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謊後,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建議家長都看看!

2021-03-04 媽媽手冊

作者 | 晨媽

前幾天在餐廳見到這樣一件事:

一個媽媽帶著倆娃在吃飯,桌子上擺得滿滿當當。

媽媽起身接了個電話,前後不到五分鐘,倆娃就活躍了起來,你衝我扔豌豆、我衝你灑果汁,場面一片狼藉。

媽媽回來看到這個場景時,聲音瞬間低沉了下來:「你們幹了什麼?」

倆娃或許預感到了即將面臨暴風驟雨,囁嚅著說:「不是我們幹的,是剛才有人路過碰倒了..」

媽媽更生氣了,不管不顧周圍人的眼光,大聲呵斥道:

「別人是誰?我看你們就是在說謊!小小年紀就這樣,皮癢了是不是?」

最後這位媽媽帶著兩個哭哭啼啼的娃走了,一路上罵聲不斷。

雖說娃說謊有錯在先,但晨媽卻覺得這位媽媽的做法並不可取。

孩子說謊就不是好孩子了嗎?我們該如何引導愛說謊的孩子呢?今天晨媽就來和你好好說說這件事。

很多家長存在這樣一個誤區:孩子年紀小,怎麼可能說謊呢?

其實並非如此。

記得之前看過一個數據調查表明:25%的孩子在2歲的時候會進行至少一次撒謊 ;而到了4歲的時候,這個比例更是提升到了94%。

生活中孩子的「謊言」可能隨處可見——

媽媽,天上的星星在對我笑!

爸爸,今天小狗衝我汪汪叫,一定是和我說話呢!

我的爸爸超級厲害,他是超級英雄,每天都要拯救地球。

.

2-3歲的孩子對世界還沒有清楚的認知,經常會將自己的想像和事實混淆,說出這類與事實存在偏差的「謊話」。

正如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傑說:

「撒謊的傾向是一種自然傾向,它是如此自發、如此普遍,我們可以將它當做兒童自我中心思維的基本組成部分。」

所以當孩子說這類謊話時,我們做家長沒必要太過在意。

我們要做的是不要隨意否定孩子,避免說「你胡說八道什麼謊話」,而是告訴ta「你說的東西好神奇啊!」

要知道,一味地否定和打擊,只會削弱孩子的想像力。

而且根據李康教授的研究表明:

撒謊往往需要讀心能力和控制能力,撒謊的孩子跟不撒謊的同齡人相比,有更加優越的認知表現。

所以家長們不必覺得如臨大敵,因為當你察覺孩子說謊的時候,也正說明ta的心智發展成熟,是個「小大人」了。

陳小春的兒子jasper在節目中也曾說過一次謊。

節目組安排了一個活動:

往破掉的米缸裡倒花生米,只有倒了一定數量的花生米之後才可以領早餐,這個活動是用來測試孩子們應對突發情況的危機處理能力。

Jasper沒有去解決問題,而是轉頭向別人求助,引得陳小春十分不滿。

當陳小春詢問他早上做了什麼的時候,Jasper用了「領早餐」這種避重就輕的說法。

陳小春覺得孩子說了謊,一怒之下踢翻了碗。

其實趨利避害是孩子的本能,當jasper看到陳小春鐵青著臉問他問題時,jasper內心十分不安、緊張。

但這並不是「做壞事」的心虛,而是一種看到家長發脾氣時手足無措的應激狀態。

在這種狀態下,孩子的記憶往往會出現偏差,只能記得印象最深刻的東西。

而且孩子這個時候心智發育也還不夠成熟,他們感覺得父母的情緒卻又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時,就會選擇「說謊」。

而不少家認為這是一種不誠實的表現,對孩子十分失望,並且會呵斥孩子「為什麼要說謊」。

這樣做並不會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只會讓他們下一次繼續重複犯錯。

《兒童行為心理學》一書中認為:

「學齡前會撒謊的孩子,是因為沒有明確的道德、是非觀,在孩子的世界裡認為自己舒服、高興就是『對』的。」

所以家長們在與3-6歲的孩子相處時,一定要多點耐心和寬容。

要搞清楚孩子說謊背後的真正原因,陪ta一起糾正錯誤,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除了上述兩種無傷大雅的謊話外,還有一種謊話是值得家長們警惕的,就是孩子模仿大人所說的謊。

電影《貓鼠遊戲》裡的主人翁是個騙子大師,犯罪手段神通廣大,喬裝醫生、律師、飛行員,騙取了高達幾百萬的金額,最終入獄。

而成為這樣的職業騙子,與他的成長經歷不無關係。

他的父親是個生意人,從小他就看著父親向銀行、朋友騙取投資。

父親生意破產後,他第一時間便想到了利用騙術套取生活費。

於是他模仿了父親以往的謊言,開始了行騙之路。

從這部電影主人翁的經歷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家庭環境的影響對孩子至關重要。

如果一個家長常常說謊或者打破承諾,那ta的孩子也很難有良好的品格。

所以身為父母我們一定要懂得誠實守信,否則當某一天孩子對你說「你自己都騙人幹嘛要管我」時,你只能啞口無言。

說了這麼多,晨媽想告訴你的是,謊言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當孩子說謊時,我們不覺察、不在意、不理解。

一個忽視了孩子成長規律的家長,必然教不出優秀的孩子。

而一個懂得包容孩子的小小錯誤,並且予以適時地糾正的家長,則會給孩子更加燦爛的未來,你也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育兒路漫漫,和晨媽一起學習如何做個好父母吧!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啟迪的話,就點個「在看」吧!

- END -

*本文為媽媽手冊(ID:jqfans)原創,400萬寶媽關注的母嬰公眾號。作者:晨媽,育兒經驗豐富的寶媽,分享育兒知識、親子教育經驗、婚姻家庭感悟,陪千萬父母共同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道歉後,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每一次都是這樣,一批評就認錯,態度特別端正,看著心疼,但下次繼續犯同樣的錯誤,我都不知道怎麼辦了。」網友的語氣仿佛自己都想哭了。於是,我問她,當孩子道歉後,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只是抱頭痛哭心疼娃嗎?她似乎才反應過來,反問不然呢?字裡行間都是疑惑。
  • 「臭媽媽,我打死你!」當孩子說狠話時,家長們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隨著網絡用語的流行,很多孩子年紀小小就已經會說"網紅語言"了,然而這些語言裡面不乏一些低俗惡趣味的話,讓家長聽了很是不爽。尤其是當孩子學著大人的模樣放狠話時,都會把家長給震驚住。但有的家長會選擇充耳不聞,認為長大了孩子就會慢慢改掉。然而並非如此,教育孩子要講究時機,那麼當孩子說狠話時,家長的第一反應非常重要。
  • 「愛說謊」就是壞毛病?想要改變孩子,家長試試3個方法
    很多父母發現自家孩子有"愛撒謊"的毛病,真不知道他們是什麼時候解鎖這個新技能的?沒有一位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滿口謊話的"撒謊精",所以發覺孩子在撒謊時,一般都會大發雷霆。然而,家長漸漸反應過來,我們越是生氣,孩子撒謊的次數就越多。
  • 孩子總是說謊,打罵只會變本加厲,不妨這樣做
    ……孩子說謊就像是上癮了,越打罵,反而越變本加厲,最後硬是把家庭生活過成了「偵查與反偵查」。如果你的孩子也出現了持續性撒謊的問題,用怎樣的方式解決才最恰當呢?和所有的教育問題一樣,重中之重就是家長們要找到孩子為什麼撒謊?
  • 孩子犯錯後第一反應是撒謊?別急著指責,正確引導能讓孩子更誠實
    這也是為什麼孩子犯錯後的第一反應會是撒謊,而不是誠實承認犯錯。 不過孩子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應,和家長在遇到孩子犯錯時的錯誤教育也有關聯,因此,孩子在犯錯的時候,別急著指責,正確引導能讓孩子更加誠實。
  • 孩子經常說謊怎麼辦?家長掌握這「3招」,避免娃成為「匹諾曹」
    孩子經常說謊怎麼辦?家長掌握這「3招」,避免娃成為「匹諾曹」孩子撒謊,做好這3個方面,讓寶寶不當"匹諾曹"在孩子眾多性格品質當中,撒謊是一個最先需要糾正的壞毛病。人生最可貴的或許金錢的財富,而是一顆誠實的心,但是很多從小就教導孩子要誠實的家庭,都是失望而歸。孩子從來不主動承認自己打壞東西的錯誤,要麼就是欺瞞撒謊,此類現象普遍,讓家長憂心忡忡,如何讓孩子拋棄醜陋的謊言,真實正面地面對世界?
  • 孩子說謊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為什麼要說謊
    我就輕輕地抱了抱她,拍了拍背安慰,然後帶著她吃了肯德基後就回家了。  那天晚上,父親很嚴肅地來到我房間,跟我說:「兒子,你有病的話,我們就去醫院看看。」我完全摸不著頭腦,問父親我怎麼了?  「小孩子怎麼可能騙人,她那麼小,能說出這樣的話嗎?」  無論我如何辯白,父親始終不相信我。
  • 匹諾曹不一定是壞孩子,孩子越早說謊,證明這兩方面越出色
    大家都知道,誠實是一個人良好的品德,那麼,說謊的孩子就是不招人喜歡的孩子,所以有些父母急於改正孩子的這個「惡習」,採取了激進粗暴的方法,其實大可不必,首先,我們應該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無論是誰家的孩子,都會撒謊,而為什麼會這樣,我們就要了解孩子這麼做出於什麼原因了,下面給大家講幾個孩子撒謊種類的例子:
  • 兒子撒了謊,陳小春發飆踢碗:孩子愛說謊,不同年齡要不同應對
    2-3歲的孩子說謊,多是因為混淆了想像和現實,家長甚至不必將孩子的有些行為和話語歸結為撒謊。3-4歲的孩子說謊已是有意識的在欺騙了,所以家長要直接拆穿他的謊言、講明說謊後果和傳授自保的正確方式。:找準原因後批評7歲後的孩子說謊,家長要務必重視,因為此年齡段的說謊行為已極大程度與道德品質掛鈎。
  • 趁著在家,建議家長們看看《想飛的鋼琴少年》,夢想很重要
    希望家長們能明白,教育中不要逼迫孩子!《想飛的鋼琴少年》 是2006年的一部電影,電影的主人公少年維特的父母總希望他能成為偉大的鋼琴家,然而他自己卻不知道未來該幹什麼好。在父母的壓力下維特總是鬱鬱寡歡。幸好還有理解他的爺爺,他的爺爺和維特一樣,充滿野心,自小想當一名飛行員,可是最後卻當了一名木匠。
  • 秦昊因米粒在學校被欺負落淚,孩子被欺負後,家長找老師就行了嗎
    孩子在學校受到欺凌後,家長的反應很重要: 1.絕對不能意氣用事,避免小事化大因此,許多孩子在被別人欺凌時,第一反應是忍讓。實際上,這樣更助長了欺凌者的囂張氣焰,讓他覺得被欺凌者很好欺負,以後就將平日裡的氣都撒在他身上。 因此,孩子在發生衝突時,我們要看看孩子的反應再考慮要不要出手幹涉,如果孩子選擇了隱忍,我們就要教育孩子,在被欺凌的這種場合下,我們不能忍讓,學會反抗,保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 預防孩子遭性侵,家長必知5步驟
    當孩子被性侵害時,家長通常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尤其當施虐者又是家裡的人甚至是另一半),於是,家長否認、假裝聽不見,指責孩子說謊亂講話......假裝什麼事情都沒發生。而家長的否認與指責,則會帶給孩子更大的痛苦與傷害。
  • 孩子愛說謊話,多半是這3點在作祟,學會3種方法幫孩子改掉壞毛病
    孩子愛說謊話,多半是這3點在作祟,學會3種方法幫孩子改掉壞毛病孩子愛說謊話,多半是這3點在作祟,學會3種方法幫孩子改掉壞毛病前言:我家孩子經常講假話,我會感覺到很失望。因為經常講假話,不是第一次講假話,這個問題非常嚴重,必須要幫孩子糾正過來,否則以後他會用一個謊言去掩蓋另一個謊言,到最後可能你得不到一句真話。
  • 孩子的書寫很重要,家長如何讓孩子練好字?
    說了半天,還沒到說到正軌上來,說說孩子如何把字練好?按照我的觀察和體會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01第一,拜師傅即找一個書法教師教。先寫軟筆,只要把毛筆字寫好了,硬筆就自然會寫好。時間可以是寒暑假集中練習,平時如果有時間也行。
  • 致家長—孩子不喜歡讀書,你會怎麼做?快來看看李玫瑾的回答
    文\欣兒媽編輯\欣兒媽現如今,許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們更可謂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家長一味的寵溺也讓孩子養成了不喜歡讀書的習慣。孩子都是充滿好奇心的,他們對任何未知的事物都充滿著極大的好奇,總喜歡這瞧瞧那看看,嘗試去了解它。
  • 資深班主任:期末複習,給家長和孩子幾個建議,助力考個好成績!
    12月,是一個忙碌的月,中小學生臨近期末考試,當家長的,哪個不希望孩子考個好成績? 但是,不少家長不知道這個時候該幫孩子做些什麼,要麼什麼都不管,把希望都寄托在老師身上;要麼管得太多,幹擾了孩子複習的狀態和節奏。如何在期末來臨前提高成績呢?
  • 我的孩子居然說謊,一定是變壞了!遇到孩子說謊你會怎麼做呢?
    別執著地追究說謊的罪責,該正視的是孩子『為什麼需要說謊』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不少困境,這些困境包含了很多的學習與適應,通常父母也都願意陪伴孩子一起練習。不過有一件事情卻比較讓人難以接受。什麼事讓父母難以接受呢?那就是----『我的孩子居然說謊了!!!』
  • 當有人向你告孩子的狀,家長的回應很重要!別無端冤了孩子
    你更信旁人,還是更信孩子?當孩子被公交車司機扣住,說他上車逃票,沒有投幣,你會相信嗎?當老師和你告狀,說孩子欺負同學,你見到孩子時,你的第一舉動是什麼?先給孩子一巴掌?當你下班回來,鄰居和你說今天孩子又在小區裡幹了出格的事,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隨聲附和,完全相信這件壞事和自家孩子脫不了干係?在電視劇《家有兒女》中,劉梅見鄰居老高和他頭纏繃帶,鼻青臉腫的兒子上門。老高進門就問:「劉星呢?」
  • 嘮叨換來了孩子孩子叛逆,家長該這麼辦?看看這三招
    在日常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都經常感受到來自家長的嘮叨或者噓寒問暖,雖然他們的本意是好的,但不是所有的「嘮叨」都能對孩子起到正面的作用,一旦嘮叨過度就容易給孩子帶來很多的負面情緒。1、說話要就事論事碰到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只需要提醒一次就夠了,不要抓住這一件事情沒完沒了地說,更不要翻舊帳。否則無論家長說什麼,孩子的第一反應都是煩躁地想趕快逃開,並不會聽進去家長的話,也就起不到積極的教育、引導作用。
  • 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看看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教育專家推薦的8部電影,很有教育意義,每部電影都會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家裡有中小學生的,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看看,看懂了受益終生。很多人都喜歡看電影,通過電影,不僅能看到別人的故事,更能感悟到人生哲理。一部好的電影,會讓人在觀看之餘,進行深刻的思考,從中收穫知識、力量、感動等。還有一些電影非常有教育意義,對育兒有幫助,值得家長和孩子一起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