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賣包子年入10億!巴比食品今日上市,創始人身家暴漲

2020-12-27 騰訊網

上市首日,巴比食品開盤即迎頂格上漲,截至當日收盤,其股價上漲44%,收於18.32元,總市值達45.4億元。實控人劉會平、丁仕梅夫婦為公司最大股東,身價已經超過28億元。

謎底揭曉,不是慶豐包子鋪也非天津狗不理,「中國包子第一股」最終花落巴比饅頭母公司——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巴比食品」)。

10月12日上午,身著筆挺西服、戴著一條象徵吉利以及股票上漲紅色圍巾的巴比食品創始人劉會平出現在上交所敲鐘臺上,伴隨著清脆的鐘鳴聲,這個自2019年底正式衝刺IPO的企業終於如願插上資本翅膀。根據巴比食品最新披露的招股書,該公司此次公開發行新股62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25%),擬募集總額為7.44億元,發行價格為12.72元/股,發行市盈率為22.99倍。

上市首日,巴比食品開盤即迎頂格上漲,截至當日收盤,其股價上漲44%,收於18.32元,總市值達45.4億元。實控人劉會平、丁仕梅夫婦為公司最大股東,身家也水漲船高。

「一方面,巴比食品在行業地位較高,這主要體現在其連鎖門店數量在同行業排名靠前。」對於今日巴比食品開盤後的表現,上海博蓋諮詢創始合伙人高劍鋒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巴比食品受到資本青睞主要來自兩方面的邏輯,另一方面,在細分領域雖然是龍頭,但市場佔有率較低的現狀也意味巴比食品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創始人財富大漲

或許,1998年懷揣借來的4000塊錢,只身前往上海創業的安徽懷寧縣人劉會平,斷然不會料到依靠賣饅頭包子這門「小生意」,自己的身家將達到數十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一家中式面點速凍食品製造企業,巴比食品的前身是劉會平於2000年在上海創立的「劉師傅大包」饅頭包子店。2003年,「劉師傅大包」正式更名「巴比饅頭」,目前該公司旗下產品涵蓋包子、饅頭、粗糧點心、餡料以及粥品飲品等近百餘種。

與眾多食品上市公司類似,從股份結構上來看,巴比食品目前仍是一家傳統家族式企業。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2日,目前擔任巴比食品董事長、總經理的劉會平及其配偶丁仕梅為公司第一、二大股東,合計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48.47%。同時,劉會平作為有限合伙人通過天津會平、天津巴比、天津中飲間接持有公司13.95%的股份,夫婦二人合計持有公司股份為62.42%。

按照巴比食品當前45.4億元的市值估算,劉會平夫婦的身價已經超過28億元。

天風證券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劉暢此前對記者分析,食品類上市公司多為家族式企業逐漸發展而來,包括類似桃李麵包、絕味食品、西麥食品等皆是如此,「我個人認為,家族企業因此控股比例高,對經營權有絕對的話語權,經營結構穩定,這些企業能脫穎而出,也證明了團隊是具有戰鬥力的。不過,之後更多的還是要引入外部團隊或資金,以增強團隊活力,能夠分權分利,讓企業能夠有持續的這種生命力」。

值得一提的是,與上述兩人共享資本「盛宴」的還有其唯一機構股東加華資本。

根據相關資料,早在5年前,劉會平便與該機構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融資1億元共同推進在主板A股上市的進程。截至當前,加華資本的關聯公司嘉華天明(天津)資產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為巴比食品第四大股東,持股比例為5.25%。

加速跑馬圈地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巴比食品在資本端備受關注,能夠成為「中國包子第一股」主要得益早餐經濟的推動,「這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機會市場,具有巨大的想像空間」。

獨立市場研究諮詢公司英敏特此前在一份關於中國早餐消費報告中預測,中國消費者早餐食品總消費將從2015年的1.334萬億元增至2021年的1.948萬億元。到2021年,在外食用早餐市場銷售額預計將突破8400億元。

這對於2019年營收為10.64億元的巴比食品而言,的確是一塊巨大的蛋糕。10月12日下午,巴比食品方面在回復《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此次擬發行新股的募集資金將用於產能擴張和生產製造及管理的技術提升,其中包含在今年10月在南京溧水正式開建11萬平方米中央工廠,以及明年11月在上海車墩開建6萬平方米中央工廠。「我們也會在業務升級,比如基於門店開發早餐自提櫃,如放在小區的出口、地鐵的出口、辦公樓的入口等」。

目前,從市場分布看,巴比食品的業務區域主要集中華東、華南及華北地區。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巴比食品在華東地區分別實現營收8.13億元、9.19億元以及9.72億元,營收佔比均在90%以上。

「目前,公司雖然已建立了全渠道的銷售體系,銷售渠道包括直營門店、加盟門店、團餐銷售客戶等。但公司線下門店主要集中於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地區,北京等市場仍處於初步開發階段,銷售區域較為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公司未來業務的發展。若公司不能積極開拓其他市場,將會對公司經營業績的提升造成一定影響。」在招股書上,巴比食品如是寫。

在高劍鋒看來,中國地域遼闊,市場差異化程度較大,以上海為發源地的巴比食品產品具有一定的區域性,目前距離全國化布局仍有一定的差距。「這也是其上市融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投資方向」。

「公司的核心戰略目標是打造中式面點的領導品牌,我們正在不斷研發連鎖門店的產品,比如馬上要做的速凍食品,也就是我們打造的鎖鮮產品。」根據巴比食品方面給到記者的回應,該公司正在籌劃根據不同區域及渠道開發不同的產品。

記者 馬雲飛

編輯 沈玉潔

責任編輯 白巖冰

相關焦點

  • 「早餐店」巴比食品上市:靠賣包子年入10億 近9成營收依靠加盟店
    靠賣包子年入10億,這家「早餐店」上市!創始人夫婦白手起家,財富已超27億  2塊錢一個包子,5塊錢就能吃飽的包子店,是很多人眼中的「小生意」。沿街開個小門店,夫妻兩人搭夥就可以做,起早貪黑、客單價低,並且利潤微薄,十分辛苦。  但是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 靠賣包子收入10億元 巴比食品上市後瞄準速凍食品市場
    10月12日,靠「賣包子」收入10億元的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巴比食品)正式上市,並表示將瞄準速凍食品市場發力。&nbsp&nbsp&nbsp&nbsp「包子第一股」上市後瞄準速凍食品市場&nbsp&nbsp&nbsp&nbsp10月12日,巴比食品正式上市。
  • 小包子大生意,2元一個,年收10億!創始人身家超70億
    小包子大生意,從2001年在上海開設第一家「劉師傅大包」,到上市成為「包子第一股」,巴比食品創始人劉會平用了近20年的時間,將2塊錢一個包子的「小生意」做成了年營收超10億、近3000家門店的「大買賣」。
  • 包子第一股巴比饅頭上市在即,年入10億的夫妻店是怎麼煉成的?
    如果你在全國各地問這個問題幾乎都有不同的答案,天津、山東可能告訴你煎餅果子,川渝地區可能告訴你小面、燃面,華東地區可能告訴你燒餅油條等四大金剛,在中國這個餐飲大國裡面,早餐的文化實在是太博大精深了,然而誰也沒想到就是一家街頭並不起眼的早餐小店竟然能夠成為開店近三千家,年入10億的超級巨頭,而且就這家早餐夫妻老婆店竟然還上市了?
  • 手握3000家門店,一年收入10億,包子第一股巴比食品靠的是什麼?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賣包子的也有上市公司了,今天要分析的就是包子第一股——巴比食品。 巴比食品是目前A股市場第五家餐飲為主業的上市公司(排除已退市的湘鄂情),其他四家分別是:西安飲食、全聚德、廣州酒家和同慶樓。賣包子的那麼多,為什麼只有巴比食品能上市呢?
  • 從「劉師傅大包」到巴比食品,再到上市公司:一爿包子店,年入10個億,中國「包子」第一股 | IPO風雲
    雖說現在的餐飲食品種類豐富,消費者早中晚三餐,想吃啥吃啥,隨意安排,不過從日常經驗看,大家一般都是在早上而非中午和晚上吃著饅頭、包子再喝著豆漿。而且早年劉會平和丁仕梅創業的時候,也是靠早餐包子鋪「劉師傅大包」起家的。
  • 上市不足兩個月股價暴漲業績"雙降" 巴比食品全國性區域擴張難題...
    來源:投資者網 作者:   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605338;以下簡稱:巴比食品)在營收和淨利潤連續三年增長後,今年10月剛一上市,三季度業績就迎來首次同比下滑。但相較於發行價格,如今股價漲幅已超過四倍。
  • "最強包子鋪"11個漲停 初中學歷老闆財富已超70億
    因此在很多人眼裡,這類小本買賣做到最好也頂多就是多開幾個連鎖店,不敢相信還可以把這小本買賣做到上市。不過還真有一位師傅做到了!一位初中畢業的劉師傅用了22年的時間將自己的小本買賣做成了市值近120億的上市公司,劉師傅的號稱「包子第一股」巴比食品於10月12日登陸A股市場並已經實現了11連漲,市值破百億,初中畢業的劉師傅靠賣包子身家已經超70億元。
  • 巴比饅頭上市之後,「產品零售化」或是下一個增長引擎?
    年入10億全國門店近3000家巴比饅頭 在多數人的認知中,早餐經營時間受限、客單價低、利潤微薄,沒有多少人相信「小包子能上市」。而巴比饅頭能成功上市,靠賣包子年銷20多億,坐擁3000多家門店,巴比饅頭上市無疑給充滿不確定、」黑天鵝「滿天飛的餐飲行業帶來信心上的鼓舞! 在門店營收和數量上,截至2019年12月末,巴比饅頭全國門店2931家,主要分布在江浙滬、廣東和北京。
  • 專訪巴比食品劉會平:包子大王再出發 發力速凍鎖鮮水餃競逐新...
    2元錢一個包子,是大眾眼中的「小生意」,劉會平用了近20年時間,將這門小生意成功推向了資本市場。初中學歷、草根逆襲、懷揣4000元闖上海……都是劉會平創業路上的標籤。2020年10月,巴比食品在A股上市,隨著「包子第一股」新鮮「出籠」,投資者予以熱捧,目前公司市值已逾百億元。
  • 狗不理VS巴比饅頭:一進一退間的千億包子風雲
    北方把有餡的叫做包子,沒餡的叫做饅頭;但在南方的很多地方,有沒有餡的都叫做饅頭。2020年10月12日,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登陸A股,巴比饅頭作為「饅頭第一股」,實際上主要賣的是包子。巴比饅頭的創始人來自被譽為「中國麵點師之鄉」的安徽省懷寧縣江鎮。
  • 巴比食品:2元街邊包子店何以徵服資本市場?
    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有用戶對巴比食品(SH:605338)發出這樣的疑問?巴比創始人劉會平曾指出三點:品牌、規模、便利性。10月12日,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登陸A股。一買一賣之間的早餐生意能夠讓人輕易看懂,但就是這樣上下班經常遇到的路邊店登陸資本市場以後,很多人似乎看不懂了。一些疑問紛至沓來,「吃過中央廚房的包子,口感一般。」「他如何控制加盟店的品質?」
  • 同為銷量王者,為什麼巴比饅頭市值百億,正新雞排還沒上市?
    2020年,食品細分領域掀起一股上市熱潮——靠2元一個包子的「小生意」上市的巴比食品,上市8天連續八個漲停板,總市值達88.56億元;香菇醬企業仲景食品登陸創業板,市值超121億元;「辣條一哥」衛龍也傳出消息,計劃明年赴港上市。
  • 萬億早餐賽道裡的「包子江湖」
    01 包子第一股:巴比饅頭,全國門店2931家在長三角有這麼一家包子店,隨處可見。或許你很難以想像,這些不足30㎡的包子店已敲響了上市的鐘聲,它就是「巴比饅頭」,首家靠「賣包子饅頭」上市的早餐店,賺了將近10億的年營收,名副其實的「包子第一股」。
  • 皮薄餡滿吹彈破,熱氣騰騰裡滿是生活——包子品類行業淺析
    在長三角有這麼一家包子店,隨處可見。或許你很難以想像,這些不足30㎡的包子店已敲響了上市的鐘聲,它就是「巴比饅頭」,首家靠「賣包子饅頭」上市的早餐店,賺了將近10億的年營收,名副其實的「包子第一股」。20年前,巴比饅頭創始人劉會平還是個初中畢業,在上海買不起房的外來打工青年,靠著賣包子饅頭,如今已變成身家超20億的超級富翁。他把普通早餐店打造成為華東區域最大的早餐連鎖品牌,建築了「包子帝國」靠的是抓住幾個機會。
  • 移投行:「包子第一股」,在此一役
    但另一邊,一家做饅頭、包子生意的「夫妻老店」卻在謀求上市,試圖把門店開往全國各地。 9月15日,「饅頭大王」劉會平創立的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巴比食品」)正式啟動招股,A股即將迎來「包子第一股」。
  • 包子第一股,巴比說它不再只是那個饅頭鋪 | 加華Family
    巴比饅頭的母公司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10月12日正式鳴鑼開市。作為巴比唯一的外部投資者,這是加華資本陪它走過的第八年。加華和它背後的掌舵人宋向前,也收穫了金秋時節的第一枚果實。嘗一口,甜甜的,還有點麵粉發酵的香味。國民早餐第一股的故事,我們來聊聊。
  • 中飲巴比暴利銷售包子餡 加盟店自製包子隱患多
    此前一段時間,網上頻頻曝光了巴比饅頭的包子店銷售的包子含有很多不乾不淨的異物,令消費者對巴比饅頭的產品質量產生了嚴重的質疑(這些報導大家可以自行百度)。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巴比饅頭公司為了多賺錢、賺快錢,採取了高價銷售包子餡給加盟店,然後由加盟店自己製作包子銷售的辦法。
  • 人物|差點成油漆工的安徽老闆,一手做起了上海人愛吃的巴比饅頭
    起因是10月12日,中式面點知名品牌——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為首個登陸A股的主打包子饅頭的餐飲品牌。根據上周五的股市收盤價,巴比食品創始人劉會平、丁仕梅夫婦身家已經超過55億元。巴比食品上市,左為劉會平。
  • 國內「包子第一股」實現11連漲,昔日路邊包子店如今市值破百億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茜 上海報導10月26日,登陸A股市場的「包子第一股」巴比食品自10月12日正式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後已實現11連漲,市值破百億,被稱為「史上最貴包子」。與此同時,巴比食品實控人劉會平、丁仕梅夫婦身家也增至95億元。據悉,巴比食品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連鎖門店銷售為主,團體供餐銷售為輔」的中式面點速凍食品製造企業。公司專業從事中式面點速凍食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共計近百餘種。截至2019年底,公司共擁有直營店16家、加盟門店2915家,每日可為上百萬顧客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