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所以青春的夢想都是走一步看一步,不走就只有迷茫了

2020-10-12 蝸牛然小九

1、恭喜卡司不要錢系列再填會員一名,聲優的陣容不要太強,早見沙織,花澤香菜,水瀨祈,井口裕香,就連配角都是能登麻美子和芽野愛衣這樣的重量級聲優,我終於知道什麼叫做神仙打架的秀演技,吹爆2、典型的青春勵志片,再加上對友情和親情的探討,追夢過程中跟隨潮流賣賣百合包袱,摻和點雙八少女的玻璃心,敏感神經,以及妄圖用友情的帽子蓋住一切自己的過失的強自尊心,再配上點冷笑話,最後混成了一鍋名為青春的亂燉,故事裡四個女孩各懷心事,不敢於分享,卻又能在互訴心聲之後痛快的抱在一起哭泣,看的我淚流滿面,青春就是這麼有魅力,尤其對我這種青蔥年華老阿姨來說3、依然是一個不知未來的迷茫小妹,加上一個不堪校園暴力和休學的打工妹,加上一個人前乖巧人後冷漠卻安全感匱乏的反差童星,最後因為媽媽在南極意外去世而非要去南極的小淵澤聚集在一起,基本上人物的設定還是走的沒頭腦和不高興,但是很秒的事,沒頭腦不是總是高興,不高興也不是很有腦子,這種反差萌其實是影片最爆笑點的地方4、不同於普通的青春片,這個故事裡沒有目標明確的夢想,有的,只是隨遇而安的既來之,則安之,我很喜歡這個設定,畢竟哪有人知道未來到底在哪,走一步,看一步,最後到了一個你心甘情願停下來的地方,那就是終點,也就是你心裡比宇宙更遠的地方了5、推薦指數★★★★★

相關焦點

  • 《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
    去遙遠的地方,去相遇陌生的人兒,去看從未看過的風景,去體會,本應一輩子都體會不到的事物。 《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所講述的,就是這樣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平凡的高中女生。學習普通,運動普通,長相普通;會因為上學時間太早而賴床,會在上課時去想些別的東西。 這樣的她,與很多人一樣,厭倦著循環往復的日常生活。青春本是美好的,自己應做些特別的事。例如,去從未去過的大都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 《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比宇宙更遙遠的,是我們回不去的青春
    而《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卻選擇了一個同類作品很少見的主題:青春和友情。同樣是去南極,如果主角是一群事業有成的青壯年,似乎更加合理且真實。但唯獨讓一群十五六歲的高中生結伴踏上南極大陸,陡然之間就給動畫憑添了一份濃厚的青春氣息。這個人生之中充滿無限可能、偶爾犯錯也能被原諒的年紀,正是所有成年人都想再度體驗卻無法觸及、所謂「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啊。
  • 《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為了我們的第一百萬零一種青春
    所有的一切,都動了起來。」——《比宇宙更遠的地方》第一話 開場白《比宇宙更遠的地方(宇宙よりも遠い場所)》是由MADHOUSE製作的原創動畫作品。你真正想要去的是什麼地方?要不,我們去南極吧!「遠足的時候,我們為什麼會如此激動?在校旅行的時候,又為什麼會如此開心?是因為要去往遠方,還是因為會有初次遇見的景色?那一定是因為,是和最喜歡的同伴一起吧。比宇宙還要遙遠的地方。這是個和最喜歡的同伴一起,向南極進發的故事。要是能和小決(女主角玉木真理的暱稱)她們一起旅行,那就太爽了。」
  • 《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是夢想,是青春,是成長,是勇氣
    以前設定的目標,總會找一個又一個的藉口,就是不放手去幹,因為自己一直害怕改變,或許有些什麼事情,或許會有什麼改變,只有真的去做了才會知道,嗯,我決定向前走出這一步,要實現這個去往南極的夢想,小決心裡強烈而又堅定的許下了這個願望。「你以為南極是小孩子可以去的地方嗎?」,「你以為去南極要花多少錢?」,「民間觀測隊自己都缺乏資金,怎麼會帶你們上船?」
  • 《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獻給友情
    《比宇宙更遠的地方》向我們道來的是有別於男生友誼的女生間的浪漫主義。一面是攜手同行,互相扶持,然後在燦爛的夕陽下抱著堅定的希望義無反顧;一面是曾經的所謂朋友,卻也可以因為一件小事而孤立,被孤立,並且難以和好如初。女生友情間的浪漫主義,若是拿一件風物來作為比喻,我認為南極是合適的。乾淨,純潔,到處都散發出一塵不染的浪漫。
  • 《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一部能引起強烈共鳴的勵志番!
    大致的故事是我們的女主,一個神經略顯大條,心中有野馬但卻是個乖乖女的小姑娘,曾經夢想著上了高中以後要做一些出格的事,比如翹一次課,來一次沒有目標的旅行。後來把這事就給忘了。直到高二的時候,偶然間從以前的日記上,才看到曾經自己寫下的期許。玉木瑪麗她懷揣著自己的夢想卻找不到方向邁不出腳步。每走出一步,就害怕一分,雖然會執著,但更多的確實畏縮。
  • 乘上與平時相反方向的電車,去《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吧~
    《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不想讓高中生活就這樣結束,想去遠離這裡的某個地方。離開一直以來依賴的東西,去往一無所有的世界。去往不知向右走有什麼,不知家在何方的世界。去往明天會身處何處,後天向哪裡前進都無法想像的世界。選項一直都有,但我們選擇了這個。
  • 《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請至少讓我的青春,少留下一點遺憾
    >昨天在刷第二遍《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與此同時,我也覺得自己談不上成長了多少,沒做過什麼驚心動魄的大事,沒經歷過什麼青春的陣痛與蛻變。或者更準確地說,自己總是在需要成長的時候選擇了逃避。因此,如果有人對我說我像個十四五歲的初中生,我想我也不會有絲毫異議。甚至我在看那些高中生主角經歷多少了不起的事件的動畫時,更多的不是因為自己年齡已經更大經歷更多而浮現的所謂「姨母的微笑」,而甚至是有種「哥哥姐姐們好厲害,我也想體驗一下」的這種感覺?
  • 《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青春就是一場淚與笑的旅程
    從新番情報裡知道了《比宇宙更遠得地方》,看了劇情介紹和豪華的聲優陣容之後便很期待,一直等著新番在B站登錄。之前一直以為這是一部日常番,輕鬆幽默的講述南極之旅,結果卻是驚喜連連,有搞笑、有感動,也有關於青春意義的探討。雖然B站上的人氣不如同期的所謂「骨傲天」,但確實是質量上乘的佳作。
  • 《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 2020.10.06
    很贊,關鍵人物性格立體且互補、把人物衝突與日常生活相結合、情節環環相扣…這樣的作品怎麼不讓人拍案叫絕?玉木很單純,在團隊裡承當潤滑劑調節氣氛,天生膽小、猶豫不決、沒有勇氣踏出那一步。三宅性格開朗一舉一動都大大咧咧,非常理性且勇敢,也正因為如此,才不願意讓人看到她的傷口。
  • 《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比宇宙更遠的,或許是人心吧
    雖然有為《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宇宙よりも遠い場所,簡稱《去南極》)寫點兒什麼的念頭是挺早之前的事情了,但開始真正著手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正巧趕上霍金的去世,這也讓我突然回想起了導語中提到的那句電影臺詞。
  • 《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我始終沒能到達「比宇宙更遠的地方」
    四人的南極之旅是非常理想的,四個性格迥異的朋友之間的碰撞、互補都恰到好處,在現實中這種平衡的關係實在稀有。四人中,尤其令我感同身受的是報瀨。17年7月21日,我得知母親去世的消息時,整個人也沒有任何情緒變化、也沒有任何實感,如果爺爺去世時,還有葬禮告訴我,爺爺已經走了。那麼,當我回到老家,只在飯桌上聽親戚告訴我,母親已經土葬結束了,我也只能點點頭說,是嗎。母親走了,在我心裡似乎還打著問號。
  • 《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比宇宙更遠的地方動畫完結簡評!
    《比宇宙更遠的地方》,但在看了最後一集之後,我發現我還是跟之前一樣,石樂志了,我完全不知道要用什麼詞語什麼句子來描述它的好看,所以接下來的文字也都是喪失理智的腦殘粉發言,快點一起來入南極教吧!當然是有的,畢竟是作品嘛,但是觀眾很難緊緊抓住那些誇張不放手,因為很容易就被那些很有現實感的設計衝擊沒了,甚至會讓不現實的地方變成一種難以企及的浪漫。
  • 《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豆瓣評分9.3的這部番,帶你一起去旅行
    《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是一部描繪旅行與夢想的勵志番。這部動漫的主人公們旅行的目的地,那個「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指的是南極。因為在這部動漫裡面,大氣層以上的高空是宇宙,而從地表到宇宙的距離,還沒有從當地到南極的距離長。所以,他們把南極稱之為「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
  • 《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勿忘初心
    不知道幾年後重看本文,會不會被現在自己尬到。而南極,這個「比宇宙更遙遠」卻也近在天邊的地方,自然成了冒險小說中的常見取景地,就像月球之於詩歌。 時至今日,電氣革命已過去一百多年,馬聖人、化肥、抗生素、原子彈、計算機和客運飛機,一起促進地球村進入了2.0時代。人類幾乎擺脫了瘟疫、戰爭和飢餓三位天啟騎士,巴別塔即將被重新修建。然而,由於技術難度和經濟原因,孤獨的南極依舊是不毛之地。
  • 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
    我並不是指最近覺得好看的動畫(電影或書籍),不是最近開始廚的紙片人老婆老公或者偶像等,也不是最近看了哪部作品讓你笑出來或者哭出來的時候。 我想問的是真正讓你反思現實人生的作品,一部感染力打破了屏幕(紙張)這一限制的作品。 一部哪怕看完很久,都在心中揮之不去的作品。
  • 比宇宙更遠的地方,有我們的夢想
    它就是青春勵志南極旅行題材動畫——《比宇宙更遠的地方》。據說《比宇宙更遠的地方》最初的想法誕生於《no game no life》製作組的一次閒聊中,有人提出,接下來做一部關於少女、青春於夢想的動畫如何?沒想到當即一拍即合,也就有了如今這個企劃。
  • 《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比宇宙更遠的地方】:旅行是一種告別的儀式
    旅行與成長和同類青少年題材一樣,《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講述了個體成長的故事,而從最早的金羊毛故事開始,旅行就是用來表現個人成長的最佳題材之一。而報瀨卻沒有機會真正接受這一儀式:母親消失在了南極的冰天雪地裡,一個遠離自己的地方,她的死亡似乎仍然是一件不確定的、抽象的、沒有實感的事。這也讓報瀨一直生活在了不確定性的防禦機制之中:她似乎一直沒有真正接受母親的離去。相反,她仍然向母親發送著郵件,瘋狂地打工攢錢,以實現去南極的目標來充填自己的內心。
  • 《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一點直感
    青春應該怎樣度過?《比宇宙更遠的地方》給出了一個標準而細看下非常不同的答案。標準在諸如遠方、決心、友誼、羈絆這樣的關鍵詞,與眾不同在——這裡的青春,不知為何充滿了「證明」的味道:要讓所有認為我們去不了南極的人看看,我們最後去了南極。去南極這件事不僅是對她們自己重要,同樣也是對他人「我擁有青春」的一種宣示。
  • 《比宇宙更遠的地方》:詩酒趁年華,動漫文藝復興裡的青春大滿貫
    這部作品中處處都是動畫裡熟悉且略顯誇張誇張表現手法,卻又處處都是真實且未曾想像過的青春。如果青春需要留下無法磨滅的記憶,那就要踏足其他人未曾踏足的領域,這樣的旅途盡頭必將抵達最遙遠的地方。那最遠的終點到底在何方?宇宙?不,還有《比宇宙更遠的地方》。在虛構的故事中尋求真實感的人腦袋一定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