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導讀
講述父子親情的書籍多如牛毛,
但很少有像《我爸爸》這樣的角度和方式,
真正撼動心靈地描繪了孩子
對於父親的熱愛和崇拜。
通過簡單樸實的語言和
精心設計的排比句式,
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來描繪一位
既強壯又溫柔的爸爸,
不僅樣樣事情都在行、
給孩子十足的安全感,
還溫暖得像太陽一樣。
文/圖 安東尼·布朗
翻譯: 餘治瑩
主播:糖果姐姐
戳戳這裡 ↑↑↑ 聽糖果姐姐講故事
如果你也想和糖果姐姐一起來錄製好聽的繪本故事,
就請發送姓名和年齡給我們噢~
昨天糖果姐姐收到了好多小朋友的留言
已經有3位幸運的小糖粉得到了明信片
如果你也喜歡糖果姐姐講的繪本故事,
就盡請分享給自己的好夥伴們吧~
請把分享截圖發送至我們公眾平臺,
每期我們都會抽取3位幸運的小糖粉,
並會送上糖果姐姐親手設計與書寫的明信片噢~
這會是你人生中收到的的第一張明信片嗎?
◤ 繪本介紹
《我爸爸》是可以說是作者對所有父親的獻禮,然而就安東尼·布朗的生平看來,這本圖畫書也有著紀念自己父親的意味。安東尼·布朗曾說:「我的父親是很特別的人,外表強壯、有自信,不過卻也有害羞、敏感的一面,有一點像我愛畫的大猩猩。除了教我畫圖外,他還鼓勵我做各種運動,像是橄欖球、足球和板球……」這位在他眼中高大強壯的父親,卻在安東尼?布朗十七歲那年因病突發過世,使他深受打擊,經過多年才走出陰霾。安東尼?布朗表示《我爸爸》裡面爸爸身上的黃褐色格子睡袍、睡衣和鞋都是自己父親的衣物,多年來收在箱子裡,上面還留著父親的味道。而睡袍上的格子圖案不僅出現在爸爸身上,甚至還出現在扉頁和土司上面。也許,在安東尼·布朗的眼裡,父親的身影無所不在吧!
▎書評
在《我爸爸》之前,安東尼·布朗圖畫書裡的父親形象並不可親,例如《動物園》裡作風強勢、毫無同情心的爸爸;《大猩猩》裡安靜冷漠、忙於工作的爸爸、《朱家故事》裡只知道享受不懂得體貼的爸爸……可是2000年出版的《我爸爸》卻打破了過去的模式,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來描繪一位既強壯又溫柔的爸爸,這位讓孩子崇拜的爸爸不僅樣樣事情都在行、給孩子十足的安全感,還溫暖得像太陽一樣。安東尼·布朗在圖畫中運用了許多太陽的圖樣來呼應爸爸陽光般的特質,不論是牆上、門上,襪子和鈕扣上的圖畫,盤子裡的荷包蛋,或是爸爸頭上不時出現的「光環」,都有著同樣的作用。
▎作者
安東尼·布朗1946年出生於英國,在約克郡一個叫希帕霍姆的村子裡長大。他自幼喜歡美術,童年時花許多時間和父親一起畫畫。1963年,他進入哈瑞·都柏朗的李茲藝術學院學習平面造型設計。1976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圖畫書《穿越魔鏡》(Through the Magic Mirror),第二本圖畫書是《在公園裡散步》(A Walk in the Park,1977),2000年,這位早已蜚聲國際的超現實派畫家獲得了國際安徒生獎畫家獎的桂冠。他的主要作品還有獲得荷蘭銀畫筆獎的《穿過隧道》(The Tunnel,1989)、獲得凱特·格林納威獎的《動物園的一天》(Zoo,1992)、獲得科特·馬希拉獎的《當乃平遇上乃萍》(Voices in the Park,1998)、獲得凱特·格林納威獎提名的《威利的畫》(Willy's Picture,2000)以及2005年的新作《我媽媽》(My Mum)等數十部之多。
關注微信號,聽糖果姐姐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