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星已遞交IPO資料,從《好聲音》到《這就是街舞》,「節目製作第一股」還有多遠?

2021-02-14 鏡像娛樂


本文首發微信號: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

昨日,浙富控股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其參股的燦星文化正在準備IPO材料!

今日,《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在證監會官網發現,燦星文化早已於2月5日就遞交了IPO輔導備案資料,並與2月11日在證監會官網披露。

根據輔導資料,燦星文化正準備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整個輔導將持續3個月,預計將於2018年5月份申請輔導驗收。 順利的話,1年後即可實現上市。

燦星一年淨利7.3億

從曲線上市轉為打包「好聲音」上市

燦星上市的傳聞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

燦星於2006年成立,2012年因製作的《中國好聲音》而爆紅。

燦星董事長田明曾表示,燦星將要跟隨母公司星空傳媒在2014年底或2015年初赴香港上市,而跟燦星同一個老闆的夢響強音將在A股上市(夢響強音系燦星文化的下遊公司,燦星文化獨家授權夢響強音其製作或運營的影視節目的品牌管理開發運營、藝人經紀、衍生產品開發、現場演出、音頻內容運營相關的一切權利)。

燦星文化的實際控制人為華人文化、田明、金磊、徐向東

不過,此後燦星文化與夢想強音的關係發生了改變。

2016年4月1日,浙富控股公告,向燦星文化溢價增資3億元,獲得其6%股權,並將夢響強音裝入燦星文化。當時市場猜測,「好聲音」要打包上市了。

按照這個價格,燦星的估值約為50億元。

在浙富控股的增資公告中,燦星的財務數據也首次被披露。公告顯示,2015年,燦星營業收入22.15億,淨利潤7.3億,2016年前兩個月營業收入1.6億,淨利潤0.45億。

燦星2015年7.3億的淨利潤在業內算是很高水平了,要知道,同年華誼的淨利潤為9.8億,已經是影視公司中最高的了。

「好聲音」每秒價值50萬

版權方和製作方卻撕紅了眼

2012年,版權費僅200萬的《中國好聲音》,首季冠名費就高達6000萬,在浙江衛視播出後,一度達到萬人空巷的程度,收視破6。第二季冠名費更是翻倍飆升至了2億,第三季冠名費2.5億,廣告總收益13億。第四季決賽宣布冠軍前的廣告價格達到了每秒50萬的價格!

《中國好聲音》算是國內首檔真正制播分離的節目,燦星採取了收視對賭的方式,直接參與了這檔節目的廣告分成。

在過去的模式中,製作公司並不參與節目廣告分成,所以獲得利潤較低,而燦星製作聰明地藉助《中國好聲音》採取了收視對賭的模式,獲得了更高的利潤。

燦星在2012年期間,單憑《中國好聲音》一個節目收入就已經達到了2.178億,而在2013年《中國好聲音》的盈利達到了3.35億,在當時國內的節目製作公司中,這樣的收入數字絕對排名首位。

但是好景不長,四季過後,《好聲音》也陷入了「綜N代」的疲態,再加之和版權方Talpa、唐德的版權糾紛,再變裝歸來的《中國新歌聲》在口碑和收視上已經大不如從前,頹勢無法遮掩。

  

燦星稱是Talpa公司違背國際慣例、挑動價格大戰,繼而單方面撕毀合同,Talpa則稱發現燦星私自註冊了《中國好聲音》的相關商標,違反了合作協議。交涉多次後,Talpa向香港國際仲裁中心仲裁庭提起仲裁,最終判定雙方終止合作。

2016年7月,燦星只能用《中國新歌聲》來繼續好聲音,不過第一季還是拿到了4億冠名費,廣告收益更是超過20億。

不過,儘管節目本身的改動不大,多數觀眾也認為兩者同根同源,但是《新歌聲》的收視和口碑都嚴重下滑。

2016年,《新歌聲》第一季的鳥巢總決賽收視率為3.9%,與《中國好聲音4》總決賽6.8%的收視率相比,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而2017年《新歌聲》第二季全季以2.213%的收視率創下了歷史新低。

尤其是在去年《中國有嘻哈》和《明日之子》兩檔音樂綜藝出現後,《新歌聲2》幾乎成了昨日黃花,三者在微博同名話題閱讀量分別為73.6億、84.8億、1032萬。如此巨大的差異背後,反映出的是「好聲音」模式的凋零。

兩年多,估值翻了4倍

《這就是街舞》能為燦星IPO助力嗎

 2012 年以來,燦星製作、運營的主要綜藝節目包括:《這就是街舞》《中國新歌聲》《蒙面唱將猜猜猜》《舞林爭霸》《中國好聲音》《舞出我人生》《我愛好 聲音》《中國好舞蹈》《我們的挑戰》《中國好男兒》《來吧!灰姑娘》《中國好歌曲》《出彩中國人》《完美星開幕》《與星共舞》《金星脫口秀》《了不起的挑戰》《蒙面歌王》《娛樂夢工廠》《中國之星》 《蓋世英雄》《苗阜秀》《了不起的沙發》。 

節目很多,超過20檔,內容涵蓋音樂、舞蹈、綜合才藝、訪談等多種類型,但最核心的其實還是《中國好聲音》。對於燦星而言,顯然需要一檔新的王牌來為其續航。

去年年底,燦星對外宣布完成首輪融資,公司估值由此達到210億元,這與2016年3月浙富控股增資時,燦星50億元的估值相比,翻了4倍。但是,要向資本市場證明這個估值不虛,還是得靠接下來的《這就是街舞》。

據悉《這!就是街舞》總招商金額近6億,可以說刷新了近年來網綜廣告商業化的最高紀錄。投資3億的《這!就是街舞》,廣告招商6億,僅從這一點來說,投入產出比就已經達到了100%!

不過,面對後面而來的《熱血街舞團》和《舞者24》,《這就是街舞》想要再造當初《中國好聲音》的現象級爆款,還是有些難度。

截止目前,燦星的上市計劃已經籌備了4年時間,去年年底的Pre-IPO融資,就是在為上市鋪路。目前,燦星已經提交了IPO輔導資料。《這就是街舞》的表現也對燦星的IPO之路有著重要影響。

曾經,「好聲音」是燦星的獨門絕技,可不曾想,中途被師父沒收,如今,「街舞」大熱,卻是三分天下之勢。

燦星,會成為「綜藝製作第一股」嗎?

本文首發微信號: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

原創文章,轉載請標註來源和作者,違者必究!


 ━━ 已入駐平臺 ━━ 


商務合作、投稿、應聘可添加微信:

ID1:love-travis

ID2:CourserLee


相關焦點

  • 《中國好聲音》撐不起上市夢?燦星文化IPO折戟
    燦星文化IPO遭否決的消息,多少讓坊間有些意外——燦星文化是國內知名的電視節目製作和運營商,《中國好聲音》《中國達人秀》、《這!就是介街舞》、《蒙面唱將猜猜猜》等節目皆出自該公司的製作。有消息稱,在發審委昨天的會議上,有關審議燦星文化IPO的進程長達3小時,也是昨天上會的四家企業中耗時最長的一家。
  • 燦星衝刺「節目製作第一股」:失去《中國好聲音》,靠什麼撐起210億估值? || 深度 · 文娛
    始於綜藝節目《這!就是街舞》、《熱血街舞團》搶奪明星王嘉爾作己方導師,三方擁躉之戰隨著「反水」、「被封殺」等梗的出現愈演愈烈,連燦星製作旗下導演、宣傳副總監亦參與其中。12月28日,王嘉爾工作室就此事發表公開聲明,這場輿論紛爭暫告一段落。 但對於製作方燦星製作來說,新故事才剛剛起了個頭。
  • 《這就是街舞》&《熱血街舞團》究竟哪家強?他比你更想知道答案
    這就不得不提到2012年現象級綜藝——《中國好聲音》的誕生。2012年,僅《中國好聲音》一檔節目,燦星文化的收入就達到了2.178億元,隨後,《中國好聲音》的冠名費和廣告收益也向上攀升。資料顯示,第二季度的《中國好聲音》冠名費翻番達到2億元,第三季為2.5億元,廣告收益則為13億元,第四季決賽宣布冠軍前的廣告價格達到每秒50萬元。
  • 燦星招股書披露公司營收,綜藝股要來了?
    雖然燦星陸續開發了《這!就是街舞》《即刻電音》等新的大體量綜藝節目,但《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系列作品作為燦星的王牌節目,為其收入和利潤作出了較為重要的貢獻。此時的燦星風光無限,憑藉《中國好聲音》躋身綜藝節目製作公司的前列。但這次的赴港上市計劃最終未能成行,這也導致燦星錯失了最佳的上市時機。此後,2018年2月,燦星向上海證監局遞交了IPO輔導備案資料,本預計於5月申請輔導驗收,但在上市前夕,燦星卻出現了幾輪股權轉讓。
  • 燦星衝刺綜藝第一股 《好聲音》老化嚴重能否一償宿願
    而細究發現,單依純並未如此前《好聲音》的冠軍們一樣,籤署燦星的子公司夢響強音,而是選擇了百沐娛樂。而當年風光一時的燦星,如今卻落得連自家冠軍都留不住的下場。11月初,燦星更新了招股書,繼續衝刺A股「綜藝第一股」,或許從招股書中,可以發現燦星日薄西山的秘密。
  • 【IPO解讀】IPO被否,燦星文化還能保住「綜藝王座」嗎?
    燦星文化「死磕」上市之路對燦星文化不熟悉的觀眾,一定看過其製作的諸多熱門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蒙面唱將猜猜猜》、《中國達人秀》、《這!就是街舞》、《一起樂隊吧》等耳熟能詳的節目,均出自燦星。早在2018年2月,燦星文化就預備衝擊A股,擬於創業板上市,並向上海證監局提交了IPO輔助備案資料,勵志衝刺「綜藝第一股」,並獲得了騰訊和阿里的共同投資,但燦星文化的首次IPO依舊未能成行。隨後的2020年5月、2020年7月22日、11月3日和2021年1月22日,燦星文化又四度向深交所提交招股書。
  • 《好聲音2019》收入4.62億持續下滑,燦星再衝擊創業板能成功嗎?
    手握IP,近年來逐漸嘗試網綜轉型的燦星會交出一份更好的成績單嗎?解讀招股書:「好聲音」吸金4.62億,「金嗓子」壞帳5000萬燦星文化的IPO之路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左右。2011年,燦星文化(燦星製作)獲得CMC資本1000萬元的A輪融資。
  • 燦星文化欲唱響「A股好聲音」 創業板會否為其「轉身」?
    5月8日,證監會官網顯示,繼2018年12月底首次披露招股書之後,燦星文化再次更新了其IPO資料,將目光鎖定在創業板,擬募資15億元,全部投向補充綜藝節目製作營運資金項目。  作為國內綜藝製作的頭部公司,燦星文化被稱為「《中國好聲音》之母」。
  • 上海燦星因《蒙面歌王》遭韓國MBC起訴!引進版權非首次引糾紛
    此次與MBC的糾紛並非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燦星公司」)首次因引進版權問題成為被告。由燦星公司引入國內的《中國好聲音》曾讓其名聲大噪,但在2017年,燦星公司也因 《中國好聲音》版權歸屬問題被浙江唐德影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唐德公司」)訴至法院。雖然該案最終以和解告終,但唐德公司在訴訟時提出的5.1億索賠金額曾使該案引發廣泛關注,被稱為「綜藝版權第一案」。
  • 燦星文化兩年IPO之路迎終極大考,錯過最佳上市時機還能否絕地反擊?
    燦星文化本次擬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426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擬募集資金15億元,將用於補充綜藝節目製作營運資金項目。  燦星文化於 2006 年 3 月成立,主營業務為綜藝內容製作和產業鏈開發運營,曾打造《中國好聲音》、《蒙面唱將猜猜猜》、《中國達人秀》、《我們的挑戰》等知名節目,2018年與優酷視頻共同打造網綜《這! 就是街舞》,2017-2019年分別製作9、6、9部綜藝節目。
  • 留不住冠軍、《好聲音》老化嚴重 燦星拿什麼衝刺上市?
    不得不說,這和2019《好聲音》冠軍邢晗銘的待遇千差萬別。而細究發現,單依純並未如此前《好聲音》的冠軍們一樣,籤署燦星的子公司夢響強音,而是選擇了百沐娛樂。  而當年風光一時的燦星,如今卻落得連自家冠軍都留不住的下場。  11月初,燦星更新了招股書,繼續衝刺A股「綜藝第一股」,或許從招股書中,可以發現燦星日薄西山的秘密。
  • 燦星遞交資料 有望重啟「中國好聲音」(附《中國新歌聲3》亮點)
    節目公布了全新啟用的三大顛覆性賽制。值得一提的是,發布會上,《中國新歌聲》宣傳總監陸偉針對此前「中國好聲音」的版權糾紛也作出新回應。6月20日,由浙江衛視和燦星製作聯手打造的音樂節目《中國新歌聲》第三季在嘉興召開發布會。「男神」導師團謝霆鋒、李健、哈林、周杰倫乘坐全新的「魔鏡轉椅」亮相。節目同時公開了本季全新啟用的三大賽制。
  • 「街舞」「好聲音」背後,這一品牌製作公司將打造滬上全新文娛跨界地標
    從《這就是街舞3》到《2020中國好聲音》再到近期引發關注與討論的《追光吧哥哥》,2020年這些熱款綜藝背後,燦星文化已成為上海文化娛樂製作的一張名牌。日前,燦星文化宣布,他們將聯合國內頂級娛樂場館品牌TAXX打造VOICE CENTRE,這一場館,有望成為滬上全新的文娛時尚跨界地標。揭幕儀式上,8位來自《這就是街舞3》的人氣舞者獻上了難得一見的合體表演。
  • 燦星文化:不同版本利潤差距大 巨額商譽成暗礁
    憑藉著數年前一炮走紅的現象級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背後的運營公司燦星文化也聲名鵲起。但從2018年年初遞交IPO輔導資料開始,近三年時間公司上市之路仍然遙遙無期。  時間不等人。雖仍是燦星文化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中國好聲音》上市即巔峰,影響力已經日漸勢衰,公司一路下跌的盈利是最好的明證。
  • 燦星文化更新招股書,有《好聲音》卻無好業績 近四成資產為商譽
    文|GPLP犀牛財經 開心11月3日,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燦星文化」)向深交所重新提交了招股書。招股書顯示,燦星文化成立於2006年,主營業務為綜藝節目錄製及運營,代表作有《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等。
  • IPO折戟:燦星文化因何無法入場「摘星」
    不到一年的時間,田明就通過星空公司旗下的VIE公司燦星文化推出了現象級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緊接著又連續推出了《中國好歌曲》《中國好舞蹈》《蒙面唱將猜猜猜》等節目。在三人的帶領下,燦星文化迅速成長為國內領先的綜藝內容製作運營商,三人也由此成為燦星文化的核心管理層。 但這三人此後的人生也被《中國好聲音》牢牢捆綁,田明更是在此後的幾年間被各方資本層層壓制。
  • 燦星文化更新招股書 有《好聲音》卻無好業績 近四成資產為商譽
    招股書顯示,燦星文化成立於2006年,主營業務為綜藝節目錄製及運營,代表作有《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等。據悉,燦星文化本次擬發行不超過4260萬股,擬募集資金約15億元,用於補充綜藝節目製作營運資金項目。
  • 《這!就是街舞3》:夠燃夠專業
    鑑定對象:《這!就是街舞3》播出平臺:優酷視頻《這!就是街舞3》的製作團隊是燦星製作。「燦星」是國內最會做舞蹈節目的團隊,沒有之一,曾經推出紅遍全國的《舞林爭霸》《中國好舞蹈》《舞出我人生》《與星共舞》《新舞林大會》……多年經營舞蹈節目,讓製作團隊在舞蹈運鏡和舞者真人秀兩方面都遊刃有餘。遊刃有餘的另一面,是持續精益求精地輸出內容。在業界看來,錄製《這!
  • 《街舞》總決閃耀《蒙面舞王》不振:樂視、江蘇衛視和燦星浮沉記
    文 | 趙二把刀《這就是街舞》第三季收官,總決賽之夜雖然飽受爭議,但這檔綜藝掀起的街舞風暴在近年來毫無疑問是現象級的,到了第三季可看性和收視效果仍然保持在相當的高度,這背後離不開節目組深厚的製作功力。而另外一檔由燦星團隊製作的舞蹈類綜藝《蒙面舞王》,也已經進入後半程,相較之《街舞》的高光不斷,《蒙面舞王》則低調了很多。雖然無論從檔期還是節目元素,都借了街舞的勢,但這檔由《蒙面唱將》而來的蒙面舞蹈綜藝對於觀眾的吸引確實還是要遜色不少。
  • 《街舞》總決閃耀《蒙面舞王》不振:樂視、江蘇衛視和燦星浮沉記
    》第三季收官,總決賽之夜雖然飽受爭議,但這檔綜藝掀起的街舞風暴在近年來毫無疑問是現象級的,到了第三季可看性和收視效果仍然保持在相當的高度,這背後離不開節目組深厚的製作功力。而另外一檔由燦星團隊製作的舞蹈類綜藝《蒙面舞王》,也已經進入後半程,相較之《街舞》的高光不斷,《蒙面舞王》則低調了很多。雖然無論從檔期還是節目元素,都借了街舞的勢,但這檔由《蒙面唱將》而來的蒙面舞蹈綜藝對於觀眾的吸引確實還是要遜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