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縣山清水秀、人傑地靈
不僅走出了賀龍元帥這樣的真英雄
還走出了不輸男兒的一群好女兒:
失明的「百靈鳥」——劉賽
希華集團總裁——谷雲
還有一位失聰的「刺繡女王」——
覃曼麗
這是一個逆襲人生的故事。
2006年,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首開湘繡專業,將傳統師徒相授融入現代學歷教育,開啟「現代學徒制」育人篇章。兩年制校企合作中專班有一位特殊的學生。她叫覃曼麗,由於自幼聽力、言語受損而內心自卑、怯懦,敏感...
畢業後,她憑技藝捧回很多大獎;她開公司帶領鄉親脫貧...如今,她臉上洋溢出的那種陽光、開朗、自信足以融化掉一切陰霾。
聽完她的故事才知道,原來有一種逆襲,叫覃曼麗。
張家界市桑植縣馬合口鄉梭子丘村是個白族村莊,每當有遊客來,村民們就盛裝列隊,以傳統白族舞蹈盛情迎賓。隊伍中,一位年輕的土家族姑娘踏歌而動,舞姿歡快,很有感染力。要不是她左耳上的助聽器,沒人會把她與聽障一詞聯繫起來。
她叫覃曼麗,1歲時因藥物副作用聽力、言語受損,從此在「靜音」世界裡頑強成長。她學湘繡,捧回很多大獎榮譽;她開公司,讓貧困鄉親有一技之長,用簡單真誠化解生活拋過來的無數難題,用日復一日的飛針走線,繡出多彩人生。
這是一張彩色相片,攝於山間林道,石板路上樹影斑駁,石階上坐著7名小孩,前三後四,留下童年的合影。前排最右邊的小女孩,梳著短髮,雙手放在身子兩側,坐姿端正,目光清澈而拘謹。
多年後,覃曼麗把這張相片放到微信朋友圈,讓大家辨認當年那個「假小子」。
相片裡的童年,過濾掉了成長路上的艱辛。那時候,小曼麗不僅聽不到,而且話也說不清。
童年的覃曼麗(前排右一)與同學合影
1989年4月,覃曼麗在桑植縣谷羅山鄉一個教師家庭呱呱墜地,厄運在1歲那年不幸降臨。有一次小曼麗身患感冒,鄉村醫生雖然看好了病,藥物的巨大副作用卻悄悄潛伏下來。
覃曼麗父親覃春生向記者回憶,不久後家人發現她對大人的逗趣沒反應,後來檢查才知道,是藥物副作用導致左耳完全失聰,只剩右耳殘留微弱聽力。等到2歲多,小曼麗還不會說話,父母親痛苦地接受了她殘障的事實。
影響從幼兒園便開始了。因為聽不到聲音,小曼麗跟不上進度,小學不願意收,「讀了2個學前班」。在完全小學教高年級班的媽媽,只好降級教低年級班,把註冊不了的孩子帶在身邊,跟班照看。
1996年,小曼麗已經7歲,卻還只斷斷續續讀了幼兒園。上特殊教育學校,還是上小學?一家人眉頭緊鎖。從學校調至縣城工作的父親經過一番慎重考慮,把她帶到縣城,跟正常孩子一起讀書,「適應正常人的交流環境。」
命運奪走了覃曼麗享受樂音的權利,卻奪不走她能畫會跳的天賦。還在幼兒園時,她對顏色的敏感就引起老師的注意,舞蹈也是「多看一看就會跳」。因此在桑植縣澧源鎮一小讀書後,覃春生給女兒報了繪畫班和舞蹈班,「上午跳舞,下午畫畫。」
為了掌握謀生技能,別的小朋友可以信手塗鴉,覃曼麗卻要學習與年齡不相符的素描。
雖然有色彩與韻律的薰陶,聽力殘障仍然給小曼麗的成長投下巨大陰影,「怯怯的,對外面的社會很好奇,又恐懼接觸陌生人。」
初中畢業時,覃曼麗向父親吐露了上學的艱難。因為自卑,她打飯時常常排在隊尾,輪到自己時「飯也沒了,菜也沒了」。覃春生的心沉重得直往下墜。
「照這個情形,高中是不能去讀了。」這位不願屈服的父親,開始通過各種方式給孩子尋找出路。
2006年,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在全國首開湘繡專業,將傳統師徒相授融入現代學歷教育,開啟「現代學徒制」育人篇章。同時聘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湘繡代表性傳承人劉愛雲擔任專業帶頭人,成立劉愛雲大師工作室。覃曼麗成為第一屆2年制中專班的學員。
從桑植縣來到益陽,全然陌生的環境,等待著17歲的覃曼麗。湖南工藝美院湘繡藝術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周學蓮時任覃曼麗的輔導員,對她的初次印象至今清晰,「小心翼翼的,眼裡又有光,期待著什麼,又感覺抱定著什麼。著急時候,又表達不出自己的想法。」
覃曼麗的刺繡「自畫像」——怯怯的,又對世界充滿好奇
這時候,覃曼麗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繪畫基礎,從素描、水彩、工筆到國畫、油畫、線描,樣樣紮實在行。生活的磨礪也讓她多了幾分異於同齡人的成熟,對這份學業,她看得比誰都重。
也許是求學心切,前幾個月覃曼麗「坐立不安」,「想學好,又怕跟不上進度。」因為敏感,她還時常把同學室友的無心之舉當成有意針對,變得更加自卑封閉。
所幸,放心不下、經常來學校的父親及時發現,開啟了一場「簡訊教育」:「慢一點沒關係,一定要把手藝學好」「多和同學交流,大家都很熱情」「不要怕,多向老師請教」……一天200多條簡訊,將父親的愛與期望,送達到女兒的手機和人生中。
湘繡專業的老師,也發現了覃曼麗的不便與不同之處。「她很要強、好學。」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羅利香曾任湖南工藝美院第一批湘繡設計和工藝班刺繡老師,她告訴記者,鑑於曼麗的特殊情況,老師們主動利用課後時間,在宿舍裡手把手教她湘繡知識和技法。
2008年冬天,湖湘大地被凍雨冰封,在覃曼麗的記憶裡,湖南工藝美院的教師宿舍卻溫暖如春。
2年的求學生活充實而短暫,覃曼麗用遠多於常人的付出,和手指一遍遍被針扎的疼痛,換來了畫稿、設計、配色、針法、裁剪和裝裱等湘繡製作程序的樣樣精通。
為了便於溝通交流,入學一學期後覃曼麗佩戴上了助聽器,「感覺風的聲音『呼呼』地從耳邊經過,很奇妙。瞪大了眼睛,滿臉驚喜。」從此,一扇新的窗戶向她打開。
青蔥歲月拔節生長,時光在一針一線中流逝,自信也在一針一線中積累。拿起湘繡後,覃曼麗就不再放下,「從最初的不了解,到掌握穿針引線的技法,再到對湘繡這門藝術的喜愛,越繡越喜歡。」
(覃曼麗畢業照 第二排左五)
2019年12月24日美院影視和學校幾位老師做」家訪「
2008年,學有所成的覃曼麗順利進入湖南省湘繡研究所工作。如魚兒入水,飛鳥翔天,覃曼麗在這裡自由呼吸,大口吸收營養。她先後拜入劉愛雲、羅莉君、任亞華等湘繡名師門下,認真學習鬅毛針、全異繡等70多種湘繡技法。
雖然生活的色彩已變得豐富,覃曼麗仍記得父親的教誨,「慢一點,質量好一點」,她打定主意,「技不精道,誓不休。」為了刺繡經常加班加點,手腕關節處長出肉瘤,疼得抬不起手。
正當湘繡所的平臺與湘繡名師們的栽培讓覃曼麗羽翼漸豐,她卻做出了出人意料的決定——創業。
藝術源於生活,覃曼麗想把張家界的山山水水、民俗風情繡下來。湘繡又講究寫實,她便覺得應該貼近泥土白雲,用雙腳去探索藝術。此外,還有一個藝術之外的「私心」,「希望湘繡繡娘的隊伍越來越大,我們農村姐妹們都能有一技之長。」
就這樣,2014年8月,從桑植縣老圖書館裡一個20平方米的閱覽室、免費培訓開始,用2萬元啟動資金,覃曼麗踏上了新的徵程。其艱難程度,不亞於青春成長。
這個湘繡工作室有個很接地氣的名字——旦旦。logo的外形,是一隻雞蛋,上半部分以橙色做底,「旦旦」兩字成了「蛋人」的眼睛;下半部分底色為靛藍色,白色鏤空的地方,是張家界的秀麗山水。
這個特別的logo富含寓意,覃曼麗向記者解釋,它象徵著一個「稚嫩、笨拙」的小雞,又在日復一日中(旦旦)努力學習。
「旦旦」logo
覃春生清楚記得女兒的第一批學員,2個研究生,3個醫生,2個美術老師,後來,一些大中專畢業生、陪讀家長陸續加入進來,一年多時間,累計免費培訓了100多人。
2015年,老圖書館搬遷,覃曼麗只好另尋去處,培訓班開到桑植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她用收取來的些許培訓費,加上賣刺繡作品賺的錢,維持著工作室的運轉。即便時常捉襟見肘,覃曼麗對湘繡的熱愛仍然純粹如初。
一幅雙面繡《喜上眉梢》,覃曼麗繡了近兩年。她首次嘗試在絹布上臨摹畫稿刺繡,作品中有茶花、梅花、喜鵲等實物。她春天看茶花,冬天觀梅花,走村串鄉,求師學藝,經常是拆了繡,繡了又拆,不斷觀察反覆修改,直到作品滿意為止。
另一幅鬅毛針作品《虎威》,老虎身上蓬鬆有質感的毛髮要繡數萬針,眼眸神態、斑紋和耳後的絨毛也幾乎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
湘繡是時間的藝術,需要精湛技藝,更需要耐心和細緻。一旦拿起繡針,覃曼麗就凝神靜氣,旁若無人。
雙面繡《喜上眉梢》
鬅毛針繡《虎威》
守得雲開見月明。2015年9月至11月,湖南省婦聯聯合有關部門舉辦湖南首屆手工編織職業技能創新創業大賽,《喜上眉梢》一舉拿下刺繡類民間組一等獎,省婦聯授予覃曼麗「湖南省巾幗建功標兵」稱號。
此前一年6月,覃曼麗第一次參加比賽,就摘得了湖南省第五屆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刺繡項目二等獎。
仿佛打通了神經脈絡,覃曼麗從此開啟了「參賽—獲獎」的「進擊人生」——2015年7月,第五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刺繡項目第四名;2016年9月,湖南省殘疾人崗位精英職業技能競賽手工製作工(刺繡項目)三等獎;2016年4月,「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2016年10月,「張家界最美殘疾人」;「省優秀傳統手工技藝傳習者」「省技術能手」「省青年崗位能手」……
紛至沓來的榮譽,提升了覃曼麗的知名度,也增強了她繼續創業的信心。曾經一起學習的同學一一離開湘繡、另謀職業時,她依然熱愛如初,堅守如初。
參賽過程中,覃曼麗創辦了張家界旦旦湘繡有限公司和旦旦湘繡培訓中心,先後通過自籌和政策支持,開辦6期湘繡技能培訓班,培訓農村婦女和下崗女工300多人次。
覃曼麗在指導學員刺繡
事業向前的同時,覃曼麗也收穫了自己的愛情。她與丈夫在一次比賽中相識,這位年幼時被炮仗炸掉手的年輕人與覃曼麗相互吸引,志同道合。2016年元旦,兩人步入婚姻殿堂,馬合口鄉梭子丘村從此多了一個兒媳婦。
嫁為人婦後,覃曼麗把自己的湘繡技藝帶入白族村,在張家界市委組織部的協助下,又在村部成立旦旦白繡基地,一邊融合湘繡、白繡技藝,一邊給鄉親培訓技術。
覃曼麗比以前更忙了,但她沒有放棄對藝術的追求,繼續接受劉愛雲、羅利香、任亞華等湘繡名家的精心培養,接受省殘聯高技能刺繡人才培養計劃結對培養3年、國家藝術基金會湘繡鬅毛針傳承與創新高級人才培訓、中國美術協會江蘇寶應亂針繡高級人才研修班培訓等,提高了湘繡技藝,尤其是鬅毛針、雙面繡、全異繡等刺繡技藝進步突出。
「這麼多年,遇到困難時,曼麗都會隨時與我們用微信溝通。」在羅利香眼裡,覃曼麗仍是當年那個好學、要強的學生。
截至目前,覃曼麗一共培訓了湘繡、白繡繡娘500多人,創造產值700萬元。
從曾經說不清話的「假小子」,到成長為優秀的湘繡藝人、致富帶頭人,覃曼麗體會了生活的艱辛,也收穫了奮鬥的幸福。
2019年11月,湖南省人社廳印發《關於公布第四屆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名單的通知》,100位同志被選拔為第四屆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貼人員,覃曼麗名在其中。
眼下,覃曼麗正緊張籌備年底在北京召開的2020全球旗袍春節聯歡晚會盛典。人生下一幕精彩,即將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