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秋海棠」到「大公雞」,中國邊界線到底經歷了什麼?

2021-01-07 地史館

從小我們就知道,中國有96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是世界領土面積第三大國,可你知道這96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是怎麼確定的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地圖

自秦統一六國,中國歷史上長期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但歷代帝王都信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傳統理念,導致中國與周邊國家一直是一個有邊無界的狀態。

請點擊輸秦朝的疆域

隨著近代西方主權國家概念的引入,和殖民主義的入侵,領土邊界日益嚴重,到清朝才意識到主權的重要性,力圖保衛邊疆。可落後就要挨打,還是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被迫割讓了大量的領土。

中俄邊界

俄國是一個對領土有著強烈欲望的國家。沙俄時代,俄國擴張到西伯利亞地區,與清朝在蒙古、外東北地區衝突不斷。

俄羅斯帝國全盛時期版圖

1638年,俄國以在鄂畢河流域建立的雅庫茨克為基地,開始向東南方擴張,不久,到達了黑龍江流域。在這裡,中俄兩個國家第一次接觸了。隨後俄國在黑龍江源頭石勒喀河以西修建了尼布楚城,在黑龍江北岸修建了雅克薩城,以此作為據點,逐步向黑龍江以東以南蠶食。

雅庫茨克

到了清康熙年間,在平定中原和三藩叛亂後,康熙皇帝決定解決東北問題,於是在1683年到1686發動了兩次雅克薩之戰,擊潰了俄軍。

雅克薩戰爭

1689年8月22日,清、俄雙方的談判代表在尼布楚城外,籤訂了《尼布楚條約》,條約規定:中俄兩國以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及外興安嶺直至海為界,以北以西屬俄國,以東以南歸中國。

《尼布楚條約》劃定邊界

1727年,清朝雍正年間,中俄又籤訂了《布連奇斯條約》和《恰克圖條約》,規定了兩國的中段邊界。沙俄用欺騙的手段,奪走貝加爾湖以南、恰克圖以北的安加拉河流域10多萬平方公裡土地。中國失去了「北海」,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1727年劃定蒙古地區邊界

當時中國西部邊界尚未與俄國接壤,在乾隆朝評定準格爾後,三帳哈薩克和巴達克山國,也就是現在的哈薩克斯坦和阿富汗,想要歸附清朝,但乾隆以二國不是中國領土為由,拒絕!只是讓他們當藩屬國。後來,俄國多次出兵,攻佔了三帳哈薩克,與清朝在巴爾喀什湖地區劃界。

中俄巴爾喀什湖邊界

鴉片戰爭後,俄國看清了清朝的軟弱,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俄國假意幫助中國向英法調停,連逼帶騙,籤訂《璦琿條約》,奪走黑龍江以北60萬平方公裡土地,中國失去外興安嶺。

1860年,俄國故技重施,威脅要退出調停,逼迫籤訂《北京條約》,奪走烏蘇里江以東40萬平方公裡土地,中國失去庫頁島。

1864年,沙俄政府乘中國太平天國內亂方息,以武力相威脅,逼迫腐敗的清朝與其籤訂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奪佔了中國近44萬平方公裡土地,中國失去原來最大的湖泊,巴爾喀什湖!

俄國侵佔西北領土

1865年,俄國支持浩罕汗國阿古柏入侵新疆,左宗棠力戰多年,終於收復了新疆!最後籤訂了《伊利條約》,雖保住了新疆,卻也還是被割佔了6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左宗棠收復新疆及《伊犁條約》割讓領土

1914年侵佔了中國最北部的唐努烏梁海17萬平方公裡國土,不久又受到蘇聯控制,1944年,史達林將唐努烏梁海地區併入了俄羅斯聯邦的圖瓦自治州,中國至此失去了西薩彥嶺周邊的大片土地。

俄羅斯圖瓦共和國

2008年10月,中俄舉行了黑瞎子島的界樁揭幕儀式,至此,中俄從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條約》算起,歷時300多年,終於解決了邊界紛爭

黑龍江上黑瞎子島中俄劃分邊界

中蒙邊界

1945年,二戰勝利前夕,美英蘇籤訂《雅爾達協定》,規定戰後蒙古獨立,以此為條件換取蘇聯出兵東北,同日本作戰。迫於美蘇的壓力,民國政府同蘇聯籤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承認蒙古獨立事實。

雅爾達會議「三巨頭」

新中國成立後,1962中蒙兩國籤訂《中蒙邊界條約》,基本承認了蒙古獨立時所轄領土,並於1964年,籤訂邊界協議書,正式勘定邊界。

蘇聯解體後中亞加盟國邊界談判

在蘇聯解體後,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個接壤獨立國協國家,經過談判,籤署邊界協議,解決了中俄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

中哈邊界中哈邊界談判從1992年開始,1998年,中哈籤訂《中哈國界補充協議》,劃定了以前懸而未決的邊界問題,解決了所有邊界問題,2008年,豎立界碑,完成邊界勘界工作。中國增加1248平方公裡國土控制面積。

中哈邊界上的爭議地區

中吉邊界中吉邊界談判1992年開始,2004年結束,並立碑勘界。中國增加1190平方公裡國土控制面積。

中吉邊界爭議地區

中塔邊界中吉邊界談判1992年開始,2011年結束,並立碑勘界。因為帕米爾地區複雜的歷史遺留問題,談判過程非常艱難,最終大體按實際控制領土,劃分邊界,中國增加2000平方公裡國土控制面積。

中阿邊界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國和阿富汗也是接壤國家。當年阿富汗被英國控制,英國與俄國將本屬於中國的瓦罕帕米爾地區劃給阿富汗,用作英俄之間的緩衝帶。

瓦罕帕米爾走廊

阿富汗獨立後,1963年,中阿兩國開始正式談判邊界問題。中國考慮到兩國同是受到帝國主義侵略的國家,且阿富汗是個小國,一直和中國和平共處,便不再追述歷史上的邊界問題,以實際控制地區為標準劃定邊界。整個談判僅用了10個小時,是中國邊界談判中最快的一次。

中巴邊界

中國和巴基斯坦在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接壤國家,中國只是與尚有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接壤。1963年,中巴兩國就巴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進行邊界談判,以傳統習慣邊界線為基礎,並參照自然地形,秉著平等互利、友好合作的原則劃定。中國獲得了5310平方公裡的實際控制土地。

克什米爾地區

中印邊界

印度是中國目前唯一在邊界上存在重大分歧的國家。中印邊界全長約2000公裡,主要包括西段、中段和東段。西段約600公裡,中段約450公裡,錫金段200餘公裡,東段約650公裡。1962年中印邊境衝突以來,中印之間雖然一直尋找公平、合理解決邊界爭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中印邊界爭議地區

東段主要以藏南地區為主要爭議地區。該地區現在被印度實際控制,是中國最不能退讓,必須強力爭取的地區。

藏南爭議地區

在中段,印度實際控制巨哇,曲惹地區,什布奇山口以西地區,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烏熱、然衝、拉不底(即香扎、拉不底)地區,共約2000餘平方公裡的領土。

阿克賽欽、克什米爾爭議地區

西段為中國實際控制的克什米爾以東的阿里地區和印度控制的巴裡加斯部分地區。並且,關於中巴劃分的邊界,印度對於劃分進中的領土,也有主權要求。中尼邊界

歷史上,中國和尼泊爾兩國大體沿喜馬拉雅山為界,1963年,中尼籤訂《關於兩國邊界議定書》,完成永久性界樁建立任務,標定了兩國的邊界線,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拉瑪峰是兩國的界山之一。

中尼邊界

中不邊界

不丹國在歷史是西藏進入印度的重要通道,與西藏在政治、宗教、經濟上關係十分密切,長期存在邊界爭議。1984年,兩國正式開始邊界談判,1998年,兩國籤訂了《關於在中不邊境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的協定》,協定寫明,雙方同意,在邊界問題最終解決之前,保持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維護1959年3月以前的邊界現狀。

中不邊界爭議地區

2017年,洞朗地區發生中印邊境衝突,印度作為域外國家,肆意插手中不邊界問題,不難看出印度的「狼子野心」。

中緬邊界

19世紀,英國侵略緬甸,將緬甸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1886年,英國迫使清朝籤訂《中英緬甸條約》,清朝承認了英國對緬甸的佔領。隨後,兩國又在1894年籤訂《續議滇緬界、商務條約》,1897年籤訂《續議緬甸條約附款》。1941年英國以滇緬公路為籌碼,迫使民國政府承認1941年實際邊界,侵佔了大量領土。

中緬邊界劃定過程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緬邊界已大體劃定,1960年,兩國籤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邊界條約》,和平解決邊界問題。

中老邊界

19世紀,法國開始染指東南亞,1893年,法國吞併了包括寮國地區在內的暹[xiān] 羅(泰國),成為法屬印度支那的一部分。

暹羅王國

1895年,法國以調停《甲午戰爭》,幫助清政府「贖回」遼東半島為由,要求清政府將易武、象明、倚邦東面十二版納之一的勐烏、烏德等地劃歸法屬印度支那版圖,隨後籤訂了《中法續議界務條約》,勘界後便不再出現邊界爭議問題。

法國侵佔中國雲南地區

1991年,中國與寮國籤訂《中老邊界條約》,1992年開展聯合勘界,1993年籤訂《兩國邊界議定書》正式確立邊界。

中越邊界

越南北部,自秦開始一直都是中國的領土,到了宋朝,中原漢官吳權在越南建立了丁朝,越南正式獨立建國,並以藩屬國的身份長期依附於中國政權。

漢朝,中國開始管理交趾(越南)地區

19世紀,法國開始侵略越南,作為宗主國的清朝,起兵幫助越南抵抗法國,雖然取得了勝利,但腐敗無能的清朝還是與法國籤訂了《中法新約》承認了越南的獨立,條約劃定了雙方疆土,勘定了邊界。

法屬印度支那

二戰後,中國幫助越南取得抗法戰爭、抗美戰爭的勝利。但統一後的越南,恩將仇報,追隨蘇聯,想做東亞的小霸王,不斷的挑釁中國,製造邊境衝突。中國被迫進行自衛反擊,取得了勝利。中越的交惡,將邊界問題推向複雜化。

對越自衛反擊戰

1991年,中越兩國關係正常化,並開始進行邊界談判。1999年籤訂《中越陸地邊界條約》劃定陸地邊界。2008年,兩國完成陸地邊界勘定立碑工作,徹底解決了兩國陸地邊界及北部灣海域邊界的問題。

中朝邊界

中朝邊界歷史上經歷過多次較大變更,現在的邊界大體形成於明代,以鴨綠江、圖們江和長白山為邊界。

中朝邊界爭議地區

1948年,金家朝鮮建國後,屢屢要求中國將長白山和天池的一部份割予朝鮮。1962年,周恩來來到平壤與朝鮮政府籤訂《中朝邊界條約》,將部份長白山和天池割予朝鮮,形成了今天的中朝邊界。

從整部陸地邊界勘定的歷史上來,幾乎所有邊界問題都是近代西方列強侵略殖民留下的「病根」,大量侵吞、蠶食我國領土。當時的中國落後、貧窮、滿清政府更是腐朽無能,給新中國留下了「一屁股的爛債」。

清末《時局圖》

新中國成立後,對於友好國家,本著平等互利,友好合作的原則,勘定了邊界。對於不顧歷史事實,獅子大張口的要求,我們也據理力爭,寸步不讓。時至今日,中國除了與印度在邊界上有較大分歧,基本解決了所有陸上邊界的問題。

但海域邊界,尤其是南海海域,邊界勘定問題更為複雜。隨著海洋資源和海上通道安全重要性的日益上升,中國如何解決與周邊國家的領海爭端將成為擺在中國和周邊國家面前的一項新的世紀性難題。

相關焦點

  • 秋海棠 丨 花之聲
    秋海棠,又稱相思草,中國人予以"相思"、"苦戀"之意,故又名"斷腸花"。在陸遊與唐婉、寶玉與黛玉的相戀過程中,秋海棠都成為相思、苦戀的見證。法國人則將秋海棠視為真摯友誼的象徵,歐美花語認為秋海棠是親切、誠懇的意思。與其它花木相比,秋海棠形小而柔媚,別具一格。明代陳道復有詩句贊其花姿,「翠葉紛披花滿枝,風前嫋嫋學低垂。
  • 那片美麗的秋海棠葉
    清朝1820年地圖       清朝的識字課本是這樣子描述:我國的地形,如秋海棠葉。       談起清朝,大家往往把焦點聚焦在1840年以後經歷的那段屈辱歷史,說清政府腐敗無能。但是清朝對中國歷史的貢獻是我們不能忽視的,那就是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版圖面積僅次於元朝的朝代,巔峰時期國土面積超過了1300萬平方公裡,像一片巨大的秋海棠葉橫貫在世界的東方。
  • 盤點5種秋海棠,各有千秋,你喜歡哪些?
    盤點5種秋海棠名下的優質植株秋海棠,又名相思草,被古人賦予相思、苦戀之意,於漫長歲月中,見證了不少浪漫感人的愛情故事,比如,陸遊與唐婉
  • 當你在看《大魚海棠》的時候,你到底在想些什麼?
    作為兩部在中國電影史上有著鮮明特徵的動畫電影,《大魚海棠》和《大聖歸來》無疑讓國人對於中國動漫未來的發展有了充足的信心。然而,從上映以來觀眾的反響來看,《大魚海棠》顯然沒有滿足他們的期待。內容空洞、人物刻畫淺顯、故事脈絡繁雜、畫面過於豔麗……這些問題成為眾多觀眾飽受詬病的話題。那麼,人們不禁要問,《大魚海棠》到底給中國電影帶來了什麼?它又能給中國電影未來的發展帶來多少有益的借鑑呢?
  • 賀梅離開原因大曝光,離開子秋的她到底經歷了什麼?
    賀梅離開原因大曝光,離開子秋的她到底經歷了什麼?最近《以家人之名》很火,劇中的幾位母親幾乎沒有一位是合格的,尤其是凌霄和賀子秋的母親,更是上演了拋棄兒子自己尋找幸福的戲碼,凌霄的母親陳婷因為失去了女兒,得了「失心瘋」,把家裡鬧得雞犬不寧,令凌霄從小失去母愛,背負害死妹妹的罪名,而賀子秋的母親賀梅身上的故事在近日更新的劇情中被揭露,淚目!
  • 從秋海棠到大公雞?蒙古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和我們分道揚鑣的?
  • 清新亮麗美不勝收相思花,鱒魚秋海棠這麼養護,色澤美豔葉奇花美
    竹節秋海棠的葉片也有斑點,但是沒有鱒魚秋海棠清麗。它是秋海棠樹的多年生草本灌木。平滑無毛,多分支,葉肉質比較厚。枝幹有枝節,葉片背部深紅色,遠遠看去像一條條遊動的虹鱒魚。葉面的顏色和葉背的顏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極具北歐風格。它的生長速度很快,如果不修剪會長到很高。枝幹的可塑性也非常的強,可以用鐵圈禁錮做成非常美麗的盆景植物。
  • 大公雞 -- 劉文正
    比如這首她唱紅的《大公雞》,其實原唱並不是她,而是劉文正。只是內地當時在流行歌曲的了解渠道上還很窄,無法知道外界的很多好聽的歌。以至於內地歌手只要比其它人早一點知道外面有哪些流行歌曲,趕緊做成唱片或磁帶發行,就有更高的概率翻紅了。
  • 春去春又回,又到海棠花開時
    又到海棠花開始圖文\閒雲3月5日是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誕辰122周年紀念日,在緬懷這位偉人豐功偉績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一種盛開在春天裡的美麗花卉來——海棠。第一次看到電視劇《海棠依舊》的時候,很不理解為何這部展示偉人周總理一生的電視劇為何叫這麼個名字,後來讀到鄧穎超先生的散文《海棠花祭》才知道其中緣由。鄧先生在文中寫道:「春天到了,西花廳的海棠花又盛開了。看花的主人已經走了,離開了我們,不再回來了。你不是喜愛海棠花嗎?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了這海棠花盛開的院落,就愛上了海棠花。
  • 《大魚海棠》為啥招「黑」?中國動畫的未來靠什麼?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這樣恢弘雄偉的世界觀,讓小夥伴們瞬間腦補了各種宏大場面,對故事的期待也越來越大。然而後來的你們都知道了。看到這裡,阿信不禁代表小夥伴們發問:到底什麼樣的作品才能成為中國動畫的代表?比起國外的優秀作品,我們應該學習和借鑑的又是什麼呢?關於這一點,一代漫畫大師蔡志忠先生也曾發表過他的意見和建議。在他眼中,做動畫最重要的是什麼呢?觀眾到底是不是真的「崇洋媚外」?
  • 臺灣版的中國地圖:國土像一片秋海棠的葉子
    在澳門的書局買了一份臺灣版的中國地圖,感覺特別大,國土像一片秋海棠的葉子,葉尖在新疆帕米爾高原,葉柄在山東半島,疆域很圓潤。
  • 貼梗海棠又名皺皮木瓜,雖說也被稱作「海棠」
    海棠也叫海棠,雖然也叫「海棠」,但海棠與大多數秋海棠「同科不同」——屬於薔薇科木瓜屬。因為花梗很短,靠近莖,所以它被稱為「棍莖秋海棠」。花粉色、朱紅色、白色,被稱為「佔春顏色最浪漫」。《群芳譜·海棠》:「棍莖海棠花五朵,很紅,胭脂少跑;並逐漸打開纈草暈;剩下的粉末就好了。
  • 《大魚海棠》中的神秘「巨無霸」到底是什麼來頭?
    前幾年,隨著電影《大魚海棠》的熱播,土樓成了浪漫幻想的舞臺;今年,土樓又隨著電影《花木蘭》再次走進全球觀眾的視線,成了「中國民居」的一個符號。電影《大魚海棠其實,福建土樓在2008年就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有人問:來頭這麼大,「土樓」到底是個啥
  • 寮國是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家,面積不小,為何首都建在邊界線上?
    但是無論是什麼時候,把首都建在邊界線上的,幾乎沒有人。這也十分合理,因為如果建在邊界線上,一旦爆發戰爭,首都將會是第一個被炮火洗禮的地方。所以一般選擇的多為內陸的安全地區,但是寮國的操作卻著實讓人看不懂,他們居然把首都萬象城建立在與泰國僅僅只有一河之差的邊界線上,這究竟是為什麼?
  • 海棠血淚
    或許大多數人並不知道這首由臺灣歌手費玉清演唱的《夢駝鈴》裡這一段歌詞「風沙飛不去蒼白,海棠血淚」的真實含義。蒙古、坎巨提(新西)、江心坡(滇西)、白頭峰、K2大部、珠峰南坡、白龍尾島……,這些固有的中華疆土,紛紛失落於上世紀中葉波雲詭譎的國際風雲裡。 無意指責什麼,犧牲它們,也許是為了當時更高的國家利益,比如,聯蘇抗日、聯巴抗印、拒印製蘇、援越抗美、中緬友好、中朝友好……。但我們必須正視的是,這片美麗的秋海棠,已在不經意間,匆匆謝幕於秋天的風裡。
  • 十二年傾心力作,畫面唯美的《大魚海棠》到底表達了什麼?
    2016年上映的《大魚海棠》用了12年的時間,告訴了我們中國動漫的魅力。這部由彼岸天製作的動漫電影,畫面優美、歌聲動人。動漫中有兩個特殊的人物,靈婆和鼠婆,第一次看的時候總覺得她們兩個不是好人,長相奇怪,聲音難聽,著實讓人沒有什麼好感,但是她們不過是嚮往自由的可憐人。
  • 《行屍走肉》S10E6:突破「邊界線」
    本集的主題是「越過邊界線」,既有聯盟和低語者之間實打實的邊境線,也有人與人之間不可捉摸的分割線——正是因為這種隔離帶的存在,打破界限、跨越藩籬的行為才成為可能。當西迪克抱著可可再次出現了幻覺、發現自己站在風車上時,他的前路已經非常黯淡了——裡裡外外能得到的幫助他都得到了,可依然於事無補,除非經歷一次打開心結的巨大刺激
  • e家達人 菲菲影評之《大魚·海棠》,一個十二年的夢
    《大魚海棠》於今日終於上映了,故事的靈感真的起源於導演的一個夢,夢見一條越長越大的魚,有點類似《逍遙遊》,卻除了借用了「鯤」字做男主角的名字,再無太大干係。但往往一個夢,需要這樣一個故事。電影宣傳出來的時候,朋友圈都炸鍋了,仿佛夢想實現的日子終於到了,兜兜轉轉這個故事終於出來了。十二年前的導演二十一歲,只因一個夢,做出了一個感人的片段。你還記得十二年前的自己麼?
  • 陸耕宇專輯31-35:掌裂葉秋海棠,錦花九管血,密脈木,寬葉腹水草,細果野菱
    今天進入第七期,我們來學習掌裂葉秋海棠,錦花九管血,密脈木,寬葉腹水草,細果野菱。
  • 中國「最小」的市,海岸線比陸域邊界線還大,人均GDP近萬美元
    石獅子市是中國福建省下轄的縣級市,由全州地級市託管,1987年12月在晉江縣分析,石獅是亞洲最大的服裝城市、福建綜合改革試驗區和著名的僑鄉,位於全州灣核心區南端,市區三面環海,北林泉州灣、南林深灣,東與步道臺隔海相望,西與晉江市接壤,是一座美麗富饒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