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電視劇在八十年代火的不得了,還有人記得嗎

2020-09-03 九頭鳥有約

一、《四世同堂》

1985年,首次拍攝長篇電視劇的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推出了根據老舍先生的名著改編的《四世同堂》,它是國內的第一部長篇電視劇,也是可以與港臺電視劇較量、爭奪觀眾的第一部作品。無論是演員對白、配樂,以及一些生活化的場景,《四世同堂》都充滿了十足的京味,讓全國觀眾在欣賞劇情的本身,也了解了許多老北京的風土人情,開創了 「京味電視劇」 的先河。

二、《濟公》

1986年,一部12集的神話電視劇《濟公》播出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一曲「鞋兒破,帽兒破」琅琅上口,上至老人,下至兒童,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既深化了「哪裡有不平哪裡有我」的至善主題,又張揚了詼諧的生活意趣,直到今天它依然是許多幼兒園裡小朋友的經典保留節目。

三、《便衣警察》

1987年一部《便衣警察》獲得了巨大成功,幾乎囊括了當年電視劇的所有獎項。電視劇播出時不僅出現了萬人空巷的景象,由海巖創作的同名小說也被稱為公安文學史上裡程碑式的作品,而至今讓人記憶猶新的則是由劉歡演唱的電視主題曲《少年壯志不言愁》。

三、《烏龍山剿匪記》

1987年底播出的電視劇《烏龍山剿匪記》,已經成為流行一時的剿匪題材影視劇的經典。作為一部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視劇,除了曲折驚險的故事情節之外,更為觀眾塑造了一系列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有勇有謀的劉玉堂、疾惡如仇的田石頭、好講大話但又充滿犧牲精神的何山;不過劇中最吸引觀眾的並非這些正面角色,而是由申軍誼扮演的土匪頭子「鑽山豹」,至今讓人津津樂道。

四、《流氓大亨》

之所以將《流氓大亨》稱為經典,在於它為後來的港劇樹立了一個固定的套路,它幾乎融匯了所有港劇中應具備的元素。在這裡,我們看到一個窮小子怎樣憑藉自己的忠厚與努力獲得老天的厚愛,將他送進豪門。在這裡,我們也看到一對骨肉兄弟怎樣因為命運的安排過著不同的人生,甚至反目成仇。這一切,到後來都變成了定律。

五、《八仙過海》

「人間比仙境,也不差一絲」。雖然《八仙過海》的影響力遠沒有同時代引進的《上海灘》或者《射鵰英雄傳》影響深遠,但是聽到這首歌時,還是能勾起不少人的回憶。正直善良的呂洞賓,漂亮的何仙姑,搞笑的張果佬,還有陰險狡詐的龍太子,都在那個時代給我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六、《星星知我心》

「沒有打殺、沒有神怪、沒有暴力」。這段出現在該劇每集開始前的介紹讓這部關注兒童和母子親情的《星星知我心》成為當時電視觀眾每天唯一的等待。母親古秋霞的悲慘遭遇,5個孩子茫然的未來,在1984年讓無數的觀眾每天在螢屏前牽腸掛肚,揪心不已。感情豐富的人更是痛哭流涕,為劇中的人物徹夜難眠。

聲明:相關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速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走過八十年代的人,還記得這些電視劇嗎?(歐美篇)
    《加裡森敢死隊》讓70年代生人朦朦朧朧意識到好人壞人並不見得涇渭分明。當年的小孩個個崇拜「酋長」,幾乎每人都有幾把據條做的「飛刀」。飛刀在全國各地的學校裡的極度流行,造成了很壞的影響。還有山東有8個保險箱被人盜開了。《加裡森敢死隊》後來只放了16集,以後的被上邊緊急禁播了。多年以後,借了完整的VCD看了,卻不能讓我找回當初的緊張與激動。
  • 盤點八十年代最美的五位香港女星,還有人記得她們嗎
    80年代的香港,繁花似錦,八十年代,是港人心中永遠無法忘懷的璀璨十年。從製造經濟向服務經濟轉型的過程中,隨著中產階級的壯大,香港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自然更加追求娛樂享受。香港的影視、娛樂業也是從此時開始蓬勃的發展。
  • 上海八十年代的模樣,儂還記得伐?
    上海八十年代的模樣,儂還記得伐? 上海老底子上海在變化,越來越符合它的魔都之稱,摩登、現代、科技感十足~不僅僅是中國的大都市更是世界排行前列的一線城市不過,你還記得它八十年代的樣子嗎
  • 八十年代譯製動畫片《星球大戰》,你還記得酷炫的麥克瑞一號嗎?
    這段激動人心的開場白來自經典電視動畫片《麥克瑞一號》,《麥克瑞一號》曾經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星球大戰》這個片名在我國電視臺播出。本文提到的八十年代譯製動畫片《星球大戰》,和喬治·盧卡斯執導的美國科幻電影《星球大戰》(Star Wars)沒有任何關係。
  • 姜大衛陳秀雯伍衛國主演的《琥珀青龍》,還有人記得嗎
    八十年代的香港武俠片佳作不斷金庸和古龍兩大武俠小說家均是香港人,也可以說是香港這塊土地孕育了兩人的武俠世界,武俠片雖多,但八十年代只有香港影視劇拍出了小說的精髓。在這些打打殺殺,愛恨情仇的故事裡,有一部影視作品一直讓我念念不忘。它的知名度影響力可能比不上射鵰和絕代雙驕,這麼多年,也沒見哪個電視劇重播過,但卻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 《上海堡壘》要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放映,能火嗎?
    鹿晗,舒淇主演的《上海堡壘》一經問世,便吐槽不斷,很多人只看了前半部就看不下去了。如果,這部電影若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放映,反響會如何呢?且聽我慢慢道來。上世紀八十年代最火的莫過於《少林寺》,從此,大量武打電影問世,而國產科幻電影當時是空白,《上海堡壘》如在那時放映,可以填補當時的空白,甚至可能導致大量科幻片的問世。《上海堡壘》的劇情在當時也是頗為新鮮的,末日浩劫+愛情,絕對會引起觀眾強烈的觀賞欲望。
  • 八十年代內地熱播的13部港劇,你還記得哪幾部?
    上世紀八十年代,雖然內地電視臺播出的電視劇數量遠沒有現在的多,但是那個年代電視劇的質量和精彩程度一點都不遜色於現在的電視劇。當年電視臺不僅播放內地自己製作的電視劇,還播放了大量高品質的引進電視劇,在這些引進劇裡也包括了許多香港電視劇。眾所周知,上世紀八九十年是港劇最輝煌的時代。小格電影這次特別介紹八十年代曾在內地電視臺熱播過的十三部港劇,與你一起回顧那些令人難忘的經典劇集。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念八十年代的生活?
    02八十年代,那是一個有充滿感性情懷和理性批判的詩歌年代。在萬物復甦大地回春之際,面對充滿希望的明天,那些沉寂的詩人開始思考人生和憧憬理想。詩人的夢都在八十年代,關於理想,關於愛情,讀詩的時候,身邊還有嫵媚羨慕的眼神。在物質化年代沒有來襲之前,一壺燒酒就可以暢談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海闊天空,幾杯下肚,無所不談,有若高山流水的默契和簡單。
  • 還記得她嗎?曾在八十年代知名的娜塔莎·金斯基,如今59歲了!
    不過,在80年代女星當中,卻有人美得天生麗質,比如蘇菲·瑪索、莫妮卡·貝魯奇,她們的美貌和魅力不言而喻。還記得她嗎?曾在八十年代知名的娜塔莎·金斯基,美麗與氣質著……然而,有一位叫做娜塔莎·金斯基的女星,她的魅力,從來沒有遜色過,但卻鮮為人知。娜塔莎·金斯基被外界譽為八十年代「歐洲影壇第一美女」。
  • 你好,這是我的八十年代!
    「格嘰格嘰格嘰格嘰格嘰格嘰……」《聰明的一休》也是童年的記憶。每次遇到難題,一休就在他的圓腦袋上畫圈圈,叮的一聲,福到心靈。誰不希望自己也有那麼聰明的腦袋瓜!在學校裡,最煩的就是要做課間操、眼保健操。做眼保健操時,誰沒有偷偷摸摸瞅一瞅的時候?每逢六一兒童節表演節目時,扎兩個小揪揪,戴朵大紅花,化著紅撲撲的腮紅,緊張地候場。
  • 如夢如幻的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那是一個煙火與詩情迸發的年代,是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情懷的年代,一個思想自由奔放百花爭豔的年代。八十年代中學生如果用三個詞來形容八十年代,這三個比較合適:年輕、真誠、單純。八十年代的激情、浪漫、理想主義,成為知識分子及普眾心中的烏託邦。
  • 丁聰|八十年代的漫畫
    原因也很簡單,畫漫畫不只是不掙錢,還有風險。        漫畫和雜文,天生就是匕首(魯迅語)。按現在一些人的邏輯,這不是遞刀子了,這是直接動刀子了。        當然,非要說極端,畫卡通也有風險。電視臺播出的卡通片裡頭髮畫得五顏六色被舉報,更可笑的居然真停播了。        按這要求丁聰八十年代的漫畫,放現在的話,應該永世不得翻身了。
  • 八十年代那些風靡中國的日劇
    網上有一個有趣的提問:八十年代有日劇嗎?你們是從哪裡看到的?提問的人肯定很年輕,答案就是:電視。可能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覺得電視是個擺設,可是在幾十年前,彩色電視絕對是家裡的奢侈品,誰家要是有了彩電,鄰居們都會跑來看,像看電影一樣。
  • 八十年代 那些每晚讓你牽腸掛肚 追著看不停的電視劇
    上世紀八十年代,來自日本、美國的海外電視劇,以及香港、臺灣地區的電視劇佔據了老百姓們電視螢屏的的半壁江山。不過隨著電視人的不斷努力,我們也開始有了真正意義上屬於自己滄桑濃厚中國味的電視劇。《便衣警察》劇照 除了這些螢屏前的明星之外,《便衣警察》中還有眾多的幕後英雄。
  • 八十年代的香港、苗僑偉、楊盼盼——你的青春,我遲到的時光
    記得小時候,家裡的凱歌牌黑白電視上播的電視劇大多港臺劇居多,金超群的包青天啊、魏秋樺演的穆桂英、新白娘子傳奇啊、情劍山河、甄子丹的洪熙官、精武門,還有姜大衛的、邵傳勇的刺馬,寫到這裡,相信有緣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思緒一定會飄到九十年代對不對?在我兒時的記憶裡,這些電視劇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可以說,我的童年是港臺劇陪伴下長大的。
  • 還記得80年代這些香港女星嗎?小時候偷偷把她們貼在日記本
    原創 紅秀說娛 老電影的那些事80年代中期,電視剛剛開始普及,那時候誰家有臺黑白電視已算非常不得了的事情,許多鄰居都會不請自來一起觀看。這個時候,我們接觸到最早的一批香港電視劇,如《射鵰英雄傳》、《霍元甲》、《射鵰俠侶》、《絕代雙驕》等。
  • 青春散場,不訴離殤:致敬八十年代的情懷
    那時候家中最好的裝飾品是牆上那貼滿老照片的相框,還有古舊的座鐘、雙卡錄音機、二八自行車——城市裡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喇叭褲——不是現在的闊腿褲,是那種長得拖到地面並覆蓋住整個腳掌可以用來掃地的喇叭褲。流行霹靂舞、迪斯科、爆炸頭,這些元素構成了那個華麗而濃烈的一去不復返的八十年代。
  • 八十年代鄉村趣事(之二十)
    八十年代鄉村趣事(之二十)那年冬天特別冷,可謂是滴水成冰,鄉政府的幾個人擁著煤球爐子談事情。有一人突發感慨,要是時光能倒流就好了,我們就能年輕幾歲了!有一人信誓旦旦地說,我有辦法讓人年輕!溫州人真是厲害,八十年代一個小妹就敢將理髮店開到北方的鄉鎮上。那天廚師去理髮,理的是光頭,理到一半的時候那位好和他開玩笑的林技術員也過來理髮。在等待的過程中林技術員說我給你們講個故事吧:也是一個人去理髮店理髮,為活躍氣氛就主動地和理髮小妹搭訕,小妹什麼學歷啊?小妹說你猜猜吧!高中?不是!大專?不是!難不成你本科畢業?
  • 上世紀八十年代最火的霹靂舞,你還有印象嗎?
    酷炫的霹靂舞現在五十歲左右年紀的人,對上世紀80年代末紅遍大江南北的霹靂舞估計應該是記憶非常深刻吧。據說這一舞蹈起源於美國,上世紀80年代傳到我國,因為該舞蹈包含大量的高難度動作,再配合動感十足的音樂,所以深受受年輕人的喜愛。記得當時我還在上初中,十六七歲的樣子,那時候跳霹靂舞真是新潮啊,只要是男孩子,估計都會來那麼兩下子。感覺那動作特別特別的酷,特別特別的帥。如果一個男孩子會來幾下霹靂舞,那麼一定會贏得女孩子的青睞。
  • 八十年代的美國流行音樂到底有多火?
    雖然生活在網際網路時代的我們可以很容易獲得八十年代的各種資料,但那個時代對我們來說仍然像「中世紀」一樣神秘。毫不誇張的說,那是一個「盡皆過火,儘是癲狂」的年代,整個流行音樂都似乎要在十年內徹底燃燒殆盡。至少麥可·傑克遜就把最好的自己都留在了八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