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封即便不繼承皇位也能混個親王】,為什麼逼得劉備非要殺了他呢?

2021-02-07 魚羊趣史

09.05.2020 | No.109

本文約【1040】字

閱讀需要2.5min


中國歷史上最值得細品的一段時期,莫過於三國時期。那是一個天下群雄紛爭的時代,在那一個時代可以說是豪傑輩出,更是留下了許多讓後人唏噓感慨的故事。而其中的劉備便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有人說他仁慈,有人說他是偽君子。而今天,這一些紛爭暫且不提,今天要給各位分析的是,劉備為什麼一定要殺了自己的兒子劉封。

首先就是劉封的身份十分的特殊,他並不是劉備的親生兒子,而是在劉備無子的時候收養的一個養子。我們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當劉禪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劉備是將這個養子當做自己事業的繼承人在培養的。相比於同時代的曹操,他的幾個養子,比如曹真等就絕沒有成為繼承人的機會。


因此在劉備打江山的時候,劉封自然是有著以後繼承江山的想法。因此劉封在劉禪未出生之前,幫助劉備打江山,實際上就是幫助自己打江山,可是這一切美好的夢想,都在劉禪出生的時候破滅了。因為劉禪的出生,就意味著劉封很有可能沒有機會成為劉備的繼承人。

而其實這時候的劉封,只要安守好自己的本分,不要有野心,以後雖然不能成為劉備的繼承人,可是至少有機會過上十分稱心如意的日子的。因為按照劉備他們的行事風格,劉封就算沒有足夠的功勞,也可以在劉備功成名就之後混一個王位。可是這一切都被他自己給毀了。


後來的他開始公然的抗命,拒絕發兵去援助關羽,讓關羽在最後的關頭,功虧一簣死在了戰場上,更是讓荊州失守了。這讓劉備不僅僅失去了一個得力助手,更是失去了一座重要的城池。之後,他又欺凌孟達,更是把孟達給逼反了。除此之外,他還將上庸給失去了。劉封的這一系列行為,對蜀國造成了極大的損失,讓劉備直接丟掉了一半的領土。

這一些行為足以見得劉封有野心,同時還是一個不受控制的人。那麼以後,如果劉禪上位,他對於劉禪的威脅,可想而知。後來的諸葛亮,實在是看不下去劉封的這一系列行為,於是就勸劉備將他賜死。


劉封此時已經對劉禪造成了威脅,很有可能對他做出什麼事情,而這時候的蜀國軍力並不強盛,根本經不起劉封的這些的內部鬥爭。為了政局的穩定,殺死劉封是必不可免的,何況他原本就有罪,因此借著這罪名除掉他是最好的選擇。

因此劉封非殺不可的原因,其實原本跟他的身份沒有多大關係,而主要是他的各種行為咎由自取,最終才讓劉備痛下殺心。


精選推薦:

【陳橋驛兵變】,如果當時沒有黃袍加身,趙匡胤就不會起兵謀反了?

【清朝明知道吳三桂會做大做強】,為何還冒那麼大風險讓他大權在握

相關焦點

  • 蜀之殤:王子劉封的悲劇一生
    寇姓是個小姓,能夠封爵位「羅侯」,不能不讓人聯想到東漢的開國元勳寇恂,所以劉封無疑是名門之後,而且是寇恂的主脈,否則他的父親不可能繼承到「羅侯」的爵位,但是應該屬於早亡,所以寇家家道衰落了。劉封的舅舅是「長沙劉氏」,即他媽媽是漢室的宗親。
  • 【繼承】​女天皇沒戲了!日本天皇胞弟文仁親王成為皇位第一繼承人
    2004年,日本政府開始著手修改法律,以允許女性可以繼承皇位,但在文仁的妻子誕下兒子悠仁親王后,這項工作被擱置一旁。文仁親王動身前往「立皇嗣之禮」。文仁之子悠仁目前為皇位第二順位繼承人。日本皇室11月8日在東京舉行「立皇嗣之禮」,正式宣告德仁天皇胞弟文仁親王成為皇位第一順位繼承人。擠掉德仁的女兒愛子公主,成為日本王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 當個王爺多麼逍遙自在,為什麼康熙帝的九個兒子,非要爭奪皇位?
    瘋談清史:康熙的九個兒子當個逍遙王爺多好,為什麼非要爭皇位?康熙帝是清軍入關後的第二任皇帝,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共在位六十一年,康熙年號也成為中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他在位期間可謂披荊斬棘,一路開掛,平三藩、收臺灣、戰俄國……可這麼強勢的一個皇帝,晚年卻為皇位的傳遞而苦惱萬分,留下了九子奪嫡的傳說。
  • 乾隆明明有17個兒子,為什麼非要把皇位傳給平庸的嘉慶呢?
    乾隆兒子很多,但活過他的沒幾個,而且大多很平庸乾隆一生有17個兒子,這數量其實很多了,但是都知道乾隆可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他活了89歲,這在古代屬於非常高壽了,所以他的兒子們大多很少有能活過他的。
  • 劉備如果把皇位傳給劉封,而不是劉禪,蜀漢會更好嗎
    劉備為什麼非要把位子傳給無能的阿鬥啊!關於阿鬥是不是無能,不需要討論了,今天咱來看看,如果劉備把位子傳給能力更強的養子劉封,蜀漢會怎樣呢?劉封原名叫寇封,當年劉備在反曹操失敗後,逃到劉表控制的荊州避難,認識了寇封。寇封勇猛果敢,力大如牛,劉備非常欣賞,就把他收為養子,改名為劉封。
  • 諸葛亮為何一定要劉備賜死兒子劉封?他的真實目的到底是啥?
    但是,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對劉封越來越疏遠,不但僅給了他一個不太高的副將軍之職,而且還將劉封趕出權力中樞,讓他來到偏遠的上庸,抵禦曹操。劉備和諸葛亮都清楚,劉封根本不可能是曹操的對手,這麼做只不過是要將劉封趕出朝堂罷了。劉封之所以得到這種「待遇」,一切的根源都在他是劉備義子這個特殊的身份。
  • 康熙的九個兒子為何非要爭奪皇位呢,當個無憂無慮的王爺不好嗎?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就會說了,當個無憂無慮的王爺,沒事多造造小人不好嗎,為何非要爭奪皇位,甚至爭個你死我活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雖然王爺表面來說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僅次於皇帝的尊貴存在,但說得再好,皇帝也只有一個,可是天下之主,正所謂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王爺再尊貴也只是臣子,君臣有別,看似只差一步,實則天壤之別。
  • 劉備為什麼選擇扶不起的阿鬥呢?劉備:劉禪是最合適的儲君
    劉禪之外還有三個兒子分別為義子劉封、庶子劉永、庶子劉理。我們都知道劉備將皇位傳給了劉禪。劉禪的資質平平,而且還落下了「扶不起的阿鬥」的千古罵名,也留下了「樂不思蜀」的罵名。我一直都覺得劉備最大的才能在識人之能。劉備一輩子閱人無數,我們很少見到劉備有看錯人的時候。魏延能夠一舉成名和劉備的提拔有關係。劉備第一眼看到馬忠就知道這是一個可用之人,結果馬忠果然不負眾望。
  • 諸葛亮勸劉備殺劉封,在剛猛難制的背後,隱藏著哪些真正的原因?
    在攻打上庸時,劉備以怕孟達的軍隊難以完成任務,又派劉封前來幫助。可是,孟達卻成為了劉封的下屬,聽從他的指揮。從劉備對孟達的態度來看,明顯的透出對孟達的不信任。劉備眼力超群,看人很準,他對孟達實在不放心,才派劉封來轄制他。可是,劉備沒有想到的是,劉封雖然能徵善戰,可是在謀略方面遠不是劉封的對手。孟達老奸巨猾,怎麼可能聽從劉封這個年輕氣盛的人的擺布。
  • 康熙為什麼在臨終前,讓雍正一定要善待代善禮親王的後代呢?
    康熙在決定了大清皇位給四阿哥胤禛後,康熙要雍正恩待禮親王代善後代:「太祖皇帝之子禮親王之子孫,現今俱各安全,朕身後爾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這正因為禮親王代善為滿清立下了赫赫戰功,並且對皇太極和順治父子有擁立之恩,在兩次爭嗣鬥爭關鍵時刻,不僅敢於直言,並有獨到眼光,使兩代嗣位得以順利即位,還穩定了清入關前統一的大局。
  • 皇太極死後,豪格怎麼會同意多爾袞當攝政王,他卻不爭不搶呢?
    豪格有著六旗的支持,豪格在軍事實力上,佔有絕對的優勢,多爾袞因為戰功赫赫,能力出眾,因此皇太極在世時十分重用他,在八旗中也有很多的宗室支持多爾袞。加上多爾袞手下還有著正白旗和鑲白旗,這些人不支持豪格繼承大統,支持多爾袞和支持豪格的隊伍也是互不相讓,雙方就這麼一直僵持不下。雙方一直僵持不下,也不是個辦法,總得要解決,這麼爭鬥下去,勢必會動搖國運,對國家不利。
  • 聽到關羽被殺,諸葛亮冷冷說出7個字,劉備聽後果斷殺死劉封!
    關羽之死對於劉備來說,是個巨大的損失。諸葛亮聽到關羽被殺後,冷冷說出7個字,劉備聽後果斷殺死劉封!這劉封是何許人也,難道是劉封造成了關羽的死,其實筆者認為,劉封真的很冤枉,只是諸葛亮與劉備藉此機會將劉封除掉罷了!
  • 朱元璋為什麼不把皇位傳給兒子朱棣,反而將傳給孫子朱允炆呢?
    朱元璋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孫子朱允炆。那麼他為什麼要把皇帝傳給自己的孫子呢。一,中國宗法制度傳長不傳賢。按照中國的宗法制度,朱元璋的皇帝應該傳給皇長子朱標,但朱標已經死了。那麼皇位的延續只能在其他嫡幼子之間傳承。但是皇次子秦王、三子晉王也都先後去世。
  • 諸葛亮為何要勸劉備賜死劉封?14年後,他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從事情的前後經過來看,劉封也確實是做得不太地道。之前關羽數次請求救援,劉封拒絕不救。導致,關羽被殺,荊襄兵馬損失。其後又欺侮孟達,與同事關係非常僵硬。關羽的死,還有孟達的反叛其實劉備是把這個責任,劃分了一部分在劉封身上的。
  • 他是乾隆嫡子,為何沒能繼承皇位,25歲便悽涼去世
    身為皇子,就必須要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將來會不會繼承皇位。一般來說,皇帝都不可能只有一個兒子,這時往往會造成兄弟相殘,為皇位爭個頭破血流。按理來說,嫡子是最有機會的,畢竟古代嫡庶觀念很重,嫡子的地位就要高一大截。就比如明朝,朱元璋在《皇明祖訓》就明確規定,明朝必須採用「嫡長子繼承制」,在沒有嫡子的情況下,才能夠「立長」。
  • 關羽被殺後,諸葛亮冷冷說了7個字,劉備聽後為何立斬劉封?
    關羽的死不僅僅是對劉備來說損失個兄弟手足,對蜀國來說也是一個天大的損失。就在關羽死後,劉備非常傷心並且憤怒,殺了劉封也算是對死去的關羽一個交代。可是關羽大家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關羽是被東吳的呂蒙給逼到絕境自殺而亡,難道另有隱情?
  • 道光皇帝駕崩之前,他將皇位傳給奕詝,皇六子封為恭親王
    我們今天所要講述的主人翁就是這位恭親王,這麼有才幹的一位人物,道光皇帝為什麼卻選擇了鹹豐帝成為清朝的掌門人?道光皇帝為何會選擇鹹豐帝成為下一任家業繼承人。從鹹豐皇帝和恭親王的兩種態度當中,我們可以看出恭親王更懂得審時度勢和合理用人,恭親王這樣並非池中之物的歷史人物,為什麼就沒能讓道光皇帝選上呢?鹹豐用自己的孝道感化道光帝。在封建傳統禮教的思想下,往往是長幼有序,而那當時的情況是鹹豐帝由於,提早出生,鹹豐比恭親王早出生,所以更具有名義上的先天優勢。
  • 漢惠帝劉盈明明有6個兒子, 為什麼皇位會傳到弟弟劉恆手上?
    性情柔順、身子羸弱的劉盈哪見過這樣的陣勢,被呂后的這一招恐嚇得再也不敢過問政事,終日混在後宮寄情酒色,年紀輕輕僅23歲就撒手人寰了。劉盈一死,皇位繼承人問題就擺上了臺面。劉盈的皇后張嫣,是呂后為她安排的魯元公主所生的女兒。魯元公主是劉盈同父同母的親姐姐,也就是說張嫣是劉盈的親外甥女!
  • 皇太極死後, 老狐狸鄭親王濟爾哈朗, 會支持誰繼位呢?
    1643年9月21日皇太極去世以後,四大親王三大郡王商議皇位該由誰來繼承
  • 努爾哈赤次子代善功勞最大,為何卻與皇位失之交臂?
    為什麼說這個理由很牽強呢?首先是送吃食,繼母給繼子送吃食,這能說明什麼?更何況,烏拉那拉氏不僅給代善送了,還給後來的清太宗皇太極送了,只不過清太宗心眼多,沒接受而已。那麼,清太祖為什麼藉助此事大做文章,甚至最後廢黜了代善的汗位繼承資格呢?烏拉那拉氏與代善偷情之事或許未必真的存在,但是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這位繼母和作為繼承人的繼子之間存在著某些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