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滅亡後,劉禪做了安樂公,張飛後人被封侯,關羽後人卻最慘!

2021-02-13 萌叔說歷史

三國後期,佔據人口、地盤絕對優勢的魏國漸漸表現出了該有的統治力,而蜀漢則人才凋零,加之劉禪用人不當,親小人而遠賢臣,最終遭鄧艾偷襲成都,不戰而降。劉禪亡國被封了個安樂公,天天「樂不思蜀」,那麼關羽、張飛的後人又是什麼下場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關羽的後代,關羽有兩子一女(傳聞裡還有個三子關索,但是無歷史相關記載,應為虛構人物),長子關平當年一直跟在關羽身邊,樊城一戰之後,隨著吳國反水偷襲荊州,關二爺敗走麥城,關平也跟著被俘慘遭殺害,關平正史無子女記載。

次子關興在關二爺去世時年紀尚輕,他繼承了關羽的漢壽亭侯爵位,因為從小就十分聰慧備受諸葛亮器重,二十歲就當上了侍中、中監軍。可惜的是天妒英才,沒過幾年就因病逝世了,留下兩子,關統早逝、關彝戰死皆非善終。

長女關三小姐(傳聞中也叫關銀屏),她也是關羽被殺的導火索之一,當年孫權曾為子向關羽求婚,而關羽來了一句:「虎女焉能配權子?」,因為口音問題,被使者聽成「虎女焉能配犬子?」,徹底得罪了孫權,也可能是因為這句話才導致了關羽被俘後命殞臨沮,如果當時關羽將關三小姐嫁給孫權兒子,三國的走向有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後來諸葛亮南徵,為了拉攏李恢,便親自作為將關三小姐嫁給了李恢之子李遺,最終還是沒有逃脫成為政治聯姻籌碼的命運。

蜀漢滅亡之際,關羽的兒子們皆已不在世了,但是據《蜀記》記載,關羽當年水淹七軍,殺了龐德,而龐德的兒子龐會隨著伐蜀大軍攻破成都之時,為了報父仇,直接將關羽後代全部誅殺,著實有些令人唏噓。

我們再來看看張飛的後代,張飛被張達、範強謀殺之時,留有兩子、兩女,長子張苞系張飛的原配夫人所生,和關興一樣英年早逝,留下一子張遵,後來在綿竹與鄧艾軍交戰,力戰殉國。

次子張紹因兄長張苞早逝而繼承了張飛的爵位,在蜀漢時期,官至侍中、尚書僕射,蜀漢滅亡之後,跟著劉禪到了洛陽,被封列侯,也算保全了張飛一脈。

張飛的兩個女兒都是夏侯淵的侄女所生,姐妹倆人先後都嫁給了劉禪成為了皇后。長女敬哀皇后病逝同年,次女張皇后入宮嫁給劉禪,隨著蜀漢滅亡,一同與劉禪遷居洛陽。也正因為他們的母親是夏侯氏,在魏國親戚比較多,也算沾了些光,後人在魏國都過得不算太差。

相對而言,關羽因為當年殺了龐德而被滅了全家著實有些委屈,畢竟當時各為其主,龐德戰敗之後拒絕投降,關羽又不可能放了他,殺他也是成就了他的名節,畢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都說禍不及妻兒,而龐會這個年輕人不講武德,但是換位思考一下,龐德死的時候龐會才六歲,殺父之仇不共戴天,龐會為父報仇之心憋了四十多年,把所有怨恨發洩在關羽後代身上也確實有情可原。

不管怎麼說,劉關張三人的後代屬關羽的最慘,但是關羽忠義形象在後世最為高大,被追捧到了武聖的地位,也算是彌補了些許遺憾。

相關焦點

  • 蜀漢滅亡後,劉禪做了安樂公,那麼關羽、張飛的後人下場如何?
    對此,在筆者看來,不管正史中有沒有「桃園三結義」,但是,就劉備、關羽、張飛這三人來說,經過數十年的風雨與共,已經是情同手足了。特別是他們攜手建立的蜀漢,更是和曹魏、東吳相抗衡。當然,到了公元263年,蜀漢還是被曹魏消滅了。那麼,問題來了,蜀漢滅亡後,劉禪做了安樂公,那麼關羽、張飛的後人是什麼下場?
  • 蜀國滅亡後,為什麼關羽後人全家被殺,張飛後人被封為列侯
    蜀國滅亡的時候,關羽的後人被全家殺害,而張飛的後人得以封為列侯
  • 蜀漢滅亡時為何張飛子孫被善待,關羽後人被殺害,其實關羽有後人
    另外,張飛長孫張遵這一支應該也有後人,如果張飛生於公元161年的話,就算張飛比長子張苞大30歲,那張遵在公元263年也應該有四十七八歲左右,就算張飛比張苞大40歲,張遵在263年也有三十七八歲,所以不用懷疑,張遵這個年齡肯定是有兒子的。根據上面的推斷,張飛的後人應該有兩支,一支是長孫張遵這一支,另一支是次子張紹這一支,而且次子張紹這一支在晉朝也做了官。
  • 蜀國滅亡的時候,關羽家族被龐會滅門,張飛家族為何無人敢動
    張飛的後人能夠在蜀國滅亡的時候保全性命,主要是因為張飛家族的關係網龐大,魏國的夏侯家族和蜀國的皇族都跟張飛家族有血緣關係。而關羽家族遭到滅門,則是因為關羽殺害了魏將龐德,引起了龐德後人龐會的仇視。龐會在魏國滅亡蜀國後,將關羽的後人全部殺害。
  • 蜀漢亡,為何關羽慘遭滅族,張飛家族吃香喝辣?媳婦的出身很重要
    姜維想要在劍閣阻擋鍾會大軍,但鄧艾借到景谷道打進成都城之下,就在這時,譙周力排眾議地「規勸」劉禪投降,在眾多大臣的要求和劉禪的妥協下,蜀漢政權滅亡。亡國必然帶來災難,如關羽慘遭滅族,而張飛家族則沒有什麼損失,反而「吃香喝辣」。那麼,都是劉備的兄弟和魏國的勁敵,兩人的家族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區別?一、關羽仇家太多蜀國滅亡後,關羽家族被滅,主要有兩大原因。
  • 正史上,劉禪為什麼不重用五虎上將的後人?非劉禪本意
    正史中,劉禪對五虎上將的後人其實還算是不錯的,都有封官加爵的行為,相比於一般人,他們都得到了很好的待遇。只不過和他們的父輩相比,他們的官職確實是相對低了點,因此有很多人說劉禪不重要這些五虎上將的後人,而之所以產生這種情況,其實主要有兩個原因。
  • 三國蜀漢五虎上將後人們的結局,虎父未必全都無犬子!
    可見關平在關羽身邊歷練多年,早已成長為一名智將。關平也是五虎將後人中前途最值得無限遐想的一位。假如他沒有跟關羽在一起「臨沮天數盡,父子共歸神」的話,再混個幾年,搞不好也會成為威震一方的猛將。後世最喜歡抱不平的事,就是張飛的兩個女兒,都嫁給了劉禪做了皇后,而關羽的女兒卻默默無聞。到關羽的第三代,更是成了打醬油的路人。關興的大兒子關統雖然娶了公主,官至虎賁中郎將,卻早死沒有留下後代。關興的次子關彝,在大哥死後襲承其爵位,後來,姜維的復國大計破產後,關彝被魏軍圍攻,戰死於亂軍之中。蜀國滅亡後,關羽的所有族人被盡數屠戮。
  • 劉備稱帝之後,成了一國皇帝,卻為何不給關羽張飛封王?
    那麼,既然如此,為何劉備稱帝之後,成了蜀國的皇帝,卻為何不給關羽張飛封王呢?劉備稱帝前後,張飛關羽是什麼爵位呢?說起來還真不高!關羽是「漢壽亭侯」,張飛是「新亭侯」,後來又封為「西鄉侯」!從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發現一個特點,即:亭、鄉,範圍都很小!需要說明的是,漢代侯爵分為兩種,(1)關內侯,(2)列候!其中,關內侯是「侯爵」的入門,此後才能列候!
  • 三國時,蜀國滅亡後,關羽一家真的被龐會滅門了嗎
    1有一個問題在網上很熱,三國時,蜀國被滅,當時張飛的家屬沒有被衝擊傷害,關羽卻被滅門。為啥?有人說因為張飛在魏國有人,他媳婦是魏國夏侯家的姑娘,所以張飛家得以保全,關羽殺了龐德和龐家結下了梁子,所以被滅門,真的嗎?
  • 劉禪當上安樂公後,又活了多少年?那些年生活怎樣,結局如何?
    當時蜀國腹地雖有一定的抵禦實力,而且劉禪的第五子北地王劉諶也向劉禪建議抵抗並請求背水一戰,但光祿大夫譙周卻極力慫恿劉禪向鄧艾投降,在此期間,蜀漢駐守南中的安南將軍霍弋也向劉禪提出率兵勤王,保衛成都的建議。作為蜀漢最高決策者的劉禪,綜合當時蜀國的整體情況和成都附近的形勢後,最終還是選擇了聽從譙周的投降建議,決定向鄧艾投降,並派人告訴霍弋「朝廷戰略已定,不需前來勤王」。受封安樂公:
  • 三國最終結局,為何魏國皇帝封王,蜀國皇帝封公,吳國只封侯?
    其中魏國的末代國君曹奐,被封為了陳留王,蜀國劉禪封為了安樂公,吳國皇帝孫皓,只獲得了一個歸命侯的職位。按照魏晉時期的爵位制度,分王、公、侯、伯、子、男、縣侯、鄉候、亭候、關內侯是十個等級,很顯然孫皓的地位是最低的,司馬家這麼封的原由是什麼?不妨讓我們好好來說明一下。
  • 蜀漢滅亡時,劉禪安然無恙,為何關羽家族會被滅門?
    但劉禪生性頑劣,哪怕有諸葛亮這樣的逆天人物都教不了他,等諸葛亮撒手沒多久後蜀漢就滅亡了。劉禪、張飛的兒子等等蜀漢高官全部被遷到洛陽定居,還產生了樂不思蜀的笑料,可關羽的後人卻沒那麼好運了。原來當年司馬昭用血腥手段徹底掌控曹魏之後,為了轉移國內矛盾,於是以鍾會為統帥、鄧艾、諸葛緒為副帥帶著曹魏18萬大軍攻打蜀漢。
  • 蜀漢滅亡後,關羽後人真的被龐德之子龐會滅門了麼?
    263年冬,後主劉禪向鄧艾投降,蜀漢宣告滅亡。而戰後的西川並不平靜,鍾會、鄧艾二士爭功,兩位滅蜀功臣雙雙殞命,成都陷入一片混亂。另據《蜀記》記載,一個名叫龐會之人隨軍參加了曹魏滅蜀之戰,並在蜀漢滅亡後,將關羽後人滅門。這個龐會和關羽有何深仇大恨呢?
  • 關羽被殺後,他的後人都是什麼結局?有一人英年早逝
    —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雅號「美髯公」。早年跟隨劉備顛沛流離,輾轉各地,和劉備、張飛情同兄弟,因而雖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關羽仍然藉機離開曹操,去追隨劉備。而這,自然是關羽忠義品質的重要體現。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後,關羽助劉備、周瑜攻打曹仁所駐守的南郡,而後劉備勢力逐漸壯大,關羽則長期鎮守荊州。
  • 劉禪投降關羽遭滅門,為何張飛後人無人敢動?你看看張飛老婆是誰
    說到史上最沒脾氣的皇帝,我想很多朋友都會聯想到劉禪。劉禪,乃蜀漢第二代掌門人。與其他皇帝不一樣的是,此人既沒有為帝之風範,亦沒有當君之遠見!公元263年,曹魏名將司馬昭一手策劃滅蜀之戰。身為蜀漢代表的後主劉禪。此時,不但沒有起到帶頭防禦和推動作用!反而相信宦官黃皓之言,深信鬼神之說,而不採取任何軍事布置!
  • 三國最終結局,為何魏國皇帝封王,蜀國皇帝封公,吳國卻只封侯?
    魏蜀吳三個國家,魏末代國君曹奐(魏元帝),被司馬炎封為陳留王,蜀國後主劉禪,被封為安樂公,吳國皇帝孫皓被封為了違命侯。對於劉禪的善待,實際上也是在給吳國做例子。
  • 關羽生平義薄雲天,為何最終滿門被屠,而張飛全家卻無人敢動?
    他們都是蜀國軍中戰神,素來勇猛無匹,對大哥劉備忠心不二,更為蜀國江山的擴張,立下了汗馬功勞。靠著赫赫戰功,靠著劉備兄弟的名頭,二人家族在蜀國地位極高。獨獨關羽被滅門然而當鄧艾大軍進入成都,蜀國正式發表投降宣言後,劉備、張飛家族得以保全,還被給以優待。而一向義薄雲天的關羽家族,卻慘遭滅門。
  • 五虎上將死後,劉禪分別給關張趙馬黃,不同的諡號,諸葛亮都服!
    提到蜀後主劉禪,想必很多朋友隨口便說出, 扶不起的阿鬥、安樂公、窩囊廢 等關鍵詞。那麼三國時期的蜀漢後主劉禪他真的有這麼不堪嗎?他劉禪到底有沒有可取的一面呢?今天呢,就來探究一下,歷史上真實的蜀漢後主,劉禪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傻?
  • 五虎上將死後,劉禪分別給關張趙馬黃,不同的諡號,諸葛亮都服
    但是在危難關頭,劉禪作為劉備當時唯一的兒子,同樣也是被老爹拋棄了。對於劉禪來說,他是最可憐的。但是這也沒有辦法,誰叫劉禪他有一個想匡扶漢室的老爹呢。 雖然小阿鬥被劉備拋棄,好在有趙雲在,趙子龍當時捨身入圍,在當陽長坂與曹操兵士大戰,最後還成功救出了劉禪。趙雲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最終在夜照玉的衝刺之下,成功擺脫了曹兵的追擊。
  • 劉禪為何娶張飛兩個女兒為後,卻不娶關羽之女,學者:這才是重點
    劉備稱帝時,關羽父子早已因丟失荊州而被東吳殺害,荊州丟失給劉備造成了巨大損失。如果把犯下大錯、兵敗之臣的女兒立為太子妃,顯然難以服眾。於是張飛的女兒便成了最佳人選。221年,劉禪迎娶張飛的長女為太子妃,劉禪繼位後,冊立張氏為皇后,是為敬哀皇后。劉禪繼位後,對關羽的評價不高。260年,劉禪追諡關羽為壯繆侯,這是一個帶有貶義的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