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走在崩潰邊緣的俞敏洪,靠3點從絕望中尋找希望

2020-12-24 騰訊網

都說寒門難出貴子,但有人就是能逆天改命。

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出身寒門,是一個來自三線城市的農村貧窮青年。

按照「寒門難出貴子」的邏輯,俞敏洪肯定不會是貴子,而是生活的「跪子」。

然而,他做到了「勝天半子」,逆襲成為了如今大名鼎鼎的新東方集團的董事長。

俞敏洪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他2019年出的書《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裡,俞敏洪提到了幫助自己逆襲的3個因素:

1、自我驅動

是家長都會羨慕俞敏洪,這個別人家的孩子,通過高考考上了北大。

後來他創業做新東方,從零做起,把新東方做成了一家上市公司。

為什麼俞敏洪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就能混得這麼有出息呢?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背後的邏輯是自我驅動。

俞敏洪一直想變得更有價值、更能幹、更有作為。這驅動著他不斷去讀書學習,去結交更有意義的朋友,使自己的視野變得更開闊。

懂得自我驅動的人,實力都不會太差。

自我驅動能力極強的俞敏洪,憑實力一步步徵服所有不服,他如今取得的成就令人徹底信服。

在我看來,自我驅動能力是衡量普通人和牛人的重要分水嶺。

比如,普通人的早起是自律,牛人的早起是習慣。

普通人想的是如何加薪,牛人想的是如何提升能力。

普通人少壯不努力,老大當苦力;牛人少壯就努力,老大開賓利。

在我看來,你的自我驅動能力有多強,你面前的攔路虎就有多翔。

2、敢於改變

俞敏洪能上演逆襲,很重要一點是來自他的敢於改變。

俞敏洪認為如果自己一直待在農村,就只會是一個離不開農村的農民了。

而在農村的環境裡,他不可能成為超越農村環境的個體。

俞敏洪的敢於改變,倒是使我想起了「股神」巴菲特1995年第一次來中國的其中一幕。

巴菲特在神農溪看到9個縴夫拉著竹筏前進,忍不住感慨道:「那些縴夫中可能就有一個比爾·蓋茨,但他出生在這,命運就鎖在了河岸」。

我在想,如果俞敏洪不敢於改變自我,他可能也會像縴夫那樣,命運被鎖在了河岸。

幸好俞敏洪敢於改變自我,為了不做一輩子農民,他選擇了做一名「北漂」:「從江陰這個三線城市漂洋過海到北大讀書,畢業後留在北大當老師,後來離開北大創辦了新東方」。

我特別欽佩俞敏洪的一點是:「他在1990年就敢於離開體制,放棄鐵飯碗」。

要知道現在雖然已經是2020年,但還是有很多人不敢離開體制,不敢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在我看來,如果這些不敢離開體制的人,能有俞敏洪這種敢於自我改變的精神,何事不成?

3、懂得後退

很多人都認為,要想逆襲,就得不斷負重前行。

真的是這樣嗎?

在俞敏洪看來,比起不斷負重前行,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後退。

他上大學時,拼命學習不知後退,結果得了肺結核。一度走在崩潰邊緣的俞敏洪,在醫院住了足足一年,耽誤了學業。

幸好在這一年,俞敏洪經過反思,領悟到了很多人身上都沒有的智慧:「懂得後退」。

他懂得後退一步看未來,把日後的大學生活和大學畢業後的生活想得更清楚了。

後來,俞敏洪創辦的新東方上了市。

他再次後退一步看未來,別人關注的都是新東方的股價,而俞敏洪關注的卻是公司長遠的發展。

正因為他懂得後退,回歸初心,以不焦躁的心態看待新東方的一切,反而能把新東方未來發展的路想得更清楚。

國內的企業,很多都活不過3年,但新東方已經活了快30年。

新東方能屹立將近30年不倒,正得益於掌舵人俞敏洪有「懂得後退」的智慧。

在我看來,我們都走得太快,以至於忘了為了什麼而出發。

我們不妨像俞敏洪一樣,後退一步看未來,找回初心,這樣才方得始終。

寫在最後

都說逆襲難,本質還是因為懶。

如果你能像俞敏洪那樣,自我驅動的能力足夠強,勇於改變,懂得後退,逆襲真的沒那麼難。

俞敏洪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我相信每個人都經歷過至暗時刻,但是黑夜給了你黑色的眼睛,正是讓你用它們來尋找光明。

有光明在的地方,就有希望。

我很喜歡《基督山伯爵》裡的一句話:「人類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等待』和『希望』這兩個詞中」。

當然,這裡的「等待」不是叫你像守株待兔那樣去等,而是像俞敏洪那樣拼盡全力後靜待佳音。

只要你足夠努力,經得起等待,永遠對未來充滿希望,屬於你的成功一定會到來!

相關焦點

  • 大學生緩解心理壓力的方法有很多,不要總是走在崩潰的邊緣
    讀書現在在大學生活裡已經被遊戲和其他期間替代的差不多了,打發空閒時間的方式有太多比讀書有趣,吸引人讀書適合一個人在靜下來的時候去做的事,適合那些不善於交際的同學,適合那些找不到興趣和愛好的同學,適合那些面對大學生活迷茫的同學,適合那些被所謂的壓力折磨的同學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在剛進入大學的時候
  • 被注射獸用麻醉針,7 人中僅他倖存,俞敏洪綁架案告訴我們的兩件事
    來自俞敏洪自傳《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正是他的爽快,俞敏洪引來了災禍,但也為自己在災禍之中保全了性命。因為張北,是一個罪行累累的罪犯。在《老友記》中,柳傳志與俞敏洪對談時,曾說:「上一次我請你吃飯,也是在這兒,那天的時候,你告訴我你已經被綁架過一次了。」
  • 成年人的崩潰只是一瞬間,中了這三條,可能你已在崩潰邊緣
    可是,往往一個成年人的崩潰,就是在這努力途中的一瞬間,哪怕是一句話,也有可能成為壓垮他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而這三種狀態下的人,可能離崩潰真的只是一瞬間了,希望你及時意識到,及時調整。
  • 風聲:經歷過大孤獨大絕望的人,都努力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風聲》封面上印有一句話:經歷過大孤獨、大絕望的人,會懂得《風聲》給你的大堅韌和大智慧。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大孤獨、大絕望應該就是抗日戰爭時期,僅靠從歷史課本上了解到的那一段內容,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什麼是罄竹難書的罪惡,那是日本人種下的,還能感受到什麼叫民不聊生、生靈塗炭,那是苦難中國的真實寫。
  • 從《李米的猜想》中周迅4段哭戲解析邊緣人物的生存現狀
    在逃竄-湧進-逃竄-湧進等周而復始的毒品交易底下,是無數鋌而走險,希望通過毒品改變自己命運的亡命之徒。他們常年走在這樣的邊界裡,成了邊緣上的人物,但付出的成本往往就是自己的生命。李米就是在這樣的城市裡,兜兜轉轉、神神叨叨地「猜想」了4年,直到命運的提線人將她和她所期盼的人拾掇一起,卻碰撞出生命的紅色之花。
  • 真希望你不要崩潰
    你見過青春期的少女跟媽媽吵架跑出家門,絕望地發現好像沒有自己可以容身治癒的地方嗎?你經歷過特別累了回到家,在門口半天找不到鑰匙,眼淚就一瞬間止不住地留下來了,然後邊哭邊繼續找嗎?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只在一瞬間。
  • 「大長今」絕望尋找被拐兒子
    這回,終於等到新片——《請尋找我》。當丈夫終於準備在尋找中恢復正常生活時,面試中他受到了一個陌生電話發來的簡訊。簡訊中是個孩子的背影,內容是說在包子店門口看到了他的兒子。心急如焚的上路,卻不幸遭遇車禍。臨死前拼命的想拿起手機再看一眼簡訊,看到的只有絕望的兩行字——冤大頭,真的來了?笑死了,放手吧。而始作俑者是兩個男孩只因為他們無聊的惡作劇。而又因為他們年紀尚小,所以不了了之。
  • 高考模範生俞敏洪,才是你我該有的樣子
    01 農民俞敏洪很慘在絕望中尋找希望俞敏洪的前半生,是由「慘」湊起來的。就連他出的前幾部書,書名都是這樣的:《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挺立在孤獨、失敗與屈辱的廢墟上》,在他的演講中很多也都是類似的主題;是不是感覺很喪?
  • 《黃金花》:綻放在崩潰邊緣的希望之花
    這個五一小長假裡,有一部電影《黃金花》值得我們關注,一個遭遇中年婚姻危機的女人,一個患有自閉症和中度智力障礙的孩子,在絕望裡,母親因為愛得到救贖
  • 俞敏洪宣布將退休,他的心裡有多苦?
    學校分了一個8平米的地下室作為宿舍,俞敏洪每周除了教8節課以外,剩下的時間都可以自由支配,他躲在地下室昏天暗地地看《百年孤獨》,快樂得像一位國王。1986年初春的某個日子,俞敏洪從他的地下宮殿出來,看到一位長得很漂亮的女生,一下子就給迷住了。由於多年的自卑,俞敏洪沒敢上前搭訕,而是離著兩百米遠,默默地跟著她走。這一跟,就是三個月。
  • 俞敏洪:奮鬥是生命的常態
    孫慶玲   最近,有一首歌在朋友圈中流傳,歌詞中寫道:    「黑夜伴著彷徨,前方迷霧漫長,    行囊亂了,身體倦了,頭依然高昂,    別說世界太難,讓我走給你看。」在旁人眼中,如今的俞敏洪早已擁有一個「Big World」,但眼下56歲的他依然很拼。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每天奮鬥18小時」。比如,參加全國兩會期間,他半夜休息,早上7點起床,開會,空閒時間還要打理公司事務,幫助年輕人創業,為流動兒童、農村教育發展奔走疾呼……    俞敏洪一身西裝,背著一個黑色雙肩包,走路快,語速快,上了發條般忙碌。
  • 見過崩潰絕望的雷佳音嗎?出演《刺殺小說家》的男一號有多難?
    這是一部想像力天馬行空的電影,一個小說改變現實的故事,電影中有兩個平行世界,分為現實和小說異世界,這兩個世界還有密切的聯繫,小說直接影響現實世界。今天發布了信念版預告片,讓我們可以進一步窺探這部影片所營造的獨特世界觀,以及男一號雷佳音崩潰絕望式的演技。
  • 大量美軍陷入絕望邊緣,已有人精神崩潰後自殺
    據環球網報導,美國海軍海運艦隊正處於非常嚴格的疫情防控狀態,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量美軍陷入了絕望邊緣,並且已經有水手在精神崩潰後選擇了自殺,在這時候,美國政府必須正面此事,再晚就來不及了!畢竟海軍的危險信號已經發出,若是長期如此,想必會有更多的人自殺。
  • 百萬學生停課、八萬老師員工待業,俞敏洪靠什麼拯救了新東方?
    面對突發的疫情、面對新東方地面課堂全面停課、面對自己,俞敏洪感覺內心的堅強逐漸崩潰,一種想要放棄努力的感覺油然而生。俞敏洪知道,不能再讓這種感覺持續下去,現在不是軟弱的時候。俞敏洪做了個決定,疫情期間一個人獨處時不再喝酒了。2020年開局,病毒疫情給所有線下教培機構帶來了嚴峻的考驗。
  • 俞敏洪:在社會上要隨身攜帶這4種能力
    俞敏洪:走向社會後要隨身攜帶4種能力,可以生活得更好。1.天然能力有句話說上帝給你關上了一扇門,就會給你打開一扇窗。2.勞動能力在新東方,俞敏洪最尊敬的人中,有一個只是做著打掃衛生間的工作,因為他所打掃的四個衛生間,一點髒東西都看不到,這是其他人做不到的,所以他的工資最高。
  • 俞敏洪:暢遊英語世界 聆聽精彩人生(圖)
    ——俞敏洪  一個人生活中的失意乃至失敗在很大程度上來說是心理的而不是現實的,是技術性的而不是宿命的。現實至多為失敗者提供了解脫的藉口,而對宿命的信仰最終無情地撲滅了成功的任何希望。   ——王 強  3月22日晚18:30分,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總裁俞敏洪老師;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英語教學專家王強老師走進實用英語學院為1000多名學員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講座。  在俞老師簡短的開場白之後,王強老師首先走上講臺開始講座。
  • 穆帥把他逼到了崩潰邊緣!曾打進64球,如今失寵僅出場75分鐘
    穆帥把他逼到了崩潰邊緣!曾打進64球,如今失寵僅出場75分鐘!前託特納姆後衛阿蘭赫頓覺得英格蘭國腳阿里已經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承認阿里在北倫敦可能沒有未來!他曾為熱刺打進64球,本賽季僅出場75分鐘?在2019年11月穆裡尼奧來到北倫敦之後,阿里在熱刺坐穩了主力位置。然而,他在本賽季已經失寵,本賽季只上場75分鐘。在上次0-2輸給萊切斯特的比賽中,阿里完全沒有出現在穆裡尼奧的計劃中,阿里離開熱刺的話題又重新浮出水面。據說歐洲各主要球隊仍然熱衷尋找一個有實力的前場球員,他被認為仍然有很大的潛力可以釋放,阿里可能是一月份的窗口期間尋求轉會。
  • 俞敏洪 從未走出鄉野
    地平線經常出現在他腦海中,它或許代表某種自由意象——經濟自由、精神自由,以及人生自由。但在五歲時,他的人生方向就被規劃好了,母親希望他長大後當個「先生」。「老師很受農村老百姓的尊敬。農忙的時候,老師不用下地幹活;當老師從村子走過時,村民都要站起來跟他打招呼。」俞敏洪理解母親是不想讓自己過一輩子「面朝土地背朝天」的生活,想要自己更體面地活著。
  • 醫務紀實|蹁躚於絕望與希望邊緣的舞扇
    編者按:對世人來說,醫院是一個交織著希望與絕望的場所。人們帶著醫治病痛的希望走進它的大門,大部分時候希望變為現實,但也有些時刻,希望之光無聲熄滅,代之以絕望降臨。許多一線醫務工作者常常是這種瞬間變化的見證著,但只有善於文字者會在忙碌之後將這樣的瞬間進行記錄。出於隱私保護,本系列以紀實散文體例完成,文中姓名等均做文學化處理。
  • Signal:當童話在現實中破滅,希望卻可拯救絕望
    所謂「信號」,表面是一部聯結過去與現今的老式對講機,讓身處現在的警察李帝勳和身處過去的刑警趙鎮雄合力解決「未完成案件」,但內在卻是絕望與希望的角逐,一面是即使改變了過去但結果更加失控的絕望,一面卻是對講機兩邊的刑警的執著和永不放棄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