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凍麵食不僅在疫情期間賣出了好成績,在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後仍有紅利等待「新選手」收割。10月12日,靠「賣包子」收入10億元的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巴比食品)正式上市,並表示將瞄準速凍食品市場發力。
    「包子第一股」上市後瞄準速凍食品市場
    10月12日,巴比食品正式上市。據悉,本次巴比食品公開發行新股6200萬股,發行價為12.72元/股,發行市盈率為22.99倍。截至當日收盤,巴比食品報收18.32元/股,較發行價上漲44.03%。據了解,巴比食品是一家中式面點速凍食品製造企業,目前的主營業務除了實體門店外,還為企業或者機關單位提供團餐。
    上市後巴比食品要做什麼?巴比食品品牌部相關負責人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公司的核心戰略目標是要打造中式面點的領導品牌。公司正在研發新的速凍食品,即打造鎖鮮產品。下一步公司會在不同區域、不同渠道開發不同的產品。」
    上市前,「賣包子」的巴比食品收入保持穩定增長。根據招股書,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為 7.19億元、8.66億元、9.90億元、4.81億元;淨利潤分別為0.37億元、1.12億元、1.42億元、0.68億元。據巴比食品品牌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市後巴比食品將圍繞速凍鎖鮮裝食品進一步豐富產品品類。
    上市後,巴比食品要做什麼樣的速凍食品?巴比食品品牌部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公司將針對「到家服務」場景做傳統速凍與包裝產品。據介紹,巴比食品推出了短保、鎖鮮系列面點產品,減少了添加劑的使用。其將通過自己的電商平臺,為消費者提供「線上訂購,就近配送到家」的服務。
    速凍食品仍是「吸金香餑餑」
    速凍麵食等食品在疫情期間賣出了好成績,也給市場中的「新老選手們」帶來了一波紅利。在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後,速凍食品仍是「吸金香餑餑」。
    速凍麵食市場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包括速凍水餃、湯圓、麵點等市場中的主要產品。信息諮詢服務平臺觀研天下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速凍麵食市場規模已達113.14億元;2018年7月速凍麵食產量為188.5萬噸,同比增長5.45%。預計在未來五年,我國速凍麵食產銷量年均複合增長將達到13%-17%。
    速凍食品龍頭企業三全食品靠疫情紅利「翻身」後仍保持「大賺」勢頭。根據公告,三全食品預計前三季度淨利潤為5.48億-5.83億元,同比增長370%-400%。根據其發布的財報,今年上半年,三全食品淨利潤達到4.5億元,不僅遠超去年同期,且等於2015至2019年這五年的淨利潤之和。三全食品相關負責人曾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其今年的工作重點是在保證利潤率的前提下追求收入的高增長。
    除了成為企業眼中的「吸金香餑餑」,速凍食品也備受消費者青睞。在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的一家巴比食品實體店前,一位正在排隊買包子消費者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她來購買產品是為了方便、快捷地吃上美味的早餐,如果有能夠節省排隊時間的速凍類同品質新品推出,她也非常願意購買。
    「受疫情影響,消費者養成了購買速凍食品的習慣,這對企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發展契機。」艾媒諮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對企業來說,把握用戶消費習慣,抓住時機創造新的消費需求,能夠進一步推動業績增長。」