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觀察網
原標題:當瑞幸咖啡的「次生災害」落到了銀行信用卡上……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萬敏 瑞幸咖啡這顆雷,還在持續引爆中。受到傷害最深的是瑞幸咖啡的股價,而受傷最「曲折」的「次生災害」,可能落到了一張銀行信用卡上。
4月2日,美股上市公司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宣布,在審計2019年年報時發現問題,公司董事會為此成立了一個特別調查委員會。特別調查委員會發現,公司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間,偽造了22億元的交易額,相關的成本和費用也相應虛增。
而就在一周前,即2020年3月26日,民生銀行剛推出了「民生·luckin coffee聯名信用卡」。在民生銀行信用卡的微信號中,3月26日的頭條推送即是這張信用卡的推廣信息和申請連結。4月3日,已有媒體稱該卡無法申請。目前,這條推送的內容部分還能正常打開,但記者嘗試通過申請連結時,頁面提示「卡片不存在」。民生銀行官方網站的信用卡欄目內,也已沒有這張卡的信息露出。
從3月26日正式對外放開申請,到4月3日無法申請,這張瑞幸咖啡聯名信用卡僅「上線」了7天。
僅從民生信用卡官方微信服務號3月26日的信用卡宣傳內容來看,這條推送的閱讀量已經達到了10萬+。頁面展示的信息稱「持卡人全年可獲贈多達200杯luckin coffee飲品」。具體權益還包括:「新用戶消費99元,即贈12杯咖啡」;「周周咖啡1積分兌換」;「月月咖啡買10贈10」;「分期交易獲7杯獎勵」;「境外交易月贈3杯」 ;「推薦辦卡再得7杯」等。
一位銀行信用卡業務資深人士告訴記者,銀行與外部品牌、商家合作推出聯名卡,在具體的卡權益包裝、費用模式、客服責任等等方面規劃協商,會經過比較長的商務談判階段,從商務對接開始到正式推出卡產品,快則數月,慢則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的情況也會出現。因此,這張聯名卡如果就此被銀行「下架」,會使雙方前期的大量人員、工時投入白費了。
目前,民生銀行並未宣布這張聯名卡是否還將開放申請,但該行4月3日在官網公告稱,「對於近期媒體報導的瑞幸咖啡的相關事件,中國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高度重視並將持續密切關注。對於我中心與瑞幸咖啡合作的積分兌換瑞幸咖啡、瑞幸咖啡『每周都送7000杯』活動、抽獎送瑞幸咖啡券活動均正常開展,民生·luckin coffee聯名信用卡權益目前可正常使用和兌換。」
「僅僅開放了一周左右的申請,整個發卡量估計不會特別大,刷卡積分也不會積累太多,處理好已申卡客戶的訴求,對民生銀行來說難度不大。」上述信用卡業務人士表示,已經發卡的客戶,按照信用卡合同約定,在卡片到期前都能正常使用這張卡。如果銀行決定不再發行這張卡,按照監管要求,需要提前公示告知。
2018年10月,浦發銀行也曾與瑞幸咖啡聯合推出了「浦發瑞幸咖啡聯名信用卡」,目前在浦發銀行官方網站的信用卡「全家福」中,也未見這款信用卡的露出。
此次爆雷之前的瑞幸咖啡,作為流量「新貴」,曾吸引了很多銀行的目光。
根據瑞幸咖啡在2019年初的戰略溝通會上提供的數據,luckin企業API開放平臺上線以後,申請的企業已經超過400家,已籤約企業超過70家,各大銀行、電信企業都成為瑞幸的合作夥伴。
瑞幸咖啡認為,開放企業API可以覆蓋至少以下四種咖啡消費場景:傳統的銀行、航空公司用戶積分兌換咖啡;傳統的視頻網站、社交平臺,用咖啡作為用戶在續年費的權益補充;以及員工福利(滿足企業開會、商務等)和商務贈禮。
4月5日,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官方微博發布了一份道歉聲明,稱「會持續服務社會,保持正常經營,穩定員工和門店業務。」實際上,自4月2日以來,瑞幸線上和線下都遭遇了「擠兌」式搶購,曾一度導致其APP崩潰,也有多家門店被「爆單」,部分用戶對媒體表示擔心優惠券用不完,積分浪費,因而會集中大量購買。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至少有交行、中信、興業、招行、廣發、浦發銀行等,都有瑞幸咖啡的積分兌換、積分兌券、滿減等類型的信用卡用卡活動。多家銀行信用卡與瑞幸相關的活動到期日多在今年上半年。記者可通過公開途徑查到的最晚到期一款活動,是興業銀行信用卡的兌換活動,活動期間興業信用卡持卡人可以優惠價格購買瑞幸咖啡飲品券:13.5元購21元飲品券、15.5元購24元飲品券、17.5元購27元飲品券,活動時間為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9月28日。
瑞幸咖啡能維持正常營業到這個活動結束嗎?還是一個未知數。
4月7日美股開盤前夕,瑞幸咖啡宣布停牌。瑞幸咖啡盤前漲4.56%,而過去3個交易日瑞幸咖啡累計跌約83%,目前股價為4.39美元/股,總市值約11.05億美元。
在不少消費者心目中,銀行信用卡因為有銀行信用背書,申請難度也比其他非銀行機構的消費貸產品要大一些,因此反而具有一定的「身份」象徵,這也是銀行打造的信用卡品牌吸引力所在,瑞幸咖啡的財務造假事件,對銀行信用卡的品牌口碑也是一種消耗。
「在前幾年,銀行發聯名卡的考察期非常長,一般只和具有多年穩健經營的歷史,口碑長盛不衰的商家合作,但近年網際網路經濟熱門,為了發卡用卡的流量,銀行也在積極謀變,和網際網路平臺公司的合作變多了。」上述信用卡業務人士認為,瑞幸咖啡事件也提示銀行,涉及到品牌的外部合作應更加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