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寶藏》:在文物中遇見傳統和現代

2020-11-20 光明網

  如何通過中國館藏頂級文物講述中華文明故事?如何在現代中國找到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印記?今天上午,《中國的寶藏》中文版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務會成員薛繼軍,與BBC 世界新聞頻道代表、故宮博物院等八家博物館代表,共同為該片啟播。會上宣布,《中國的寶藏》中文版將於1月10日起在CCTV-9每晚八點播出,為觀眾呈現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中國。

  中英聯手打造精品紀錄片

  紀錄片《中國的寶藏》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出品,央視紀錄國際傳媒以國際合拍、合作的方式與BBC世界新聞頻道(BBC World News) 、英國野馬製作公司(Mustang Films)製作。中英合拍製作團隊歷時1年,行程7000多公裡,走遍8座中國城市,拍攝了8家博物館,5個世界文化遺產,20多件頂級文物。紀錄片試圖從中國人的現代生活中捕捉到迴響,尋找古代文明的現代傳承。

  《中國的寶藏》共六集,每集25分鐘,呈現現代中國生活的多個側面,分別是家族、藝術、都會、製造、科技和飲食。節目邀請英國著名節目主持人阿拉斯泰爾•蘇克(Alastair Sooke)帶領觀眾踏上博物館尋寶之旅,在這趟充滿驚奇的旅途中,他感受中國的歷史悠久和幅員遼闊,遇到各行各業的中國人,傾聽他們的故事。他對中國歷史十分著迷,正如他在節目一開始就提到,「驚奇於她的美和數千年文明的深度……如果不了解中國的過去,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今天的中國!」

  會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召集人莊殿君介紹,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BBC結合各自優勢資源,在符合國際傳播規律的內容創製和傳播理念上的合作,是兩國主流媒體進一步深化合作而進行的有意義的探索。《中國的寶藏》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加強對外傳播和國際合作的新趨勢。紀錄頻道自去年10月實施新一次的改版,單周最高收視份額在同時段排名提升到全國的前20名,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日益增強。新的一年裡,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將以國際合作項目為重要抓手,圍繞精品化、國際化、時尚化、年輕態的特色,孵化催生出更多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紀錄片精品。

  啟播儀式

  紀錄頻道副總監史巖和BBC世界新聞頻道專題部責任編輯艾瑪·迪亞斯女士分享了合作感受。史巖表示,此次首次與BBC世界新聞頻道的合作非常成功,希望未來我們共同努力,找到中國觀眾和海外觀眾共同感興趣的題材,聯合攝製,共同播出。艾瑪·迪亞斯女士感謝所有博物館的支持,感謝中英雙方攝製團隊的努力。她希望以《中國的寶藏》為起點,未來尋求更多題材的項目合作。

  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向東和英國野馬製作公司創意總監夏洛特·瓊斯女士也進行了製作分享。李向東說,英方團隊的專業、敬業、高效令人印象深刻,彼此的信任和順暢的溝通為節目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夏洛特·瓊斯女士說,片中主持人阿拉斯泰爾·蘇克說過,這是他拍過的最成功的項目。中國的文物資源太豐富了,在我們的職業生涯中,這種拍攝的廣度、深度都是不常見的。

  英文版海外播出好評如潮

  BBC全球新聞公司北亞及大中華區副總裁徐倩表示,作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媒體平臺,BBC世界新聞頻道與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此次合作非常成功,節目形式新穎,通俗易懂,激發了全球觀眾對中國文化的興趣。非常開心英文版節目在BBC世界新聞頻道的成功播出,也期待中國觀眾喜愛與支持中文版。

  《中國的寶藏》英文版已於2019年10月在BBC世界新聞頻道面向全球首播,為BBC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65億戶家庭呈現中國頂級文物的故事。同時,BBC.com/reel網站上線了該節目的短視頻,BBC Culture上也刊登了節目主持人阿拉斯泰爾的一篇關於良渚文化的文章,同樣獲得高度關注。超過30家的中國、英國、義大利、法國媒體也對節目進行了報導。

  現場,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經理丁邁為嘉賓展示了英文版節目播出的相關研究數據。該機構對印度、澳大利亞和美國三個國家的觀眾進行了調查,其中,有近9成的觀眾表示「我很喜歡紀錄片《中國的寶藏》」,最為認同的觀點是「直觀展示了中國文物的美與獨特」和「深入展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觀眾對「畫面清晰流暢」、「內容有吸引力」、「製作品質專業精良」尤為稱讚。高達96%看過節目的觀眾表示非常願意把它推薦給朋友。

  讓文物活起來,走向世界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女士作為博物館方代表致辭,她說,《中國的寶藏》很好地將文博領域的豐富文物和學術資源轉化為國際傳播領域的精品內容。主持人的講述生動有趣、通俗易懂,使文物在海外觀眾面前活了起來。她表示,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又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博物院將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使命,和全國博物館同仁一起,與海內外媒體機構共同創製越來越多的高品質文化節目。

  《中國的寶藏》拍攝了20多件稀世珍寶,包括故宮博物院的大禹治水圖玉山、趙孟頫《秀石疏林圖》,上海博物館的大克鼎、青花瓷器,陝西歷史博物館的章懷太子墓壁畫《客使圖》、三彩載樂駝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兵馬俑,浙江省博物館的寧波萬工轎、玉琮,遼寧省博物館的萬歲通天帖,湖南省博物館的馬王堆漢墓漆器,良渚博物院珍藏的良渚文化遺存等,共同為海外觀眾呈現了一幅豐富多彩的中華歷史文化圖卷。

  紀錄頻道總監梁紅、央視紀錄國際傳媒總經理李向東與BBC世界新聞頻道專題部責任編輯艾瑪·迪亞斯、英國野馬製作公司創意總監夏洛特·瓊斯籤署紀錄片《中國少年足球夢》合作意向書

  《中國的寶藏》國際合作的成功,推動了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與BBC世界新聞頻道的深度合作。發布會現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與BBC世界新聞頻道、英國野馬製作公司四方共同籤署了《中國少年足球夢》項目合作意向書。(張文)

[ 責編:張曉榮 ]

相關焦點

  • 紀錄片《中國的寶藏》講述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近期,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推出的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上映。講述家族與祖先、漢字的力量、國際化中國、中國製造、科技的藝術、飲食的藝術等中國傳統文化內容,不但在國內引發熱議,在海外也受到了外國網友的一致好評。
  • 《中國的寶藏》中文版將播 展現20多件珍稀文物
    中新網1月8日電 7日,《中國的寶藏》中文版發布會在北京舉行,該片將於1月10日起在CCTV-9每晚八點播出,為觀眾呈現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中國。現場合影  紀錄片《中國的寶藏》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出品,央視紀錄國際傳媒以國際合拍、合作的方式與BBC世界新聞頻道(BBC World News) 、英國野馬製作公司(Mustang Films)製作。  《中國的寶藏》共六集,每集25分鐘,呈現現代中國生活的多個側面,分別是家族、藝術、都會、製造、科技和飲食。
  • 《國家寶藏》:文物也能「說」故事
    「我們是一個年輕的節目」,這是主持人張國立的開場白,「年輕」是《國家寶藏》對大眾的一個承諾。這也就意味著它將以輕鬆幽默的方式讓大家認識文物,了解中國文化。節目中以演員演戲情景劇的方式來講述文物寶藏的故事,其中還加上博物館專業人員對於文物的講解,潛移默化的就將知識刻入在觀眾的腦海中。當然,為了能夠嚴謹的講述文物的故事,《國家寶藏》花了兩年的時間籌備,查閱有關文獻資料,並且針對調研現在觀眾的興趣點,讓節目能夠在傳揚正確的文化時觀眾也樂意看。
  • 六集紀錄片《中國的寶藏》:8家博物館20件頂級文物的奇妙之旅
    從《我在故宮修文物》到《如果國寶會說話》,我們發現打開文物寶藏的方式如此不同。《中國的寶藏》中文版將於1月10日起在CCTV-9每晚八點播出,為觀眾呈現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中國。該紀錄片共六集,每集25分鐘,呈現現代中國生活的多個側面,分別是家族、藝術、都會、製造、科技和飲食。
  • 匯集中國頂級文物,這部中英合拍紀錄片火了
    兼具真實性與藝術性的紀錄片,既是我們了解傳統文化的一面鏡子,也是我們探索現代文明的知識寶庫。前不久熱播的紀錄片《中國的寶藏》呈現了中國頂級文物,將「過去」與「現在」聯繫起來,為觀眾提供了一個了解傳統和現代中國的窗口。
  • 「中國的寶藏」都藏在這裡!
    《中國的寶藏》 如何通過中國館藏頂級文物講述中華文明故事?如何在現代中國找到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印記?《中國的寶藏》帶你尋找答案。中英合拍製作團隊歷時1年,行程7000多公裡,走遍8座中國城市,拍攝了8家博物館,5個世界文化遺產,20多件頂級文物。紀錄片試圖從中國人的現代生活中捕捉到迴響,尋找古代文明的現代傳承。 據介紹,《中國的寶藏》共6集,每集25分鐘,呈現現代中國生活的多個側面,分別是家族、藝術、都會、製造、科技和飲食。
  • 《天官賜福》動畫開啟文物守護行動,探索國創動畫和傳統文化的融合...
    12月14-17日,動畫《天官賜福》啟動「天官賜福多城文物守護行動」。與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杭州良渚博物院,湖州中國湖筆博物館共同發起的線下「尋找館藏」活動,吸引了眾多年輕受眾前往線下探尋「七寶阿育王塔」、「玉琮」、「賀蓮青制竹管牛角鬥提筆」等館中寶藏,給各大博物館帶去了一波活力,中國湖筆博物館的客流量更是比往日增加了2倍。
  • 《中國的寶藏》放異彩 中國故事書寫文化自信
    《中國的寶藏》獲得海內外觀眾認同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它講述的婚喪嫁娶、生老病死這些內容,都是跨越地域與種族的共同人生命題。從人類學與社會學的角度來看,這些情感與行為最容易獲得跨文化的理解和認同。所以這部紀錄片不光是講述文物的故事,還在現代生活中找到了它所承載的歷史文化信息的延續。
  • 紀錄片《中國的寶藏》在海外引發熱議
    《中國的寶藏》每集呈現中國現代生活的一個側面,包括家族、漢字、都會、製造、科技和飲食。每集都從館藏文物珍品切入,探索中華文明的特徵,把古代歷史的一個知識點如何對應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中國人生活方式的聯繫及對中國人精神世界的影響,進行貫通古今的描述,從側面反映當代中國人的風貌。
  • 《中國的寶藏》:告訴你一個可親可感的中華文化
    《中國的寶藏》劇照 資料圖片兼具真實性與藝術性的紀錄片,既是我們了解傳統文化的一面鏡子,也是我們探索現代文明的知識寶庫。前不久熱播的紀錄片《中國的寶藏》呈現了中國頂級文物,將「過去」與「現在」聯繫起來,為觀眾提供了一個了解傳統和現代中國的窗口。節目邀請英國節目主持人阿拉斯泰爾·蘇克帶領觀眾踏上博物館尋寶之旅,他對中國歷史十分著迷,正如他在節目中所說:「驚奇於她的美和數千年文明的深度……如果不了解中國的過去,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今天的中國。」
  • 六集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一場博物館的驚奇之旅
    如何在現代中國找到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印記?發布會現場2020年1月7日,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中文版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務會成員薛繼軍,與BBC世界新聞頻道代表、故宮博物院等八家博物館代表,共同為該片啟播。會上宣布,《中國的寶藏》中文版將於1月10日起在CCTV-9每晚八點播出,為觀眾呈現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中國。
  • 劉曉明大使出席中英合拍紀錄片《中國的寶藏》推介會
    劉大使在致辭中表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中英建立代辦級外交關係65周年,在這個特殊年份,中英媒體界人士攜手合作,共同製作《中國的寶藏》紀錄片,具有重要歷史和現實意義,發揮了三個重要作用:一是傳播中國文化,將珍貴的中國文物呈現給世人
  • 紀錄片《中國的寶藏》大放異彩 中國故事書寫文化自信
    獨特的國際視角 展示文明交流互鑑《中國的寶藏》由英國知名歷史節目主持人阿拉斯泰爾·蘇克(Alastair Sooke)講述。他的國際化視角,讓中國博物館的文物在交流中「活」了起來。從人類學與社會學的角度來看,這些情感與行為最容易獲得跨文化的理解和認同。所以這部紀錄片不光是講述文物的故事,還在現代生活中找到了它所承載的歷史文化信息的延續。這些有溫度的故事鮮活生動,以小見大地反映中國的文化傳承和中國人的生存狀態,充滿了濃鬱的人文情懷,溫暖親切,引發了海外觀眾強烈的情感共鳴和心理認同。
  • 中英聯手打造的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今晚將在央視開播
    文物講好中國故事 引發人類情感共鳴 《中國的寶藏》紀錄片共分6集,分別從家族、藝術、都會、製造、科技和飲食方向,展示了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生活的多個側面。 英國野馬製作公司創意總監夏洛特 · 瓊斯講述,「我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拍攝權限。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為我們提供條件去拍攝中國最負盛名的博物館和文物。
  • 千年歷史的金幣被發現,最近發現的寶藏和文物
    蘇格蘭發現的青銅時代的寶藏。2020年6月考古學家馬裡烏斯·史蒂芬(Mariusz Stepien)發現了該國青銅時代的文物。包括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至900年的劍,戰車的軸蓋以及馬具。專家表示,這是該國歷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 央視與BBC攜手推出紀錄片《中國的寶藏》
    原標題:央視與BBC攜手推出《中國的寶藏》 如何通過中國館藏頂級文物講述中華文明故事?如何在現代中國找到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印記?1月10日起,每晚8點在CCTV-9播出紀錄片《中國的寶藏》試圖回答這個問題。
  • 《中國的寶藏》講好中國頂級瑰寶故事,成功傳播海外引熱贊
    節目邀請英國知名節目主持人阿拉斯泰爾·蘇克(Alastair Sooke)走進中國博物館,為觀眾講解精美文物,探索古代中國文明的瑰寶。節目中,他以外國人易於接受的視角走進中國人的生活,尋找這個偉大文明的現代傳承,為國際觀眾呈現一個新時代的中國。他帶領觀眾踏上博物館尋寶之旅,在這趟充滿驚奇的旅途中,他感受中國的歷史悠久和幅員遼闊,遇到各行各業的中國人,傾聽他們的故事。
  • [中國紀檢監察報]《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 9座文化遺產27件文物...
    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部部長蘇伯民認為,要讓文物活起來,首先要把文物保護好,包括修復重要遺址文物病害、加強文物保護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培養專業的文物保護人才等。把握正確的文物宣傳導向,也是創新文物表達方式需遵循的原則。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慶柱對記者說,文物的價值首先是科學價值,其次才是美學價值和經濟價值。
  • 大年初二在家看《中國的寶藏》|CCTV-9六集聯播
    紀錄片《中國的寶藏》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出品。這是一部以國際合拍方式完成的紀錄片,由總臺與英國廣播公司(BBC)世界新聞頻道、英國野馬製作公司聯合製作。中英團隊歷時1年走訪了8座中國城市,行程達7000多公裡,共計拍攝了8家博物館、5個世界文化遺產。紀錄片試圖從中國人的現代生活中捕捉到迴響,尋找古代文明的現代傳承。
  • 《中國的寶藏》中文版將於1月10日起在CCTV-9播出
    1月7日,《中國的寶藏》中文版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的寶藏》中文版將於1月10日起在CCTV-9每晚八點播出,為觀眾呈現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中國。中英合拍製作團隊歷時1年,行程7000多公裡,走遍8座中國城市,拍攝了8家博物館,5個世界文化遺產,20多件頂級文物。紀錄片試圖從中國人的現代生活中捕捉到迴響,尋找古代文明的現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