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蕙蕎教授:90%的孩子都不愛學琴,但是學成之後沒有後悔的

2022-01-03 藝術賽事交流HKIMA

相信絕大多數家長在孩子學琴時,都會遇到這樣的困擾:

孩子不愛練琴,到底該不該逼他們練?

當孩子對學音樂沒有興趣了,到底還該不該堅持讓他們繼續學?

下面這段視頻,是來自我國第一代鋼琴家鮑蕙蕎一位琴童媽媽的對話,看看他們對於這一現狀是怎樣的態度和看法。

從小學鋼琴的人90%沒有愛學的,但是學成了以後沒有後悔的,後悔的都是那些曾經放棄了的!

這個觀點相信每個學過音樂的人都十分認同。音樂之路必定艱難,但學成之後音樂能跟我們帶來的,一定比你的付出要多得多。

被譽為「鋼琴教母」的鮑蕙蕎教授是中國最著名的鋼琴演奏家之一。

1940年出生於四川省犍為縣。自1970年一直任中國交響樂團鋼琴獨奏家,獲得「國家一級演奏員」稱號。

曾任中國音協副主席,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第八屆音樂表演專業委員會顧問。

▲鮑蕙蕎教授於2019「蕭邦紀念獎」香港國際鋼琴公開賽

頒獎典禮嘉賓音樂會上演奏

從9歲起隨母親學鋼琴,13歲考上中央音樂學院附中,與劉詩昆是同學;1957年畢業,被保送中央音樂學院本科學習;

1960年,19歲獲得了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鋼琴作品演奏比賽一等獎;

1961年她參加第二屆喬治·艾涅斯庫國際鋼琴比賽的選拔,被選代表中國赴羅馬尼亞參加比賽,演奏的曲目是《降b小調前奏與賦格》,被評為第五名;

1965年,獲得了全國鋼琴選拔賽第一名、第四屆全國音樂作品評比獲「優秀演奏獎」以及全國「金唱片」

1992年作為「大陸藝術家代表團」成員,成為第一批訪問我國臺灣的文化使者;她的足跡還遍及奧地利、日本、新加坡、羅馬尼亞、智利、以色列等幾十個國家。

2000年,鮑蕙蕎教授與幾位音樂界同行,編選出版了一套20冊之多的《新思路鋼琴系列教程》,它的篇幅浩大,內容豐富,在收入的2000多首鋼琴曲中,有一半以上是國內流行的各種鋼琴曲集所沒有的。

2002年,又出版了30萬字的《鮑蕙蕎傾聽同行——中外鋼琴家訪談錄》,這是國內第一本鋼琴家寫鋼琴家的書。

幾十年來,鮑蕙蕎教授作為鋼琴演奏家,幾次在全國大賽中獲得第一名和其他獎項;進行過無數次演出,多次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或與其他鋼琴家連袂演出。歷任中國各屆鋼琴大賽和國際上許多重要賽事的評委。

▲鮑蕙蕎教授(右二)擔任2019國際鋼琴公開賽評委

由香港國際音樂家協會主辦的2020「李斯特紀念獎」國際鋼琴公開賽,特邀著名鋼琴演奏家鮑蕙蕎教授擔任本次鋼琴比賽評委。

下面是她對本賽事的評價和對琴童及老師的寄語,讓我們一起來聽!

相關焦點

  • JW 王灝兒 / 吳業坤 - 原來只因深愛著 Official Music Video
    矛盾一生出咗嚟之後聽到好多聲音,男有男嘅想法,女有女嘅矛盾。如果仔細睇下JW同坤哥分別唱嘅歌詞,你會睇到『原來他不夠愛我』和『矛盾一生』兩邊嘅睇法。從前這個男生只為了自己的表面快樂滿足,為了待在她的身邊叨光而奉獻了自己的全心全意,並沒有想過她究竟希望得到什麼,失望不安什麼。這個男生長大了,在經歷中重新審視了自己,原來不是她不夠愛,而是根本他不懂愛自己。他學懂了抽身,學懂了對自己憐憫,學懂了愛自己。
  • 《誰是被害者 第一季》正是不完美,所以更能體會愛
    他習慣把所有的情緒放在心上,習慣把一切扛在身上,不多說一句話,一個字,徹底把自己封閉,他不是沒有感受到愛,但他卻不知如何表達,所以都當作視而不見。我相信跟在劇中並未透露的童年及生長家庭環境極有關係。最明顯的是當她知道她有可能因為她所寫的報導原來會讓人自殺,她感到十分的後悔,並跟著男主希望能夠阻止一切的發生,但可惜的是沒有,那她所能做的就是讓後面的人不要重蹈覆轍,而她的後續報導也沒再出來過,同時因同公司的同事軒軒插足,這片報導及去新公司的機會都被拿走了。
  • 儲望華&鮑蕙蕎四手聯彈鋼琴作品音樂會
    觀賞音樂會在音樂形象的刻畫、音樂意境的表現、音樂風格的把握、技術技巧與藝術內容關係的處理方面,都具有某種典範性意義。對於琴童來說,都是生動的啟迪和教育。」嘉賓音樂會2019「蕭邦紀念獎」香港國際鋼琴公開賽總決賽頒獎典禮的嘉賓音樂會上,旅澳華籍作曲家、鋼琴家儲望華與中國著名鋼琴演奏家鮑蕙蕎四手聯彈雙鋼琴演奏《鳳陽花鼓》、《牧歌》、《紅彩妹妹》多首中國經典作品。
  • 新歌速遞 | 小兒子(阿甯咕)/B.T.O.D - 人生沒有保固期
    臺灣知名主持人聶雲看了這集動畫,寫給孩子一封家書,裡面傳達父親看到了許多生命中的生離死別,對於孩子之愛。記得愛你的人、記得相互的陪伴。  《人生沒有保固期》𝙉𝙤 𝙒𝙖𝙧𝙧𝙖𝙣𝙩𝙮詞Lyricist:蘇麗媚  May Su曲Composer:張峰毓 Fabian Chang  爸鼻 你有沒有在聽啊 爸鼻𝘋𝘢𝘥𝘥𝘺, 𝘢𝘳𝘦 𝘺𝘰𝘶 𝘭𝘪𝘴𝘵𝘦𝘯𝘪𝘯𝘨 𝘰𝘳 𝘯𝘰𝘵?
  • 張惠妹陪出席 Sam深情告白「絕不後悔」
    影劇中心/綜合報導 天后張惠妹和小6歲的調酒師Sam(姚小健)交往4年,她時常以老闆娘之姿現身男友開的酒吧內,2人前陣子首度在臉書放上合體照放閃,越愛越甜蜜,近來結婚消息頻傳。(圖/翻攝自Sam臉書、記者徐文彬攝) 據《蘋果日報》報導,Sam日前在自家酒吧的派對上,綁上紅色頭巾,成了全場焦點,一連唱了幾首浪漫愛情歌《讓每個人都心碎》、《愛情釀的酒》、《愛你一萬年》,唱到激動處,他在歌詞「我絕對不會後悔」後,大喊「阿妹」,HIGH翻在場所有人。
  • 《沒有玫瑰的花店》愛是海洋
    絕大多數人大概都覺得,愛一個人,就應該愛他的靈魂。 可以愛這個人的美好心靈,愛這個人的良好品格,愛這個人的善良性格,甚至愛這個人的美麗容貌,愛這個人的萬貫家世。 但是,怎麼可以怎麼會愛上這個人的缺點,愛上這個人的謊言? 所以,有錢的人會惶惶不安,他到底是愛我的人還是愛我的錢;有背景的人會疑惑不解,他到底是愛我的人還是愛我的爸爸媽媽...
  • 《夏目友人帳 第三季》朋友是用珍貴來形容的;妖怪就是不坦率,但是很可愛
    除了夏目,其他屋子的主人都是看不到影茶碗的,但是茶碗君們還是義無反顧地為屋子主人粉身碎骨,幾時大白豬說那時他們心血來潮才會這樣做,但是我覺得是他們必定會這樣做的,即使與主人未曾謀面,即使自己是被人類拋棄的破碗,但是成為妖怪之後,還是繼續為人類所服務,那只是因為,影茶碗君們是愛人類的。(這是要告訴我們要愛護我們身邊的物品嗎)。
  • 《愛的方法論》感想
    「我討厭小孩還有小狗,因為他們能毫無來由地被愛。在這世界,愛是有限的。」這句話很有意思,我想這也可以理解成英佑對熙媛的看法。不考慮先來後到的情況,熙媛作為女人與身為男人的英佑在競爭載夏上有天生優勢,能獨佔一個人所能付出的有限之愛,這也是讓英佑嫉妒的地方。  一開始會覺得英佑這個人就是個任性的偶像,對於舞臺劇演出也不上心。但是在受到載夏演技的震懾後,才經由載夏而對這場演出投入興趣。
  • 《裂愛》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發生在悲傷的秋天,在一個悲傷的城市裡,一個高高瘦瘦的金髮白女孩伊芽在一個小房間裡,與她的孩子帕什卡開心著玩著,她將他壓在地上,模仿狼嗅聞著他,孩子紅潤的臉頰滿是歡快,直到那紅色慢慢變深,孩子口齒不清的說:「媽媽,不要,媽媽,不要。」伊芽高大的身軀沒有移動,她的身軀如她的眼睛一樣,凍著了不動。
  • 楊麗花新書發表 「永遠愛歌仔戲」
    楊麗花今現身新書《楊麗花的忠孝節義》發表會,她身穿藍色長款上衣,還轉身秀身段,帥氣逼人,一出場就吸引陣陣尖叫歡呼,有人喊「楊阿姨我愛妳
  • 【榜單】華語金曲榜第486期 《情歌之後》冠軍
    連詩雅因愛之罪名   馮允謙I Hate that!   李海清靈感先生       方大同怕為愛受傷   高林生最美的   柏霖最後一聲親愛的   劉芊螢深i您    李小梅不相信別人   Hana菊梓喬春日.村居      陳韻融I Want…  陳奕迅x Renée Fleming x 郎朗烏鴉       許嵩
  • 新歌速遞 | 黎明 - 存入愛
    發行日期:2020-08-21唱片公司:A Music作詞:SIRI    作曲:WE5監製:Mark Lui將瑣碎 煩事暫時卸下回想一下 半生的風沙平靜活到優雅 看著落霞難明白道理 今天懂 了嗎這風雨 磨練大情緒吧才懂得看 更高深的畫年月學到不再
  • 新歌速遞 | 許靖韻 - 情歌之後
    Angela去年推出過幾首情歌,其中得到好朋友林奕匡為她創作一曲<別為我好>,來到2021年第一首派臺歌,她又邀得另一位好朋友馮允謙為她度身訂做新歌<情歌之後>,更是二人歌曲上的首次合作。經典的作品就是不受時間限制,即使推出多年後再聽,也會有另一番味道。
  • 【Neway清盤】K場文化早已沒落 00後追星不追歌 廣東歌續命靠他們
    無可否認,2015年之後,廣東歌樂壇已無hit歌,從前的「追歌」文化不在。但2012年有這樣一個廣告campaign重新讓世人察覺到:廣東歌,也許不會再有輝煌,但絕對不會死。香港的地鐵站和巴士站裡出現了這樣的廣告:既沒有奪人眼球的照片,也沒有誇張的廣告語,只是純粹的底色加上幾行顯眼的廣東歌金曲歌詞,輔之以一個小小的廣告商Logo。
  • 《伊莉莎與瑪瑟拉》永恆之愛—艾莉莎與瑪榭拉
    而聽過之後的瑪榭卻拉著怕水的她下水,她們手牽著手,在水中嬉戲,鏡頭隨著二人的動作搖擺,她們笑著、鬧著,快樂仿佛夢境一般不真實。當晚,艾莉莎說,如果我現在死去,跟你在海裡的那一刻,會是我人生最美好的時刻。瑪榭拉親吻了她,耳語道,將來有一天,我會為你買一匹馬。艾莉莎與瑪榭拉就這樣相愛了,並將不真實的夢一步一步變成現實。
  • 不負青春:陳敬濂 / 黃淑筠
    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兼臺胞和港澳特邀人士界別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澳門青年聯合會副會長已經從事基礎教育多年的陳敬濂,說得最多的一句口頭禪是:「我又學到了!」講臺上,他是學生們的老師。講臺下,他把學生們當成自己的老師。陳敬濂說,每個孩子都有值得學習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