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絕大多數家長在孩子學琴時,都會遇到這樣的困擾:
孩子不愛練琴,到底該不該逼他們練?
當孩子對學音樂沒有興趣了,到底還該不該堅持讓他們繼續學?
下面這段視頻,是來自我國第一代鋼琴家鮑蕙蕎和一位琴童媽媽的對話,看看他們對於這一現狀是怎樣的態度和看法。
從小學鋼琴的人90%沒有愛學的,但是學成了以後沒有後悔的,後悔的都是那些曾經放棄了的!
這個觀點相信每個學過音樂的人都十分認同。音樂之路必定艱難,但學成之後音樂能跟我們帶來的,一定比你的付出要多得多。
被譽為「鋼琴教母」的鮑蕙蕎教授是中國最著名的鋼琴演奏家之一。
1940年出生於四川省犍為縣。自1970年一直任中國交響樂團鋼琴獨奏家,獲得「國家一級演奏員」稱號。
曾任中國音協副主席,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第八屆音樂表演專業委員會顧問。
▲鮑蕙蕎教授於2019「蕭邦紀念獎」香港國際鋼琴公開賽
頒獎典禮嘉賓音樂會上演奏
從9歲起隨母親學鋼琴,13歲考上中央音樂學院附中,與劉詩昆是同學;1957年畢業,被保送中央音樂學院本科學習;
1960年,19歲獲得了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鋼琴作品演奏比賽一等獎;
1961年她參加第二屆喬治·艾涅斯庫國際鋼琴比賽的選拔,被選代表中國赴羅馬尼亞參加比賽,演奏的曲目是《降b小調前奏與賦格》,被評為第五名;
1965年,獲得了全國鋼琴選拔賽第一名、第四屆全國音樂作品評比獲「優秀演奏獎」以及全國「金唱片」獎;
1992年作為「大陸藝術家代表團」成員,成為第一批訪問我國臺灣的文化使者;她的足跡還遍及奧地利、日本、新加坡、羅馬尼亞、智利、以色列等幾十個國家。
2000年,鮑蕙蕎教授與幾位音樂界同行,編選出版了一套20冊之多的《新思路鋼琴系列教程》,它的篇幅浩大,內容豐富,在收入的2000多首鋼琴曲中,有一半以上是國內流行的各種鋼琴曲集所沒有的。
2002年,又出版了30萬字的《鮑蕙蕎傾聽同行——中外鋼琴家訪談錄》,這是國內第一本鋼琴家寫鋼琴家的書。
幾十年來,鮑蕙蕎教授作為鋼琴演奏家,幾次在全國大賽中獲得第一名和其他獎項;進行過無數次演出,多次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或與其他鋼琴家連袂演出。歷任中國各屆鋼琴大賽和國際上許多重要賽事的評委。
▲鮑蕙蕎教授(右二)擔任2019國際鋼琴公開賽評委
由香港國際音樂家協會主辦的2020「李斯特紀念獎」國際鋼琴公開賽,特邀著名鋼琴演奏家鮑蕙蕎教授擔任本次鋼琴比賽評委。
下面是她對本賽事的評價和對琴童及老師的寄語,讓我們一起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