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恩淇
冷清秋是逃離金家的。
她為什麼「逃」?
因為她既要尊嚴,也要孩子。如果兩者都不能少,唯有用這種方式,才能取得成功。她做出這樣的選擇,是決絕的。她未留一點轉圜的餘地。
我看《金粉世家》,整理出一條冷清秋自嫁給金燕西,到後來離開金燕西的心理變化的歷程。從而看透了她婚姻到底失敗在哪裡。
冷清秋嫁給金燕西時,是失去自我的;她選擇消極地和金燕西抗衡,是對自己錯誤選擇的一種悔恨;她逃離金燕西,則是勇敢的找回自己。
這樣一個傳奇女子,我感嘆她命途多舛,卻也欣賞她的孤勇前行。以下,就是冷清秋如何一步步由愛到悔,最終選擇逃離的心路歷程。
嫁人時,冷清秋不曾弄懂什麼叫「愛」。冷清秋認識金燕西時,只是個十七八歲的單純女孩。如總理金銓所說,年紀輕輕的她,不過是經不住紈絝子弟的誘惑罷了。
冷清秋面對金燕西的熱烈追求,以為他付出的所有殷勤,皆是愛的表現。
沒有幾個女孩是不想嫁給愛情的。冷清秋也是如此。她一直以為,她和金燕西的婚姻始於愛情。
但事實上,她和金燕西的婚姻並不單純。除了對金燕西的愛慕,冷清秋真正看上的,其實是金燕西的豪門背景。
冷清秋和金燕西結婚那日,她坐在豪華的房子裡,內心有這樣一段獨白:
「這些東西,不知是誰所辦?沒一樣不令人稱心合意的。這樣的好屋子,不說有一生一世享受,就是能住個十天半月,此生也就不枉了。」
可見,那時冷清秋的確被物質所迷惑,以為這樣的日子,對她來說就是最好的。
然而事實呢?
當金燕西整日不歸,冷清秋日日獨守空房時,她才發現,榮華富貴並不能給她帶來精神上的滿足,甚至,還會一點點奪去她的尊嚴。
冷清秋愈發覺得,連「自立」都做不到的人,活該被看不起。冷清秋嫁給金燕西以後,跟著他一起過「啃老」的生活。金燕西沒有工作,整日和狐朋狗友出入娛樂場所。
他不掙錢,卻十分能花錢。
總理金銓去世後,金燕西面對「泰山之倒」顯得無比消極。而冷清秋,看到金燕西這般沒志氣,心裡著實難過和擔憂。
原著這樣寫的:
「冷清秋以為有了這樣一個丈夫,便是終身有所寄託,什麼都在所不計。到了現在,不但說不上什麼寄託,簡直自己害了自己了。這樣的富貴日子,也如同穿了渾身的錦繡,戴著一面重枷,實在是得不償失。」
冷清秋這才恍然大悟,自己當初的抉擇,是大錯特錯。她貪圖了金家的富貴,從而忽視了金燕西「無能」所造成的隱患。
夫妻二人,一個是扶不起的阿鬥;一個是失去自由的無能婦人。冷清秋開始對人生充滿了恐慌。
冷清秋想掙扎一下,讓金燕西清醒一些。可任憑她怎麼敲打金燕西,都無濟於事。原著裡,冷清秋和金燕西說了這樣一段話:
「你別瞧我年輕,但是我的家庭,從前雖不大富大貴,究竟也不曾愁著吃喝。後來我父親一死,家道就中落了。自我知道世事而後,人生的痛苦,我真看見和聽到不少。凡是沒有收入,只有花錢出去的,這種窮是沒有挽救的窮。自己有錢,會慢慢用光。自己沒錢,只有借貸當賣了。我家裡就有過了這樣不少的日子,所以我覺得人窮不要緊,最怕是沒有收入。」冷清秋想要金燕西明白不能自立,沒有工作的可怕之處。
她實在不想再被動的活了。
我看到這一段時,深深感受到了冷清秋的無助和掙扎。她甚至向金燕西表示,只要他能上進,能有份工作,冷清秋就算重回清貧的生活,也一定會陪著他。
但這一切,都是她一廂情願罷了。
金燕西從未想過要依靠自己過生活。比起自己努力,他甘願放下身段,去討好白秀珠。
冷清秋痛定思痛,她開始接受這一切錯誤的根源,其實在自己。冷清秋和潤之道之說:「對金燕西,我也不恨。他娶我,是我願意的,上當也是我自己找上門的,怎能怪他?我心裡難過,就為了我白讀書,意志太薄弱了。」
冷清秋將自己婚姻的失敗,歸咎於自己犯了傻。她甚至有「嫁給紈絝子弟就是人格喪盡」的感慨。
冷清秋最大的錯,就是信了金燕西的豪門背景可以讓她衣食無憂,從而收穫幸福的生活。為此,她讓十餘年的苦讀,變成了「文章掃地」。她原本可以靠自己驕傲著活的。可她婚姻的走向,卻是另一個極端。
這種對自己的痛恨,真的太折磨人了。
冷清秋看清金燕西後,便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否則自己。所以她後期在金府的生活,完全是消極的。
那時候,冷清秋能給自己尋找到唯一的一條出路,就是帶孩子獨居閣樓之上。
冷清秋當時只有一個態度:你們若不讓我走,我就躲在閣樓上不再下來。
在閣樓上的生活是寂寥的,但冷清秋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思考。這也是她最終選擇逃離的催化劑。
因為生活徹底無望了,所以她不得不逃離。冷清秋將自己拘在閣樓上這件事,作為丈夫的金燕西,竟然是無關痛癢的。如他四姐道之所說,這個家無論敗到了什麼地步,都與他無關。
於母親和兄弟姐妹都是如此,於僅認識一年多的冷清秋,只能更是無情。
冷清秋徹底絕望了,她真的不想以這種「寄生蟲」身份活下去了。與其這樣行屍走肉的活,不如自己出去闖一闖。
冷清秋和四姐道之說過:「我自信憑我的能耐,還可以找碗飯吃。縱然找不到飯吃,餓死我也願意。」
這句話,表明了冷清秋的傲骨與決絕。而火災,不過是給了冷清秋一個最好的機會而已。
她的走,是必然的。
憑藉自己的能力去自由的生存,雖然很辛苦,但這,才是活著的真正意義。
冷清秋的離開是徹底的,她決意不讓金家人找到她,所以,她帶著母親和原是冷家的一對下人夫妻一起逃離了。
冷清秋後來靠給人「書春」,教孩子讀書認字,外加做一些活計討生活。日子雖然艱苦,她卻活出了自己的本色。
「這位金太太,雖然窮,但是很介介,所以她多收你三四塊錢,就送你一部書。」
這是認識冷清秋的人對她的評價。
我第一遍看完《金粉世家》原著時,覺得冷清秋真的太慘了。但我後來多次翻看,我發現,她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慘。
她通過自己的努力,擺脫了金家的禁錮。她經歷過曾經失去自我,又成功的找回自我的過程,這種蛻變,足以讓她的靈魂熠熠生輝。
我時常想,冷清秋的這種勇敢和堅決,也許,真的只有她才能做到。那麼,如此敢為自己餘生負責的冷清秋,何嘗不是一種成功?
亦舒說:「不怨天,不尤人,運氣不好,摔了一跤重的,不怕。跌倒爬起,從頭來過,誰不犯錯呢,不過,切記同樣的過失不可錯兩次。「
這句話用來說冷清秋,很合適。她曾經錯過一次,她的行為,也證明了她絕對不會再犯形同的錯。
想來,在現實生活裡,誰在婚姻裡沒有犯過錯呢?
只要我們懂得在錯誤中吸取教訓,然後繼續鬥志昂揚地走下去,就是一種成功。如果,前邊沒有路可走,那我們就拐個彎。也不錯。
最後,願我們也能和冷清秋一樣,能夠迷途知返,懂得憑藉自己的努力,給自己「拼搏」出一個理想的未來。
只有這樣,才能不負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