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瞧天r
在電影榜單中搜索「捷克」或者「動畫」,那個永遠跳上首頁的名字一定是楊·史雲梅耶。今年的北京國際電影節上就會展映這位捷克動畫大師的最新作品《昆蟲物語》。
不過,史雲梅耶鍾情的可不是「電影」或者「動畫」本身,而是超現實主義的表達方式。此中深意或許可以從他在網絡上異常風靡的兩部短片《對話的維度》和《食物》中窺探一二。而這個古怪的老頭永遠會給人帶來驚喜,並且能把自己和觀眾都玩得不亦樂乎。
這部2018年的新作《昆蟲物語》是根據捷克知名的恰佩克兄弟的戲劇作品《昆蟲生活》改編而成,原戲劇對當時社會的弊病進行了猛烈抨擊。而深受《變形記》影響的史雲梅耶,又在本片中將黑色喜劇、經典恐怖片元素、奇異的風格融為一體,除了採用真人和動畫相結合的方式外,導演自己還實力出鏡,講起了他動畫製作背後的故事。
影片視覺十分驚(zhong)奇(kou),以至於我們一度想把它歸類到了「午夜場」單元。此前本片只在鹿特丹電影節和捷克、斯洛伐克上映過,作為即將第一批欣賞到它的亞洲本土觀眾,大家大可以摩拳擦掌好好期待一下。
楊·史雲梅耶(Jan Svankmajer)
史雲梅耶的作品永遠可愛、古怪卻又深奧。想要看得更透,恐怕還要更深的了解他生長的土地。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光影捷克」單元還將展映另外四部捷克影片——兩部動畫電影和兩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其實,捷克的動畫製作歷史相當悠久,而且影響甚廣,比如八十年代國內家喻戶曉的《鼴鼠的故事》就是來自這裡。而捷克導演伊裡·特恩卡則是世界木偶動畫史上的先驅性人物,他的兩部動畫電影《捷克的四季》和《捷克古老傳說》也是動畫史上頗具影響力的影片。
《捷克的四季》是伊裡·特恩卡的第一部木偶動畫長片。影片的六個段落分別講述了發生在四季當中的故事,展示著捷克鄉村中傳承了數個世紀的民俗服裝和風情。全片沒有對白,但依靠可愛而細緻的木偶、美麗的場景與服裝,以及童聲合唱團演繹的捷克民歌,影片的內涵與情緒同樣直抵觀眾內心。
《捷克古老傳說》是導演在捷克政府指示下,以民族歷史神話為藍本製作而成的木偶動畫長片,共分為七個段落,分別講述了捷克古老神話中的英雄人物和民俗故事。影片的鏡頭運動,燈光、場景及角色設計,以及整體的故事講述方式都十分出色。
但伊裡·特恩卡展現的遠不止童話世界和民族傳統,他還以社會背景為藍本創作了許多政治寓言動畫。可以說,捷克影片對社會現實的嘲弄總是這樣勇敢而精妙。
第40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嚴密監視的列車》就以大量的視覺隱喻嘲弄了現實,卻絲毫沒使影片顯得荒唐可笑,而是充滿了苦笑和溫情色彩。
故事講述了二戰時期在一個被德軍佔領的捷克鄉村火車站,一個笨手笨腳調度員學徒盼望著把自己從童真中解放出來,而「戰爭」或許才是他無能的罪魁禍首。
精緻的鏡頭語言、「學徒」完美無瑕的表演和其他可愛的角色,使這部華麗的黑白電影中寫滿對過去生活的純真回憶,片中的樂觀精神在整個捷克影視中都屬罕見。
另一部《大街上的商店》同樣令人笑中帶淚。納粹佔領捷克後,小鎮上的木匠託尼借妹夫的權力去接管一間猶太商鋪,卻被原店主,一個78歲的猶太寡婦當成了新來的店員。託尼只好一邊在熟人面前扮演店主,另一邊又做著老奶奶的幫工。
兩人之間的情誼日漸深厚,納粹卻開始了對猶太人的「清洗」,託尼面臨著兩難的抉擇……片中有許多諷刺、可笑之處,又以「親猶太人」的獨特視角和震撼的結尾深刻地反思著戰爭。
光影捷克,部部精品。部分場次還有捷克電影資料館研究員為大家帶來片前導覽哈!敬請期待。
「北京展映」活動將於4月6日至22日
在北京地區32家電影機構、高等院校舉行
獨家售票平臺:淘票票
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 策展宣傳
中國電影資料館團隊 瞧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