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張飛尊重士大夫而虐待下人,關羽卻瞧不起士大夫而善待下人?

2021-01-11 一休哥講歷史

三國中有關張飛和關羽的描寫是極多的,畢竟是劉皇叔的得力武將加兄弟,自然要多加些筆墨了。我們看到的關羽和張飛,除了勇武過人之外,他們兩個有著恰恰相反的為人處世方式。

關羽善待士卒,卻瞧不起士大夫級別的人,這一點從很多事情都能看出來,比如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時候,遇到一個土匪叫做周倉,他把周倉收下之後周倉瞬間就成為了他的心腹。即使是單刀赴會都帶著周倉前去,可見他對周倉的信任。對一個土匪如此信任者,不多見。但是面對諸葛亮這個軍師,關羽態度就有點不同了,他從看不起,一直到和諸葛亮鬧矛盾,所以左後逼得劉備都不得不把他派去荊州鎮守,意在遠離諸葛亮,免得鬧矛盾。

張飛就不一樣了,他對諸葛亮這樣的人欽佩至極,諸葛亮和他的關係也十分的好,他軍師長,軍師短的叫著,唯諸葛亮之命令是從。但是另外一面,張飛對待下面的士卒就很不客氣了。平時還好,生氣的時候就鞭打虐待軍士,最後他自己也死在了這個惡習上面,尤為可悲。

張飛和關羽為何對人對事如此迥然不同呢?

這就要從他們認識之前說起了。張飛之前是一個屠戶,而且是有錢的屠戶,不僅有自己的莊園,酒店,而且還是老闆,所以他從小就有上位者的氣息,對待下人自然不客氣,對待有文化的人自然尊重。

但是關羽不同,他出身農村,還為了弘揚正義殺了惡霸,逃亡好多年,賣棗為生,深知下層人民的疾苦,所以他對下層人民自然一向是最好的。與此同時,他對那些道貌岸然的士大夫階層則是充滿了仇恨,認為他們讀書雖多,但是道德不咋地,不懂義氣等等。

所以,一個人的為人處世和他的出身關係很大,即使以後大富大貴,也很難改變了。

相關焦點

  • 關羽為什麼善待卒伍卻瞧不起士大夫?細思極恐,他竟然來路不明
    劉備的虎將關羽,這個人除了武功高強,重情重義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善待手底下的士兵,但是卻瞧不起士族。今天我們來分析分析這是為什麼。首先就說關羽的出身,我們細細研讀三國演義,發現關羽竟然來路不明。只是稱自己是賣棗的,殺了一個惡霸到處在流亡。
  • 三國諸葛亮為何與張飛親厚,與關羽則比較疏遠?
    身為劉備集團的智囊,諸葛亮本該努力與關羽、張飛都搞好關係。奇怪的是,諸葛亮與張飛關係親厚,彼此十分尊重,常有往來,甚至張飛的女兒能嫁給劉禪當太子妃,也得到諸葛亮大力支持。  反觀諸葛亮與關羽,彼此關係則較為冷漠,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三國志·張飛傳》曾評價二人:「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蜀漢滅亡時為何張飛子孫被善待,關羽後人被殺害,其實關羽有後人
    關羽的年齡一般被認為是在公元160年,比張飛大上一歲或幾歲,到公元220年被殺的時候,關羽差不多是60歲,那麼關平被殺時多少歲?我們可以推斷一下,關羽曾經在公元198年隨曹操、劉備一起攻打呂布時,向曹操請求說自己的妻子沒有生兒子,要求把秦宜的妻子賞賜給自己,後來曹操沒把秦宜妻子賞給關羽,而是自己搶了。
  • 蜀國滅亡的時候,關羽家族被龐會滅門,張飛家族為何無人敢動
    張飛的後人能夠在蜀國滅亡的時候保全性命,主要是因為張飛家族的關係網龐大,魏國的夏侯家族和蜀國的皇族都跟張飛家族有血緣關係。而關羽家族遭到滅門,則是因為關羽殺害了魏將龐德,引起了龐德後人龐會的仇視。龐會在魏國滅亡蜀國後,將關羽的後人全部殺害。
  • 劉禪為何沒娶關羽的女兒,卻娶了張飛兩個女兒,原來有內幕!
    孫權好歹也是一方霸主,關羽為何看不上。也許是因為關羽傲慢於士大夫的性格,他看不起孫權這個坐享其成的官二代;也許是關羽疼愛其女,不想讓自己女兒成為政治婚姻的犧牲品;又或許是關羽另有想法,什麼想法?他打著阿鬥的主意呢!讓自己女兒以後能當皇后。要知道他的「三弟」張飛可是2個女兒都嫁給了劉禪。
  • 劉備、關羽和張飛桃園三兄弟為何都死於陸遜之手?陸遜結局如何?
    陸遜堪稱桃園三兄弟的剋星,劉備、關羽直接死於他手,張飛間接死於他手,這都是命啊!先是關羽。
  • 赤壁之戰後周瑜借用張飛一年 為什麼不借關羽 原來竟是因為這個
    張飛在周瑜手下(其實根本不聽指揮)呆了一年,從建安十三年一直到建安十四年,才費勁巴力地把曹仁打跑,張飛連聲招呼都沒打,就回到劉備那裡去了。那麼周瑜為什麼要從劉備那借張飛而不是借關羽呢?其實周瑜對關羽和張飛都很感興趣,後來劉備過江見孫權,周瑜就曾經鼓動孫權:你把劉備扣起來,我帶著關羽張飛去打曹操,等我跟關張關係處好了,咱們就天下無敵了。結果劉備跟孫權誇周瑜:「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意思是你孫權往後也管不住周瑜了。
  • 張飛遇害,如果範強張達只是行刺之刀,劉備為何不追查握刀之手?
    ,關羽跟馬超差點打起來,關羽不但要跟馬超打架,還公然宣稱黃忠不配跟自己平起平坐。關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這都是致命的弱點:關羽兵敗勢,糜芳傅士仁變節投敵、孟達劉封見死不救,這裡面的傅士仁出身不詳,但糜芳、孟達、劉封(原名寇封)都是出身於士大夫之家,也都有自己的傲氣;而張飛雖然比較尊敬士大夫,但是卻對下屬很殘暴,《三國志·卷三十六》留下了這樣的評價:「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 關羽、張飛多次違抗軍令,諸葛亮都不責罰,為何馬謖犯一次斬首?
    關羽、張飛多次違抗軍令,諸葛亮都不責罰,為何馬謖犯一次就斬首?我們就拿大家熟悉的張飛丟徐州、關羽丟荊州、馬謖丟街亭來看。張飛丟徐州的時候,諸葛亮不在;關羽丟荊州之後也戰死了,自然也不需要再做處置。即使諸葛亮在,即使敗走麥城的關羽回到了益州,諸葛亮也無權處置關羽和張飛,論資排輩,諸葛亮還沒有這個資格。就算是劉備也沒有處置張飛,也不會處置關羽。因為關羽、張飛是原從派系,是劉備集團的原始股東,馬謖充其量不過一員工而已,待遇和態度自然是不一樣的。
  • 甄嬛傳:這些下人不好惹!
    從以上可以看出,不好好善待下人
  • 拿下成都,劉備賞賜諸葛亮法正關羽張飛黃金五百斤,為何沒有趙雲
    還得看功勞,先說關羽和張飛,他倆是一類人,劉備從公元184年黃巾起義開始,到公元214年拿下益州為止,30年時間中,關羽和張飛緊緊跟隨,他倆被稱為萬人敵,為劉備早業的事業立下汗馬功勞,劉備早年能在亂世之中生存下來,完全靠的就是關羽和張飛。
  • 關羽張飛被殺,黃忠趙雲善終,馬超到底怎麼死的?臨死前說出隱情
    五虎上將劇照關羽之死:關二爺,迄今為止民間名氣最大,最受推崇的武將。演義上劉關張三人在一個美麗的桃園裡結拜了兄弟。正史雖然沒有提到結拜的事,但是《三國志》中卻提到了「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所以結拜不結拜的也不重要了,都睡一個床了。關羽的死,正史和演義基本一致,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三國志》記載:「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
  • 蜀國滅亡後,為什麼關羽後人全家被殺,張飛後人被封為列侯
    張飛的後人能夠得以保全,是因為張飛當時只剩下一女張氏和一子張紹,這一女張氏是劉禪的皇后。劉禪投降了,到洛陽後獲得善待,張氏當然也就跟著劉禪獲得善待了。一子張紹是張飛的次子。在蜀國的時候,張紹是侍中、尚書僕射。跟隨劉禪投降了,在魏國被封為列侯。從這裡可以看出,關羽、張飛後人的結局,似乎是偶然的事情。不過說起來,張飛和關羽的後代有不同的結局,又是必然的。
  • 關羽和曹操垂涎爭奪的美色,竟是呂布手下人的妻子杜氏
    02.下邳攻城戰還在進行中,關羽找到曹操,求告自己久婚卻沒有後代,希望攻破下邳後,曹操能夠將秦宜祿的妻子賞給自己為妻,曹操當時不以為然,滿口答應了這件事。後又在不同場合,關羽還是提及這個要求,曹操不僅暗生疑心,杜氏究竟何等容貌讓關於如此痴心呢?到時候一定要看個究竟。
  • 林家四世襲爵,林如海任巡鹽御史,黛玉進京為何只帶兩個下人?
    林如海探花出身,又曾經做過蘭臺寺大夫,現任的巡鹽御史。也正是因為看中了林家的貴族血統和林如海的不同凡響,榮國府的老太君賈母,才會把自己「何等的嬌生慣養,何等的金尊玉貴」的唯一的親生女兒賈敏,嫁到了林家。林黛玉身上,也處處散發著不同凡響的貴族氣息。
  • 三國24名將中,典韋排名第三,力壓關羽張飛,他真有能力打贏嗎?
    然而,在民間版的三國24名將中,典韋卻排在了第三,力壓關羽的第四和張飛的第六,這是為何呢?典韋的武力真的足以擊敗他們嗎?典韋在演義中,典韋的出場是比較驚豔的。他原本是張邈的手下,因為與帳下人不和,就殺傷了十幾人,逃了出來。這裡就交代了典韋的戰力,是很強的那種。
  • 張飛一介「莽夫」,卻能娶到採樵妹子,還是曹操家人!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張飛,字翼德。 實際上,老張的出生年月已不可考,羅貫中也不搞不清究竟張飛、關羽、劉備這仨人誰的年紀更大。但劉關張的名次,卻也實實在在是合理的,因為張飛的能力,確實不如關羽,他在劉備心目中的位置,顯然是做老三。 縱觀整部三國(不論是三國志還是演義),張飛的功績都大大地遜色於關羽,尤其是史實部分。
  • 第一不是關羽 趙雲也排不上第二
    第一不是關羽 趙雲也排不上第二 我們都知道蜀漢陣營裡有許多有勇有謀的人才,從剛剛開始的一把手劉備到後來的五虎上將和諸葛亮。那麼現在問題就來了這麼多能人異士他們在一起會不會有時候出現意見不和的情況呢?他們對待劉備我想應該會是很尊重的,那小編就有一個問題很好奇了,不知道一向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會和五虎上將中的誰關係最好呢?
  • 若你是範疆,張飛令你三天做數萬白旗白甲,違令斬,你會怎麼做?
    臨發,其帳下將張達、範強殺飛,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劉備伐吳時,讓張飛率本部由閬中出兵江州,可就在張飛即將出兵時,卻突然被部下張達、範強合謀殺害,其首級被他們獻於孫權。範強、張達為何突然會殺死張飛,史書並未言明,但是從史書中的隻言片語,我們不難猜測張飛為何突然會被殺。《三國志》有這麼一段記載:「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 諸葛亮為什麼給酗酒的張飛送酒?
    次日,張飛又去搦戰,張郃又不出。飛使軍人百般穢罵,郃在山上亦罵。張飛尋思,無計可施。相拒五十餘日,飛就在山前紥住大寨,每日飲酒;飲至大醉,坐於山前辱罵。玄德差人犒軍,見張飛終日飲酒,使者回報玄德。玄德大驚,忙來問孔明。孔明笑曰:「原來如此!軍前恐無好酒;成都佳釀極多,可將五十甕作三車裝,送到軍前與張將軍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