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樂:觀世音菩薩贊00:0005:51
觀世音菩薩成道日,是廣大清信佛子的慈悲節歷。世尊釋迦文佛、大悲觀世音菩薩,以及大願地藏菩薩,是與吾人所處的娑婆世界因緣深切的聖者。釋迦文佛曾在華嚴海會上,讚嘆過一切眾生皆具如來之智慧德相。觀音菩薩的廣大悲心,文殊菩薩的根本智慧,地藏菩薩與普賢菩薩發願、行願的至善願力,是娑婆眾生契入大乘佛法的善因緣。在觀世音菩薩成道日,誠請各位請信佛子,哪怕只有一剎那的淨心淨意,真誠的為眾生得度而發起大悲心,這就是與觀音大悲相契合的善因本懷。
觀世音菩薩,是清信佛子至誠禮拜供養的法身大士。在佛法典藏中,觀世音菩薩也被稱為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所謂觀自在菩薩的尊稱名號,是指一切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法身大士,觀諸法畢竟空。觀世音菩薩不僅是慈悲增上,救苦救難的恩者;同時也是能觀諸法空相的智慧之尊。早在初唐時期,坊間的善信佛子,就喜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因此才有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清淨景象,這也是佛子以至善真心來莊嚴淨土的善法。
觀世音菩薩這樣的法身大士,本身是可以根據得度者的因緣而隨緣化現。在《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觀音大士可以根據眾生的善根,隨緣而為說法。當眾生處於苦厄危難之時,如能一心持念觀世音菩薩,即可蒙受觀音大士的現身救度,這也是觀世音菩薩這一聖號的稱名因緣。在坊間善信們的觀音信仰中,觀世音菩薩往往呈現出慈眉善目的女相,以示慈悲隨順之意。在傳統的佛教造像之中,觀世音菩薩也有勇猛精進的大丈夫相,以示佛子以持戒作為抵擋煩惱對鏡的鎧甲,以智慧作為斬斷煩惱的慧劍。此外,坊間也多有送子觀音、竹籃觀音、白衣觀音、妙善觀音、馬郎婦觀音等清淨美好的化現,皆可作為眾生對觀音大士的至誠信願與美好期許,以及觀音大士大悲無量的應化利生。
龍女對觀世音菩薩的恭敬之心,亦是廣大佛子所應習學受教之處
在廣大佛子所至心念誦的《妙法蓮華經》、《無量壽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等經卷之中,觀世音菩薩不僅是佛陀召開重大法會的脅侍尊者,同時也因其尋聲救苦的偉大功德而被釋迦文佛及諸菩薩所歡喜讚嘆。又因觀音大士示現於引領眾生同趣佛乘的法華盛會,以及無量悲智法要所流溢而生的華嚴海會,而成為世間大乘佛子家喻戶曉的慈悲依怙。由於觀音大士協助西方極樂世界之本尊阿彌陀佛的莊嚴淨土的緣故,在唐代才有家家禮奉彌陀尊,戶戶勤念觀世音的崇信盛況。由此足見觀音大士功德之盛,以及眾生對觀音大士的信仰之深。
「勇猛精進,志願無倦」此為觀世音菩薩的大丈夫相
在《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無盡意菩薩以珍寶瓔珞供養觀世音菩薩,是大乘佛法財法雙施的表法。觀世音菩薩以此珍寶瓔珞,一份供養於多寶佛塔,此為對過去佛之傳承領受;一份供釋迦牟尼佛,乃是對現在佛之恭敬。觀世音菩薩的恭敬與布施的成就,也是當今佛子所應習學的大功德。布施,也應當修持觀空的智慧,所施之物,受施之人,布施之人,皆因緣和合之體相,本身並沒有自性可得,諸佛菩薩觀一切眾生,卻實無一眾生可得,清信佛子如能觀一切法空無自性,那麼無論是布施、回向、利他、自利,都不會被名利心遮住自心的清淨體相。
經云:無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觀世音菩薩之布施之德,即在於此。
在觀音大士的成道之日,敬請廣大佛子一心持誦觀世音菩薩聖號,以及觀音菩薩心咒「唵嘛呢叭咪吽」,蘊藏在觀音心咒中的解脫功德,是非常不可思議的,至心敬誦,自然會有感而遂通的真常妙用。慈悲,不僅是佛法至善的利生原則,也是世間最可寶貴的道德歸屬,廣大佛子在持念觀音聖號和觀音心咒之時,也一定不要忘了持戒和聞思的重要性,所成就的功德,也請一併為眾生回向。大悲心、空性見的一體而修,乃是修大悲空性的真實義,也是對觀世音菩薩最為至切的善法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