的故事。
  • 獨家專訪李晨:看《唐山大地震》激動痛哭流涕
    記得第一次從熒幕中認識李晨,是看他主演的《十七歲不哭》和電影《花季雨季》,那個帥氣的優等生簡寧、活潑熱心的王笑天,當年可是無數女學生們的夢中情人。十幾年後,這個花季少男先後主演了《士兵突擊》、《集結號》,蛻變成型男硬漢。          不過硬漢也有柔情的一面,當看著自己主演的馮小剛新作《唐山大地震》的預告片,李晨意外當場痛哭流涕,雙眼紅腫,讓人有些驚訝,心中也不免一陣心疼。
  • 唐山大地震紀念日:聊聊電影《唐山大地震》
    明天就是7.28了,是震驚中外的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筆者特地重溫了由馮小剛導演在2010年拍攝,陳道明、徐帆主演的災難片《唐山大地震》。電影《唐山大地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影片用長達136分鐘的時間講述了一個前後跨度32年。
  • 尋找《唐山大地震》的「唐山原型」(組圖)
    尋找《唐山大地震》的「唐山原型」(組圖)    《唐山大地震》正在全球熱映,一路飆升的票房令人瞠目。在唐山人心目中,《唐山大地震》已經遠遠超出一部電影的承載力,它所引起的情感共鳴超乎想像。在中國電影史上,一座城市和一部影片如此「貼心貼肺」,實屬罕見。
  • 錢鋼:​唐山大地震的親歷與記錄
    更心酸的事情,就是第二天我們還要去看一看他們,到邢臺的育紅院,不能進去,在門口隔著窗往裡面看,裡面是炕(北方燒火的炕),炕上有幾個小孩在那裡打鬧,結果有一個小孩眼很尖,看到窗戶外頭有人,竟然把我給認出來了,又哭又叫,跳下來在後面追我,這時候我們只好低頭逃跑。那次我記憶很深,很難過。我給你們看上面一張照片,這是新華社的一個記者在火車上拍的,這個照片真實嗎?虛假嗎?
  • 原創——《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又一個7.28,清晨伊始,南湖地震主題公園已是人滿為患,人們懷著同樣的心情聚攏而來,為著這個城市獨有的日子。 車窗外,成群的蜻蜓在飛舞,它使我想起影片《唐山大地震》開場的那個鏡頭。方登和方達姐弟倆被遮天蔽日的蜻蜓所吸引,驚詫地用唐山口音呼喊「蜻蜓,蜻蜓」,可憐的孩子哪知道這是地震前兆啊。我打趣地和二哥說:其實咱們唐山跟蜻蜓叫「麻楞」。
  • 求哥們別勸我看《唐山大地震》了
    電影《唐山大地震》炒到今天這個程度,怕是已接近尾聲了,必須趕緊湊個熱鬧,說幾句心裡話。    已經有人預測,《唐山大地震》票房過5億沒有問題,真的應該向馮小剛導演道一聲:「恭喜發財!」不過,我也必須向馮導老實交代:這5億裡可沒有我的一個子兒。我不會掏錢看這部電影的,今天不會,將來不會,永遠不會!
  • 從《唐山大地震》的小方登到「國民妹妹」,張子楓變成怎樣了?
    2010年上映的《唐山大地震》,導演馮小剛用斑駁光影,完整地呈現了當年唐山地震的慘烈,僅僅23秒的巨震,卻帶給人一生久久無法癒合的傷痛。 看《唐山大地震》,上咪咕視頻APP一個平凡而幸福的四口之家,被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撕得支離破碎
  • 《餘震》比《唐山大地震》殘酷
    因馮小剛電影《唐山大地震》而引發的對原著者的關注,張翎的忙碌可想而知。「可是我還是把你插隊進來,快快完成了。」這或許多少是因為2009年8月時代周報就《金山》對張翎做的專訪。身在加拿大,張翎接受採訪的方式是做一道道的「問答題」。  「地震電影很轟動,7月28日周年紀念日當天,溫州的一家影院給我家人親友專場免費放映了一場大地震電影—很感動呢。」
  • 唐山大地震是哪一年 唐山大地震的影響
    唐山,一座上百萬人口的工業城市,在一場沒有任何徵兆的特大地震中夷成廢墟。中國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的震撼》一書,公布了以下數字:死亡242769人,重傷164851人,輕傷544000人。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唐山大地震!
  • 唐山大地震"漏報"真相:一段不該被忘卻的歷史
    他說,「小洲先生,你寫了一部長篇我看到了,唐山大地震漏報的情況為什麼沒人寫成書?」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漏報的說法。我說你是誰,他不說,但告訴我「有這麼一條線索,你願意採訪的話,這裡邊有好多的事情。」於是,他告訴我去找唐山地震辦主要負責人,楊友宸。我找到了楊友宸之後,老頭向我和盤託出了唐山地震監測網的內幕。
  • 1976年唐山大地震到今天的唐山地震,我們應該明白什麼
    大家好,我是阿柴歷史筆記。今天得知唐山再次發生地震,這次地震不由得讓我想到三十八年前唐山發生的大地震,唐山地震的爆發是我新中國建國以來遭受的最大的災害,這種災害像饑荒一樣可怕。一座工業城市盡在23秒內變為廢墟,至今會想起來都十分不適,今天的地震再次發生在唐山,唐山這座英雄的城市不要害怕,祖國和人民是你們堅強的後盾,一起抗震一起加油。1976年唐山地震的發生讓我們新中國受到了巨大的危害,上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因為一場地震變得家破人亡,正是因為這場地震許多有著父母的孩子變成了孤兒。這次地震我們不僅看到許多父母為了自己的孩子支撐起一點點的空間而被千金巨石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