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亡,為何關羽慘遭滅族,張飛家族吃香喝辣?媳婦的出身很重要

2021-01-14 格子說歷史

引言

客觀來說,蜀國的實力要比吳國強得多,很有潛力完成全國統一。但歷史總是充滿戲劇性,它倒成了三國中第1個滅亡的政權,令後人感到無比遺憾。杜甫悲痛地在《蜀相》中詩曰:「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表面而言,杜甫欲要表達諸葛亮的壯志未酬,令人感到無比可惜;而從側面來看,他同情的還有蜀國。如果將劉備比喻為蜀國的承重柱,那麼他的兩個兄弟(張飛和關羽)和眾多能徵善戰的將領以及謀士們則是這一帝國大廈的頂梁柱。沒有了承重柱,頂梁柱也支撐不了多久的時間;反之,也有同樣的作用。

關羽敗走麥城和張飛被下屬刺殺讓劉備失去了重要的支撐,承重柱的承重能力已達到極限,被壓倒只是時間問題而已。果不其然,在關羽和張飛先後去世後,劉備也在白帝城中憤然離世,留下沒有頂梁柱和重要支柱的帝國「空架子」,唯有諸葛亮一人在苦苦支撐。

景耀六年(263年),姜維收到魏軍將對漢中下手的消息,欲要建議劉禪遣張翼、廖化駐守險要之地,以防發生意外。然而,奸佞黃皓偏信鬼神,勸阻劉禪沒必要神經緊張,認為不會有兵事發生。

不久,魏軍以突襲的方式攻入漢中,劉禪再調兵遣將時已為時已晚。姜維想要在劍閣阻擋鍾會大軍,但鄧艾借到景谷道打進成都城之下,就在這時,譙周力排眾議地「規勸」劉禪投降,在眾多大臣的要求和劉禪的妥協下,蜀漢政權滅亡。亡國必然帶來災難,如關羽慘遭滅族,而張飛家族則沒有什麼損失,反而「吃香喝辣」。那麼,都是劉備的兄弟和魏國的勁敵,兩人的家族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區別?

一、關羽仇家太多

蜀國滅亡後,關羽家族被滅,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是關羽生前得罪的人太多,魏誤兩國都沒有同情者,所以很難讓後人有退路;第二是關係比較簡單,在蜀漢中沒有和他人建立起聯姻關係,對魏國和吳國也是如此。當魏國開始清算蜀國時,關羽的家族自然不能倖免。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讓劉岱和王忠攻打劉備,但卻被劉備的軍隊全面擊潰,讓曹操惱怒不已。於是,曹操親率大軍對劉備發起第2輪進攻,眼看不是對手,劉備北逃投奔袁紹,關羽則在戰敗中被擒,不得已而向曹操投降。

曹操很愛才,沒有將關羽殺死,不僅以厚禮相待和委以重任,還封他為偏將軍,特別賜予他以赤兔馬,讓他的名聲逐漸躁動起來。

在對袁紹軍隊的進攻中,曹操讓張遼與關羽做軍隊的先鋒,關羽一路得勝,斬下袁紹的大將顏良,被封為漢壽亭侯,聲威大震。

儘管在曹操的手下獲得很多的名聲和功績,但關羽一直思念劉備,通過「過五關斬六將」的方式回到劉備身邊,與曹操徹底分道而行。其實,劉備投奔曹操的時候,關羽便有殺死曹操的想法,只是被劉備阻擋而沒有完成,所以關羽一直站在曹操的對立面。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和劉備的軍隊爭搶漢中地區,關羽徹底同魏國發生仇恨。關羽親率大軍同曹仁在襄陽中的呂常和樊城發生大戰,被魏將龐德射傷了額頭,但也間接地逼曹操從漢中的戰場裡撤出。

騰出雙手,曹操就派遣于禁帶領3萬人的七個軍救援樊城。此時,樊城還沒有完全被關羽的軍隊包圍,曹仁讓于禁和龐德在樊北(漢江改道的低洼地區)防禦關羽的軍隊。但天氣並不向著魏國,樊城地區一連10多天暴雨,讓關羽看到機會,他開放漢水去淹沒魏軍,讓魏國七軍全軍覆沒。

這一仗帶來的影響還很深遠,曹操一度擔心漢獻帝與關羽的軍隊過近,動了遷都的念頭。總而言之,關羽在這一時期達到人生的巔峰,但也得罪了全魏國,為後來的滅族埋下禍根。

關羽得罪吳國,一是駐守在荊州地區,長期與吳國對抗;二是不會處理人際關係,在孫權提出的聯姻中公開侮辱使者,讓孫權顏面盡失。同時,也使得蜀國滅亡後,他的後人被吳國拒絕收留。

蜀國滅亡時,張飛的後人是得到昔日蜀國權貴庇佑的,但卻沒有人站出來為關羽的後人說話。究其原因,主要是關羽過於高傲,沒有在強盛起來的過程中建立人脈關係,從而被孤立起來。綜合這三種原因,都是關羽斷了子孫們的後路,以至於全族被滅。

二、張飛之子張紹對投降沒有異議,不至於引來殺身之禍

從諸葛亮死後,蜀國就一直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在保全自我中發展,同時裁減大量的兵員。這麼做就導致一個嚴重的結果,那就是諸葛瞻戰死在綿竹、姜維被困在前線,蜀國直接陷入空前的緊急時刻,因為成都地區無兵可用。

此時,一些人為保住性命和財產,積極主動地鼓動劉禪投降。其實,劉禪還想做一些抵抗,但投降派張紹、譙周無時無刻都在影響他的決策,以至於他在動搖之中讓兩者成為使節,積極地向鄧艾獻上降書。這一齣戲,是司馬炎和鄧艾都沒有想到的。

在投降的過程中,張紹雖然沒有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但也是劉禪定心丸,因為他是張飛的兒子,在朝廷中影響極深,可以左右一些朝政,如果沒有獲得他的支持,劉禪極有可能被孤立起來,所以在獲得他的默許後,才做出投降的決策。

從正面來說,張紹的舉動的確令人感到不齒,但事實證明,他在投降中保住了張飛的家族以及留下的財產。其實,張飛雖然粗魯,但對待魏國的關係非常微妙,甚至與關羽完全不同。要論張紹為什麼會那麼容易接受投降?得從張飛的夫人和夏侯淵關係說起。

三、張飛的夫人和夏侯淵有關係

張飛在一次打仗的過程中,偶然與夏侯家族的女子夏侯氏,看對方驚為天人,便想盡辦法娶其回家。

東漢末期,夏侯便是不可小覷的一方豪族。三國初期,夏侯兄弟(夏侯淵、夏侯惇)更是為魏國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深得魏國歷代掌權者的尊重。

魏國滅蜀國的時候,夏侯家族的影響力還在。所以,當清算蜀國貴族的時候,多少會顧及一些夏侯家族的顏面。加之,張紹是被頭投降的貴族之一,當然會受到很好的待見。

投降魏國後,張飛家族不僅沒有被滅,還混得非常好,可謂是吃香喝辣。由此可以看出一個道理,那便是娶得好的媳婦兒非常重要。

結語

劉禪是少有的受到很好待遇的亡國之君,其中包含著諸多因素。第一、魏軍抵達成都城之下時,他便帶著文武百官一起投降,讓魏軍不費一兵一卒就滅了蜀國,可謂是「將功補過」。第二、他善於將自己的攻擊性的一面隱藏起來,在大局中謀求保全方法,最終也獲得了成功。

蜀國的滅亡,關羽付出的代價是最大的,家族基本被全滅,沒有傳承的後人。反觀他的兩位兄弟,他們的後人都很好地活下來。只能說,得志時,得給自己和後人留一條生路。

參考資料

《三國志》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蜀漢滅亡時,劉禪安然無恙,為何關羽家族會被滅門?
    儘管劉備出身草莽但很重視教育,特意請諸葛亮做劉禪的老師,希望他學習帝王之學以後好繼承衣缽。但劉禪生性頑劣,哪怕有諸葛亮這樣的逆天人物都教不了他,等諸葛亮撒手沒多久後蜀漢就滅亡了。劉禪、張飛的兒子等等蜀漢高官全部被遷到洛陽定居,還產生了樂不思蜀的笑料,可關羽的後人卻沒那麼好運了。
  • 蜀亡後,為何關羽滿門被殺?卻無人敢動張飛一家,張飛老婆很厲害
    文/仗劍走天涯蜀亡後,為何關羽滿門被殺?卻無人敢動張飛一家,張飛老婆很厲害歷史上的國家,既有著風光的一面,也有著落幕的一面。不過這都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畢竟歷史的進程,和演變便是如此。三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比較有名氣的分裂時期。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蜀漢滅亡時為何張飛子孫被善待,關羽後人被殺害,其實關羽有後人
    史書沒有記載張遵是否有兒子,再來看張飛次子張紹一系,史書也沒有記載張紹的兒子,只知道張紹活到了蜀漢滅亡之後,也就是公元263年之後,張紹還被司馬昭封了侯,我們可以從年齡來推斷一下,張飛從公元184年跟隨劉備出來打天下,到公元221年被殺,跟隨劉備徵戰37年,如果張飛從20歲開始就跟隨劉備,那麼死的時候就有57歲,實際上張飛去世的年齡應該大於57歲,約在60歲左右。
  • 蜀漢滅亡以後,關羽全家老小全被誅殺,與張飛結局完全相反
    但是關羽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在戰場上殺掉龐德之後,雖然心裡非常的痛快。但是龐德的那些兒子們,卻因為龐德戰死沙場,被曹操封為了侯爵,從那以後他們就為曹操做事了。這也就導致了,剛開始說的,在蜀漢滅亡以後,關羽他所有的家人全部都被龐德的兒子殺掉了。
  • 劉禪為何娶張飛兩個女兒為後,卻不娶關羽之女,學者:這才是重點
    在三國時期,一個皇帝先後娶一對姐妹花做皇后的,僅蜀漢劉禪一人。而劉禪所娶的這對姐妹花,正是猛將張飛的女兒。
  • 蜀漢滅亡後關羽全家被殺,為啥張飛卻沒事?你看看張飛的老婆是誰
    那麼為何不選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呢?諸葛亮的家沒人敢動。而關羽卻不同了,關羽死後,他的全部嫡系勢力也都消亡了,只有一個廖化跑回來了。且更關鍵的是,關羽一直鎮守荊州,幾乎從未踏入過西川。這才是關羽滿門悲劇的另一重要原因,即,關羽跟西川沒啥關係,跟劉禪更無啥深厚感情可言。這就比不上張飛、趙雲等人了,這些人一直在西川,兩代以後已是盤根錯節了!三、張飛的老婆是誰?比如跟關羽同級別的張飛!
  • 蜀國滅亡的時候,關羽家族被龐會滅門,張飛家族為何無人敢動
    張飛的後人能夠在蜀國滅亡的時候保全性命,主要是因為張飛家族的關係網龐大,魏國的夏侯家族和蜀國的皇族都跟張飛家族有血緣關係。而關羽家族遭到滅門,則是因為關羽殺害了魏將龐德,引起了龐德後人龐會的仇視。龐會在魏國滅亡蜀國後,將關羽的後人全部殺害。
  • 劉禪投降關羽遭滅門,為何張飛後人無人敢動?你看看張飛老婆是誰
    劉禪,乃蜀漢第二代掌門人。與其他皇帝不一樣的是,此人既沒有為帝之風範,亦沒有當君之遠見!公元263年,曹魏名將司馬昭一手策劃滅蜀之戰。身為蜀漢代表的後主劉禪。此時,不但沒有起到帶頭防禦和推動作用!反而相信宦官黃皓之言,深信鬼神之說,而不採取任何軍事布置!
  • 劉禪兩任皇后均為張飛之女,為何不娶關羽女兒?原因說來令人感慨
    劉備登基稱帝建立蜀漢後,果然履行諾言,命令其子劉禪迎娶張飛長女為妻,即敬哀皇后張氏。張氏早逝,劉禪又立張飛次女為後,即張皇后,接連冊立張氏姐妹為後,可見劉禪是多麼喜愛張飛之女。不過在我們的印象中,張飛性格魯莽耿直,是一個大老粗,其女多半也繼承父親的部分性格,那麼生性懦弱的劉禪為何不迎娶關羽之女為妻,反而喜愛張氏姐妹呢?
  • 關羽、張飛出身低微,為何最後名揚天下?一句話,跟對了組織
    ,他們的出身似乎都很低微,但最後都做到了名揚天下。關羽賣綠豆不假,但是賣綠豆之前,殺害了地方豪強,從家鄉流落出來。能殺害地方豪強,說明這人絕對不一般。 張飛殺豬?三國時期,人們不怎麼吃豬肉,殺豬有市場嗎?我們暫且不管。書中寫張飛「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而且「專好結交天下豪傑。」這說明張飛不僅有錢,而且有遠大的志向。
  • 三國十大元帥:關羽第十,張飛第八,另一位蜀漢名將排名第一
    張遼一輩子沒有吃大敗仗,這是他能排在關羽前面,位列三國十大元帥第九名的原因。張飛影視形象,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演義裡的張飛,是一個粗中有細的莽漢。正史上的張飛,格鬥技能十分厲害,指揮能力也十分出色。張飛的主要戰功,有入川活捉嚴顏,與劉備會師成都。還有宕渠之戰,擊敗張郃之功。
  • 劉備稱帝後,給張飛馬超黃忠封侯了,為何不肯給關羽趙雲封侯
    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是劉備手下的5位大將,為何劉備稱帝後,將張飛馬超黃忠封侯了,卻不給關羽、趙雲封侯。同樣是功勳卓著的將領,為何劉備要厚此薄彼,不給關羽、趙雲封侯?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也就是漢朝皇室之後。
  • 蜀漢滅亡後,劉禪做了安樂公,那麼關羽、張飛的後人下場如何?
    對此,在筆者看來,不管正史中有沒有「桃園三結義」,但是,就劉備、關羽、張飛這三人來說,經過數十年的風雨與共,已經是情同手足了。特別是他們攜手建立的蜀漢,更是和曹魏、東吳相抗衡。當然,到了公元263年,蜀漢還是被曹魏消滅了。那麼,問題來了,蜀漢滅亡後,劉禪做了安樂公,那麼關羽、張飛的後人是什麼下場?
  • 蜀漢隱藏的第一高手,連殺曹操兩員大將,連關羽和張飛甘拜下風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魏蜀吳三分天下,其中以蜀漢實力最弱,但是就論武將風流,卻是影響力最大。
  • 關羽生平義薄雲天,為何最終滿門被屠,而張飛全家卻無人敢動?
    關羽和張飛在三國中,如說起當世名將,那必有關羽、張飛二人一席。
  • 探究蜀漢滅亡最後時光,張飛之子是最大叛徒
    在那個時期,英雄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呂布、孫策、張遼他們的英勇善戰讓我們為之神往;關羽、張飛、趙雲他們的蓋世英姿讓我們如痴如醉。喜歡三國的朋友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個英雄榜,能夠上榜的英雄不僅僅武力值高、更重要的是喜好!而在我們聚焦關注這些英雄時,大都忽略了他們後代的發展軌跡。古人常言虎父無犬子,那麼這些英雄的後代真的都如古人所言那樣如狼似虎嗎?
  • 關羽、張飛、趙雲,三人各娶了幾個老婆?
    原因就是西漢滅亡的時候,篡位者王莽將劉氏家族的家譜給撕毀了,於是劉備的身世無從考證。那麼在劉備徵戰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武將和謀士。蜀漢建立之後,就出現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當時來說,蜀漢建立後,蜀漢的開國功臣是「鬆懈」一點的,這時候的蜀漢開國功臣被劉備論功行賞。
  • 張飛的老婆是夏侯淵的侄女,趙雲的老婆是誰?來頭更大,名聲更高
    最知名的就是,蜀漢帶頭大哥劉備,他的老婆是孫權的妹妹,結果孫權偷襲荊州,毀了劉備一統三國的希望。這若從親戚角度來言,就是劉備,其實是被兩位舅哥給坑慘了,一位是糜芳,一位是孫權。同樣,曹魏陣營中還有一位比劉備更冤的,連性命都丟掉了,這就是定軍山被黃忠斬殺的夏侯淵。因為夏侯淵的侄女,是張飛的老婆,史稱夏侯夫人。
  • 劉備至死都沒給關羽、張飛追封諡號,是怨恨關張,還是另有隱情?
    02劉備是怨恨關羽和張飛?關羽丟荊州造成的嚴重後果,不用筆者多說,誰都明白。站在劉備角度來看,似乎是荊州比關羽更重要!同時,這幾乎也可視為後世的定論。不然為何,關羽跟荊州會捆綁的那麼緊密?至於張飛,則更讓劉備失望。告訴你小酒要少喝,兵卒別天天打,可你就是不聽。本來我劉備的夷陵之戰,在諸葛亮看家,趙雲反對情況下,就你張飛能頂上來。可哪料卻這麼不聽話,窩窩囊囊被身邊人給殺了!致使劉備由於失去了張飛強有力的支持,最終慘敗。因此劉備得知張飛死訊後,只說了「噫!飛死矣」,然後該幹啥幹啥。這種情況下,劉備可能追封張飛諡號嗎?怨恨還怨恨不過來呢!
  • 三國裡關羽、張飛、趙雲,三人各娶了幾個老婆?
    原因就是西漢滅亡的時候,篡位者王莽將劉氏家族的家譜給撕毀了,於是劉備的身世無從考證。那麼在劉備徵戰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武將和謀士。蜀漢建立之後,就出現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當時來說,蜀漢建立後,蜀漢的開國功臣是「鬆懈」一點的,這時候的蜀漢開國功臣被劉備論功行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