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剛即位時,以為朝廷最大的敵人是鰲拜;滅了鰲拜,以為最大的敵人是吳三桂,平了吳三桂,臺灣又成了大清的心頭之患,收了臺灣,葛爾丹又成了大清的心頭之患。後來 ,康熙明白了,大清的心頭之患不在外邊,而是在朝廷。
文|陳蘭
編輯|潘茂雪
當吃瓜群眾津津有味地猜測鬥魚APP為何會在國慶期間被下架的時候,有人很容易便想起五個月前,那個高調與熱鬧,都屬於鬥魚的五一假期。
國慶的下架寒風,與五一鬥魚嘉年華帶來的熱浪,形成太過明顯的對比。那時候,直播界的鎂光燈,毫無疑問是照在鬥魚身上的。武漢政府的鼎力支持,知名歌星韓磊的高歌,都給人們一種鬥魚是直播界一哥的感覺。
而韓磊那天唱起《花房姑娘》時,臺下為他揮動手中螢光棒的,不是17年前那群感嘆「陳道明後,再無康熙」的《康熙王朝》戲迷,也不是被那首氣勢磅礴的《向天再借五百年》感動到豪情萬丈的歌迷,反而是一群一邊高呼油膩一邊又說「小拳拳捶你胸口」的90後主播粉絲,也是為鬥魚打call的用戶。
隨著時代窗間過馬似的更迭,《康熙王朝》的播放頻道由CCTV1變為充滿古典文化氣息的CCTV戲曲。生於六七十年代的歌壇老將韓磊,終於通過歌唱的方式與21世紀火熱的直播和諧到了一起。這,得力於鬥魚。
只是,在剛剛過去的那個入秋微涼的國慶假期,沒有人再為鬥魚歌唱了。
2002年,張文明揣著理工大學錄取通知書踩在武漢這片土地上,腦袋裡清晰的印出了兩個字:好破。
彼時的武漢,剛剛提出「1+8」城市圈,而位於東湖洪山區的光谷廣場,周圍除了簡單的綠化帶和遠處低矮的樓房 ,便僅剩幾輛偶爾開過的車輛,連紅綠燈的影子都看不見。整個武漢用通俗一點的話說就是:除了復興城市的滿腔熱血,什麼都還沒有。
四年後,張文明逃也似的離開了這座在他看來發展緩慢的江城,奔向經濟蒸蒸日上的廣州,成為北上廣不相信眼淚的一份子。其發小陳少傑恰恰相反,他在武漢光谷資本大廈的遊戲公司找到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負責對戰平臺的開發,開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打工仔生活。
鬥魚TV創始人:陳少傑
那時候,陳少傑的夢想無關遊戲,無關創業,更無關直播,而是想在光谷開一家餐廳,不為別的,只為了中午吃飯不排隊。要知道,當時陳少傑上班的大廈附近只有一個餐廳,他中午只有一小時休息時間,結果下樓吃飯總要排很久的隊,誇張一點說,一個小時裡陳少傑可能有一半的時間都在排隊。
一年後,一個ID叫xilin的人毫無預兆地在酷6上上傳了視頻,將ACFUN第一次推到觀眾面前。xilin是個平凡大學生,夢想是在長沙買房買車,而此後的三年,這個夢想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不過,陳少傑變了,他不再想開館子了,他覺得遊戲行業的前景不可估量。
跨入2008年的鐘聲敲響的那一刻,伴隨著那年奧運會即將到來的澎湃,陳少傑把張文明從沿海城市叫回武漢,一起創業開發了「掌門人」。與此同時,在張文明待了兩年的地方,一個叫蔡東青的人帶著他在改革大潮中創立的奧飛走進了深交所,另外一位也是學生的遊戲解說員辰音奈奈無意間發現了ACFUN,而紅杉資本沈南鵬則在這一年錯過了京東。
紅杉資本:沈南鵬
這邊奧運會完美落幕,那邊陳少傑與張文明研發上線一年便450萬人註冊,日活用戶20多萬的「掌門人」,被浩方在線對戰遊戲平臺母公司盛大集團收購,兩人一躍成為盛大邊鋒武漢分公司負責人;蔡東青的上市請求過會之後,遇到金融危機只能原地踏步,最終於次年9月掛牌交易,成為我國動漫產業第一股;而辰音奈奈仿佛二次元靈魂找到了宿主,從2010年起成為站長,在A站一待就是快十年。
辰音奈奈成長為站長的頭一年,A站發生員工內訌,隨後機器故障導致整整一個月無法訪問網站,剛從北郵畢業的A站老會員徐逸,花了三天時間,創建了一個叫mikufans的臨時站點。後來這個站點改了個名字,叫BiliBili。
辰音奈奈成為站長後,創始人xilin為了實現自己買車買房的夢想,以400萬的價格將A站賣給了陳少傑,以及被陳少傑說服的邊鋒CEO潘恩林。
這一次創業明顯沒有了以前的稚嫩,陳少傑和張文明直接將直播技術完美地嫁接到了A站運營模式以及用戶需求上,在2013年推出了一個名叫「生放送」的板塊,以LOL、DOTA等遊戲為主進行直播解說。這,便是鬥魚的前身。
「那時候突然出了個『生放送』,打了一陣子後發現效果還不錯,真的有不少人以為我們重新抓到了一個機會,然後大家憋著一口氣都扎進去做這件事,結果獨立之後的鬥魚TV竟然並不支持ACFUN的帳號註冊。」2014年的元旦,陳少傑將生放送直播正式更名為鬥魚TV,並將鬥魚獨立了出來,開始了四處尋投資求發展的路,與ACFUN漸行漸遠。
也許A站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變成了沒有人要的孩子,輾轉易主,幾度沉浮後如今投入快手的懷中。而鬥魚,也開始譜寫屬於自己的故事。
「看遊戲會是一門好生意?」幾乎每一個投資人聽說陳少傑與中張文明手中的項目後,都會反問這樣一句話。
投資者不會看創業者的夢想,夢想是虛的,對他們來說收益才是最直接最有用的。鬥魚TV剛問世的時候,市面上唯一拿的出手的遊戲直播,便是YY直播的古豐2012年帶著十來人組成的項目組,擠在一個小房間裡內部創業摸索出來的YY遊戲直播,即虎牙的前身。
古豐自然沒有預感到,那兩個從武漢高校走出來的青年搗鼓出來的鬥魚,後來會到跟虎牙比肩而立的地步。於是這一年初,古豐離職了,沒有猶豫,十一個月後YY遊戲直播正式更名為虎牙直播。
後來這位曾擔任過網易科技副主編的人,寫了一篇文章,侃侃而談鬥魚能成為後期之秀趕超虎牙的原因,簡單來說就一個字:錢。也不是說虎牙沒有錢,只是虎牙在兵臨城下之際併入歡聚時代,開始了一段內部人員的權利與遊戲,內憂外患下幾乎每一場回擊都慢了半拍。所以鬥魚很大程度上,鑽了虎牙的空隙。
在看遊戲還沒被公認為一門好生意的時候,蔡東青就自掏腰包2000萬元成為鬥魚的天使投資人,那個被周鴻禕形容為「像聞到了血腥味的狼和鯊魚」的沈南鵬,去鬥魚公司轉了一圈,就舉手投出2000萬美元。錯過了京東,不能再錯過鬥魚,畢竟對於投手來說,這樣的錯一次就夠了。
轉機發生在2014年7月份,當時國外遊戲流媒體直播網站Twitch被亞馬遜10億美元收購的這個消息傳回國內,遊戲直播開始被市場接受,被VC大佬們關注。
看遊戲自然就成為一門好生意,連武漢省市領導慢慢地都要過問鬥魚的寬帶費,武漢市委常委兼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胡立山更是一個月要跑兩次鬥魚,問:你們有沒有困難?鬥魚一時成為整個武漢與直播界的寵兒。
縱然這當中有領導們想打造武漢首家網際網路明星企業的野心,不足以證明鬥魚的魅力,但那位想在投資版圖堆金積玉的騰訊,不也從2016年到今年3月份的四輪鬥魚投資,一次都沒有落下?
鬥魚火了,直播活了。
一輩子沒打過工,一直都走在創業路上的陳琦棟,也帶著騰訊系龍珠TV加入遊戲直播的戰場。陳琦棟早年間做過星際爭霸解說,在電競圈別人親切地稱為Friend,是我國電子競技解說的第一批試水者,經驗豐富名氣頗高。
龍珠直播CEO陳琦棟
毫無疑問,這位對於電子競技爛熟於心名氣頗高的人,沒經受住創業直播的誘惑,自然也沒能躲掉與鬥魚的正面交鋒。紅衣教主周鴻禕不久後也上了牌桌,帶著鋪墊與預謀。
鬥魚與陳琦棟的龍珠打的火熱的時候,周鴻禕在忙著發動態:2015年上半年發了50多條關於花椒直播的微博。隨後花椒直播問世,成為如今與鬥魚角逐泛娛樂板塊的一方勢力。
不得不說,紅衣教主的營銷手段獨具匠心。比如360奇酷手機發布的頭天晚上教主的寶馬730自燃,他靈光一閃,用花椒直播了現場狀況,王思聰還問:老周,這麼晚怎麼還出漏子?
顯然,這是一次給力的花椒營銷。說沈南鵬是狼和鯊魚,其實周鴻禕在風口的吹化下也成為了一條鱷魚,不然去年直播答題剛興起時,面對王思聰的邀請他也不會在拒絕後推出一個百萬贏家。
而王思聰在陳少傑口中,是與他私交很好的朋友。鬥魚獨立的第一個年頭,有一個名叫「俺是王校長」的直播間,便是王思聰的。娛樂圈沒有人興風作浪或是閒暇的時候,他總會以超管的身份出現在各大鬥魚直播間做查房、互動、送魚丸、做直播。當然,這也為後來他挖鬥魚主播立下了汗馬功勞。
王思聰還曾為鬥魚發過聲站過臺,比如在一張講述龍珠借鬥魚上位並抹黑鬥魚的圖上說:這波我給滿分。隨後又說:論不要臉的話還是龍珠最強。當主播在微博上聲討鬥魚欠薪時,他甚至打算為鬥魚支付薪資。
本來陳琦棟覺得當年跟鬥魚打了一仗並沒有什麼,杯酒泯恩仇後各自繼續尋求融資準備擴張,陳琦棟還很開心,覺得龍珠的未來一片大好。
結果,窮得只剩錢的王思聰拋出了一個熊貓TV,高價挖主播,導致各大平臺不得不融入到那場堪比千團大戰的燒錢火葬場中,行業洗牌開始一輪又一輪。
後來,陳琦棟說:行業的混亂是王思聰的鍋。鬥魚與熊貓TV ,只能狹路相逢勇者勝,弱肉強食的世界終究朋友難當。
2014年4月,廣州越秀區出租了一間辦公室,租戶叫廣州鬥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就像張文明想往北上廣奔跑一樣,鬥魚的資方也有這樣的想法,因為廣州的網際網路氛圍較武漢來說,好得不是一星半點。而且,作為一線城市,企業多市場大發展好是公認透明的。創業者與投資者不和的矛盾躍然於眼前,而張文明和陳少傑對廣州,「稍微」欠缺興致。
若干年前剛從武漢高校畢業的陳少傑,沒選擇與張文明共赴廣州,此時便更不會了。而張文明呢,中意的是全國電子競技中心魔都上海,「上海那邊有很多電子競技俱樂部和遊戲公司,大牌主播也多,談事情比較方便。」
但一個骨感的現實擺在大家眼前:剛成立時鬥魚的30個員工基本都已在武漢成家立業,沒有人願意背井離鄉。再者機會與競爭呈正比關係,與其在一線城市激烈廝殺,不如在武漢安安靜靜做出一個網際網路招牌公司。最終武漢成為鬥魚的大本營,廣州為分部。
然而,立足於武漢的鬥魚,還是沒能如陳少傑所願躲過同行的競爭,鬥魚融的錢,也沒能逃過陳琦棟口中王思聰帶來的砸錢戰役,除了用在觀看體驗上的提高以及平臺的拓展外,幾乎都投資在了主播身上。
2014年年末與2015年,虎牙發力從鬥魚挖來Pis、周寶龍等人,次年又以高價挖來大家熟知的單機遊戲解說敖廠長,並且還與戰旗、龍珠等平臺聯合挖走鬥魚高人氣主播洞主、蛋糕、餅乾以及油條等人,其中龍珠挖走了鬥魚前20個主播中的9個。
同一時間,戰旗又分別從虎牙和鬥魚挖走JY和文森特。鬥魚為了平臺的質量,也不斷地挖對方的主播,兩個月的時間斥資6000萬元籤走虎牙的6名名氣主播,這當中便有的大名鼎鼎的55開盧本偉。
盧本偉
王思聰的規則是普通人不挖,挖的不是普通人,其中包括鬥魚四美中的周二珂。創業九死一生,誰會跟人談感情?誰都不敢談感情。
當熊貓TV開始從鬥魚挖人的時候,王思聰與陳少傑的友情就已然是鏡花水月了。兩年前王思聰還微博吐槽鬥魚「阿怡代打」事件,那些關於讓鬥魚深陷整頓風波的「直播造人」事件的微博,王思聰也去默默點了個贊。
陳少傑急,張文明又氣又急。各種名氣主播被挖走,因病在醫院的張文明連輸液都不輸了,直接拔掉針管,跑回鬥魚加班。後來被問到這些事情時,平時內斂害羞的張文明坦然的說了一句:我好氣啊。
鬥魚聯合創始人:張文明
事實上,從2014年開始直到現在,直播平臺間的挖人、跳槽事件從來沒有中斷過,今天國服第一諾手擼管飛和「吃雞一哥」韋神被虎牙帶走,明天王者榮耀主播嗨氏與張大仙轉投鬥魚。
不是今天你挖我,就是明天我挖你,各大平臺比藍翔挖掘機還要更專業更給力。
這當中也有一些被挖走以後又回到鬥魚的主播,比如Pis被虎牙挖走後,中間又回過鬥魚,後來去了YY直播。
YY直播此前規定只允許主播們直播吃雞,而這對於將Dota視為信仰的Pis來說無疑是沉重的一擊,他3月份發了個微博表示:重回鬥魚直播Dota。有細心的粉絲留意過,Pis在YY中一共只播了11次。
而2015年8月31號被龍珠從鬥魚挖走的餅乾、油條,過了三天,便宣布回歸鬥魚。有點戲劇的是,頭一天龍珠官方新聞還明確表示:油條、餅乾將於9月2日在龍珠直播平臺正式開播。打臉打的有點快。那個被王思聰據說以2億天價挖到熊貓TV的周二珂,也是待了一段時間選擇重新回歸鬥魚。
周二珂
鬥魚四美中的馮提莫也忠於鬥魚。這個身高僅有158,畢業於北師大珠海分校藝術與傳播表演系的重慶妹子,原本是一名小學老師,但在接觸直播後便辭職一心放在直播上。去年與鬥魚合約快到期的時候突然停播了,急壞一大批宅男,隨後周鴻禕的花椒官博悄悄的關注了她。
當時有人說她要去花椒直播,還有人說虎牙花1500萬想籤走她。然而,在「被跳槽」虎牙與花椒後沒多久,馮提莫依然選擇待在鬥魚,一直到現在。
鬥魚自身,一直都有被貼上拖欠薪資的標籤。這是鬥魚一直以來被冠以的最大的問題,似乎也成為所有主播更換平臺的教科書式的標準答案。不過,如果鬥魚真的存在這種實質性的問題,那這些已經遠離火坑的主播為什麼還要選擇回歸鬥魚呢?
首先是粉絲,雖說粉絲是帶得走的流量,但無法保證新舊粉絲都跟著你走。其次是鬥魚背後較為成熟的推廣模式與穩定的資本運作。
如今直播界頭部三大玩家除了虎牙、熊貓TV,就是鬥魚,這三大平臺用戶數量三足鼎立,互相牽制,形成良性競爭,那些跳槽去小平臺的主播大多數選擇回鬥魚,也是為了自身未來的發展考慮。
對於被另外兩家挖走的人,再次回歸鬥魚,網上則有一個溫暖的解釋:情懷。畢竟是在鬥魚摸爬打滾一路走紅,跟金錢比起來,或許情懷更重要。
末
走過這麼些年的鬥魚,面對今天的下架,並不像有同樣遭遇的子彈簡訊一般作出回應,反而是沉默不語。
鬥魚的同行,在此時都還各自安好:虎牙已經上市;花椒與六間房合併了,也隱約透露出上市的風聲;龍珠直播被蘇寧收購後似乎過起修身養性的生活,與世無爭;熊貓TV也過的不差,王思聰8月份還以LOL選手的身份加入了IG戰隊,上場參加了比賽,風光無限熱度依舊。
可能,被稱為網紅界的黃埔軍校的鬥魚,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不是已經上市的虎牙,或者戰旗,而是自身存在的問題,就像曾經網上瘋傳的「鬥魚網紅經紀公司存在的亂象」問題,解決後,就不會出現類似去年的「欠薪涉及三百家公司」這樣的傳言。
此次下架,有傳言是那個因不尊重歷史與國家、打趣南京大屠殺,而被鬥魚封禁的主播陳一發兒鐵粉,瘋狂在其被禁直播間刷禮物刷祝福,導致下架。還有人說,是因為鬥魚接了大量人人貸廣告觸碰當下敏感的網貸,導致被懲罰。
原因撲朔迷離,然而不管是哪一種,都與自身的操作與規範相關。問題,還是在於鬥魚本身。
就像康熙剛即位時,以為朝廷最大的敵人是鰲拜;滅了鰲拜,以為最大的敵人是吳三桂,平了吳三桂,臺灣又成了大清的心頭之患,收了臺灣,葛爾丹又成了大清的心頭之患。後來 ,康熙明白了,大清的心頭之患不在外邊,而是在朝廷。
也許,此時不回應,才是最好的回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