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星衝刺綜藝第一股 《好聲音》老化嚴重能否一償宿願

2020-12-23 參考經濟網

今年的《好聲音》又悄無聲息的結束了。

雖然《好聲音》系列已經連續多年沒有什麼水花,但今年的冠軍——19歲的單依純——還算有些聲響。11月底,張藝謀新電影《一秒鐘》上映,單依純受邀為其演唱推廣曲《給電影人的情書》,而將於12月下旬上映的《沐浴之王》,單依純也將為其演唱主題曲《你的珍藏》。

不得不說,這和2019《好聲音》冠軍邢晗銘的待遇千差萬別。而細究發現,單依純並未如此前《好聲音》的冠軍們一樣,籤署燦星的子公司夢響強音,而是選擇了百沐娛樂。

而當年風光一時的燦星,如今卻落得連自家冠軍都留不住的下場。

11月初,燦星更新了招股書,繼續衝刺A股「綜藝第一股」,或許從招股書中,可以發現燦星日薄西山的秘密。

綜N代的老化 愛優騰等視頻平臺搶奪話語權

2012年,燦星製作的《中國好聲音》橫空出世,霸佔了家家戶戶的電視機,也由此捧出了梁博、吉克雋逸、吳莫愁、張碧晨等多名歌手。

嘗到甜頭的燦星因此連續製作《好聲音》續集,2020年已經是《好聲音》系列的第九年。 今年湖南衛視宣布《歌手》節目停辦,音綜的不景氣進一步擺在了檯面上。和《歌手》類似,《好聲音》系列作為傳統老牌的音樂綜藝,越來越面臨素人音樂人才稀缺、市場冷落音綜等問題。

數據顯示,《中國好聲音第一季》最高收視份額曾達29.47%,最高收視率曾達6.101,而祖上榮光早已難再續,《中國好聲音2020》的最高收視份額不過16.18%,收視率最高也未破3,僅2.85左右。

(數據來自《中國好聲音》百度百科)

《好聲音》系列式微,燦星為何不見好就收,將重點放在開發新綜藝上,反而持續製作續集呢?

首先,對於電視節目來說,像《好聲音》《歌手》這樣的王牌節目自帶較為穩定的觀眾群體,已經經過了市場的檢驗,無論質量如何,都會有一批穩定的觀眾為其買單,這就意味著不需要從零開始招攬觀眾,在廣告招商、賣片給電視臺等等後續流程上都會相對更為順利。

在這種情況下,《好聲音》系列也持續為公司貢獻穩定的營收,2017年~2019年,《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手》節目製作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2.33%、32.96%、26.67%,對燦星這樣的熟練工來說,做新的一季好聲音並不費力,但卻可以穩定保證三成營收,何樂而不為?

另外,燦星也並非沒有開發新綜藝,只是沒能重現《好聲音》的盛況。除了《中國好聲音》外,燦星旗下還有《蒙面唱將猜猜猜》《中國達人秀》《這!就是街舞》《即刻電音》等多個節目,當然,《蒙面唱將》等綜藝同樣有相對老化的問題,而燦星自己也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招股書中燦星坦言——

「如果僅製作『綜N代』節目,公司的節目活力將逐步喪失。」

活力喪失當然不僅僅體現在收視率的下滑、社會討論度的走低上,更為直接的體現就是來自老牌節目的收入的斷崖下跌。

雖然《好聲音》系列每年穩定為公司貢獻三成收入,但絕對值卻是逐年減少的。2016年~2019年,好聲音系列節目製作及網際網路視頻授權帶來的收入分別為10.1億元、6.66億元、5.45億元、4.62億元,音樂授權及衍生雖然小小走高,但依然無法填補製作授權收入下滑造成的空缺——2016年~2019年,好聲音系列音樂授權及衍生帶來的收入分別為1.32億元、1.73億元、1.76億元和1.87億元。

來源:招股書

燦星在招股書中解釋,《中國好聲音》系列節目製作相關收入下降,主要受整體電視廣告行業負增長及網際網路版權價格下降的影響。

這話不假。

近年來,網綜已成大勢,以《創造101》《偶像練習生》為代表的網絡唱跳選秀綜藝年年霸屏,愛奇藝、優酷、騰訊三家每年都推出新的選秀綜藝向娛樂圈輸送新人,因此,電視臺綜藝的份額不可避免的遭到擠壓,廣告商也會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網綜之上。

數據顯示,2014年~2019年,全國電視廣告收入連續六年出現負增長,同比下滑的幅度依次為0.27%、4.57%、5.66%、3.64%、0.98%、8.47%,2019年,全國電視廣告收入為877.61億元,相較2013年的高點已下滑241.65億元,下滑幅度達到21.59%。

來源:招股書

在整個行業景氣度都不高的時候,主打臺綜的燦星自然無法獨善其身。

另外,現在愛奇藝、優酷、騰訊三家視頻軟體基本三分天下,由於自身背靠網際網路大廠,也有不俗的製作能力,對燦星這類純製作公司沒什麼依賴性,所以話語權越來越大。燦星在與這三家談判之時明顯處於相對弱勢地位,這就意味著公司在談價時很難把握主動權,掌握渠道的人才能掌握市場,網際網路版權價格因此一降再降。

各種原因綜合來看,自身產品的老化、大行業的變革導致總體格局的改變、對新網綜把握不夠,種種原因都導致燦星在自身主營業務的經營上愈發的力不從心。

而依附於燦星主營業務的經紀業務,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

夢響強音藝人青黃不接 高溢價收購燦星16億商譽懸頂

2016年,燦星文化收購夢響強音100%股權。

資料顯示,夢響強音成立於2012年12月6日,主要經營音樂製作及授權、衍生品開發及運營、演出活動、藝人經紀業務等。2015年~2016年,正是影視行業併購的高峰期,坐擁多位好聲音冠亞軍和人氣學員的夢響強音估值水漲船高,多次轉讓過程中,夢響強音的估值均在20~21億元之間波動,而截至2015年12月31日,夢響強音的總資產不過3.14億元,淨資產不過8007.21萬元。

因此,燦星這筆收購為高溢價收購,由此也為公司帶來了巨額的商譽。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合併報表帳面商譽為16.36億元。

招股書披露,2015年夢響強音的營業收入為4.14億元,歸母淨利潤為9589.62萬元。

當然,2015年左右也正是好聲音選出來的學員們的高光時刻,節目結束並不算久,夢響強音旗下的藝人商演、代言價格可觀,所有的一切都將夢響強音的估值一再拉高。

但娛樂圈更迭較快,經紀公司的業績與藝人是否當紅息息相關,到了2020年,夢響強音旗下的早期藝人在公司運營下知名度不再,紅利期也已然過去,從公司間接公布的夢響強音藝人商演代言等非授權業務佔比持續下降也可以看出公司藝人沒落的現實——2017年至2019年,夢響強音藝人商演代言、演唱會等佔比從35.79%下降至21.46%。

來源:招股書

這樣的夢響強音,其實很難再支撐起15年給予的超過20億的高估值。據招股書披露,當年收購時評估的夢響強音的淨利潤在2016年~2019年分別為1.52億元、1.81億元、2.14億元、2.52億元,而實際夢響強音的淨利潤分別為1.46億元、1.63億元、1.77億元、1.82億元,均未達到當年收購的預測值,且與預測值差值不斷拉大。

來源:招股書

距2012年首屆《中國好聲音》已近10年,一般來說冠亞軍籤的都是5~10年的長約,因此夢響強音稍有知名度的首屆學員們也即將面臨約滿獨立的情況,以曾參加《中國好聲音》第三季在64強即遭淘汰的周深為例,據悉,他的合約已在今年中旬結束,約滿獨立。對比2020年5月的招股書,張碧晨、周深都已不在燦星籤約藝人名單之列,而可以預見,在此之後,公司能從藝人中獲得的商業收益將愈發減少。

如今夢響強音更是直接失去了2020屆冠軍單依純,未來經營狀況更加不妙。

來源:招股書

疊加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夢響強音淨利潤僅1821.75萬元,為2019年全年的十分之一左右。

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夢響強音對母公司燦星來說無疑是個巨型定時炸彈,就像上文已提過的,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合併報表帳面商譽為16.36億元。2016年,燦星曾對夢響強音計提3.48億元的商譽減值。

來源:招股書

雖然近兩年公司用「夢響強音雖然淨利潤不及預測但仍在增加」的理由未進行商譽減值,但經營慘澹的情況下,這個雷又能捂多久?本就背負著臺綜不景氣、節目老化嚴重等問題的燦星,又用什麼來接住這顆雷?又如何才能成功上市一償宿願呢?

相關焦點

  • 留不住冠軍、《好聲音》老化嚴重 燦星拿什麼衝刺上市?
    不得不說,這和2019《好聲音》冠軍邢晗銘的待遇千差萬別。而細究發現,單依純並未如此前《好聲音》的冠軍們一樣,籤署燦星的子公司夢響強音,而是選擇了百沐娛樂。  而當年風光一時的燦星,如今卻落得連自家冠軍都留不住的下場。  11月初,燦星更新了招股書,繼續衝刺A股「綜藝第一股」,或許從招股書中,可以發現燦星日薄西山的秘密。
  • 燦星衝刺「節目製作第一股」:失去《中國好聲音》,靠什麼撐起210億估值? || 深度 · 文娛
    2017年12月18日,燦星製作宣布獲得首輪融資、估值達210億元,同時還透露將於今年年初申報IPO,一旦計劃順利,燦星製作或將成為國內「節目製作第一股」。 對於燦星製作一年內翻了4倍的估值,市場反應不一。一些人認為該估值並未超出預期;質疑者則表示,經濟環境變化多端,燦星製作想撐起210億估值、走得更遠仍需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
  • 燦星招股書披露公司營收,綜藝股要來了?
    目前在整個上市的影視公司中,還沒有一家純粹的綜藝股。因此燦星衝擊IPO的做法,無疑給行業帶來了新的希望和啟迪。2015年、2016年及2017年,《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節目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46.43%、37.33%、32.33%。但燦星承認,面對近幾年綜藝節目行業的快速發展,節目類型、觀眾審美、偏好變化迅速,視頻網站自製綜藝與採購電視綜藝版權之間此消彼長、宏觀經濟波動等原因均對公司的經營成果和成長性造成了影響。
  • 燦星已遞交IPO資料,從《好聲音》到《這就是街舞》,「節目製作第一股」還有多遠?
    《中國好聲音》算是國內首檔真正制播分離的節目,燦星採取了收視對賭的方式,直接參與了這檔節目的廣告分成。在過去的模式中,製作公司並不參與節目廣告分成,所以獲得利潤較低,而燦星製作聰明地藉助《中國好聲音》採取了收視對賭的模式,獲得了更高的利潤。
  • 【IPO解讀】IPO被否,燦星文化還能保住「綜藝王座」嗎?
    哥哥》成為綜藝「黑馬」的同時,其背後的燦星文化卻處於水深火熱中。近日,深交所官網披露公告,燦星文化未通過創業板2021 年第 9 次審議會議。成為2021年IPO被否的第3家企業。衝刺 IPO 三年,燦星文化為何還是夢碎 "A 股綜藝第一股 "?被否之後,燦星文化又將何去何從呢?
  • 《好聲音2019》收入4.62億持續下滑,燦星再衝擊創業板能成功嗎?
    儘管3月13日,煜盛文化(01859.HK)在港交所上市早於燦星搶下「綜藝第一股」,但上市即破發,連續28個交易日均價為2.039港元/股、發行價格為2.26港元/股的表現說明了市場對其並不看好:在整個大環境並不樂觀的背景下,煜盛文化中腰部作品居多,臺綜較多,網綜布局較少。
  • 燦星文化欲唱響「A股好聲音」 創業板會否為其「轉身」?
    5月8日,證監會官網顯示,繼2018年12月底首次披露招股書之後,燦星文化再次更新了其IPO資料,將目光鎖定在創業板,擬募資15億元,全部投向補充綜藝節目製作營運資金項目。  作為國內綜藝製作的頭部公司,燦星文化被稱為「《中國好聲音》之母」。
  • 一償宿願!韋斯特奪冠神情亢奮:我們做到了!
    這座獎盃對於勇士的許多球員來講都意義重大,因為這是他們生涯中的第一座總冠軍獎盃。老將大衛-韋斯特為了爭冠曾放棄千萬美元的年薪,如今一償宿願,他自然是十分激動。皇天不負苦心人,韋斯特的第二次選擇終於沒讓他失望,他在勇士一償宿願。「我們克服了許多困難,克服了心理和身體上的雙重考驗!其他人都在邁過難關走向勝利,我們何嘗不是如此?最終我們做到了,我們來到了頂峰。我們每天都在嘗試做正確的事,用正確的方式打比賽,這一年的每一天都是如此,從不間斷。直到現在我都感覺不可思議。」韋斯特繼續說道。
  • 燦星文化更新招股書,有《好聲音》卻無好業績 近四成資產為商譽
    文|GPLP犀牛財經 開心11月3日,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燦星文化」)向深交所重新提交了招股書。招股書顯示,燦星文化成立於2006年,主營業務為綜藝節目錄製及運營,代表作有《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等。
  • 燦星文化更新招股書 有《好聲音》卻無好業績 近四成資產為商譽
    招股書顯示,燦星文化成立於2006年,主營業務為綜藝節目錄製及運營,代表作有《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等。據悉,燦星文化本次擬發行不超過4260萬股,擬募集資金約15億元,用於補充綜藝節目製作營運資金項目。
  • 《中國好歌曲》第四季回歸,「原創」標籤能否讓燦星掙脫疲勞期?
    這檔完全由燦星團隊自主研發,從模式設計到內容製作打破以往「聚焦選手」模式的音樂綜藝,在主打原創歌曲的同時,又憑藉「歌曲背後的故事」這一獨特的表現形式在眾多日趨同質化的音樂類節目中探索了一條新路。本以為著重於原創作品的綜藝會比較慢熱,但2014年第一季《中國好歌曲》首播之日,節目以1.91的收視率力挫同期播放的《我是歌手2》的1.66以及《最強大腦》的0.99。
  • 燦星文化兩年IPO之路迎終極大考,錯過最佳上市時機還能否絕地反擊?
    據IPO早知道消息,曾打造《中國好聲音》、《中國達人秀》等知名節目的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燦星文化」)將於今日(2月2日)在創業板上市委上會,迎上市終極大考。在高光時刻錯過IPO最佳時機,而兩年內又歷經波折五度更新招股書的燦星文化,此次能否最終闖關成功,備受業界關注。
  • 唐德與燦星《中國好聲音》版權之爭始末
    2016年1月28日,上海燦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燦星製作)對外發表聲明稱:第一、《中國好聲音》這一中文節目名稱,系由燦星製作與浙江衛視聯合創意命名,該節目品牌屬於燦星製作與浙江衛視共同擁有,Talpa公司無權授權任何一方製作名為《中國好聲音》的節目。
  • 更名、換LOGO,今年燦星版《中國好聲音》能繞開「盜版」說嗎?
    而《中國好聲音》卻只是更名和換了LOGO繼續播出。消息一出,關於唐德和燦星關於《好聲音》的版權爭奪戰便成為熱議話題,但一向尊重原創的」娛樂獨角獸」認為,作為行業標杆,燦星應該從真正的原創上多下功夫,為行業解決版權爭端機制上做出表率。《中國好聲音》的版權糾紛,隨著7月份開播日期的臨近,又一次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今年年初,燦星製作與荷蘭Talpa版權續約終止的消息震驚了業內人士。
  • 法院判燦星停用「好聲音」,這事還沒完!
    簡單來說,整個事件是從今年1月起,燦星公司(連帶著浙江衛視)與《中國好聲音》的版權方荷蘭Talpa公司鬧掰,Talpa將《中國好聲音》第五季之後(自2016年1月28日起至2020年1月28日)的版權授予唐德影視,唐德獨佔且唯一有權在中國大陸使用、分銷、市場推廣、投放廣告、宣傳及以其他形式的開發「中國好聲音」節目的相關智慧財產權。
  • 視頻|「中國好聲音」臨播改名, 燦星稱不再引入海外模式
    一紙判決書下,這個夏天,不會再有一檔名為「中國好聲音」的節目。開播前第十天,製作了四季「中國好聲音」節目的燦星製作公司,著手把「中國好聲音」這五個字,從所有的錄好的節目素材、宣傳資料、道具上,一一清除。燦星匆匆為節目換上「中國新歌聲」這個名字。
  • 2020中國好聲音:已有學員籤約燦星?可以向選愛豆綜藝學習
    《2020中國好聲音》開播以來,每周五收看好聲音已經成為習慣。在沒有好聲音的日子則是通過官博、貼吧、媒體報導來了解好聲音的花絮、學員動態等內容,因此對官博的發博內容很熟悉。當看到官博發布了一條關於好聲音學員參加活動的內容時讓我非常驚訝。因為這條內容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 波爾津吉斯深夜帶新網紅女友回豪宅,終於一償宿願
    在前不久,格裡芬的低迷狀態令很多球迷都心痛不已,而他的女友詹娜成為一眾球迷的焦點。而作為尼克斯新內線頂梁柱的波爾津吉斯也是面臨著這個囧況。不少球迷紛紛直言:波爾津吉斯終於能夠一償宿願了,不會是成為第二個格裡芬吧......
  • 綜藝第一股即將誕生,煜盛文化將領先燦星文化完成IPO
    文| 浮萍 當燦星文化在A股苦苦排隊之際,煜盛文化已經領先一步在香港IPO走流程,離中國綜藝第一股又近了一步。 按照香港資本市場IPO的節奏,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內,煜盛文化就將會完成IPO的所有程序,正式踏上資本市場,屆時將會成為中國綜藝第一股。 綜藝行業新兵,出售《嗨!
  • 全新原創版《2016中國好聲音》 怎麼就成了侵權
    對此燦星也迅速作出回應:「中國好聲音」節目名稱是浙江衛視向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報批節目時確定並最終獲準製作播出的綜藝節目的節目名稱。並且,「2016 中國好聲音」與Talpa公司節目模式完全不同,為原創的全新節目。        據了解,「2016 中國好聲音」已將之前標誌性的導師選人「轉椅」替換為「戰車」,遇到打動人心的「好聲音」,坐在「導師戰車」上的四位導師,將從4.5米高的軌道頂端滑下,「衝刺」到學員面前。此前導師坐在轉椅上背對選手的形式設置,被導師面前的「聲音之門」取代,起到遮擋導師視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