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新浪一年一講在北京舉行,歌手孟佳講述了自己「乘風破浪、自己做主」的演藝經歷。「我的下一步就是希望給大家帶去快樂,無所畏懼,自己做主。」孟佳在現場分享了自己從16歲起做練習生的經歷,並講述了籤約回國、直到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而出圈的心路歷程。正如本次活動主題「向光而行,人生不妥協」,孟佳也表示,「你的選擇只對自己負責,只有自己才是人生之帆的掌航者。」
以下為新浪一年一講官方整理的孟佳演講全文。
大家好,我是孟佳,乘風破浪的姐姐。內地觀眾們認識我,多是從乘風破浪這個節目開始。
乘風破浪,有點兒悲壯,我嗆了口水,嗆哭了。不過現在好了,從中獲得了很多,受新浪邀請,站在這兒,作為女性代表,講一講不妥協的精神。
我認為的不妥協,就是向上,前進,自己做主,繼續乘風破浪,永遠準備著,把每一支舞跳好,把每一個動作做到極致,不管周圍的環境怎麼變化。
《西遊記》裡,孫悟空學藝時有個片斷,當時在三星洞,他和菩提祖師有段對話,其中一句是,求神問卜,不如自己做主。
自己做主,就是我今天演講的核心。
我的故事從離開父母遠赴韓國開始。
那會兒是2006年,那一年我16歲。16歲,剛剛進入花季的年紀,一個人漂洋過海,去到韓國。
我爸媽當時對我的選擇很擔心。但我是一個喜歡新鮮感的人,這種特性讓我做起事情來有些不管不顧。其實對於這次選擇,我也沒有進行太深入的思考,可能我當時還不具備這種深入思考的能力吧,雖然到現在我可能也還是不具備這種能力哈。(開個玩笑)
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選擇。它意味著我將要走和大多數人不一樣的路。
到了韓國,才體會到其中的辛苦。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沒有錢,沒有生活。生活就是練習,日復一日。
從我住的地方到練習的公司,走路只要一分鐘,一個拐角就到了。有時我在宿舍,還可以聽到公司的人唱歌跳舞的聲音。身邊每一個人都很勤奮,那時候每個人的想法可能都差不多,要拼命練習,練到什麼時候為止,誰也不知道,因為你隨時可能被淘汰。如果他們覺得你不好,哪怕你已經練了8年,還是一句話就可以把你淘汰掉。
16歲的年紀可能到了偶爾給自己規劃個夢想之類的時候,但在練習生的世界,不管用,練習生不需要計劃,不能給自己計劃,只能沒日沒夜的練,沒有期盼的那種。
很多人堅持不下去,只有我跟霏霏(王霏霏)經過層層篩選留了下來,其中最大的動力可能是我那股不服輸的勁兒吧,我一定對自己有個交代。這是我自己做的選擇,如果被開除,或者是不能成功,我會覺得很挫敗,會非常看不起我自己。
一般人印象中,練習生就是唱唱跳跳,比劃比劃。其實不是那麼簡單,我記得當時我們那一批有十幾人,最後留下來的就只有我和霏霏兩人。除了篩選嚴格,訓練也很辛苦,但不是像之前有媒體報導的那樣那麼嚴苛,它還是尊重人的意志和體能的,在精神承受範圍之內。
大家可能想了解,做練習生最難的究竟在哪裡。
我也是從那段日子過來之後,仔細想一想,才體會到的。
做練習生,真正難的,可能是保持耐心,有平衡的心態。
我們不能失衡,這個最關鍵,失衡意味著崩潰,意味著失去分寸。失去分寸就會走錯路,一步錯就可能導致步步錯。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有個韓國練習生,練了四年,已經能出專輯了,結果錄歌的第二天,公司和他解了約,我們聽說公司和他解約的原因是因為他犯了錯。這種打擊,對於一個懷揣夢想、又為夢想堅持付出了多年的人來說,打擊是致命的。
練習生更多的時候是一種等待狀態,等待未知的未來,很迷茫,不知道明天會怎樣。練習生們個個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個個條件都好,都有機會脫穎而出,機會是誰的?誰都說不定。很多東西都不能自己主宰,唯有等待。這種等待令人煎熬,但又別無他法。
所以我們只能把刻苦訓練當作是掌握自己命運的唯一方法。不停的練,不停的練,這種訓練過程,除了技能之外,更多的是對意志品質的考驗。它讓我的自我管理能力變強,處理事情也更加有分寸感。
能自己控制自己,主宰自己的人生。
回到國內,我籤約了香蕉娛樂。這次選擇,也是我自己做主。雖然發展的一般,但也有不少收穫,然後大家再看到我,就是乘風破浪這個節目了。其實在這之前,我有著近兩年的蟄伏期。那兩年時間,我每天運動,練習,為下一個機會做準備,在韓國做練習生時訓練成的自我管理能力,這個時候起到了作用。
我覺得自己像一個紅塵之中的修行者,夢想是滿滿的,意願也是滿滿的,但每天還是按部就班,規規矩矩的練習,準備,再練習,再準備。我知道只有這一條道是通往實現夢想的道路,除此,別無他途。
那段時間,我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夥伴們的幫助下,我開始了我的「創業」,繼續我的堅持。一切的事務,又恢復秩序,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
我對自己的認知是什麼?
有記者之前問過我這個問題。我的回答可能每一次都不一樣,但基本核心意思差不多,那就是:我可能會被別人放棄,但我自己決不放棄我自己。
在場的各位,誰沒有被放棄過呢?仔細想一想,應該都有吧。失戀、違約,這都算是吧。
而我在乘風破浪節目現場,經歷過同時被幾百人放棄過的感覺。
有的觀眾可能看過這一期節目。我再把當時的情況給大家講一下。
當時要選我當隊長,就是在我被淘汰的那一期,我要以隊長的身份,和現場500名浪花對話。
接到任務前一晚,毫不誇張地說,我非常慌,心裡一點兒底都沒有,我不知道我該講什麼,也不知道浪花會有什麼反應。前一天晚上,我寫稿寫到凌晨4點多,讀書時考試寫作文都沒這麼認真過。
但是後來,這一部分全都被剪了,完全沒有播出,因為現場500名觀眾,幾乎沒有人聽我講話。放棄得很徹底。
說我一點兒都不在乎,那是不可能的,在那之後,很多人安慰我,鼓勵我,在給我自信,我很感激。可我還是得靠自己來平復,我換個角度想一想,這樣被淘汰,大家才知道乘風破浪裡有一個叫孟佳的人,不是也還不錯嗎?
乘風破浪節目,是我在國內發展的第一波浪頭,我這麼定義它。這次節目,讓我學習到很多東西,友情的珍貴,人性的美好,在這次節目裡都表現無遺。大家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幫助我,在我最需要安慰的時候,擁抱我,她們那麼強大,那麼平靜,她們讓我感受到溫情的力量,同時也讓我學習到很多東西。
乘風破浪是國內綜藝節目裡比較成熟的一檔,它的運作方式,裡面的邏輯關係,等等,都值得學習研究。不能反覆往牆上撞,要反思,自省,這也是一種前進的方式,自己的事情還是得自己解決。
可能大家注意到了,剛才我說到了牆這個詞。
這是我在之前的一次節目中接受採訪時句子裡的原話。當時這句話是這麼說的:
我死命的往牆上撞,可是牆不動。
後來有人問我,牆是什麼?
我當時想的可能沒那麼深,當時只是指某些不能溝通、不可協調的事情。但是我想過這個問題,我想要表達的是某些根深蒂固的觀念或形式。
前段時間,國內媒體在討論女藝人年齡的話題,有一些類似於「年紀越大、道路越窄」觀點。我也藉此機會表達一下我的看法。
我覺得年齡不能成為判斷一個人的標準,任何人也沒有資格去評判他人。我的每一步我做主,我的年齡段由我安排,對於我來說,年齡不是一個特別有存在感的東西。可能對父母一輩的人、或者說思想比較固化的人們來說,你到了某個特定的年齡就一定要去做一些事,比如結婚生子又或是其他,但就像我在乘風破浪最後一期的發言中說到的: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能給你們的年齡下定義,也沒有任何人有資格對你說年齡是個問題。你的選擇只對你自己負責。
從跳舞這件事來說,怎麼定義年齡?年齡到了,就不能跳舞了嗎?
面對這些外界的聲音,我們只要做到追尋內心,做自己就好。
自己做主,不要管其它,沒有人能逼著你去選擇任何一件東西。不管是做藝人,還是任何一個職業,這一點都特別重要。自己強,才是真的強。
在我回國前後,韓國的娛樂產業已經比較成熟了,這對唱跳藝人發展的條件十分有利,相較之下,國內的娛樂產業還在不斷的更新與發展中,需要我不斷的探索和努力,雖然之前我作為組合成員在亞洲範圍內獲得了一些榮譽,但回到國內,一切都是從0開始。這是一個現象,也是一個困局,我作為唱跳歌手的一員,需要從這種困局中掙脫出來,用行動去影響它,去推動它的發展,這是我應該做的。這也是我把控自己人生方向的最好方式。
我的方向,下一步就是希望能給大家帶去快樂,不管其它,乘風破浪,無所畏懼,自己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