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鄧艾於263年偷渡至陰平,擊敗諸葛瞻父子後,直逼成都。蜀國後主劉禪大吃一驚,群臣眾說紛紜,但劉禪膽怯無能,竟聽了投降派譙周的話,將成都交給鄧艾。蜀國從此滅亡。
結義起兵劉備桃園,輾轉半生建立蜀漢。雖為織席販履之輩,卻成就了帝業。諸葛亮託孤劉備,立劉禪為帝。不料劉禪如此無能,不戰而降,讓蜀漢的基業數十年毀於一旦,蜀人無不落淚。
如此無能竟能立劉禪為帝,不禁對劉備的另一子劉封產生了不滿,如果劉備把基業傳給了劉封,蜀漢就不該有這樣的結局,至少會和鄧艾大吵一架。由於劉封在許多方面都超越了劉禪,絕非一般人。
從這三點可以看出,劉禪和劉封之間的差距是他一生都無法趕上的。
一、劉封的勇猛劉禪追不上。
從認出劉備起,劉封就一直隨劉備四處徵戰。參與了新野、赤壁之戰,功不可沒。到了211年,劉備在張松和法正的引導下,率兵入川,為劉璋抵禦張魯。這次劉備讓黃忠魏延為大將,讓劉封和關平率領中軍隨劉備龐統入川。這時剛二十多歲的小將軍當上了劉備的中軍將軍,可見劉封少有勇力。
劉封參加了對川的戰鬥,他作戰勇敢,率軍接應黃忠。漢中之戰,劉備率軍與曹操爭奪漢中。劉封還和魏國的名將徐晃交戰,雖然輸了,但能和魏國的名將交戰,武力也必然過人。之後,劉封與劉備交戰於曹操,最終將曹軍逼退漢中。
還有後主劉禪呢,幾乎沒有戰鬥力,整天在宮裡唱歌跳舞,所以在武力上,劉禪被大哥劉封完虐。
《三國志劉封傳》:"先主入蜀,自葭萌還攻劉璋,時封二十餘年,有武藝,有氣力,將兵追去,與諸葛亮、張飛等並肩而戰。
第二,在謀略方面,劉禪也不及劉封。
作為蜀國第二代將軍,劉封在徵伐中從未落後,在劉備攻佔漢中,不斷擴張地盤,劉封功勳卓著。在219年,劉備打敗了曹操,攻佔了漢中。於是命令孟達率軍進攻上庸諸郡,但劉備擔心孟達不能勝任,便派劉封順江而下,與孟達合圍,讓劉封統帥孟達的軍隊。劉封和孟達等人成功逼降申耽,攻佔上庸諸郡。
劉封攻取上庸,這是劉備對劉封的肯定,劉封不但英勇善戰,而且膽大包天,不敢命劉封增援孟達,統帥孟達軍隊。後來劉禪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他的計謀就很少了,即使是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也時有掣肘,讓諸葛亮吃虧。
最終,劉禪的氣節與他的大不相同。
關羽被魏吳包圍,最終敗落麥城。危急之際,廖化突圍,夜以繼日,來到上庸,見到守將劉封孟達二人,請求發兵援救關公。也許劉封年紀尚輕,不知輕重,聽信孟達的讒言而不發援軍,最終導致關羽被吳軍殺死。因為兩人未發兵,而關羽被殺,劉備大怒,加上劉封和孟達不和,彼此爭鬥。
後來孟達寫信給劉備,率眾投靠曹魏。所以劉備命劉封去攻打孟達,孟達給了他一個書信,將他送到蜀營,交與劉封。這封信當然是勸劉封投降的,可是劉封大發雷霆,撕碎來書,斬了使者。但是此時的申氏兄弟見蜀漢勢危,於是對劉封進行了反叛,劉封裡外不是人,無計可施地返回成都。
《三國志劉封傳》:封不言之。申儀造反,封破還成都。
儘管劉封被孟達挑撥,但劉封對劉備忠心耿耿,從容不迫。危急時刻,劉封撕書斬使也足見其忠心。諸葛亮賜死劉封之後,得知劉封沒有被孟達所動,也為劉封哭泣。
還有我們的後主劉禪呢,簡直難以形容。公元前263年,魏國大舉攻蜀,鍾會和姜維在劍閣相持不下,鄧艾率軍橫渡陰山,直逼成都。四川是蜀國之都,劉禪應該拼盡全力抗擊蜀漢。再說姜維統兵在外,朝內也有忠士。誰知道卻是自縛出來,拜降鄧艾。
後主傳:艾得書,大喜,即報,遣紹良先還之。艾到城北,後主興柩自縛,詣軍壘門口。
通過這種對比,可以看出劉禪雖然是劉備的親生兒子,但卻丟了劉備的臉。但劉封作為「二二八」的「二二八」,卻可以忠貞不渝。假如劉備能夠傳位給劉封,估計諸葛亮北伐中原還有希望!遺憾劉封最後因諸葛亮的一句話,被劉備賜死,年輕一輩的優秀將領紛紛墜落。
你如何看待劉禪和劉封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