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上發生的事就是他人格的寫照。他代表的是某種鑄型以及可以結合在一起的種種碎片。隨著生命的進展,這些碎片將會按照既定的設計一一落回原處。
——榮格
業力
許多的玄學家、佔星家以及其他關注宇宙法則的人,均以各種方式沿用過「業力」(karma)這個名詞,因此在思考佔星學與業力的關係時,我們必須先釐清這個名詞的意義。
基本上業力指的就是宇宙法則裡的因果律,與《聖經》格言「人播種的是什麼,收穫的也是什麼」十分雷同,但是又比世俗因果概念的範疇更寬廣一些。顯而易見,一個播下荊棘種子的人是不可能種出玫瑰來的。
業力法則與牛頓機械定律的「每個作用力必定產生反作用力」很近似,但其涵蓋範圍的廣度卻有差異。業力法則假定人轉世投生乃是連續不斷的經驗,而且絕不會在物質世界投生一次就了結。從這個角度來看,業力法則可以被視為一種維持與達成宇宙正義及平衡性的方式,它其實是一個最單純、最能涵蓋一切生命規律的法則。
在許多心靈導師的著作與教誨之中,都可以發現對業力法則的本質以及運作上的洞見,這些導師大部分來自東方世界,因此他們的教誨多半根植於佛教或印度教。
帕拉瑪韓撒.尤伽南達(Paramahansa Yogananda)可以說是第一位到西方世界弘法的東方大師,他寫過一本優美而富啟發性的傳記《一位瑜伽士的自傳》(autobiography of a yogi),以下是從其中摘錄出來的一段話:
「命運、業力與定數——不論你怎麼稱呼它——指的就是一種正衛法則,它決定了我們的種族、我們的肉體結構以及心智與情緒的特質。我們必須認清的是我們很難逃脫這些基本模式,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學習如何去順應它,而此處就必須用到意志力了。我們在有限的理解之下仍然有選擇和辨認的自由,因此若是能正確地行使我們的選擇權,悟性自然會增長。一旦做了選擇,人就必須接納他的選擇所帶來的後果,然後繼續運作下去。」
尤伽南達進一步解釋了如何有效地處理個人的業力,以及什麼才是面對命運的正確態度:
「過往業力的種子如果被神聖的智慧之火烤過,就不可能再發芽了……一個人的自我了悟越深,越能運用精微的心靈能量來影響整個宇宙,而其本身也不再被無常的現象(業力)所染著。」
尤伽南達對佔星學也很熟悉,因為他的上師就是一位精通古老科學與藝術的大師,因此他對佔星學的見解是很值得參考的:
「偶爾我會要求某些佔星家根據星盤選擇出我最艱難的時段,不過最終我還是能達成自己所設定的任務,但是在那些時段裡,許多艱困的挑戰仍然會伴隨著我的成就一同出現。對神聖護持力的信心以及正確地運用上天賦予人的意志力,往往能幫助我克服所有的障礙,因此我的罪業終究蕕得了寬恕。」
在佛教傳統裡,解脫道與心靈修持最終的目標就是「涅槃」,許多追求佛家智慧的西方人都未能正確地詮釋這個名相。「涅槃」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業力之風不再吹襲了」。換句話說,唯一能夠讓心靈有所進步的便是覺醒(「佛」的意思就是「覺者」),或是把意識提升至超越幻覺或業力的層次。
從這些教誨中我們可以得知,對治業力最根本的方式就是超越它。只要我們轉世到肉體中,業力法則一定會以某種形式影響我們,如果能夠對此生的業力模式有所了解,將會帶來極大的幫助,或者至少可以讓我們以毅力、接納及感恩的態度來面對我們的命運。
梅爾.巴巴(Meher Baba)是一位旅居美國擁有眾多門徒的心靈導師,他也用類似的話闡述業力的運作模式:
「以一般粗鈍肉身示現的你,將一次又一次地轉世,直到你證悟了自己的「真我」為止。但是你的心卻只會誕生一次,死亡一次,若是以這個角度來看,你是不落入輪迴的。你的粗鈍肉身一直在改變,但你的心(心智體)卻始終如一,沒有任何改變。一切的印象都儲存於此心之中,這些印象將會在後續的轉世中被耗盡或完全抵消。你將會誕生為女人、男人、窮人、富人、聰明人或愚笨的人,擁有了這些豐富的經驗,才能幫你轉化所有的二元對立形式。」
我想任何一個熟悉佔星學的精確度與有效性的人,都無法否認本命盤(natal birthchart)確實能揭露一個人的主要生命模式:潛能、才華、執著的焦點、難題以及主要的心智特質。若是能接受這個觀點,那麼本命盤很顯然透露出了一個人現世定業的藍圖或X光片。
我在我的著作《佔星、心理學與四元素》(astrology,psychlogy,and the four elements)裡面,曾詳細說明星盤可以視為一個人能量模式的藍圖,而這些能量會同時在各個次元裡顯現出來:身體、心智、情緒及靈性次元,同時也跟地、水、火、風四火元素有關。
即便真相就是如此,可我並不想讓讀者留下「一切都是命定」的印象,好像我們對自己的業力是束手無策的,無法以正確的方式來改變我們的人生。其實情況恰好相反,雖然本命盤顯示出了我們的業力,並因而阻礙了我們的自由,造成了我們的束縛,但本命盤仍然可以讓我們認清生命的哪個領域需要被轉化,或者我們目前的表達模式有哪些需要改變。
就像艾德格·凱西在他的靈命解讀中所說的「心即是建構者」,我們的心駐留在何處,我們就會變成什麼樣子。如果我們能以細膩的方式改變自己的態度及思維模式,或者經常能藉由靜坐來聯結高層意識,不只是擁有並且能活出生命力,和字宙的律動調成一致,那麼或許就可以從束縛中解脫出來。
如同20世紀最偉大的佔星學家丹恩魯.依爾所強調的,發生在人身上的事件本身,遠不及人對事件的反應來得重要。這句話總結了我們在面對業力時的心靈與心理發展的可能性。換句話說,我們對經驗所抱持的態度才是最關鍵的要素。我們的態度本身就決定了在面對困境時是將會受苦,還是將學會生命要教給我們的功課。
因此本命盤能顯示出我們的心智模式或過往的制約,亦即梅爾.巴巴所指的內心的「印記」。本命盤顯示的就是我們過往的思想與行為所造成的現世業果。這些老舊的、根深蒂固的模式是極不容易改變的,只是運用那些老生常談的意志力,毫無疑問地將無法改變那些強而有力的固有模式。這些模式也不可能藉由時髦的「新時代」心理治療術語或是膨脹自我的流行哲學——「我創造我的實相;我終於明白是我一直在讓自己受苦;我現在已經能掌握我的人生了」——而輕易地改變。
人類的心靈演化過程比這些觀念要精微多了。當我們面臨非常嚴重的挑戰時,這些老舊的、單憑意志力便想解決問題的方式,一定會遭到瓦解。而企圖合理化自己的衝突及靈性危機,也只能暫時遏阻生命的洪流,緊接著這股能量就會像奔放的急流一般無法控制地傾瀉出來,而這只會赤裸裸地揭露膚淺的假靈修之中的逃避傾向。業力模式是既真實又強烈的,這些習性不可能靠著一些鼓舞士氣的積極思考就能在一夜之間消褪,這些生命驅力必須被認清並接納,而且要充分地加以關注才行。
心理學的法則告訴我們說,若是無法察覺內在的情境,它們就會投射出來變成外在的命運。也就是說,一個人若是無法覺知到內在的衝突,那麼外在世界就會逼不得已將那份衝突「演示」出來,而且會撕裂成兩極對立的情況。
我們會發現我們都受到了某些業力的影響,但過去曾經種下的種子終將會變成我們的收穫。佔星學可以提供給我們一個藍圖,讓我們認清我們的執著、問題、才華與心智傾向,並且能提供我們一條道路—一讓我們跨出成長的第一步——來了解我們的特定業力是什麼,同時能幫助我們面對這些內在與外在的挑戰,使我們得到一種對業力的洞見來超越它們的影響。
艾德格凱西「靈命解讀」中,很明確地闡述了本命盤的確能反映過去世的業力:
「從一個人誕生的時辰,可以發現其本命盤中行星坐落的星座和宇宙之間的緊密關係,因為人就是上主造出來的創造夥伴。這些行星坐落的位置顯示出一個人將如何完成上主在地球所行使的計劃。在人世的這段期間裡,人被賦予了一個進入物質世界的機會,但這些行星並不能顯示一個人是善良的或邪惡的。」
因此,本命盤所彰顯的乃是過去世的力量到底是被誤用了,還是充分發揮了它的創造性。如果我們接受了這個有關個人心智與意志力的概念,就必須為我們本命盤的定數、命運及問題負起責任。從某個關鍵性的角度來看,整張本命盤除了彰顯出業力之外,沒有其他的東西了。本命盤裡的每一個象徵符號都可以被假設成我們過去世的行為、成就及欲望的業果。譬如土星一向被稱為業力之王,不過這個假設也的確太簡化了些。佔星學可以稱作是不折不扣的「業力科學」——一種認清責任和接納它的方式。
(未完待續,關於本命盤業力模式的解讀,將在後面兩期中逐漸展開)
本篇內容節選自當代人本主義現代佔星學先驅史蒂芬.阿若優(Stephen Arroyo)的著作《生命的軌跡》,圖片來自於百度百科。如有異議,請與我們聯繫。
若您喜歡本文,請點擊右上角分享,讓更多的朋友得到快樂與祝福!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家煊佔星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