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大家都活得很現實,每天都在為「錢」奔波著,在這個世界上,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現實就是如此骨感。
但想要獲取更多的財富並非易事,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歷經一系列的磨難之後,才能得以實現。縱觀國內外那些富人和企業家們,不乏歷經諸多苦難才創造出巨大財富的人。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稻盛和夫從小家境貧困,前27年黴運纏身,但他依舊能創造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他是由窮到富的最典型代表,因此他最了解窮人與富人間的區別。那為什麼窮人怎麼努力都還是個窮人呢?他總結出越窮的人,越愛在3個方面大方,富人看破不說破。
1、在犯錯上「大方」
當自己犯錯的時候,我們總是能夠輕易地原諒自己,有意地去逃避問題,不敢面對,不願去反省和分析。
但稻盛和夫卻不是這樣的,他對自己所犯的每一個錯誤都十分在意,他認為:你要每天反省、再反省,你要知道每天反省不是為了承認錯誤而是為了規避再次犯錯。
所以,當你對自己犯的錯一再「大方」的時候,就意味著,下一次你很可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這樣的結果就是,失敗和貧窮將會一直纏著你。
2、在時間上「大方」
窮人一個很「致命」的大方,就是在時間上很大方,「時間就是金錢」真的不只是說說而已。
馬雲大家都很熟悉,但你可能不知道他的偶像就是稻盛和夫,他曾三次登門拜訪稻盛和夫,向其請教經營管理之道。稻盛和夫曾跟馬雲說:正視時間的價值,這樣才能獲得幸福的人生。
在稻盛和夫看來:「時間是世界上最奢侈的東西,必須要在有限的時間裡做更有意義的事。」
千萬不要覺得自己的時間還多,自己還很年輕,浪費一點也沒什麼關係,每天三心二意做著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這樣你怎會成功?絕大部分的成功人士在對待時間上要比葛朗臺還吝嗇,生怕有用的時間從身邊溜走,這便是窮富的區別。
因此無論何時何地,大家都要始終銘記抓緊時間乃人生的第一要務。
3、在消費上「大方」
與其說是消費上大方,不如說是「面子上大方」。
從前段時間的「上海名媛」風波中,我們不難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重視物質享受,而忽視內在修養。一些人的經濟條件並不理想,但是在消費方面卻毫不含糊,秉持著「就算窮也要精緻」的觀念。
稻盛和夫在65歲時將自己的股份全部送給了員工,他說: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
越在物質上大方,對內在小氣的人,越難富有,也更難成功。
現如今88歲的稻盛和夫早已退居二線,但是他的經營理念和處世智慧依舊在世界範圍內發光發熱。稻盛和夫晚年復盤了一生,將阿米巴經營和時間管理法總結進了《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裡。書裡闡述了稻盛和夫的核心精神,對於當代職場人、學生、創業者等非常有借鑑意義。
大家也可以讀一讀稻盛和夫的經典之作:《活法》、《幹法》、《心》
書中涵蓋了正確的工作觀、成功邏輯、為人處世、克服苦難、經商之道、幸福獲取辦法等內容,這些內容能幫你解決身邊大部分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