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滅亡後,為什麼關羽後人全家被殺,張飛後人被封為列侯

2021-02-13 孫權說事


蜀國滅亡的時候,關羽的後人被全家殺害,而張飛的後人得以封為列侯,並安享晚年,這兩件事情,看起來是非常偶然的事件,但其實也有其必然性。

咱們先來說說,為什麼可能是一個非常偶然的事件。

(關羽)

關羽的後人被全家殺害,原因在於,當年關羽北上攻打襄樊的時候,殺掉了魏國的守將龐德。後來,當鍾會攻下蜀國以後,龐德的兒子龐會報私仇,把關羽全家都給殺害了。

張飛的後人能夠得以保全,是因為張飛當時只剩下一女張氏和一子張紹,這一女張氏是劉禪的皇后。劉禪投降了,到洛陽後獲得善待,張氏當然也就跟著劉禪獲得善待了。一子張紹是張飛的次子。在蜀國的時候,張紹是侍中、尚書僕射。跟隨劉禪投降了,在魏國被封為列侯。

從這裡可以看出,關羽、張飛後人的結局,似乎是偶然的事情。

不過說起來,張飛和關羽的後代有不同的結局,又是必然的。這個必然性,就在於關羽和張飛雖然都與劉備形同兄弟(演義中,他們結為了兄弟,真實的歷史中,則沒有關於他們結為兄弟的記載),不過這兩個人的做事風格,顯然是不太一樣的。

(孫權)

關羽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心高氣傲。除了看得起他自己,關羽似乎看不起其他任何人。

最明顯的證據,就是他拒絕孫權為其子的求婚,孫權想讓關羽把女兒嫁給他的兒子,很明顯,這是一樁政治婚姻。關羽當時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應該答應這種婚姻。因為一旦答應了這樁婚姻,那麼關羽北上攻打襄樊的時候,孫權就不太可能在後面給他一刀,至少有所考慮了。再說,就算關羽認為孫劉兩家遲早要開戰,但是至少不會開戰得那麼快。就算關羽很愛自己的女兒,害怕女兒受害,他也大可以利用各種機會,在兩家開戰前,把自己的女兒接回來。就像孫權把妹妹嫁給劉備以後,最終也把妹妹接回來了一樣。

但是,關羽由於心高氣傲,所以他拒絕了孫權,也因此和吳國結仇,讓吳國沒有任何掛礙地來抄他的後路。

關羽還有一個心高氣傲的證據,是他瞧不起馬超。當年劉備把他和馬超、張飛等幾個人,封為同一級別的將軍,雖然不叫「五虎上將」,但是卻也是蜀漢最重要的幾個將軍,而且關羽還排在首位。但是關羽卻不屑於與馬超平起平坐,拒絕受封。最後還是在諸葛亮的巧言勸說下,關羽才同意接受給自己的分封。

從這些地方我們可以看出,關羽實際上是一個沒什麼謀略,同時又非常心高氣傲的人。他這樣心高氣傲的人,自然沒有想過要和劉備把關係拉得更近。儘管他和劉備曾經親如兄弟,但是當劉備成為蜀漢之主以後,事實上他和劉備遲早是會出現矛盾的。而他並沒有及早防範,拉近和劉備的關係,也造成了最後龐會殺掉關羽全家的時候,顯得肆無忌憚。同時可以預見的是,如果關羽不是早死,如果劉備最終獲得天下,關羽的的前途是不妙的。

(張飛)

張飛則不是這樣的性格。

歷史上真實的張飛,和演義小說中的張飛,顯然區別非常大。歷史上真實的張飛,很有可能面貌並沒有那麼醜,也不是那麼粗豪。有多項證據可以證明,張飛很有可能長得比較帥,因而她生的兩個女兒,都比較好看。

還有一點,張飛這個人其實是心思比較活的,他是很喜歡和別人拉關係的。他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都嫁給了劉禪,由此可見,張飛很早就開始拉近和劉備之間的關係了。

說張飛很很喜歡拉關係,還有一個證據。張飛不斷地討好劉巴,劉巴對張飛是不感冒的,說張飛是一個武人,瞧不上張飛。但是張飛卻不斷和劉巴套近乎,想要拉近自己和劉巴之間的關係。

張飛這種性格,應該說對他自己的兒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雖然他的長子張苞早就去世了,但是他的次子張紹卻當的是侍中以及尚書僕射。在蜀國結束的時候,他並沒有堅決抵抗,而是跟隨劉禪去了魏國。可見張飛以及張飛的後人都不是剛烈之人,能審時度勢。

因為張飛的後人中,一個是劉禪的皇后,還有一個是尚書僕射,相當於宰相。所以就算張飛在和魏國作戰的過程中,也殺掉了不少人,但是這些人的後代來到蜀國以後,忌憚於他們自身的地位,也多多少少有些不敢輕舉妄動。所以他們不敢輕易出手,像殺掉關羽全家那樣,也殺掉張飛的全家。

應該說,這就是關羽和張飛不同的性格,造成了後代不同的結局。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後語:希望大家閱讀後在右下方「在看」處點個讚,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感謝!

相關焦點

  • 蜀國滅亡後,劉禪做了安樂公,張飛後人被封侯,關羽後人卻最慘!
    劉禪亡國被封了個安樂公,天天「樂不思蜀」,那麼關羽、張飛的後人又是什麼下場呢?首先,我們來看看關羽的後代,關羽有兩子一女(傳聞裡還有個三子關索,但是無歷史相關記載,應為虛構人物),長子關平當年一直跟在關羽身邊,樊城一戰之後,隨著吳國反水偷襲荊州,關二爺敗走麥城,關平也跟著被俘慘遭殺害,關平正史無子女記載。
  • 蜀漢滅亡後,劉禪做了安樂公,那麼關羽、張飛的後人下場如何?
    至於劉理,在蜀漢滅亡之前就已經去世了。所以,等到蜀漢滅亡的時候,劉備只有兩個兒子還在世,分別是劉封和劉永。一方面,就後主劉禪來說,蜀漢滅亡後,劉禪移居魏國都城洛陽,封為安樂縣公。劉禪就這樣在洛陽安樂地度過餘生。泰始七年(271年),劉禪去世,晉朝廷諡劉禪為思公。
  • 蜀漢滅亡時為何張飛子孫被善待,關羽後人被殺害,其實關羽有後人
    張飛張飛在公元200年時意外得到夏侯淵的侄女夏侯氏為妻,實際上張飛不止這一個妻妾,因為沒有證據表明張飛的兩個兒子是夏侯氏所生,張苞是英年早逝去世的,都能留下兒子張遵,那麼活到公元263年之後的張紹肯定也有兒子,張紹可是在張飛去世後還活了超過
  • 蜀國滅亡的時候,關羽家族被龐會滅門,張飛家族為何無人敢動
    張飛的後人能夠在蜀國滅亡的時候保全性命,主要是因為張飛家族的關係網龐大,魏國的夏侯家族和蜀國的皇族都跟張飛家族有血緣關係。而關羽家族遭到滅門,則是因為關羽殺害了魏將龐德,引起了龐德後人龐會的仇視。龐會在魏國滅亡蜀國後,將關羽的後人全部殺害。
  • 三國時,蜀國滅亡後,關羽一家真的被龐會滅門了嗎
    1有一個問題在網上很熱,三國時,蜀國被滅,當時張飛的家屬沒有被衝擊傷害,關羽卻被滅門。為啥?有人說因為張飛在魏國有人,他媳婦是魏國夏侯家的姑娘,所以張飛家得以保全,關羽殺了龐德和龐家結下了梁子,所以被滅門,真的嗎?
  • 三國蜀漢五虎上將後人們的結局,虎父未必全都無犬子!
    可是關羽的後人,卻連他的車尾燈都追不上。在正史裡關羽一共有兩子一女。關平(演義中稱為養子)少年時就跟隨關羽徵戰沙場,最終與關羽一起被斬於臨沮。演義中關平的人生巔峰出現在與龐德大戰了三十回合不分勝負,龐德可以算是魏營排得上號的猛將了,所以顯然關平的武力值也不低。當年關羽想殺諸葛瑾,第一個出來勸說的就是關平。關羽單刀赴會,也是關平在勸說。
  • 關羽生平義薄雲天,為何最終滿門被屠,而張飛全家卻無人敢動?
    他們都是蜀國軍中戰神,素來勇猛無匹,對大哥劉備忠心不二,更為蜀國江山的擴張,立下了汗馬功勞。靠著赫赫戰功,靠著劉備兄弟的名頭,二人家族在蜀國地位極高。獨獨關羽被滅門然而當鄧艾大軍進入成都,蜀國正式發表投降宣言後,劉備、張飛家族得以保全,還被給以優待。而一向義薄雲天的關羽家族,卻慘遭滅門。
  • 蜀漢亡,為何關羽慘遭滅族,張飛家族吃香喝辣?媳婦的出身很重要
    如果將劉備比喻為蜀國的承重柱,那麼他的兩個兄弟(張飛和關羽)和眾多能徵善戰的將領以及謀士們則是這一帝國大廈的頂梁柱。沒有了承重柱,頂梁柱也支撐不了多久的時間;反之,也有同樣的作用。關羽敗走麥城和張飛被下屬刺殺讓劉備失去了重要的支撐,承重柱的承重能力已達到極限,被壓倒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 關羽被殺後,他的後人都是什麼結局?有一人英年早逝
    —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雅號「美髯公」。早年跟隨劉備顛沛流離,輾轉各地,和劉備、張飛情同兄弟,因而雖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關羽仍然藉機離開曹操,去追隨劉備。而這,自然是關羽忠義品質的重要體現。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後,關羽助劉備、周瑜攻打曹仁所駐守的南郡,而後劉備勢力逐漸壯大,關羽則長期鎮守荊州。
  • 蜀亡後,為何關羽滿門被殺?卻無人敢動張飛一家,張飛老婆很厲害
    文/仗劍走天涯蜀亡後,為何關羽滿門被殺?卻無人敢動張飛一家,張飛老婆很厲害歷史上的國家,既有著風光的一面,也有著落幕的一面。不過這都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畢竟歷史的進程,和演變便是如此。三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比較有名氣的分裂時期。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武聖關羽,在蜀國被滅以後關氏全部被殺,關羽真的後代了嗎?
    在三國裡,關羽的出場時間很早,一直是跟隨劉備,儘管被曹操擒拿過,但最後還是又回到了劉備的身邊,所以人們最推崇關羽的這種忠誠。而且,關羽的武功也是十分厲害,是蜀國的五大將軍之一。後來又因為受過曹操的恩惠,在被派來阻截曹操的時候,他放過了曹操。雖然很多人也可惜曹操沒有被殺,但是對於關羽的這種義氣,卻是沒有一個人會說不好的。
  • 正史上,劉禪為什麼不重用五虎上將的後人?非劉禪本意
    五虎上將其實是三國演義中給出的稱謂,在正史中是沒有這個稱號的,不過《三國志》中也確實是把關張趙馬黃列為一傳,說明這幾人在蜀漢的知名度差不了太多。後人也是根據這份傳記改編,最終才有了五虎上將的說法。接下來我們先來看看五虎上將後人的結局。
  • 劉備稱帝之後,成了一國皇帝,卻為何不給關羽張飛封王?
    那麼,既然如此,為何劉備稱帝之後,成了蜀國的皇帝,卻為何不給關羽張飛封王呢?劉備稱帝前後,張飛關羽是什麼爵位呢?說起來還真不高!關羽是「漢壽亭侯」,張飛是「新亭侯」,後來又封為「西鄉侯」!從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發現一個特點,即:亭、鄉,範圍都很小!需要說明的是,漢代侯爵分為兩種,(1)關內侯,(2)列候!其中,關內侯是「侯爵」的入門,此後才能列候!
  • 蜀漢滅亡後關羽全家被殺,為啥張飛卻沒事?你看看張飛的老婆是誰
    其一就是:關羽雖斬殺了龐德,但之前卻是先勸降了半天,最終是龐德求死,這才殺之,使龐德求仁得仁,根本沒有任何羞辱。因為戰爭也是一種儀式,無論戰敗戰勝,都要給予對手足夠尊重,可殺卻不可辱!其二便是:雙方各為其主,屬於為公!不是為私!且戰場上機會均等,誰生誰死往往是瞬間的事,根本就沒有延續仇恨的理由,除非「醉翁之意不在酒」。
  • 蜀漢滅亡後,關羽後人真的被龐德之子龐會滅門了麼?
    263年冬,後主劉禪向鄧艾投降,蜀漢宣告滅亡。而戰後的西川並不平靜,鍾會、鄧艾二士爭功,兩位滅蜀功臣雙雙殞命,成都陷入一片混亂。另據《蜀記》記載,一個名叫龐會之人隨軍參加了曹魏滅蜀之戰,並在蜀漢滅亡後,將關羽後人滅門。這個龐會和關羽有何深仇大恨呢?
  • 蜀漢滅亡以後,關羽全家老小全被誅殺,與張飛結局完全相反
    如果說龐德敢向關羽投降的話,那麼他這四個兒子就會因此喪命,他就會落得一個絕後的下場。其實龐德他是親眼目睹了,馬超全家老小在漢中被曹操殺害的場景,所以龐德第一時間就向曹操投降了,畢竟他全家老小的性命全都掌握在了他的手中,他沒有其他的選擇。要說龐德對於曹操有多忠心,這個完全是看不出來的。
  • 劉禪投降關羽遭滅門,為何張飛後人無人敢動?你看看張飛老婆是誰
    與其他皇帝不一樣的是,此人既沒有為帝之風範,亦沒有當君之遠見!公元263年,曹魏名將司馬昭一手策劃滅蜀之戰。身為蜀漢代表的後主劉禪。此時,不但沒有起到帶頭防禦和推動作用!反而相信宦官黃皓之言,深信鬼神之說,而不採取任何軍事布置!
  • 龐德後人追殺關羽後人,是不是不仗義?關氏一族真的被滅了嗎?
    歷史上不是有很多姓關的自稱是關氏後人嗎? 關羽殺了龐德,沒多久關羽也被殺了。殺父仇人已經死了,沒必要遷怒於整個關氏一族。就算放不下仇恨,龐會最恨的就是關羽。那最起碼得把關羽的墳給挖了毀壞吧。關羽的首級可是以諸侯的待遇埋在洛陽,近在眼前。何必要念念不忘想著去滅關氏後人,那得等到猴年馬月。蜀國確實也是在四十多年後才被滅的。
  • 驕傲的關羽,不僅丟了性命,為何還給蜀國帶來滅頂之災
    各種英雄人物也是我們後世子孫所欽佩,關羽也是唯一在三國裡被封為「武聖」之人,關羽也給人們留下了非常多的典故今天我想說的是關羽一生極少打敗仗,沒想到人生最後一仗不僅失敗了,還斷送了蜀國的江山,最後走向了滅亡。這場戰鬥就是荊州之戰,也是典故「大意失荊州」的由來。
  • 張飛的兒子是草包?
    後人有詩讚曰:「長坂橋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張飛厲害,幫助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功高至偉。而後官至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後被範強、張達刺殺。後主時代追諡為「桓侯」。老子英雄兒好漢,張飛的幾個兒子混得也不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