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你願意聽我講故事,我想給你們講個故事,講個關於我和故事的故事。
我是個聽著媽媽講故事長大的孩子,我從小就喜歡讀書。六歲時,我的理想是當一名老師,初中時,我的偶像是我的班主任。
我剛出校園走上社會就踏入了兒童教育行業,因此,我有幸更早地接觸到兒童的文學,兒童的故事。
在我剛知道自己要當媽媽了的時候,我就每天晚上撫摸著自己的肚子給我的孩子講故事,在孕期我一共為我的孩子講完了五百多個繪本故事。
我的孩子現在三歲了,她是聽著我講故事長到三歲的。三歲的她同樣喜歡讀書。她說她長大也想當一名老師,因為她的奶奶和媽媽都是老師。
其實,她的媽媽從前不是老師,她的媽媽現在也可以隨時都不做老師。
但是,她願意做老師,她說做老師心理踏實。
現在繪本館很多,小愛書吧不是繪本館。
現在故事媽媽很多。
小愛想做故事奶奶。
小愛希望,在自己是奶奶的時候,能把這套課程設計得讓自己很滿意。
做「故事奶奶」不容易,因為時間總是不夠用。要是一天有48個小時、96個小時就好了。
為了做好「故事奶奶」,小愛要在給孩子們講每一部繪本之前,先閱讀這樣一篇又一篇的專家導讀,提取精華,做筆記,摘錄要點與領悟。
小愛要讀上面這些書,希望讀過之後她可以懂得什麼叫「繪本」,什麼是「閱讀」。
小愛要讀這些書,希望讀過之後,她可以把「文學」講得有那麼一點「文學」,讓自己也沾染上哪怕那麼一點點「詩意」。
小愛要讀這些書,這些書都讀懂以後,她想或許她就能對得起孩子們帶給她的一次次驚喜,也讓自己有那麼一點資格做他們的「小愛」。
如果你不知道小愛書吧,很正常。如果你不認識小愛,也很正常。
小愛在為自己「故事奶奶」的理想努力著。
為了實現「故事奶奶」的理想,小愛要給孩子們講故事,給家長們講故事,給老師們講故事,要在書吧講,在電臺講,在很多小愛並不熟悉的場合講,只為講完之後,自己能再會一點兒。講,就沒白講。
為了實現「故事奶奶」的理想,小愛不僅要講,還要學習,跟那些已經成為「故事奶奶」、「故事爺爺」的人學習,他們之中有的人講了一輩子的故事,仍然說自己不會講故事。
我接觸繪本才六年,探索繪本課才五年,自己開書吧實際上課才一年,我哪有資格說自己會講故事呢?
我開書吧,不是因為我會講故事,只因為我想學習講故事,而什麼時候能會,我也不知道。
今天,我好像有一點會了,我好像又會了一點兒。
小愛書吧一周年了。感謝你們依然在聽我講故事。
一周年,沒有店慶,不搞促銷。
用心做教育,是我能送給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家庭唯一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