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當上安樂公後,又活了多少年?那些年生活怎樣,結局如何?

2021-02-13 時尚居家知識

景耀六年(263年),鄧艾偷襲蜀國腹地,在綿竹擊敗諸葛瞻,劉禪得知諸葛瞻戰敗消息後很恐慌,立即把身在成都的文武大臣都召集起來商量應對辦法。當時蜀國腹地雖有一定的抵禦實力,而且劉禪的第五子北地王劉諶也向劉禪建議抵抗並請求背水一戰,但光祿大夫譙周卻極力慫恿劉禪向鄧艾投降,在此期間,蜀漢駐守南中的安南將軍霍弋也向劉禪提出率兵勤王,保衛成都的建議。作為蜀漢最高決策者的劉禪,綜合當時蜀國的整體情況和成都附近的形勢後,最終還是選擇了聽從譙周的投降建議,決定向鄧艾投降,並派人告訴霍弋「朝廷戰略已定,不需前來勤王」。

受封安樂公:

劉禪在蜀漢內部還有一定抵抗實力的情況下,還是決定向鄧艾投降。劉禪令姜維向鍾會投降後,姜維雖然成功勸說鍾會反魏自立,但事情洩露後,姜維、張翼等蜀將被殺,成都經過魏國亂軍的一番洗劫後,逐漸趨於安定。劉禪也被司馬昭下令遷往魏國都城洛陽居住,司馬昭宴請劉禪時,劉禪通過「此間樂、不思蜀」的表演,安撫了司馬昭父子的疑心,最終被封為安樂縣公,過上了平靜安定的生活。那麼,劉禪當上安樂公後,又活了多少年?最後這些年他日子過得怎麼樣?結局好不好呢?

安樂公的安樂生活:

據《三國志·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記載,劉禪帶領家眷搬到洛陽居住後,對司馬氏的安排非常順服,司馬氏父子也給了他一定的待遇,賜給他大宅子居住,自此,劉禪就過上了比較安定太平的日子。劉禪被封安樂公後享受食邑萬戶的待遇,並被賜絹萬匹,奴婢百人,他物稱是。這些物質條件的保障,雖然比在蜀國當皇帝時差遠了,但作為一個失去自由的亡國之君,這些也足夠劉禪的生活用度了。

劉禪不僅物質生活得到優待,跟著他投降的子孫也享受到不錯的待遇,史載其「子孫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餘人」,也就是說劉禪的子孫被封官,甚至被封侯的達到五十多人。由此可見,劉禪投降後確實受到了不一般的優待。除了劉禪本人及其子孫受益,連當初極力主張投降的一些蜀國大臣,也被司馬氏父子給予了優待,「尚書令樊建、侍中張紹、光祿大夫譙周、秘書令郤正、殿中督張通並封列侯,」除了這些被封侯的,另外跟著投降被封官的人可能就更多了,就連當初想率軍救援成都的大將霍弋得知司馬氏善待劉禪後,也率領南中六郡歸降,受到司馬昭的讚賞,被司馬昭委派為南中都督,繼續駐守那裡,後來因平定交址、日南、九真三郡有功,也被封為列侯。                                                                                

安樂公去世:

劉禪在洛陽雖沒有人身自由,但日子過得還是比較安穩富足的,就這樣,劉禪平靜的生活一直維持到泰始七年(271年),也就是投降後的第八年,才不幸去世,享年64歲。司馬炎賜其諡號為思公,劉禪本以表明「不思蜀」,卻以「思公」為諡號,不知司馬炎是不是又一次對他的譏諷。但不管怎樣,劉禪以自己的方式獲得了苟且偷安的八年天平生活,也算是他的一種生存之道,只不過他這樣去見父親劉備時,不知劉備會對他說些什麼,估計除了無語就只能哭泣了。

安樂公是在別人犧牲的基礎上才安樂了自己:

估計看了劉禪及當初勸他投降的那些人的生活狀況,很多人的心裡都不是滋味,難道在敵兵壓境的時候,早早投降真是最好的選擇嗎?這能成為令我們信服的價值觀嗎?當然不是,劉禪及當初主張投降的那些人,固然得到了他們想要的好處,可這些卻是建立在那些為抵抗敵人而付出生命的將士基礎上的自私行為,他們忘了這樣做,對不起那些曾經保障他們在蜀國享受榮華富貴的人,如果劉備、諸葛亮、姜維、張翼、諸葛瞻父子等,如果這些人也早早投降,恐怕享受蜀國投降效益的人,就輪不到譙周、郤正等人,甚至是劉禪了。所以,總得來說,劉禪在當時的情況下,決定投降並不是值得稱讚的明智之舉,最起碼他對不起在成都動亂中,那些無辜被魏國亂軍殺死的人,比如關羽家族後人慘遭龐會滅門,這難道和劉禪投降沒關係嗎?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

相關焦點

  • 劉禪投降曹魏後怎樣度過餘生的?其遭遇不禁讓人潸然淚下
    在劉禪投降曹魏後,他的晚年是如何度過的?下面分司馬昭和司馬炎兩個時期,依據演義和《三國志》,分析如下。晉公司馬昭時期:高平陵之變後,世人皆知,皇帝雖然還是姓曹,國家還是魏,其實天下已經是姓司馬了。公元263年,名義上是曹魏滅蜀,其實是司馬家族滅蜀。本來劉禪已經放棄抵抗,投降曹魏徵西將軍鄧艾,萬事大吉。卻發生了意外,鍾會和姜維意圖作亂,反被眾多魏將所殺。
  • 蜀漢滅亡後,劉禪做了安樂公,那麼關羽、張飛的後人下場如何?
    對此,在筆者看來,不管正史中有沒有「桃園三結義」,但是,就劉備、關羽、張飛這三人來說,經過數十年的風雨與共,已經是情同手足了。特別是他們攜手建立的蜀漢,更是和曹魏、東吳相抗衡。當然,到了公元263年,蜀漢還是被曹魏消滅了。那麼,問題來了,蜀漢滅亡後,劉禪做了安樂公,那麼關羽、張飛的後人是什麼下場?
  • 劉協山陽公,劉禪安樂公,這兩個爵位差別有多大?
    在歷史上,劉協是東漢的最後一位皇帝,也是東漢的亡國之君。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於其他亡國之君,劉協的結局要好很多。劉協雖然是亡國之君,但是劉協對東漢也進行了挽回。在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劉協就發動了衣帶詔事件,這讓曹操差一點死在劉協的手中。只不過曹操稱魏王期間,一直沒有篡位,一直到曹操去世,曹操仍然是漢臣。可是到了曹丕即位之後,此時的曹丕已經是對皇位迫不及待了。
  • 投降曹魏後,劉禪是如何度過晚年的?史上沒有第二例
    「此間樂,不思蜀」的劉阿鬥,在曹魏做安樂公8年才壽終就寢。 1、安樂公,一個安心享樂的傢伙 從沒有一天反省,從沒有一天悲傷,這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亡國之君。那麼,劉禪是如何度過在曹魏生活的呢?
  • 《三國演義》為了神話諸葛亮而刻意對劉禪進行了醜化?
    (長坂坡,趙雲緊抱阿鬥) 二、少年時期的劉禪:聰慧好學 劉禪出生於207年,卒於271年,活了64歲,在位時間是
  • 為了投降的劉禪付出過多少努力?將兒子劉諶和關羽一家人逼上死路
    北地王劉諶,劉禪第五子,生情忠烈,素有威名,是日,鄧艾兵臨城下,蜀漢後主劉禪將解衣負冠前行,劉諶勸諫他說,「若理窮力屈,禍敗必及,便當父子君臣背城一戰,同死社稷,以見先帝可也。」劉禪不從,乃往昭烈廟慟哭,城亡日,自裁於此。先不提劉禪是不是大智若愚,就說劉禪是個無情無性,沒有理想的人應該沒人反駁吧?以當時的大環境來看,成都外圍有姜維大軍,一拼之力還是有的。
  • 司馬炎真在劉禪棺材裡放了三樣東西諷刺他嗎,其實是諷刺另一人!
    公元271年,蜀後主劉禪病逝於洛陽。
  • 正史上,劉禪為什麼不重用五虎上將的後人?非劉禪本意
    正史中,劉禪對五虎上將的後人其實還算是不錯的,都有封官加爵的行為,相比於一般人,他們都得到了很好的待遇。只不過和他們的父輩相比,他們的官職確實是相對低了點,因此有很多人說劉禪不重要這些五虎上將的後人,而之所以產生這種情況,其實主要有兩個原因。
  • 蜀國滅亡後,劉禪做了安樂公,張飛後人被封侯,關羽後人卻最慘!
    三國後期,佔據人口、地盤絕對優勢的魏國漸漸表現出了該有的統治力,而蜀漢則人才凋零,加之劉禪用人不當,親小人而遠賢臣,最終遭鄧艾偷襲成都,不戰而降
  • 劉禪遭司馬昭猜忌說6字得已善終?50年後,此後裔替他報了滅國讎
    並且閉上眼睛表達哀愁。結果,當司馬昭再問劉禪是否思念蜀地時,劉禪便按郤正的「指點」回應,司馬昭聽後大笑說,這好像是郤正的口氣吧?劉禪馬上回答說:正是。結果引得在座的所有人都棒腹大笑。而劉禪也因此戴上了「扶不起」和「昏君」這兩頂帽子。
  • 劉禪和劉封的差距,從這三方面可以看出,劉禪不可能追得上
    魏國鄧艾於263年偷渡至陰平,擊敗諸葛瞻父子後,直逼成都。蜀國後主劉禪大吃一驚,群臣眾說紛紜,但劉禪膽怯無能,竟聽了投降派譙周的話,將成都交給鄧艾。蜀國從此滅亡。結義起兵劉備桃園,輾轉半生建立蜀漢。雖為織席販履之輩,卻成就了帝業。
  • 我想活得體面,到死都是:人生最後的尊嚴,是安樂死
    想起巴金先生,活了101歲,生命的最後 6 年沒有離開過醫院的那張病床。氣管被切開,身上插滿管子,靠著機器和藥物人工地活著,毫無生存質量可言。他曾多次向家人提出希望病重後安樂死,常說的幾句話是:「自己是一個廢物」。
  • 劉禪為何兩娶張飛之女為皇后?
    根據史料,後主劉禪一生有過四個老婆。其中,劉禪的四個老婆中,兩個正房也就是皇后都是張飛的女兒。十五年薨,葬南陵。後主張皇后,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后。」根據上面的資料,可知,劉禪的第一任正房老婆是敬哀皇后。敬哀皇后張氏,車騎將軍張飛長女,蜀漢後主劉禪第一任皇后。公元221年作為太子劉禪的妃子入宮;公元223年被立為皇后。
  • 臺灣名嘴"安樂死"刷爆朋友圈:你怎樣對待生,就會怎樣對待死
    他不願意過一睜開眼睛就面對藥物的人生,決定花掉畢生積蓄(大約65萬新臺幣),去瑞士實施安樂死(瑞士是目前唯一接受外籍人士安樂死的國家)。這條視頻在社交媒體被瘋狂轉發,引起了大家對死亡教育的探討,很多人為傅達仁的勇敢叫好。在遺言裡,傅達仁說,人活著,應該「年輕時奮鬥向前,年老時喜樂再見」。他更豁達地安慰家人:如果你心裡有我,死亡就不是離別。
  • 安樂死 ,「安樂」之路如何走?
    中國該面對了央廣新媒體特約評論員 | 北晚報哥天生浪漫的法國人,在對待死亡的問題上表現出少有的嚴謹。昨天,法國議會就《允許臨死病人安樂死提案》進行表決。儘管最終結果還沒出來,但圍繞這個提案,雙方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安樂死,通俗地說,是指那些無法救治的病人難以忍受病痛的折磨,主動要求無痛苦死亡。是痛苦地活著,還是安樂地死去?這是一個很難給出正確答案的選擇題,而且已經爭論了很多年。
  • 三國最終結局,為何魏國皇帝封王,蜀國皇帝封公,吳國卻只封侯?
    作為古代至高無上的存在,相信不少人對於那些坐在九五之位上的天子,心中多少也有著一些期待,畢竟綾羅綢緞,錦衣玉食,享用不盡,然而皇帝,實際上也是個高危職業,根據統計,在歷朝歷代400多位皇帝中,平均壽命才只有39.9歲,將近有一半人是非正常死亡,單單是被毒死的君主,就達到了20人之多。
  • 諸葛亮病重而逝,劉禪清查他的家產,查完後怒摔酒杯脫口七個字
    是趙雲保護著甘夫人和劉禪,面對曹操的圍堵,趙雲拼死將甘夫人和劉禪從戰亂中解救出來。在歷史上,甘夫人是病死的,而且安葬在南郡,如今湖北江陵縣北邊。對於劉禪,劉備很是器重。在章武元年,即為221年。劉備稱帝,正式建立蜀漢政權。為了培養接班人,於是劉備安排一批老師,教授劉禪知識,讓他掌握治國本領。
  • 得了心絞痛能活多少年?
    近年來,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壓力的加大,心絞痛的發病年齡越來越低。那年輕人心絞痛的原因有哪些?年輕人得了心絞痛能活多少年呢?回答這兩個問答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心絞痛。《冠心病合理用藥指南(第2版)》指出:心絞痛由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暫時缺血與缺氧引起。
  • 進擊的巨人:五十年科技趕超、安樂死、地鳴滅世,三種計劃解讀與評析
    該計劃是真正能夠解決最終的問題,如何將巨人從這個世界上「驅逐」出去。 安樂死計劃能夠最低限度的對艾爾迪亞人與其他族人避免流血就能夠達成。 一百多年時間,艾爾迪亞人就會消失,從此這個世界上就不會有威脅世界的地鳴出現,而歧視也將消失,所損失的「只不過」是艾爾迪亞人生孩子的能力。
  • 劉禪不是扶不起的劉阿鬥,一代明君被冤枉了千百年
    真實歷史中的劉禪,在位四十一年,在諸葛亮去世後,實際執政三十年,他在位的絕大多數時期,具備充分的自知之明,選賢任能,君臣同心,合一州之士民,抗九州之強邦,敢與中原爭鼎立,國家安定,百姓樂業。唯一遺憾的,就是沒有早死數年,以至於遭受亡國之辱了。蜀漢皇帝:劉禪(少年)蜀漢繼承了漢朝體制,天子五日一朝,三公坐而論道,事務決於臺閣即尚書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