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更多精彩視頻
請下載環球音樂家頻道APP
下載「環球音樂家頻道」APP,主頁面左下角點擊2019「蕭邦紀念獎」香港鋼琴國際公開賽
頁面下拉,找到「精彩視頻」,點擊「儲望華&鮑蕙蕎」嘉賓音樂會
2019「蕭邦紀念獎」香港國際鋼琴公開賽總決賽頒獎典禮的嘉賓音樂會上,旅澳華籍作曲家、鋼琴家儲望華與中國著名鋼琴演奏家鮑蕙蕎四手聯彈雙鋼琴演奏《鳳陽花鼓》、《牧歌》、《紅彩妹妹》多首中國經典作品。
▲儲望華、鮑蕙蕎擔任
2019「蕭邦紀念獎」香港國際鋼琴公開賽總決賽評委
旅澳華裔作曲家、鋼琴家。《黃河》鋼琴協奏曲的主要執筆人之一,並對該作品的鋼琴獨奏部分做出了重大貢獻。半個多世紀以來,儲望華改編或創作的《翻身的日子》《箏簫吟》《二泉映月》《新疆 隨想曲》《南海小哨兵》《茉莉花幻想曲》《18首中外通俗名曲四手聯彈》等鋼琴作品,在教學、考級、演奏、比賽中,受到了各地師生以及廣大聽眾們的喜愛和歡迎。
1963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 並留校任教,1982年赴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深造現代作曲,1985年獲墨爾本大學音樂碩士,1987年榮獲澳大利亞埃伯特.邁基(Albert H Maggs)作曲大獎,並成為澳大利亞音樂中心常任代表。
在1956年第一屆全國音樂周上,年僅14歲的儲望華的處女作二胡獨奏曲《村歌》參加了演出,《人民日報》稱他為「帶紅領巾的作曲者」。1979年由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舉行了「儲望華鋼琴作品音樂會」,為此院長趙渢曾在《人民音樂》撰文稱:這在中國音樂史上,一個音樂會全部演奏一位作曲家的作品,還是第一次。 作為鋼琴家,他多年來先後在澳大利亞墨爾夲、ABC電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舉行個人鋼琴獨奏會。2011年曾和著名女鋼琴家鮑蕙蕎合作舉行「華夏情懷——儲望華鋼琴作品音樂會」,在北京、廣州、武漢、重慶等11城市巡迴演出,他曾於1992年和2017年兩次在澳大利亞公演了《黃河》鋼琴協奏曲。
儲望華音樂作品的主要特點,是在民族風格方面的嘗試探索,和他很多鋼琴曲中的「可彈性」、「可聽性」 、「可教性」。他的生活和創作經歷、個性氣質和創作背景,奠定了他的鋼琴音樂的特點, 從音樂調式色彩、和聲織體、節奏韻律等手法,表現了在他的音樂作品內容中,尋求「中國風格」的含蓄美和自然美。儲望華鋼琴作品不僅具有中國優秀鋼琴音樂的共性,還以其鮮明的個性和魅力,對中國鋼琴音樂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鮑惠蕎是中國著名鋼琴演奏家,曾獲第二屆喬治·艾涅斯庫國際鋼琴比賽第五名(1961年),全國鋼琴選拔賽第一名(1965年)。第四屆全國音 樂作品評比獲「優秀演奏獎」。曾經兩次擔任國際鋼琴大賽評委,全國「金唱片」獎,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全國器樂演奏(業餘)考級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央樂團(中國交響樂團前身)社會音樂學院副院長。
幾十年來,鮑蕙蕎作為鋼琴演奏家,幾次在全國大賽中獲得第一名和其他獎項;進行過無數次演出;多次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或與其他鋼琴家連袂演出。她盡享過掌聲、鮮花和榮譽,但她最難忘的是1985年10月20日,平生第一次舉辦獨奏音樂會。
她歷任中國各屆鋼琴大賽和國際上許多重要賽事的評委。2000年,鮑蕙蕎與幾位音樂界同行,編選出版了一套20冊之多的《新思路鋼琴系列教程》。它的篇幅浩大,內容豐富,在收入的2000多首鋼琴曲中,有一半以 上是國內流行的各種鋼琴曲集所沒有的。2002年,鮑蕙蕎又出版了30萬字的《鮑蕙蕎傾聽同行——中外鋼琴家訪談錄》,這是國內第一本鋼琴家寫鋼琴家的書。
2019「蕭邦紀念獎」香港國際鋼琴公開賽
總決賽現場回顧
八月二十二日,2019「蕭邦紀念獎」香港國際鋼琴公開賽總決賽圓滿落下了帷幕。為期五日的賽程,分八個賽場同時進行比賽,同時也開展了大師課、嘉賓音樂會、優秀選手音樂會等32場精彩活動。本次賽事吸引了2000多名世界各地頂尖的鋼琴選手,眾多選手在總決賽中脫穎而出,結下了累累碩果,滿載而歸。
來自20多個不同國家和地區,33位評委為本次賽事加持。被譽為「中國鋼琴教育的靈魂」,在國際樂壇中最具影響力的鋼琴演奏家、教育家周廣仁先生擔任榮譽顧問;著名鋼琴演奏家、香港國際音樂家協會副主席羅乃新擔任藝術顧問;德國科隆音樂學院鋼琴教授、著名鋼琴家Arbo Valdma擔任藝術總監;郎朗的恩師,著名鋼琴演奏家、教育家朱雅芬先生擔任評委主席;香港國際音樂家協會執行主席李仁傑擔任賽事執行委員會主席。
強大的評委陣容保證了賽事的公平、公正、公開。同時朱雅芬、儲望華、鮑蕙蕎、羅乃新、楊習禮、Tran Thu Ha、Eri Nakagawa、黃聖淳、Eri Nakagawa、Paolo Vairo等20位著名鋼琴家開展了大師班,將自己的習琴心得言傳身教,給現場的選手和家長上了一節難忘的課。
著名鋼琴家楊楠博士、邵婷雯博士;著名鋼琴家施敏倫女士以及Stephen Wong先生;著名鋼琴演奏家鮑蕙蕎女士以及著名鋼琴家、作曲家儲望華先生給現場觀眾帶來三場精彩紛呈的音樂會。
總決賽的獲獎選手們在優秀選手音樂會上再次演繹得獎樂曲,再現一場琴音繞梁且令人難忘的音樂盛宴。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國際音樂家協會主辦的鋼琴公開賽比賽證書及獎項獲得英國資歷及考試規例局Ofqual轄下資歷頒證機構Training Qualifications UK (簡稱:TQUK)認證。在選拔賽和決賽中,獲得三等獎及以上的選手可憑「評語紙」或獲獎證書申請英國TQUK認可證書。此證書為要進一步深造的音樂愛好者們,提供了一張升讀國內外大學和學院的「黃金門券」。
同時,香港國際音樂家協會主辦的鋼琴公開賽的專業性和國際影響力亦獲得世界鋼琴比賽權威機構——AAF國際賽事基金會Alink - Argerich Foundation(簡稱AAF)認證。
▲2019「蕭邦紀念獎」香港國際鋼琴公開賽申請TQUK說明
(添加下方客服諮詢)
今年是「蕭邦紀念獎」香港國際鋼琴公開賽舉辦的第9年,隨著賽事國際性的提高,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鋼琴愛好者參與其中,規模不斷擴大。「蕭邦紀念獎」香港國際鋼琴公開賽為音樂路上逐夢的鋼琴愛好者們提供一個相互交流、共同發展的舞臺,進一步推動國際鋼琴演奏藝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