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切爾·邁克·哈徹身上的名號很多,有人稱他是「英國頭號尋寶家」,也有人稱他是「最出色的海洋探險家」。但對華夏而言,這個人是不折不扣的盜寶者,從小在孤兒院長大的哈徹,童年時期就幻想著能夠通過意外途經獲得大批財富,實現人生的逆襲。
為此,長大後的哈徹成立了一家海洋商業打撈公司,專門在各個海域中打撈沉船,從沉船上獲得他想要的財富。172年前,有個叫詹姆斯·哈斯伯格的荷蘭人寫了本航海手冊,哈徹讀過這本古老的手冊後,立刻將新目標鎖定在中國歷史上的一艘沉船上。
這艘沉船就是被稱為「東方鐵達尼號」的「泰星號」,哈徹在1999年發現它正靜靜躺在南海Belvidere暗礁附近的海面下。在此之前,哈徹為了自己的暴富夢想做足了準備,他不但讀了那本航海手冊,還翻閱了親歷「泰星號」沉沒事件的歐洲商船上的記載。
當時有一艘「印第安那」號歐洲貨船救了「泰星號」部分倖存者,因此,當天的貨船日誌上也會有對「泰星號」情況的描述,包括「泰星號」的遇難位置。哈徹弄清楚所需信息後,立刻包了一艘60多米長的打撈作業船,悄悄開往「泰星號」沉沒的海域。
「泰星號」是道光二年(1822年)沉沒的。當時船上有近2000人,還有大批珍貴的中國瓷器、生絲、漆器等。老船長遊濤蔻為了避開海盜臨時改變航線,不料船在南海觸礁,屍沉海底者達1800多人,最小的只有6歲,最大的是年過七旬的老人,遇難者的身份大多是下南洋的中國勞工和他們的家屬。
而哈徹並不在乎「泰星號」沉沒讓多少人喪生,他只盯緊了沉沒到海底的寶藏。在哈徹的指揮下,打撈作業船找到了海底的沉船遺物,哈徹萬萬沒想到,這艘沉船攜帶的寶藏比他想像中的更多:給「泰星號」壓艙的物品,是上百萬件中國清代德化青白瓷和牙白瓷!
這些瓷器都是清代德化精心生產出來,準備投向亞洲市場的,但一場海難讓它們沒有到達原計劃的落腳點,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破損,但大部分還是因為工藝精湛保存完好,其中甚至還有15世紀的古老瓷器,其價值不言而喻。激動壞了的哈徹,下令砸瓷器。
哈徹當然沒昏頭,他是個「精明的商人」。他把成色不夠上乘、有破損的瓷器全砸碎了還不算,很多保存完好的瓷器也都砸碎,前後加起來有60多萬件。而他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剩餘瓷器的價值,隨後,哈徹帶著剩下的35萬件精美瓷器去了德國,開始一場「中國瓷器大拍賣」。
無數外國商人聞風而至,瘋狂搶購。為了擴大市場,哈徹還把它們運到歐、美、澳各大洲巡迴拍賣,最終憑藉這些瓷器他賺了2億多元!這也不是哈徹唯一一次盜取華夏珍寶,他自從第一次嘗到甜頭後,就將中國歷代沉船視為了頂級獵物,世界上有良知的海洋考古學家都將哈徹視為一個徹頭徹尾的盜賊,恥於稱他為尋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